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楠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我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课堂气氛快乐
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们渴望老师理解自己,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中肯的评价并能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影响。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架子,不害怕学生“造反”,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民主。
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与学生平等相处,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健康地发展。比如在教授《亲近师长·换个眼光看老师》时,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还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尽量客观地写出,他们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还要做些什么,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如何上,等等。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活动,得以与学生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也可以放下包袱,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和建议也敢于向老师提出。只有让学生处在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师生关系和谐,亲其师,信其道,课堂就能其乐融融 ,春光一片。
二、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让求知欲望快乐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 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能抓住学生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 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初三《社会》课,可以从《社会》这个书名入手。上课一开始,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讲讲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学生们立刻进入了丰富的假期见闻回忆中。又如《友好交往礼为先》,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快乐的教学情景:课前,叫同学们把课桌椅搬至边上,中间空出一块地方设置成一个比赛场地。上课后,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关礼仪大赛,最终将根据各参赛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并授予“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之称号。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
三、课堂形式丰富多彩,让学习知识快乐
1. 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 、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2. 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
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的教学时,我们可选用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主人公皮诺丘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为素材搞活课堂,从而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 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如在课始五分钟,我由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课中我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可以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 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四、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让运用知识快乐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 、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 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 开展社会小调查。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报刊,让大家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并开 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另外,也适时地开展了社会小调查,如在讲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 式和分配制度时,我要求学生调查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这样就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发展为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稳定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让快乐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