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刚 “汉族爸爸”的藏乡情怀

2014-09-28 22:20郝涛
中华儿女 2014年18期
关键词:藏族学校老师

郝涛

翻过壮美的米拉山口雪山,汽车开始进入墨竹工卡县界内。山头上,一条条彩色经幡,迎着山风飘舞。山脚下,日多河水昼夜不停奔流,直到汇入拉萨河。日多乡中心小学就坐落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之中。

到达日多乡小学的时候,学校刚放暑假,孩子们都回家了。宋玉刚从60公里外的县城乘坐长途汽车赶到学校,眼前的他小个子,衣着朴素,由于久经高原的风霜,皮肤显得暗黑还有褐色斑点。从表面上看,他与普通藏族同胞已没有太大区别。

在日多乡小学的道德讲堂室,我们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倾听宋玉刚的故事:他是目前墨竹工卡县所有藏族小学中唯一的汉族教师;他有多次调离去更好地方的机会,但是最终还是舍不得他的电教事业选择留下;他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一系列荣誉获得者。

通过宋玉刚的坚持和努力,目前日多乡小学全部学生都掌握了电脑知识,教师也能熟练使用电脑制作课件,宋玉刚还经常通过网络下载全国优秀课件,让牧区的藏族孩子和大城市孩子一样,接受最先进的教育。

“不能丢掉一个孩子,我只希望他们都能来到学校接受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宋玉刚说。

藏乡的远程教育先锋

宋玉刚是典型的藏二代。他父亲祖籍河南,早年参军,后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修筑青藏公路留在了西藏。1975年,宋玉刚出生在拉萨,他在家中排行老幺,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上初中时,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宋玉刚回到河南老家上学,初中快要毕业时,他回到西藏参加中考。

1993年7月,宋玉刚以优异成绩考入拉萨师范学校,专业为中文。四年后毕业被分配到墨竹工卡县的嘎岗小学任教,1998年,宋玉刚来到日多乡小学。

刚来学校的时候,宋玉刚一句藏语都不会说,而孩子们也压根儿听不懂汉语。宋玉刚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能够流利地使用藏语了。他不但向汉语说得比较好的藏族同事学习,还主动向学生请教。在这一过程中,他也不忘激发学生说汉语、学汉语的热情,跟他们学一句藏语的同时也教给他们一句汉语,老师学生互相学习,没多久,宋玉刚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了。

“虽然墨竹工卡县属于拉萨市,但是条件非常艰苦落后。”宋玉刚说,刚到的时候,日多乡小学还没有通电,更谈不上有现代化的电教室了。当时学生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渠道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课本里描述的别样生活在他们看来都格外新奇。“当时也萌生过离开的念头,但是一看到藏族孩子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还是留下来。”

2000年,宋玉刚通过全国自学考试考入南京晓庄学院开设的西藏大专函授班,攻读小学教育专业,两年的学习经历让他受益匪浅。与此同时,他还选修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2003年,正赶上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西藏启动,在南京学习期间掌握了一些计算机技术,又对这方面特别感兴趣的宋玉刚,理所当然地被学校指派负责电教工作。日多乡小学的电教室就是在那时候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了。

也是从那时起,宋玉刚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接受完培训,宋玉刚开始了自己的不断钻研和琢磨。“我刚接触这些时,真是什么都不懂。”于是,除了上课,宋玉刚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远程教育技术上,接收内地各省市特级教师的优质课程,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下载、刻录。

除了电教室里的信息接收设备和几台电脑外,每个教室也都配备了电视机和投影仪。“当时还没有进行农网改建,我们这里还不通电,只能靠太阳能发电设备供应教学楼的用电。”宋玉刚回想起当时的艰苦条件感慨不已,“发的电没有办法支持所有教室同时打开电视机,只能把两个班的学生并在一起。”天黑以后没有电了,他就点着蜡烛在宿舍里看书继续学习理论知识,“那时候真是有点儿着魔的状态,就是想把学校的远程教育搞好。”

着了魔的宋玉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所有老师共享,教会他们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对这些“高科技”充满好奇,每天通过教室里的电视看新闻,增长了不少见识,相互之间讨论的话题也多了起来。在一个老师和学生都是藏族人的学校里,宋玉刚作为唯一的一名汉族老师,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们提供学习使用汉语的环境,他的良苦用心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响应。在他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整个教室的学生兴奋地指着电视屏幕七嘴八舌地说道:

“老师,我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吧?”

宋玉刚从来不会主动告诉学生哪句话的意思,而是让他们通过各种情景再现,自己揣摩,慢慢培养语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也出奇的好。

经过宋玉刚的努力,日多乡中心小学的远程教育渐渐地在整个西藏自治区都小有名气了,学校也被评为“远程资源教育示范学校”、“国家远程资源教育示范点”,慕名而来接受培训的藏族老师络绎不绝。

多次放弃调离机会

2003年,刚刚取得南京晓庄学院西藏大专函授学历的宋玉刚面临了人生的一次抉择。

那时,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首批在西藏启动。因为此前有选修小学信息技术的经历,所以日多乡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就落在了宋玉刚的头上。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搞好,搞出特色。而就在这个时候,墨竹工卡县教育局想将宋玉刚调过去,负责全县的现代远程教育。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权衡,宋玉刚决定留下来,将刚起步的日多乡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搞好。“日多乡小学就我一个懂远程信息技术,如果我走了,现代远程教育肯定搞不起来。”宋玉刚说。

几年后,经过宋玉刚的不断摸索和努力,日多乡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办得有声有色,现代远程教育课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课堂。然而就在日多乡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墨竹工卡县县委办下属的信息中心再次希望能将宋玉刚调到县里工作。

这对一般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好机会,但是宋玉刚考虑到,因为日多乡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电教课程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负责,如果这时候离开,没有人接手,那么前几年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可能就白费了。最终,宋玉刚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

“宋老师非常好,把自己当藏族人,吃糌粑喝酥油茶,孩子们都叫他汉族爸爸。”日多乡小学校长巴桑曲扎说,从2001年至今,日多乡小学一共只有两个汉族老师,宋玉刚是其中之一,而另外一名汉族老师早已经调走了。

按照规定,在高海拔艰苦地区工作5年就可以申请调动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地区。然而,宋玉刚在这里一待就是17年,其间县教育体育局负责远程教育的领导看他工作成绩突出,想要把他调到县里来工作,却被宋玉刚拒绝了:“我喜欢这里,喜欢这份工作,看着学生们一天天不断进步,这种成就感是什么样的待遇都无法取代的。”

“看着孩子们对学习生活充满希望的目光,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教好他们,同时培养出更多的教师学习利用远程资源。”宋玉刚说。

孩子们的“汉族爸爸”

宋玉刚之所以能扎根在日多乡小学,17年对藏族孩子不离不弃,一方面是缘于他的个人信念,不让任何一个藏族孩子掉队的信念。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宋玉刚在日多乡小学收获了自己的甜蜜爱情和幸福婚姻。

宋玉刚的妻子德吉措姆也是日多乡小学的工作人员,从事财务工作。他们初识的场景,宋玉刚至今都记忆犹新:2004年春天,一名藏族姑娘调到日多乡小学,她到学校的当天,正好后面的山上起火了,所有男老师都扛着铁锹,端着脸盆去灭火。宋玉刚说当他灰头土脸地回到学校时,一眼就看见了这个漂亮的藏族姑娘。

后来,宋玉刚对这名藏族女同事格外关心,冬天时会叫她到自己的宿舍里烤火取暖,发现她的煤气用完了,就烧好开水送过去。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华。如今,他们的小女儿已经3岁多,藏族名字叫德吉白珍,留在拉萨由德吉措姆的妈妈照看,他们每两周回去看望一次。平日里,宋玉刚时常会拿起女儿的照片摩挲着,就好像抚摸着女儿嫩滑的小脸。

墨竹工卡每年都有风季,“风季孩子们容易感冒。我的宿舍挨着孩子们的寝室。每天晚上,我必须仔细检查完每间学生寝室才能安心休息。”宋玉刚说。2011年的11月份,在学校寄宿的部分学生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宋玉刚心急如焚,他顾不得刺骨寒风,将孩子们安全送到了乡卫生院。直到孩子们都得到妥善处治,病情缓解,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2012年6月底,正好是日多乡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整班移交时间,全班36名学生,宋玉刚要一个不少,一个不漏地交给中学老师。在交接中,宋玉刚既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又要照顾学生的生活。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在移交的4天时间里,宋玉刚和学生们一起吃,一起住。那时,他1岁零4个月的小女儿已经生病两天了,岳母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身体状态也不是很好。女儿由于重感冒导致肺部感染,高烧39.4℃,岳母在医院里急得直哭,可宋玉刚当时正忙着毕业班整班移交工作,根本抽不开身。一想到女儿承受的病痛,宋玉刚心里就特别难受,“我对家人亏欠得太多”。

在宋玉刚的日记里,有这样的一段话:“我是学校任务构架中的一根支柱,我是让孩子这颗幼苗健康生长的勤劳园丁,我以对群众的忠诚,以火热的心、无尽的爱埋头干、用力拼,当好强有力的支柱,勤劳耕耘在育人的岗位上,用青春谱写出维护民族团结、奉献民族教育事业的动人篇章!”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宋玉刚的付出得到了牧民和藏族孩子们的肯定和尊重,宋玉刚先后获得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拉萨市“优秀电教员”、国家级优秀教师等荣誉。2012年9月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揭晓最美乡村教师名单,宋玉刚等10位教师获得活动组委会授予的“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日多乡中心小学的新教学办公楼和学生宿舍楼正在紧张施工,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下一步整个学校的学生操场也会全部铺上塑胶跑道。

“我是西藏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日多乡小学发展的见证者。”宋玉刚说,1997年他刚分配到日多乡小学任教,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通电,教学楼破旧,每月的工资只有900多元。如今,拿到手的工资有5千多元,工作和生活都很幸福。

对于个人的梦想,宋玉刚说他已经从事小学教育17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西藏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好,也希望自己的身体和精力能像以前一样,能继续为西藏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不让任何一个藏族孩子掉队”。

责任编辑 董颖

猜你喜欢
藏族学校老师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演变》《藏族少女》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一位藏族老阿妈和五星红旗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