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岳 周茜
摘 要:微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一种类型,其系统构成包括微电源、储能装置、负荷以及控制装置。按照可控性,将微电源分为三种类型:部分可控、不可控和全控电源。本文基于微电网的结构特点,对微电网的运行模式以及控制策略展开分析。事实证明,在并网和孤岛共同运行的模式下,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对微电网进行有效控制,就能够确保电压和频率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关键词:微电网;结构;运行模式;控制系统;控制策略
0 前言
微电源大多使用电力电子装置的接入方式,安装在用户侧,其结构与传统的电力系统有所区别,需要将微电网自身具备的一些特殊性考虑在内。一般情况下,微电网的基础研究内容是电能质量,但在研究微电网电能质量之前,还需要分析微电网的结构,并且了解微电网的基本运行模式和相关控制策略。
1 微电网结构分析
微电网负荷,按照可控性分为:可控和不可控;按照重要程度分为:一般和重要;按照敏感度分为:敏感和非敏感。其中,有部分非敏感负荷属于可控负荷范畴,主要用于平滑和削峰负荷的波形。馈线在微电网中的功能主要是供给负荷、提供电压以及支撑频率,增强负荷抵御电压干扰的能力;微电网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时候,使用的是并网工作模式;当配电网出现故障、电压处于非正常状态或电能质量未达要求的时候,静态开关会自动断开,在故障恢复前,微电网会一直处于孤岛运行模式。由上分析,可以看出微电网具有如下特点:
(1)一般采用单点接入的方式,接入大电网,即从侧面看配电网,可以将微电网看成发电单元或一种可控负荷。微电网"即插即用"的功能,使得各种分布式电源能够相互作用,并被充分利用,减少直接接入电源给大电网造成的干扰,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将电网升级引发的投资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也有效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率;将负荷电压维持在平稳状态。
(2)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并网与孤岛。当微电网处于并网运行状态时,配电网和微电网都可以提供电能负荷,此时微电网与配电网之间能够实现能量交换。当电能运行不正常或质量欠佳,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微电网为了将其内部能量维持在供需平衡状态,就会切换为孤岛运行模式,与主网隔离开来。
2 微电网运行模式分析
微电网的运行模式一共有四种,其中有两种为过渡状态运行模式,另外两种为稳态运行模式:并网与孤岛。所谓过渡状态,即:在正常的状态下,微电网会与主网并列运行;利用黑启动恢复电网运行之后,微电网会切换为稳态运行模式。
微电网在正常状况下使用的是并网运行模式,即:微电网会与与配电网并列运行;当大电网出现故障、电能质量无法满足用户要求的时候,为了不中断对敏感与重要负荷的供电,静态开关会自动断开,此时微电网会切换为孤岛运行模式,与大电网隔离。
3 微电网控制系统研究
就控制状况来看,微电网分为主从与对等控制两种类型。主从控制指的是:微电源在微电网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其中一个微电源控制器被设置为主控制单元,其余微电源为从控制单元。对等控制又可以称为分散控制,即:微电网中的每个分布式电源都是平等的,不存主从控制系统下的那种主从关系。依据本地信息,独立控制每个微电源,促使微电网能够实现"即插即用"。当前,微电源控制方法有:下垂、恒功率以及恒压恒频控制等几种类型。
(1)Droop控制(下垂控制)
微电源输出电压、输出频率的下垂独立控制,是借助传统发电机的多种功能来实现的,例如,频率特性、有功或无功功率、电压特性等等。当系统对有功和无功两种功率的需求明显增加的时候,微电源的频率与电压都会有所下降,自动调整运行点,将新的功率维持在平衡状态。此过程可以不通过微电源取得通信联系,因此,对电源接口逆变器进行控制的时候,一般会使用此方法。
(2)V/f控制(恒压恒频控制)
恒压恒频控制方式不会受微电源输出功率变化的影响,一般用于主微电源的控制过程,维持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稳定。微电源有功和无功功率输出发生变化时,其频率不会变,始终维持在50Hz的水平,电压也会保持在固定幅值。
(3)PQ控制(恒功率控制)
在并网运行模式下,配电网是微电网频率与电压的决定因素,而微电网本身的作用在于调节局部电压,防止电网内部出现无功电流现象,此时可以采用PQ方式控制微电源。PQ控制方式,一般是用保证微电源可以向系统正常输入用功和无功这两种功率,这也是其最终控制目标。
4 小结
本文立足于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对微电网的概念与特点展开分析,随后探讨了微电网的几种运行模式和控制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控制微电网,可以维持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有效调节负载突然增加引发的功率差额,并与大电网并列运行,平滑过渡电网故障。
参考文献:
[1]姚勇,朱桂萍,刘秀成.电池储能系统在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2,27(1):85-89.
[2]M.F. McGranaghan,W.C. Roettger.The economics of custom power[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onference,2003,3:944-948.
[3]尹忠东,周丽霞,于坤山.2MVA无串联变压器级联多电平动态电压调节器的设计与仿真[J].电网技术,2006,30(1):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