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县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建设与发展研究

2014-10-08 05:26张肖
学理论·上 2013年12期
关键词: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

张肖

摘 要:近年来,以民间艺术团为代表的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在通河迅速建立起来,成为农村文化阵地上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从当前通河农村民间艺术团等业余文艺团队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入手,对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基本情况、意义和作用进行了细致分析,查找了当前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扶持和壮大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民间艺术团;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69-02

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文化建设中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并真正能够融入群众生活的一种有效载体,备受人们喜爱和关注。近年来,以农村民间艺术团为代表的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在通河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成为农村文化阵地上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近日,通河县委宣传部调研小组就当前农村民间艺术团等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基本情况

1.通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几年相继实施了文化立县工程及文化建设百项工程,尤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县、乡(镇)、村三级大力扶持和培养,在农村发展了一大批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民间艺术团为主的全县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数量在快速增长,艺术团、秧歌队及健身操队、民间司仪乐队等已达到50余个(支),涉及人数约2000余人。其中,作为农村业余文艺团队主要力量的民间艺术团21个,是哈市周边县(市)中民间艺术团队数量最多的县份。

2.村级民间艺术团争相成立。民间艺术团成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农民对文艺的渴求催生着农村业余艺术团队。农民富裕后,对精神生活的渴求随之强烈起来。他们不再满足文化生活匮乏的现状,一些爱好文艺、懂乐器的“农村文艺人”便经常凑在一起自娱自乐,这种自娱自乐引来不少村民围观,使他们有了组建艺术团的想法。祥顺镇东六方村民间艺术团是通河县最早组建的一支业余文艺团队,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另一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扶持助推着农村民间艺术团的快速发展。民间艺术团的成立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县委宣传部及时介入,先后为各个团队购买电子琴、二胡等乐器,以及音箱、麦克风等音响设备。县文体局积极派出专业文艺辅导老师,为各村艺术团整章建制,辅导编排节目。同时,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还积极为艺术团协调演出资金、建设演出场馆。各方的重视与扶持,更加调动起农民办艺术团的积极性。2007年以来,我县农村民间艺术团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目前正式组建并备案登记的有21个,涉及演职人员600余人。其他正在组建的有3个。

3.村屯秧歌队及健身操队组建较快。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县各乡镇、村屯相继建起了公园、广场、文化大院,农民茶余饭后有了好的休闲场所。如祥顺镇太平山村文化广场、凤山镇四马村文化大院等。环境的改善给秧歌队及健身操队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条件的村屯纷纷组建秧歌队或健身操队。目前,全县各乡镇共有秧歌队及健身操队30余支,队员1500余人。

4.农村司仪乐队应运而生。农村司仪乐队是近几年才产生的农村文艺团队。目前,较为成型的农村司仪乐队有8支。这些司仪乐队队员都是农村年轻的文艺骨干,村里的“文艺人”,他们顺应当今农村市场经济的需求,自发组建了司仪乐队,谁家办婚礼、庆典等活动,他们便策划参与,进行有偿服务。闲暇时间,他们经常同村里的民间艺术团联手办演出,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二、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产生和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意义重大,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我县成立民间艺术团等业余文艺团队以前,农村文化生活较为枯燥,每年只有县文体局不定期组织“送戏下乡”活动,但由于资金不足、交通不变、设备陈旧、演员缺乏等诸多因素制约,每年“送戏下乡”活动还不能遍及全县所有村屯。就是送戏能到达的村屯,每年也只能有一次演出,对于渴求丰富文化生活的农民来说,根本“不解渴”。以民间艺术团为代表的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出现,打破了农村文化生活死气沉沉的局面,农民自办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自娱自乐,极大地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2.提升了农民文化素质。加入民间艺术团的村民们通过自创、自编、自演节目,个人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县文化主管部门经常派人帮助各个艺术团创作和编排节目,更促进了业余文艺团队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文化主管部门的辅导人员在辅导编排节目时,有目的地把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县委县政府的惠民举措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内容编入小品、二人转、快板等节目当中,让艺术团成员在表演的同时学到了更多知识。广大农民在观看这些节目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改善了农村不良风气。各种业余艺术团队的成立,使农村社会风气有了明显改善。参加艺术团队的农民农闲时间一般都忙于排练节目、参加演出,没有了打麻将、喝大酒的时间,其他村民也逐渐喜欢上了看艺术团队的演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赌博酗酒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4.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2012年初,我县依托民间艺术团,抽调优秀团员,组建了通河县“法制宣传艺术团”,开展了“法制文艺下百村”活动,在全县各乡镇村屯巡回演出。活动的开展,让全县农民接受了一次喜闻乐见、声情并茂的法制教育,知法、守法意识得到了加强,农村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从2012年初至今,我县“法制宣传艺术团”已经成功举办演出30余场,足迹遍布全县8个乡镇。

5.密切了干群之间的关系。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无偿为各村民间艺术团购买乐器和音响设备,相关驻村帮扶单位为艺术团的成立给予资金扶持,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帮助民间艺术团场建设活动场馆,村两委为艺术团义务出车、免费提供冬季排练节目取暖用煤等,各级党政部门及党员干部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队,使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三、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县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素质偏低。各艺术团队成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总体偏低,基本都在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没上过学,不识字。在民间艺术团中,缺少吹拉弹唱方面的专业人才,多数团员在掌握乐理知识方面都比较粗浅。

2.节目质量不高。农村民间艺术团中普遍缺少节目创编人员,演出的节目比较单一,二人转、快板居多,自创节目少,创新能力不强。一些村屯的秧歌队也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秧歌套路基本上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缺少现代气息。

3.编演场所不够。一些村屯虽然组建了民间艺术团,但没有固定的场地排练和演出节目。尤其是冬闲期间,更难找到合适的排练及演出场所,给农村艺术团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

4.活动经费不足。各民间艺术团队基本没有固定的活动经费,活动经费大部分自筹,来源紧张,影响着民间艺术团队的活动质量和人员的积极性。虽然县委宣传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及各村帮扶单位每年都对这些民间艺术团进行投入和帮扶,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5.团队运行机制不完善。由于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是个新生事物,团员大都靠兴趣参加,尤其是民间艺术团全部是义务演出,没有报酬,因此在管理方面缺乏约束力,无序管理情况较为普遍。一些艺术团或秧歌队成员随意性较大,不请假、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参加排练演出情况时有发生。

6.乡镇文化站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方面,个别乡镇文化站场地处于闲置状态,虽然对外开放,允许村屯艺术团队使用,但由于一些艺术团队距离乡镇文化站较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而不能来此排练节目或举办演出,使良好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乡镇文化站长配备不尽合理,一些文化站长不懂文艺,在组织和指导业余文艺团队开展活动及推进乡镇文化建设上存在欠缺,影响了文化站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扶持和壮大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几点建议

如何有效地扶持、培育这些业余文艺团队,让他们在农村生根发芽、不断壮大,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大资金投入及扶持力度。要采取“以县为主、分级承担”的原则,在积极和省市等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协调,争取文化资金和物资支持的同时,加大县级财政文化专用资金的投入比例,重点向扶持农村民间文艺团队方面倾斜。各乡镇政府应把乡镇文化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快本乡镇文化大院建设,并积极帮助已经组建艺术团的村屯解决排练和演出场馆。有条件的村及帮扶单位也要积极帮助现有艺术团队解决日常费用、演出补贴等实际困难。

2.建立健全各项机制。要加强对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引导和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县文体、民政等部门要在业余文艺团队的组织建设上加强指导,帮助他们做好备案、登记注册等工作,同时指导和帮助现有业余文艺团队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章程和工作制度,让队伍的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文化主管部门应建立业余文艺团队评比制度,可根据各团队成立时间、人员情况、团队特色、管理培训、演出情况、获奖情况、群众评价等条件每年对团队进行评比,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对于活动开展好、群众反响好的团队给予适当奖励,进一步提高团队的积极性。

3.加快提升团队整体水平。人员素质的提升是业余文艺团队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长时间缺少师资培训必然导致团队艺术水平的停滞和下降,队员们也会因此而减弱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尽快提升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整体水平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县文体局要派出专业人员经常性深入到各民间艺术团队开展文体知识培训和辅导。另一方面,各文艺团队要注重发掘农村文艺人才,把本乡镇年轻的、多才多艺的、爱好文艺的农民吸收到团队中,为团队增加活力和“新鲜血液”。特别要注重发掘本乡镇各中小学校里有着较高专业特长的音乐教师,使之成为团队的辅导老师,甚至是骨干成员。此外,有一定经费支持的团队,还可以定期聘请社会上专业人士担任艺术指导,为团队作品创新、演员培养给予辅导。

4.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是组织农民开展各种农村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单位,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因此,必须合理建设并充分发挥文化站的作用,配齐配强各乡镇文化站长,让真正有热情、有文化、懂文艺、会管理的人负责文化站工作。文化站长及站内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村屯,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并及时与县文化部门沟通,全力抓好当前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和业余文艺团队建设,为繁荣农村文化阵地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之路径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当前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新常态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