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LIU Ming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锦州设计院,锦州 121001)
(Jinzhou Design Institute of CNPC Northeast Refin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td.,Jinzhou 121001,China)
工业革命期间,动力的改革使得工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以往建筑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产业结构的要求,其必然要求建筑的形式适应其对大跨度的室内空间、施工速度、经济实惠的要求,使得工业建筑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后,由彼得·贝伦斯设计的位于柏林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 的透平机制造车间被视为工业建筑兴起的代表。建筑的三铰拱屋架免去了内部的柱子,为开敞的大空间创造了条件,柱子间的大面积玻璃窗及屋顶的采光天窗满足了机械制造过程中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在建筑形式上,它彻底改变了建筑界中繁复的哥特风、巴洛克风建筑占主要地位的局面,为建筑的革命开辟了道路。
由格罗皮乌斯及其搭档梅耶尔设计的法古斯工厂,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室内光线充足,也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脚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的悬挑性能。构图方面,采用了非对称的形式,整齐的墙面,没有挑檐的平屋顶,无处不体现着工业建筑的简洁、大气,而一直被视为德国现代建筑的扛鼎之作。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工业产业展现了它蓬勃的生机,发展迅猛,也必然对工业建筑的设计理念提出更多的新要求,而工业建筑的设计也在日趋成熟,并已呈现出大规模、多方向、同发展的趋势。
2.1 结构形式多样化 工业建筑对于大空间的要求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而对于满足这一基本的功能要求,在结构形式上已有了多种选择。从三角形屋架、梯形屋架到网架、悬索;从薄腹梁、异形梁到薄壳、薄膜;新型结构形式不断应用到工业建筑中,使传统的厚、重、大型产业逐渐向轻、薄、短型方向发展。由于结构形式的改变,使得工业建筑可以摆脱了大跨、平直的形象,意大利的“M&G 研究实验室”就向我们诠释了工业建筑的也可以有其“工业范儿”的形式美。
当然,工业生产的要求提高加之结构研究的进步,多层、高层工业建筑也已屡见不鲜。我国的海丝织厂织机大楼为单跨七层25 米厂房,建筑结构为大跨度框架体系,建筑车间内部不存在立柱,其设备在摆放和布置方面较为灵活,几乎全安装有空调设备,建筑的工艺设计、公用设施和土地建设的设计水平比较高。多层、高层工业建筑的出现节约了土地,节约了能源,也改变了我们对于传统工业建筑形象的认识。
2.2 建筑类型综合化 近年来,大量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从而使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如科技园、软件园、孵化器等新型工业建筑层出不穷,这使得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在划分上已不具有明确的界限,即工业建筑的设计也应建立在城市规划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广义建筑学的思想来指导设计、建设,工业建筑呈现综合化趋势。
2.3 工业建筑人性化 工业建筑的设计早已不拘泥于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对于建筑的要求,而越来越重视工作在其内部的人的行为、心理方面的需求倾向,将建筑设计的重心逐渐倾向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通过打造人性化的内部空间,采用隔热、隔声及安全保障措施,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的工作环境,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生产率。同时,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合,使得建筑本身对人员流线、功能分区也产生了较高的要求,工业建筑须倾注更多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2.4 建筑形式个性化 如今,建筑师已经开始重视发挥地域性的文化特点,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追求工业建筑与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工业建筑设计已走出千篇一律的影子,以多形式、个性化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3.1 适应工业产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逐步要求工业建筑设计须将原本有联系且分散布置的厂房联合起来,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将其组合成为具有大空间大跨度的联合厂房。这样,既可以减少建筑的占地面积、减少管线长度,同时,联合厂房也会使其内部空间的划分更为灵活,生产衔接更加紧密,不但满足生产要求同时节约了能源、提高其经济效益。
除了平面的整合外,修建多层高层厂房也可以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建筑在用地方面的开支。随着高精尖技术的应用,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生产厂房一般都有恒温、恒湿、防震动等要求,多高层厂房除顶层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较大外,其余各层热稳定性较好,也不容易形成相互之间的干扰。
工业产业发展除了对经济性有较高要求外,时间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厂房建设工期长短直接影响产业的整体效益,因此,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开始采用轻型的结构骨架、轻型墙体和轻型屋面材料。
3.2 工业建筑模块化 所谓的模块化,就是将标准柱网、层高设计成一个标准模块,在设计时根据工艺和建筑的要求,以这些模块作为基本的组成部分,组成为大小、高度、空间各不相同的厂房。工业建筑模块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建筑构件的工业化、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增加其通用性,提高设计、施工各方的效率,并在时间最短的条件下,保证其质量。
3.3 节能环保成为工业建筑优质的考量标准 自工业产业萌芽的那一天起,世界就开始描绘一幅浓烟滚滚的工业风景画,直至今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使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建造负责任的“具有生态环境意识”的工业建筑成为必然。
从平面设计开始,就尽量从节能考虑,如采用联合厂房,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土地使用,减小外墙散热面积;竖向设计方面,采用多层高层厂房,合理布局利用空间,减少管线长度,同时,合理采光通风,节约能源。在围护材料的选择上,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既减轻构件自重减小荷载,又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工业技术的发展,新工艺的出现,新材料的更新,已经对工业建筑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让我们看到了工业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虽然现在工业建筑发展已经逐步完善,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工业建筑的使用者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不断增长,产品生产和更新换代周期的不断缩短,工业建筑本身对自身及其设计环境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学习,为这个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罗裕锟.工业建筑的艺术取向[J].新建筑,2004(03).
[2]刘德华.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J].新建筑,2004(03).
[3]蔡荣.浅谈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J].建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