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颖
高挑的身材、微红的脸庞、明亮的眼睛……藏族姑娘次仁曲宗笑意盈盈地站在我们面前,俨然歌曲《卓玛》中所唱的姑娘走了出来。双手一直摆在身前,不时拽着衣角,态度真诚却不善言辞。曲宗话少,少到聊天中途几乎进展不下去,谈及她的选择、成绩和工作,她都会说“这是我的职责”,只有聊到她所服务的尼姑,她会心生欢喜,“我们就像家人一样,过年都在一起”。
从学生时代到参加工作,曲宗的梦想一直是当一名女警,刚参加工作时还因为愿望没有实现而低落难过,可自从她2011年成为西藏第一批驻寺干部,终于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我很喜欢现在这份工作,能给尼姑们解决实际困难我很高兴”。
初上任心里没底
2011年,作为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的新举措,西藏自治区7000多名干部陆续走进全区1700多座寺庙,和僧尼们同吃、同住、同行,参与寺庙的管理,为僧尼们提供服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驻寺干部”。次仁曲宗就是一位“80后”的藏族驻寺女干部,她被派驻到日喀则地区的江孜县拉则寺尼姑寺。
从拉萨出发经过羊卓雍湖一路向西便进入日喀则地区江孜县,这里因为有着鼎鼎有名的白居寺而被人们熟知,很多人或许不清楚,就在白居寺的后面还有一座拉则尼姑寺。这是一座尼姑寺,生活着40多名尼姑。
在进入江孜县委统战部工作之前,学经济与管理学企业管理的次仁曲宗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办公地点会是在寺庙,服务的对象是尼姑,而且从事的是一项她从未想过的工作,驻寺服务管理。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因此刚接到任职通知后,曲宗明知道这份工作生活条件差、任务重,还是欣然地接受了组织安排,很快地进入新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寺庙的工作中。
虽然事先了解了一些宗教知识、宗教礼仪,但是对于丝毫没有宗教背景的她,如何和尼姑们打交道,最初心里是一点底也没有。“虽然上面出了好多政策文件,包括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但是不知道怎么落地,每天都在思考。”曲宗说,对于习惯了晨钟暮鼓、孤灯清影生活的尼姑们来说,能不能接受驻寺工作还是个未知数。
寺庙管委会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学习和思考,次仁曲宗脑海中形成了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刚到的时候跟尼姑联系不是很方便,后来通过开展六个一,建档案、成立领导班子,挂领袖像……打开了局面。”提起与尼姑日渐熟悉和融合的过程,曲宗记忆犹新,她所说的“六个一”,是指为每位尼姑建立一套档案、交一个朋友、办一件实事、开展一次家访、畅通一条渠道、形成一套机制。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要一步一步来,不能过急也不能怠慢。
曲宗通过开展家访活动和尼姑谈心,还经常拿出自己的驻寺补助,到生活困难尼姑家中慰问,她把拉则寺尼姑当成自己的亲姐妹一样,每天与大家“同吃、同住、同行”,了解尼姑修行、生活、健康、家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有时还主动帮助生活条件差的尼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之前拉则寺面临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饮水问题,尼姑们每天的生活用水都是从山顶上提下来,管委会也组织工作人员与尼姑们一起去提水,冬天下雪时山上的水管冻结无法排水时,管委会还要专门派车去县里为尼姑们运送生活用水,极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实际困难,夏天曲宗与寺庙尼姑一起多次爬到山顶检查管道,解决排水隐患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曲宗和尼姑们慢慢加深了了解,得到了尼姑一直好评,也提升了寺庙管理水平。
想尼姑之所想
拉则寺的规模不大,前前后后转一圈不过20分钟,远不像布达拉宫那么闻名和壮丽,但是记者了解到,在西藏的1700多座寺庙中,像拉则寺这样规模的小寺庙占了90%左右,而这些寺庙也是7000多名驻寺干部分散最广泛的地方。它们虽然地处偏远,却更直接地服务于广大农牧民,因此,管理和服务好这些寺庙意义重大。
“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在西藏,寺庙和谐稳定了,才能有力保障西藏和谐稳定。”曲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把维护寺庙稳定做为第一责任,帮助寺庙建立完善了《僧尼请销假制度》、《学习制度》等十项规章制度,利用各种机会向僧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在重要敏感日,曲宗格外重视值班巡逻,常常半夜还要起来把寺庙周围再检查一遍。此前,尼姑出去转经要到县里跟领导请假,管委会的进驻为她们省去了流程,由驻寺干部替他们请假,很受尼姑欢迎。
从2011年11月份到今年5月份,曲宗一直坚守在拉则寺当一名普通的驻寺干部,三年时间寺庙里发生了大大小小许多事情,但对于曲宗和她的同事们来讲印象最深刻的事发生在2012年藏历新年的夜里。那天曲宗正在宿舍睡觉,寺庙的副主任尼姑突然打来电话,说阿旺曲靖尼姑身体不舒服。当时是凌晨4点,曲宗和同事们连忙起来,将80多岁的老尼姑送到县医院,经过初步诊治,情况比较严重必须到地区大医院去治疗,“当时特别急,那晚我们第一时间安排管委会的车子,并且派一名驻寺民警把她送到拉萨。”在寺管委的努力下,老尼姑的病及时得到治疗。如今已经康复的阿旺曲靖仍对曲宗感激不已,常常说“没有你们我就活不到今天”。
除此,曲宗还惦记着长期生病住院、经济困难的个别僧尼,为了帮她们解决燃眉之急,四处奔走联系有关单位预借住院费用,安排人员和车辆,帮助大家医疗报销等,“没钱的时候帮他们跟领导沟通,去民政局借点钱。”在曲宗眼里,这都是平常不过的小事,不值得一提,可她也承认“借钱不容易”。正是这一点一滴真诚的关心,让尼姑们感到温暖和贴心。让曲宗感到成就感的是,如今拉则寺通水、通路、有了停车场、浴室,每位尼姑都上了保险,“这些以前都没有”。
在驻寺3年中,拉则寺实现了“三不出”,在2012年拉则寺被评为自治区级和谐模范寺庙、地区级和谐模范寺庙,拉则寺的36名尼姑被评为地区级爱国守法先进僧尼。曲宗本人也在2012年荣获自治区级优秀驻寺干部称号、2013年荣获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2014年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是工作更是朋友
曲宗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一个干部家庭,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姐妹四人中排行老二。小时候曲宗羡慕警察,理想是做一名公安,2006年从西藏大学企业管理班毕业,那一年不包分配,第一批公务员没考上,情绪低落的她报考三支一扶,当了三年教师。在达居乡小学任教期间学校很困难,没有电、没有路,公安梦没有实现,曲宗的心情也仿佛没了电一样,常常感到失落。2010年曲宗考上自治区公务员,分到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年堆乡,一年后被统战部选上,被选派为第一批驻寺干部。
由于曲宗在拉则寺驻寺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今年5月组织将她从拉则寺提拔从一个普通科员到任副主任分到炯堆寺,新的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炯堆寺位于江孜县纳如乡冲错村境内的山腰处,海拔4800多米,与县城距约70多公里,是该县海拔最高的寺庙。这座寺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噶举派寺庙,占地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与拉则寺“还算可以”的条件相比,这里由于路途远、海拔高,供奉的人少,没什么经济来源。曲宗还记得3年前去过那里,“和别处相差特别大,尼姑吃饭基本没什么菜,看了很心酸”。后来炯堆寺的尼姑来县里的时候,曲宗就自己掏钱给他们买菜带回去。
自从有了驻寺干部,尼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从过去中午只吃糌粑到现在可以吃上菜了。由于曲宗已经怀孕5个月,目前不方便到海拔那么高的地方常驻,只在有事的时候过去跟尼姑一起学习、开会。因此她心里很着急,“感觉压力很大”。最近一次过去,看到尼姑们吃的住的都有了,由以前四个尼姑住一间屋子,到现在每个尼姑都有宿舍,曲宗感到很欣慰。
在藏区,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就像生活离不开盐巴,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忧愁、快乐悲伤,都希望通过念经的方式,诉诸于自己信仰的神灵,以求超脱。尼姑或僧人,连接着人们和自己所信的神。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藏区一些人家把自家最聪明的孩子送到寺里当僧人或尼姑。近年来想入寺当尼姑的女子很多,但寺里房屋及设施有限,只能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通过背诵经书挑选优秀的人才入寺。目前曲宗所在的寺,最小的尼姑20岁,大部分二三十岁,和他们同龄的曲宗看到他们每日辛苦的诵经,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她们解决实际困难。服务、教育、指导三大功能,服务始终排在第一。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遵规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的精神,与党和政府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是相通相融的,国富则民强,民富则僧安。
最近一年来,曲宗的生活收获了很多,结婚、怀孕、升职,她的中国梦也关乎此,“希望自己的小家合合美美,西藏这个大家庭稳定和谐”。这个梦,离不开曲宗和全体驻寺干部的无私奉献。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