江月
Relief and slight rounded carving were commonly used
in ancient ambers, with relatively rough way of cutting.
Before Zheng Shengshuai creates rounded amber carvings,
he makes a lot of sculptures, repeatedly changes the
character movement, and pursues dynamic beauty of
three-dimensional statues.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层中日久逐渐石化而成的一种有机的宝石。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天然纹路,并且经常可见气泡及少数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等。自然的形状、有趣的结构、流动的纹理、不可复制的美,这些都让郑升帅为之着迷。我国辽代非常崇尚琥珀,古代的琥珀普遍采用浮雕、少数圆雕,刀法比较粗犷。作品题材也相对单一,多以动物件,和花卉图案为主。怎么样能让琥珀材质呈现出来变化万千,灵动自然的美,通过创作以现代的技法让琥珀更能打动人散发出更加独特迷人的魅力,让他决心在琥珀雕刻上狠下功夫。
琥珀的硬度偏低,而且非常脆,在创作一个作品最关键的阶段他甚至要屏住呼吸,极其小心的去雕刻,即便这样,在接触琥珀雕刻的最初都让他经常的懊恼不已,有几件作品料的品相和材质都是一流,只是因为琥珀材质非常脆,在最后完工的一刻,功亏一篑。一件琥珀雕刻作品从立意到完成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有时候在“相料”工序上都会让他纠结良久。琥珀材质所具有的通透、内部变化万千的特性是一般材质所没有的,有时候内部的树叶和气泡这些都是困扰着作者创作思路的障碍之一,比如他的作品《伏虎罗汉》,缘起一个手镯心,在相料过程中发现有一片树叶,属于植物珀。这块料非常独特,材料外形虽然比较规矩,但这片树叶该怎么利用让他苦思良久,偶然一个灵感发现这片叶子犹如猛虎的前半身。围绕着小题大做的思路他就创作了群组摆件《罗汉听禅》之一的《伏虎罗汉》完工后的作品罗汉与猛虎相得益彰,此组作品也获得老庙·九天名玉第六届上海玉龙奖金奖和最受公众欢迎十佳作品奖。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是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的。血珀中略带金珀的圆雕作品《观音大士》成站立像,身披天衣,周身璎珞,踏于石上,姿态优美,衣袂翩然,于细微中见精湛技法。此作品获老庙·九天名玉第六届上海玉龙奖银奖。浮雕琥珀雕刻作品《千手观音》在参加2013上海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展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当美玉凝结天地之精华,经历了数亿年的自然造化,它的意义已经超越我们现实中所看到的物质价值。在精神层面上,当我们在倾尽全力的追求一种冥冥之中的引导,玉石绝对不再是身边以价衡量的俗物,而雕刻者要做的就是在玉与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来引领人与天地的一场缘分。一个上海青年雕刻大师对琥珀雕刻情有独钟,醉心于每一块琥珀材料给他的不同感受,静心的与它们沟通,捱得住雕琢过程的种种难题,直到最后一件件琥珀雕刻艺术作品的完美呈现,让他在海派青年一代玉雕大师中独树一帜!对此郑升帅说:创作一件喜欢的、有感觉的作品时,会让自己融入其中,自己的灵魂、精神在创作的一段时间里,完全赋予到作品中。每一块琥珀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财富,每一块琥珀都是有生命力的,在雕琢一件件作品的同时,琥珀材料同样也在完善,丰富着自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人深感肩负重任,我只有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更加勤奋刻苦、博采众长的去创作作品,才能更好的传承海派雕刻艺术,用手中的刻刀去深刻的体会、了解和揭示人生的真谛。创造出更好的更丰富的作品!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好的玉才作品的呈现与其说是工艺的精湛还不如说源于每个不同创作者内心的独特审美艺术和创意,这些是一个人内心文化修养底蕴的表现,也是其对玉才作品文化认识程度的体现。优秀者会将中西方的文化精髓深藏在玉才作品雕中,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突出个性。这也是新一代“海派”玉雕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需要在未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