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星,孙洪洲,刘志义
(1.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山东 莱州市 261442;2.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地下采动影响下地表沉陷的分析
王瑞星1,孙洪洲1,刘志义2
(1.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山东 莱州市 261442;2.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属于滨海矿床,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复杂,上覆岩层或者地表沉陷都有可能导致海水大量的渗入,为确保矿山安全,采用有限元数值软件对直属矿区深部取消点柱后的矿体建立模型,通过计算下沉、水平位移、倾斜、曲率、水平变形、扭曲和剪应变等指标,定量的分析取消点柱后地下采动对地表沉陷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深部开采取消矿柱后上覆岩层不发生破坏,对地表建筑物不构成影响。
滨海矿床;采动影响;地表沉陷;数值计算
当地下工作面开采达到一定距离后,地下开采便波及地表,受采动影响的地表从原来的标高向下沉降,从而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得多的沉陷区域,这种地表沉陷区域称为地表移动盆地,或称下沉盆地[1]。在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过程中,逐渐改变了地表的原有形态,引起地表标高、水平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位于影响范围的建(构)筑物的损坏。
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属于滨海矿床,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复杂,上覆岩层或者地表沉陷都有可能导致海水大量的渗入,严重影响矿山安全[2]。鉴于此,选取取消点柱的分界深度为-555 m,-555 m以下矿体开采全面取消矿柱。为研究取消矿柱后岩层移动及滨海地表沉降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取消点柱后采动对地表沉陷的影响,从而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表1 岩体力学参数折减系数
表2 模拟中岩体力学参数
1.1 岩石力学参数
三山岛金矿区的岩石主要是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化花岗岩[2]。考虑到岩石力学实验中所用的试件与工程中岩体的差别,对实验数据需要进行折减,折减系数值如表1所示,模拟使用的基本岩石力学参数如表2所示。
原岩应力包括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根据地应力测量报告,水平构造应力主应力σhmax垂直矿体走向,主应力方向σhmix沿矿体走向,构造应力变化规律如下[3]:
σhmax=0.11+0.0539H
(1)
σhmix=0.13+0.0181H
(2)
σz=0.08+0.0315H
(3)
式中,H为竖直方向深度,m。
1.2 计算模型的建立
实体模型的建立,一是要根据移动角大体估算可能的移动范围,二是要考虑计算机的可实现性。建立的模型参数如下:计算模型取走向1230 m,宽度为500 m,深度为1000 m,矿房中矿柱尺寸取4 m×4 m,网度15 m×15 m,顶底柱3 m。由于研究对象为地面建筑,同时考虑开采沉陷范围,计算模型在往陆地方向取长度1100 m,往海水延伸方向取100 m。
根据上述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网格如图1所示。模型中共有70413个单元,单元类型为solid45。
图1 计算模型
从地表移动的力学过程及工程技术问题的需要出发,地表移动的状态可用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进行描述。常用的定量指标有下沉、倾斜、曲率、水平变形、扭曲和剪应变[4]。
2.1 定量指标计算
地表点的沉降叫下沉,是地表移动向量的垂直分量。下沉曲线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下沉的分布规律,设主断面方向为x轴,下沉位移为y轴,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的下沉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垂直矿体走向主断面下沉曲线
对垂直矿体走向沉降点分别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为:y=-2.089×10-18x6+8.378×10-15x5-1.237×10-11x4+7.463×10-9x3-4.765×10-7x2-0.00109x+0.130988,拟合系数为0.9974,拟合度较好。
倾斜曲线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倾斜的变化规律,为下沉的一阶导数,通过对下沉曲线数据的处理,可得到地表移动盆地垂直矿体走向主断面上的倾斜曲线,如图3所示。
对垂直矿体走向沉降点斜率分别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为:y=-5.911×10-25x6-1.044×10-17x5+3.35110-14x4-3.711×10-11x3+1.493×10-8x2-4.764×10-7x-0.00109,拟合系数为1,拟合度较好。
图3 垂直矿体走向主断面下沉倾斜曲线
曲率曲线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曲率的变化规律,它是倾斜的一阶导数,通过对倾斜曲线数据的处理,可得到地表移动盆地垂直矿体走向主断面上的曲率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垂直矿体走向主断面下沉曲率曲线
对垂直矿体走向沉降点曲率分别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为:y= 1.102×10-27x6-7.736×10-24x5-4.175 ×10-17x4+1.005×10-13x3-7.422×10-11x2+1.493×10-8x-4.764×10-7,拟合系数为1,拟合度较好。
水平变形是水平移动的一阶导数,通过对水平移动曲线数据的处理,可得到地表移动盆地垂直矿体走向主断面上的水平变形曲线,如图5所示。
对垂直矿体走向水平移动变形分别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为:y=-2.138×10-30x8+1.07×10-22x7-4.964×10-19x6+9.27×10-16x5-8.85×10-13x3+4.5×10-10x3-1.136×10-7x2+1.103 ×10-5x-0.00031946,拟合系数为1,拟合度较好。
2.2 计算结果分析
(1) 竖直沉降分析。矿区最大沉降位移区域位于垂直走向430 m处,最大沉降值达到140.642 mm,正好处于点柱式开采与盘区法开采分界处的上方,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图5 垂直矿体走向主断面水平移动变形曲线
(2) 倾斜及曲线分析。矿区最小倾斜区域均位于点柱式开采与盘区法开采分界处的上方。结合地下采空区平面图及地表下沉曲线图,对地表斜率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点柱式开采引起的倾斜情况比盘区式开采引起的倾斜较大一些。
(3) 曲率曲线分析。矿区最大曲率区域均位于盘区法开采矿体的上方,最大值达0.003×10-3/m。结合曲率曲线图可以看出,曲率变化在-150 m和-600 m以及-1000 m附近有拐点,在开采中应对这些区域加强观测。
(4) 水平变形曲线。由水平变形曲线图可知,点柱式开采变形为负,在600 m左右水平变形减为0,盘区式开采部分矿体上方地表位移表现为距离活动采场越远的地方,水平变形逐渐增大。
根据计算结果,三山岛金矿深部开采取消矿柱后,主断面上地表垂直位移为14 cm,最大水平变形为0.4 mm/m,最大曲率为0.003×10-3/m,最大倾斜0.011 mm/m。分析可知,上覆岩层不会发生破坏,按国家规定的等级分类,建筑物的损坏等级为Ⅰ级,地表建筑物的自然砖墙上可能会出现1 mm左右的裂缝,对建筑物的使用不构成影响,可以不进行结构处理。
[1] 何国清,杨 伦.矿山开采沉陷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45-59.
[2] 彭 康,李夕兵.基于响应面法的海下框架式采场结构优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2417-2423.
[3] 彭 康,李夕兵.三山岛金矿中段盘区间合理回采顺序动态模拟选择[J].矿冶工程,2010(6):8-12.
[4] 武龙飞.充填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影响因素探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1):21-26.
2013-09-25)
王瑞星(1970-),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采矿工艺研究工作,Email:liuzhiyi20c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