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芳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简称MHK)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特别是在一定语境中运用汉语的能力。从交际的角度来看,所谓掌握一门语言是指在一定语境中,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而MHK口语考试正是在真实的或接近于真实的语境中,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测定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在培训少数民族学员期间,对口语开放表达部分的教学方法及策略有了些认识和想法,也探索出一条使思维和表达从空白到饱满之路,教学效果显著。
MHK三级口语考试可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朗读,第二部分是根据朗读材料记忆式回答问题,第三部分是开放式话题表达,即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表达。本文旨在研究开放话题表达的训练策略和方法。培训伊始,全体学生参加了一次MHK模拟考试,但由于还没有经过任何专门训练,所以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特别是开放话题表达更令人失望。很多学生对给出的话题无从下手,思路一片空白,无话可说,更谈不上什么表达方法和技巧。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在开放话题表达培训中采取一种框架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构思出表达框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话可说。在经过全部四十个框架的表达训练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有体裁话题的表达方法和技巧。经过短短两个月的培训,学生无论在表达思路和方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1.紧紧抓住一些常用的表达句式,要求能熟练运用。MHK的开放话题常常是介绍类或议论类的,所以教师要首先给出一些这类话题的常用句式和表达方式。给出题目后,应围绕介绍和议论的中心让学生用这些句式和表达方式说出与题目相关的一些句子,并在实际话题表达中运用。例如,在“请介绍一下你的家乡”这一话题表达之前,给出如下一些句式和表达方式: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位于……、不仅……而且……、每当……就……、无论……都……、虽然……但是……等等,让学生先用这些句式说出一些与家乡有关的句子,然后在整体表达中运用这些句子,议论类话题亦如此,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训练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起来感到得心应手。①
如:我认为……、我对……问题的看法是……、在我看来……、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在我看来……首先……,然后……,最后……等等。积累多了,自然在各种话题表达中也就运用自如了。
2.理清思路,在一定时间内构思出表达框架。也就是把要表达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规划出来,以便在表达时能有章可循,不至跑题而越说越远。在MHK开放话题考试中,只有两分钟的构思准备时间,要在这短短两分钟内把全部内容准备好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培训中笔者主要从表达框架出发,让学生就某一话题尽快构思出一个大概的框架,以期在表达中能够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这种框架很重要,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感到在模拟考试时,不知自己应该说什么,即便有点儿思路,在表达时因为时间紧张也都忘了,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条理逻辑,只是想一句说一句,前后不照应,完全没有条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另外,构思框架也要分几步走,首先要求学生细读题干,审查题意,在弄清了题干的意思后,教师可给出一些类似话题的表达框架,让学生模仿。其次,规定每个学生在十分钟内准备出一个新话题的表达框架,然后分组讨论修改,每组确立一个讨论后的表达框架并写在黑板上,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分析和总结。例如,在做“你是如何度过你的业余时间的”一题的训练时,学生们的表达框架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先概述一下业余时间及其意义,然后分三个方面来谈业余时间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看书、喜欢运动、喜欢听音乐。构思出这三个内容的框架后,学生就可具体地分别叙述这三个方面给他们带来的益处,最后用一二句话归纳总结他是如何度过业余时间的,听起来条分缕析,清楚明了。第二种也是先概述一下儿业余时间及其意义,然后就一个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来谈,比如在业余时间里他最喜欢做的是运动,接着就列举出运动的几个好处和喜欢运动的原因,最后总结归纳他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运动中度过的,当然也不外乎还有其他一些爱好,这个框架也很不错,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三种就像流水账一样,把他能想到的可做的事情都一一列举出来,但没有重点,没有论述说明,也没有条理逻辑,大概只说了四十秒后就再也无话可说了,没有开头概述,也没有结尾归纳总结。通过这三个框架的实例对比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框架的重要意义,最终学生能根据某一较好的框架表达一个完整的话题,当然论述中要求运用前面所练习到的句子和句式。
培训开始后的一个月左右,一次完整的表达大概需要二三十分钟,虽然所占时间多些,但学生的确有了实在的收获。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表达方法,学生们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基本的框架构思训练完成后,就进入到表达阶段。这时要训练学生能够很快整体感知题目的意义,把握中心。表达训练开始时是不计时的,只要学生能坚持说完,即使是断断续续也要鼓励他们继续说下去,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又经过半个月左右的不计时训练,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自信,能开口说话了,基本都能在十分钟内完成框架构思并完整地表达一个话题,而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层次和条理。然而,少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即遇到议论类题目时,一时不知从何下手,思路仍然不清晰,这时教师就要清晰简单归纳讲解议论类题目的表达方法,如首先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可用实例进行论证,一定不要说空话或讲大道理;第三,注意概括总结,点明论点,前后照应。如在论述“社会发展了,人们往往就忽视节约了,对此你怎么看”一题时,就要按照上述议论类题目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用七八分钟首先确定一个框架,大概分几个部分,最后有的学生竟然完成了如下这一框架:
“现在一提到节约,人们不禁会觉得有点儿可笑,甚至被耻笑。但节约的确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社会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提倡节约。我认为:
第一,节约要从身边做起,形成好的生活习惯,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庭生活。(可以举例生活中的实例,从节约水、电、煤气等谈起)
第二,节约要从全社会做起,它可以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增加社会财富并有益于环境保护。(可以举例,从节约石油,水资源,少开车等来谈)
第三,节约是一种美德,要大力弘扬。(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生活水平如何提高,都不能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等)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虽然发展了,生活水平也都提高了,但是生活和生产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提倡节约。”
确立了这一思路,学生在表达时自然是有话可说,当然达到这一程度是要经过艰苦训练的。由此可见,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巨大潜力和积极性,多说多练,每次课都要完成两、三个不同类型的话题,以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别话题的表达方法。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给出话题,针对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交际能力。②
不计时训练半个月后,就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限定时间,规定在五分钟之内完成框架构思并基本完成全部的表达。这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为两分钟内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框架做准备。在这一阶段,要强调注重审题,快速架构,每次课都要进行多个话题的训练,分专题重点突破。比如介绍类的话题:家庭、故乡、学校、学习、经历、运动、娱乐、节日、本民族风俗习惯、饮食等等;议论类如:亲情、幸福、友情、理解、教育、交通、环保、动物保护,思辨哲理以及其它一些热点问题。话题的选择一定要具广泛性和针对性。到了这一阶段学生基本都能完成话题的表达,但要进一步要求表达深入细致,有一定的规范性,讲究条理,语法基本正确,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词语和常用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有一定的说服力。③而且在每次课后要求把课上表达过的话题进行录音,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如遇到“你认为如何才能彻底消除‘白色污染’”一题时,学生基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构思,想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诸多办法,并能根据个人的见解完成表达。但存在一些语法错误,用词不准确、不规范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意督促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努力扩大生词量,注意语法项目等的规范用法等,并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改进。如下面框架结构中的划线词语和句式都是学生表达中易出现错误的部分,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修改后,学生会有意识地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描述。‘白色污染’主要是由一些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有很多危害,因此我们要彻底消除这些‘白色污染’。我认为要消除‘白色污染’,以下几种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第一,我们应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和餐具的使用。(例如……)
第二,回收废塑料制品并再利用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例如……)
第三,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
因此,我认为‘白色污染’是可以预防也可以消除的,只要……就……。”
通过前期近两个月的培训后,最后就要采用真实的考试计时方法,完全用考试模板进行真实模拟训练,从朗读、记忆式回答问题到开放话题表达,严格按照考试程序和时间进行操作。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和演练,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最轻松的了。学生无论在表达思路还是表达方法技巧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上达到了可以进行自由表达的阶段,而且表达欲望强烈,思维清晰,构思反应较快。看到一个话题,学生们马上就能有个大概的思路,编排出表达顺序,有了一定的逻辑意识,表达时甚至可以滔滔不绝,再也没有无话可说的现象了。而这时已无需强调语法、用词等问题,只是让学生做大量练习,检查他们的审题是否有跑题现象,框架结构是否合理,论据和论述是否充分,逻辑条理是否分明等等。这种实战式的操练,收到的功效非常显著。另外,经过了各种类型40个话题框架表达培训后,要对所练习过的全部框架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看到类似的题目,头脑中马上就能自动浮现出一种框架模式,并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完全部内容。
总之,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学生在朗读、封闭式回答问题和开放式话题表达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开放式话题,学生从最初的只言片语式表达到最后的滔滔不绝,笔者认为框架式教学模式功不可没。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个人的一点尝试,还有待于更深入的挖掘完善。
①③罗花蕊、于红梅《浅谈MHK口语测试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科教导刊》,2012第5期。
②贺宏燕《试论民族汉考(MHK三级)口语测试的应试策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