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艳 黄琴
学习成绩如果成了判断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考试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
距离高考还有20来天,可女儿小洁(化名)却整天无精打采的,这让她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带着,小洁的妈妈自己也开始焦虑起来,做什么事都无法集中精神。
5月6日,小洁和妈妈再次来到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咨询。
据心理医生程茵介绍,近两周,已经有5位与小洁母女情况类似的患者来咨询。
她说,每年高考、中考前后都有市民来咨询。患者在做情况介绍时,基本上都是父母讲述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而孩子似乎显得比父母更为着急,在共同交流中,双方都认为这都是由于高考带来的压力,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考前焦虑症
“我家这孩子最近也不知怎么了,一到考试,水准就下降,而且胃口也不好,还总失眠。”
今年4月,第一次到医院心理门诊部进行咨询时,小洁的妈妈向程茵介绍说。
18岁的小洁成绩优秀,平时学习十分刻苦,就连双休日都在补习功课。她的父母对她期望很高,要求小洁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
今年2月初,小洁出现了考前焦虑的症状。她不仅一听考试就紧张,还出现了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起初,小洁的妈妈以为这是偶然现象,没想到小洁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两个月后,小洁的妈妈将她带到了程茵面前。
第一次面对心理医生,小洁的表现是一言不发,直到第二次心理治疗时,小洁才在程茵的耐心疏导下,慢慢敞开心扉——
“我妈妈特别看重考试成绩,一旦成绩不好,妈妈就责备和挖苦我。”小洁委屈地说,为了让父母高兴,进入高中后,她每天都会熬夜学习。可是,临近高考,一想到如果自己高考成绩达不到一本分数线,父母会如何责骂自己时,她就越来越焦虑。
小洁告诉程茵,第一次模拟考试后,她的成绩很糟糕。结果她连续几夜没有睡好,总在想白天的考试,越想越自责。“考上重点本科院校是我唯一的出路。”她不安地说,“我很害怕,我担心自己支持不到高考那天了。”
期望过高,加重焦虑
程茵介绍,高考无疑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因此很多学生都会在考前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只不多程度不同而已。但像小洁如此焦虑的情况,却不是单纯的考前紧张这么简单,父母对其期望值过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原来,小洁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小洁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都很好。父母事业有成,对孩子的期望也高,从小就安排小洁学外语、画画、钢琴、游泳,希望她能全面发展。可没想到,偏偏高考前这个关键时刻,小洁却出现上述问题。
面对这一结果,小洁的妈妈不敢相信,是自己的严苛要求导致女儿出现了如今的症状。
为此,程茵分析说,学习成绩如果成了判断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考试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
程茵说,通常来说,那些在父母学历优秀、事业成功,家庭条件优越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出现考前焦虑的几率比一般的孩子要高。因为优秀的父母一般都不会容忍或者不允许孩子表现平庸。
压力过高过低都不好
“高考对学生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应对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程茵介绍,有研究表明,压力对于考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过低或过高的压力对考试的结果都不利,中等的考前压力反而最能考出好成绩。
压力过大,孩子可能会出现不想上学、厌倦复习功课或逃避考试等行为,而其躯体症状会有头疼、紧张、睡眠差等;但是,也不能不给孩子这方面的压力,让他放任自己,不去学习。
基于上述理由,父母和考生就需要正确地对待高考,勇于面对压力。
程茵说:“咨询中,我们会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顾虑,向他们保证不告诉其父母。同时,我们尝试跟他们达成私下的协议,协商出他们的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治病,也可能不是学习,而是调整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在和孩子“结盟”后,心理咨询师会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和消除高考及父母带来的压力,并帮助他们创造出快活的心境,逐渐远离焦虑。
面对高考,需要平常心
那么,作为考生和他们的家长,该如何正确面对高考,顺利度过考前最重要的时间呢?
针对考生和家长,程茵分别给出了如下建议。
程茵说,距离高考越近,考生的压力就会越大。因此,在这个阶段考生要做的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用平常心来对待高考。
首先,要做到合理作息,缓解身心疲惫。
有些考生经过大半年的高三复习后,大都会感觉身心疲惫,似乎有些坚持不下去了,而且越临近考试,这种表现就越明显。但是如果此时考生能坚持下来,对他们的意志品质提升有很大的帮助,长远来说,也能帮助他们提高今后的抗压能力。
程茵建议考生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平衡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克服浮躁情绪,养精蓄锐,进入冲刺阶段。
其次,要学会淡化目标,克服焦虑情绪。
在考生中比较突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焦虑情绪的蔓延,有些考生甚至会因紧张而连续失眠。导致焦虑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有些考生担心自己复习得不够好;二是有些学生总怕考不上心仪大学;三是很多学生都担心自己会发挥失常。
此时,考生需要做到的就是,将高考看做一场难度较高的普通考试,不要将它的结果看得那么重要。
考生家长应如何陪孩子度过考前冲刺期呢?
程茵表示,家长可以关心孩子,但没必要刻意关怀,要制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父母周末可以抽时间陪孩子运动、看看电视、听音乐,但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为佳。休闲的方式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不要太极端。
孩子的睡眠质量都不一样,家长要尊重孩子选择,不要规定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要督促孩子熬夜学习,或者早早睡觉等。
她建议家长,多跟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这能极大地增强孩子的信心。同时,家长也不要盲目地鼓励孩子,过多的鼓励会给孩子制造无形的压力。尽量不要在亲人、朋友面前过多的提起高考或者孩子模拟考试的成绩。
建议家长在饮食上尽量清淡,挑选孩子爱吃的、有营养的食物,避免油腻、高热量食品。
最后,程茵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发现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最好能够及时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