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
近期,有报道称,深圳宝安一工厂门前短短200米的道路旁,竟安放了100多个垃圾桶,每隔一个凳子便安放一个,好似“垃圾桶阵”,有市民吐槽此举太浪费,工厂负责人则解释称,之所以摆放这么多垃圾桶,是为了倡导市民养成不要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宝安区环保局、文明办、沙井街道等相关部门则对该工厂的环保行为“点赞”,认为“矫枉必须过正”,这种方式强化了工友环保意识的引导。
先不说“垃圾桶阵”这一反常现象的出现背后是否另有隐情,依靠“垃圾桶阵”来倡导市民养成不要乱扔垃圾的习惯纯属一厢情愿,所谓“矫枉必须过正”更是无视现实的自我拔高。试问,一个地方到底有多少垃圾才需要如此之多的垃圾桶?背后有什么科学依据?又有多少地方能够负担得起遍地垃圾桶的巨额成本?靠遍地垃圾桶培养出来的果真是环保意识吗?
这些问题不难作答。垃圾桶阵,不仅成本高昂,浪费资源,而且无形之中增加环卫工工作强度,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非常不环保的,这恰恰与相关部门所宣称的环保节约、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环保精神相悖。而且休息椅旁布满垃圾桶,更是对绿道景观的破坏,有多少行人能在垃圾桶阵中安然休憩呢?垃圾桶阵以文明之名,带来的却是种种不文明,这样的不文明如何产生“引导”的功效?一个在不自觉中暴露了浪费恶习的部门,又有什么资格来“引导”其他人的文明行为呢?
要么一条街不见一个垃圾桶,要么200米的道路摆满垃圾桶,某些部门的思维真是奇怪,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仿佛不摆满垃圾桶不能展现他们对环保的重视。然而,这究竟是对环保的重视,还是仅仅对环保形式的重视?只想着一味拔高这一反常行为的微言大义,却无视行为与话语之间的自相矛盾,这不是环保形式主义是什么?
真正的文明与环保是诉诸常态的,它不需要遍地垃圾桶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只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布下够用的垃圾收纳设施。时下有一种过于片面的观点,认为乱闯红灯、乱扔垃圾、插队等不文明行为的出现,均是国民素质不高的体现,要想让文明行为走向正轨,要么诉诸于道德要么就得诉诸于严刑峻法。然而,大陆游客到了香港及国外的文明表现,早已宣告了这种理论的破产。调查数据也表明,大多数的乱闯红灯都是与红绿灯时间设置不合理有关,插队行为其实可以通过合理分割队伍来避免,而乱扔垃圾也多与街头难觅垃圾桶相关联。我们真正需要做的,不是道德批判,或者高姿态的引导,而是完善基础公共设施,为文明行为提供最基本的硬件保障。
可以说,垃圾桶阵看到了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却给出了低级乃至错误的解决方案。缺少垃圾桶,并不意味着所有地方都要摆上垃圾桶;摆上的垃圾桶越多,反倒使市民愈发关注资源浪费和采购腐败的问题,从而使有关部门陷入舆论漩涡,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环保与文明,有赖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有赖于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而不是靠非常态的运动式整治或极端化治理。千万不要在有盛会或大型活动来临时,匆匆忙忙诉诸于城市文明的构建,广州当年的“穿衣带帽”虽然制造出一时的城市“面子”,但耗费的财政资金、被无视的民意以及直到今天都没解决的手尾都是如影随形的负面资产。这种环保或文明形式主义的教训不可不吸取。(作者系《新快报》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