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技术的课堂教学发展分析

2014-09-27 17:29方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方式课堂

方丹

摘要:真正的数字化课堂,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行为方式的课堂,依托数字技术的应用,课堂将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实现教学过程的无边界共享。笔者认为,数字化课堂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真正完备的数字化课堂,硬件建设已经不是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思路的转变、软件的开发和师资的准备。

关键词:数字化;课堂;教学方式

● 数字化课堂的内涵与构成

目前,中小学课堂的数字化存在两种主要路径。一种是专供信息技术、计算机、英语等课程使用的多媒体教室或语音教室。另一种是在传统教室中增添多媒体设备形成的新型教室。本文所论述的数字化课堂属于后者,但又不同于现有的教室基本配置。要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数字化,使数字化变为师生的教室行走方式之一,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统一数字化互动平台。

所谓师生统一的数字化互动平台,包括数字化互动设备和互动软件两部分。数字化互动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普通计算机、电子白板或投影仪等,用以接收和传输数字信息。互动软件是数字化教室的核心构成,需要满足教师的教学控制、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即时沟通、学习过程记录与分析以及教学模型建构需要的种种运算功能。

● 数字化课堂实例

数字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丰富师生、生生沟通的途径,和传统教学策略并不矛盾。数字化课堂的信息交互是随时多向的,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下仅以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为例,列举几个场景说明。

场景1.数字化的体验活动

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为合并同类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设计了一个情境:用数钞票的活动让大家体验同类合并。如果是在一个传统课堂上,教师需要准备大量面额不等的钞票,还要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学生也只能看到身旁同学的结果。在数字化课堂上,教师只需要事先把钞票的图片输入电脑,在课堂上教师轻轻一点触摸屏,“钞票”就“飞”到了学生面前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可以像操作纸质钞票一样,在平板电脑上把钞票放到屏幕的任何位置。此时,平板电脑的显示屏就变成了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课桌或实验台。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每个人的操作过程也已经被记录在互动软件平台的存储区。活动结束后,全体师生通过教室前面的显示屏不仅能看到每个人数完的结果,还能根据需要回放每个人“数钞票”的过程。当然,所有这些都通过人手一个的Pad和互动软件平台完成。这种技术把师生、生生之间的即时分享变为了现实。

场景2.数字化小组合作

一系列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操作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教师设计了本节课的知识树。只不过知识树的要素都是杂乱陈列的,需要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此时,教室两侧的电子白板就变成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操作台。电子白板被分成了8个板块,每个小组操作一个板块,共同完成本组知识树的建设。学生们商量着,把知识树的元素挪到相应的位置。很快,8个形态各异的知识树都建好了。学生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论是通过教室前面的电子白板还是自己面前的平板电脑,都可以看到完整的8个知识树。小组分享交流环节开始了。只见第一小组的同学走上前去,轻轻一点自己的知识树,便开始回放知识树的建设过程,第一小组的同学结合回放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讲述得清晰又明白。

场景3.数字化教学评价

学习结束,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测验,发送到每位学生面前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可以用电容手写笔直接书写作答,完成后直接点击交卷,结果在教室前面的电子白板上有即时统计。教师可以直接根据学生的测验结果进行针对性讲解。以往需要两节课完成的教学测验和加强环节,只要几分钟就完成了。

● 数字化课堂的优点

通过完备的数字化硬件配置和强大的互动软件建设,数字化课堂把数字化操作引入了各个教学环节,实现了教学操作的快捷、准确,极大地减少了课堂上与教学无关的收发材料、数据统计分析等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这种课堂形式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数字化的形式更适合现在的学生

数字化给时代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人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改变。数字化教室把这种改变成功地引入课堂,带来了课堂与时代的技术同步。实现了课堂内外学习方式的统一。在形式上更适合现在作为“数字化时代原住民”的学生。

第二,数字化手段使课堂打破了时空的边界

数字化的录放功能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师生了解单位时间点不同人的操作过程成为现实,也使得不同时空的师生、班级、群体之间的沟通成为现实,有利于养成学生开放、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三,方便教师即时掌握整体情况

平台设计了方便的测试和师生互动通道。通过预设题目,系统能够自动为教师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最大的优点在于系统在为教师提供群体结果的同时,还能够方便教师追溯到每一位学生的结果,帮助教师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和重点,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教学效率。

● 加快数字化课堂建设的策略建议

首先,要加大教学软件平台的开发力度。现有的网络资源库、学习网站,课堂课件等都不足以支持教学全过程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更无法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即时数字化输入。数字化课堂中需要的众多功能目前仍然散落在不同的设备和软件之中,需要人工整合和调用。因此,开发功能强大,操作简便,能够整合应用众多多媒体设备的单一入口平台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其次,需要深化教师对信息社会发展的认识。现代社会学习者在不同人群、不同领域、观点和概念之间发现连接、识别范式和创建意义的能力远比内化部分知识的能力重要,因此,沟通能力、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是现代学习者所需掌握的核心技能。

再次,需要转变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认知。目前,虽然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却没有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这一矛盾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和知识与能力的应用之间的割裂——学生来自于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却在传统的知识传输模式下学习,并回到信息化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

最后,教师要明确未来社会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信息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信息的获取、甄别、选择与运用,需要的是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借助数字化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与信息化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组织形式。

数字化课堂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真正完备的数字化课堂,硬件建设已经不是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思路的转变、软件的开发和师资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2]B市H区中小学多媒体使用情况调查报告[R].2013(6).

[3]互动数字课堂平台走进学校[DB/OL].http://www.etc.edu.cn.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教学方式课堂
欢乐的课堂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