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4-10-08 09:06肖学农
关键词:民办高校指标体系指标

黄 俭, 肖学农

(1.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2.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南昌 330088)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中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的主要原则,充分考虑民办高校发展的现实特点,探索构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

关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范围有宽有窄,差异比较明显。比如,吴霞提出,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原则引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也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原则来探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我们认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是指民办高校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全面发展,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相互协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有效实现,达到民办高校自身科学发展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良性互动的一种状态。根据这一界定,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民办高校发展的全面性。民办高校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发展,而应当是一种全面的发展。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适应,发展的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与普通高校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关于民办高校投资的性质如何界定、收益如何获得等瓶颈问题,也制约着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发展是基本前提。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民办高校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四个方面,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民办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合理控制发展规模,不断调整投资结构,切实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发展的协调性。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了一批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这些成功的民办高校,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发展较为均衡,不仅具有一定的财力投入,而且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发展的硬件、软件方面相对协调。笔者认为,民办高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将有限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各种资源中,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最为关键的资源。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与前些年相比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生师比较低,学校占地面积较小等问题,仍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只有对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科学、协调配置,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协调性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民办高校发展的高效性。关于民办高校的办学效益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也是实践界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规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的三大功能。笔者认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将三项功能有机结合,有效整合,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首先,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要求民办高校将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各类人才;其次,民办高校虽然基础理论研究可能较弱,但其办学特点决定了其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实践创新,应当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最后,民办高校要充分拓展服务渠道,通过课题攻关、校企共建等多种形式,为全国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因此,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民办高校的发展是高效的。

(四)民办高校发展的持续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几经波折,政策不断宽松,但由于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民办高校的存续时间较短,平均只有10年左右,有的民办高校存续时间更短。这虽然与国家政策调整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民办高校本身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容易引发变更;社会知名度不够,在招生方面存在突出的、普遍性问题,使民办高校根本谈不上可持续,而是发展难以为继。与此相反,国外一些民办高校不仅办学水平高,而且筹资能力强,有的还是世界名校,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民办高校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需要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管理水平,具备一定的社会满意度,支撑其可持续发展。

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选取原则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既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理论,又要考虑民办高校的特殊属性,笔者认为应当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每一个指标,首先应当具备科学性。这就要求这些指标的名称是规范的,涵义是明确的,统计数据是可得的。构建的指标体系,在科学选定的指标的基础上,还应当充分反映民办高校的基本属性,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按照科学性原则进行组合。只有评价指标体系符合科学性要求,才能够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进行较为准确、合理的评价。

(二)系统性原则。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个单向、单维的角度,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全面的思维,坚持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我们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高效性、持续性等的系统要求,使其成为一个相对比较完备、完整的有机整体。

(三)层次性原则。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概念,应当从不同层次来界定和评价。比如,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是全面发展,民办高校的全面发展,则包括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发展。只有按照层次性原则进行构建,才能保证我们所选的评价指标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层次分明,才能保证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完整、全面、可信的,为衡量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代表性原则。要全面、客观地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显然不是一个、两个指标所能涵盖的,必然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体系。但如果事无巨细地将所有指标全部罗列出来,在评价过程中也是不可取、不明智的。因此,我们选取的指标、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于一些内容上相互交叉、重叠的指标,要适当进行精简、压缩,切实做到繁简适当,使之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五)可行性原则。在选择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必须是可以操作的。如果能够通过查阅相关统计材料,客观量化计算等方式取得的,应当原则上选择此类指标,并保证相对数、比例数、平均数也尽量一致;对于一些评价指标十分重要,但并不直接可得的,也要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通过咨询权威专家,保证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定、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可行的。

三、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学者在教育、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比如,关于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张勇格提出了一套由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社会联系、投资增长、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系统效益等8个方面109个具体指标的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关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张晓明提出要从高校办学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在硬件条件方面,主要考虑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图书量、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数等指标;在软件条件方面,主要考虑专任教师数、高职称教师比例、科研能力、生源素质、学生就业情况等指标。[3]再如,关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方勇经过研究,提出从办学条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师、学生、科研、管理、财政、交流与合作9个方面建立一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每一方面都从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四个角度提出了具体评价指标,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评价指标体系。[4]上述9个方面的一级指标体系较为庞杂,内容有所交叉,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

科学构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的理念,利用分层思考的方法,逐类分层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并使之不断体系化。按照上述思路,笔者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如果将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用目标层A来表示,那么准则层B则主要包括发展全面性B1、发展协调性B2、发展高效性B3、发展持续性B4四个方面。

为了科学、客观、全面地选择评价指标,我们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从事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公立和民办高校的教师等不同层次的专家发出调查表,经过认真统计,反复征求意见,从中筛选了一部分大家认识相对集中的指标。同时,我们充分考虑了数据的代表性,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入学新生增长率反映了民办高校的培养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在筛选过程中,我们认为其能否增长以及增长多少,受到国家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以选择更为合适的指标。同时,我们充分考虑了数据的可得性,对于指标取得有难度或不好取的,一般不予采纳,如民办高校的管理能力,因不好作出相对科学的评价,所以在最终指标中予以删除。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再选择、再优化,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关联度不高的指标,得到了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最终的23个指标。

表1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反映民办高校发展全面性的指标。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全面发展。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是各类高校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民办高校也不例外,应当实现上述四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在质量方面,主要选取学生流失比例、毕业生深造(专升本、本升硕)比例等指标;在结构方面,主要选取本科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师生比等指标;在规模方面,主要选取学校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等指标;在效益方面,主要选取收入支出比、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二)反映民办高校发展协调性的指标。民办高校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配置是否协调,既直接反映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又集中体现民办高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主要选取专任教师占全体职工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等指标;在物力资源方面,主要选取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生均图书册数等指标;在财力资源方面,主要选取生均事业性经费、人员经费占事业性经费支出比例等指标。

(三)反映民办高校发展高效性的指标。一般认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的三大功能。民办高校在三大功能方面做得如何,效率怎样,是评价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选取科技论文发表数、专利授权数等指标;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选取学生毕业率、一次性就业率等指标;在社会服务方面,主要选取教职工人均社会服务收入、科研成果转化率等指标。

(四)反映民办高校发展持续性的指标。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其发展不是只顾眼前而不及长远,而是具有足够的支撑能力,足以实现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持续发展。在这一方面,民办高校的管理水平、社会影响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体现民办高校的核心要求,落实代表性、简明性等要求,主要选取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年增长率、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学校知名度和社会满意度等指标。

综上所述,笔者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是23个评价要素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民办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开展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吴 霞.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张勇格.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张晓明.高校可持续发展量化分析与评价[J].闽江学院学报,2008,(5).

[4]方 勇.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J].大学,2008,(7).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指标体系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