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涛
万里长江曲曲弯弯,流经重庆江津段时呈“几”字型河段,当地人称“几江”,江津区白沙镇便坐落在几江岸边。白沙镇文化站站长王顺琴,是一位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工作者。自1990年走上文化工作岗位以来,24年间她在乡村文化舞台上倾心耕耘,培育出累累硕果,她先后荣获“江津区文化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十佳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等称号,被群众亲切誉为“最基层的文化使者”。
深耕细挖本土文化富矿“出精品”
王顺琴工作所在的白沙镇,有1000余年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为充分展现白沙镇特有的文化风采和魅力,王顺琴致力于挖掘本土丰厚的历史文化,围绕传统文化资源精心做文章。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的白沙镇已形成了元宵民俗文化节、长江龙舟文化节等文化品牌,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元宵民俗文化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闹元宵艺术活动吸引游客达20余万人,白沙镇的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得以大幅提升。
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白沙镇,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汇聚了大批文化名人,是驰名全国的抗战文化名镇。王顺琴热心于抗战遗址、历史建筑保护,并加强宣传推介。怀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坚持一丝不苟的精神,她带领文化站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成功举办白沙镇抗战文化节活动,在文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何让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直是王顺琴思索的问题。她多方建言献策,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着力打造老重庆影视基地。目前,影视基地已吸引了《母亲,母亲》、《雾都》等50多部影视剧前来拍摄。
围绕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在王顺琴的推动下,白沙镇成立了3个文化传播公司,组建了1000多人的群众演员协会,开展了群众演员培训、劳务输出、影视道具制作、剧组接待等服务,为部分低收入家庭年均增加收入5000多元。
插秧育苗精心培养人才“育队伍”
白沙镇辖区面积238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4万,其中场镇人口就高达5万多。在专职文艺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在这样一个人口大镇,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王顺琴充分调动乡村群众参与文化事业的热情,协调组建作家协会、群众演员协会等民间文化团体,培育了秧歌、腰鼓、花船、舞龙、舞狮、龙舟等35支民间文化队伍。
这些文艺团队有2000多名文艺骨干常年活跃在乡村,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五进农家”活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法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强阵地多方服务“建家园”
前些年,当地农村文化设施较为薄弱,王顺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她悉心筹划下,经过多年奋战,白沙镇先后建成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和抗战历史展览馆,农家书屋实现各村全覆盖,每年组织播放农村惠民电影300多场。
同时,她带动文化站自办《今日白沙》月刊、《文化白沙》月报,让当地群众及时看到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熟悉自己的历史文化。白沙镇也因此成为集广播、影视、网站、自办报刊等多种宣传媒体为一体、独具特色的文化乡镇。
在关心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王顺琴尤为重视,倾注了更多热情。为了关爱全镇6000多名留守儿童,她将文化站等场馆免费开放,建成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此外,她还多方奔走,聘请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常年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艺术培训以及亲子服务等。如今,白沙镇文化站已成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家园,王顺琴也在工作中收获着孩子们满满的喜爱与欢乐。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