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定梅
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他四项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面临的最大社会实践就是建设新型的城镇化。因此,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2007年初贵阳市委市政府率先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为贵阳市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总纲领。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建好建美城市的前提和保障,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就是规划编制和管理关系的精确阐述。本文就如何发挥城市规划龙头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如何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高标准编制规划和高水平的实施规划管理进行探讨,真正确保“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城景相融、人居和谐”的生态文明贵阳城市形象得以实现,加快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目标。
为确保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必须强化规划的科学性,高质量的规划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定因素,高水平的规划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保障。为此需要对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工作的战略重点进行选择。
一是紧紧围绕“疏老城、建新城”总体要求,以规划为引领,完善“规划树”的编制层级体系,切实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打造“宜居之城”。 把“疏老城、建新城”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贯穿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规划工作的每个环节。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加强基础性和战略性规划研究,更好的发挥规划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民生的统筹作用。
首先,要科学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贵阳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着重抓好六个关键环节的工作:一是确定城市发展理念和定位。理念决定规划水平,定位决定城市命运。以历史的、现状的、区域和未来的视角,科学分析城市发展条件,产业竞争力优劣势,科学定位贵阳城市性质。二是合理确定城市规模。通过分析土地资源、水资源各项基础设施承载力,统筹全省城镇化发展。依据城市环境容量和门槛分析,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确保人与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三是选择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结合贵阳自然条件、产业发展、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水平,合理选择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结合其独特资源条件,组团式布局是理想的城市发展空间模式。四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交通供需高标准平衡战略,积极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交通策略以及人性化交通战略,以贵阳环线道路作为内循环和外循环的重要通道,合理组织对内对外交通,形成便捷高效快速的路网系统。五是科学功能分区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工作。依据资源分布,产业发展科学划定核心区、都市功能发展区、城市发展拓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六是合理发展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贵阳经济“升级版”。
其次,要在生态文明城市总规划指导下尽快编制生态文明城市控规和相关专项规划,出台相关法规文件,确保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得以落实。一是编制生态文明城市控规管理图则,强化控规的法律地位。加快出台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控规管理图则,就可强化其作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以“一张图”实施高效、严格的规划管理,确保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实施。二是出台贵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划定生态控制线就如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线一样,是规划管理的高压线,不能随意侵占、破坏。管理规定同时明确生态保护界线的范围,用坐标点控制,方便管理,并要求除重大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并对其局部调整作出需要调整的程序规定。
二是紧紧围绕合理安排三大空间即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按照“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贵阳。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此次会议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会议提出“美丽城镇、一张蓝图干到底、把城市放在自然中、记得住乡愁和少征地少拆房”五大亮点。会议指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结合贵阳的实际,科学定位把贵阳建成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科技创新城”,规划要充分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一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引导城市由老城区为核心的单极发展转向多极发展,强化城市组团式布局的均衡性。最终形成以“老城区、观山湖为核心,‘两核、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按照“一城、两带、六核”的产业布局结构,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相互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合理控制组团人口与开发容量,改善人居环境。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强化公共交通对用地开发的引导作用,形成TOD发展模式,将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指标分四类区域进行控制。四是构建复合生态网络,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优先保证城市功能板块、组团之间的生态廊道建设和保育。五是优化道路交通系统,构建宜居宜业的现代交通服务体系。完善中心城区“三环十六射”骨架路网,加快1.5环建设,促使城市交通流由“向心集聚”向“环网分担”转变,推进老城疏解和新城发展。六是按照“双向匹配”原则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各功能板块和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公共设施对用地布局的导向性作用,促进多核心的组团式结构的形成。采用搬迁或设立分校、分院等形式,引导核心区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城辐射,引导老城人口自觉、自愿迁往新城居住生活。七是构筑山水林城相融、生态文化突出的城市风貌。八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安全可靠、功能齐全、高效节能的供水、供电、通信、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体系,提升新城的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改善老城区服务能力。
三是创新规划管理机制,确保高水平的规划管理服务,为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目标作保障。一是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和规划决策咨询系统,鼓励公众参与,将规划展览馆作为对外公示基地,丰富公示方法,将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科学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建立规划评估信息系统。规划评估的目的是更好地反映原有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即时修订,有利于规划管理工作的完成,建立一整套规划调整修改审批制度,杜绝随意调整规划现象。三是建立规划实施管理动态监测系统。实施规划网格化管理,划分责任人与责任分区,对建筑从基础到竣工验收,杜绝违章建筑的发生。真正实现每幢建筑物、每个建筑行为均有实施监督管理,促进规划的落实。
生态文明是一种理念,一个过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长期的努力,总之通过高标准的规划作依据,高效率的管理作服务,健全的法规作保障,确保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工作有序有力地开展,真正实现生态贵阳、文明贵阳、和谐贵阳和美丽贵阳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作者系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胡亮)
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他四项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面临的最大社会实践就是建设新型的城镇化。因此,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2007年初贵阳市委市政府率先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为贵阳市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总纲领。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建好建美城市的前提和保障,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就是规划编制和管理关系的精确阐述。本文就如何发挥城市规划龙头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如何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高标准编制规划和高水平的实施规划管理进行探讨,真正确保“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城景相融、人居和谐”的生态文明贵阳城市形象得以实现,加快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目标。
为确保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必须强化规划的科学性,高质量的规划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定因素,高水平的规划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保障。为此需要对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工作的战略重点进行选择。
一是紧紧围绕“疏老城、建新城”总体要求,以规划为引领,完善“规划树”的编制层级体系,切实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打造“宜居之城”。 把“疏老城、建新城”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贯穿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规划工作的每个环节。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加强基础性和战略性规划研究,更好的发挥规划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民生的统筹作用。
首先,要科学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贵阳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着重抓好六个关键环节的工作:一是确定城市发展理念和定位。理念决定规划水平,定位决定城市命运。以历史的、现状的、区域和未来的视角,科学分析城市发展条件,产业竞争力优劣势,科学定位贵阳城市性质。二是合理确定城市规模。通过分析土地资源、水资源各项基础设施承载力,统筹全省城镇化发展。依据城市环境容量和门槛分析,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确保人与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三是选择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结合贵阳自然条件、产业发展、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水平,合理选择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结合其独特资源条件,组团式布局是理想的城市发展空间模式。四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交通供需高标准平衡战略,积极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交通策略以及人性化交通战略,以贵阳环线道路作为内循环和外循环的重要通道,合理组织对内对外交通,形成便捷高效快速的路网系统。五是科学功能分区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工作。依据资源分布,产业发展科学划定核心区、都市功能发展区、城市发展拓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六是合理发展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贵阳经济“升级版”。
其次,要在生态文明城市总规划指导下尽快编制生态文明城市控规和相关专项规划,出台相关法规文件,确保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得以落实。一是编制生态文明城市控规管理图则,强化控规的法律地位。加快出台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控规管理图则,就可强化其作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以“一张图”实施高效、严格的规划管理,确保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实施。二是出台贵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划定生态控制线就如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线一样,是规划管理的高压线,不能随意侵占、破坏。管理规定同时明确生态保护界线的范围,用坐标点控制,方便管理,并要求除重大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并对其局部调整作出需要调整的程序规定。
二是紧紧围绕合理安排三大空间即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按照“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贵阳。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此次会议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会议提出“美丽城镇、一张蓝图干到底、把城市放在自然中、记得住乡愁和少征地少拆房”五大亮点。会议指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结合贵阳的实际,科学定位把贵阳建成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科技创新城”,规划要充分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一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引导城市由老城区为核心的单极发展转向多极发展,强化城市组团式布局的均衡性。最终形成以“老城区、观山湖为核心,‘两核、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按照“一城、两带、六核”的产业布局结构,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相互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合理控制组团人口与开发容量,改善人居环境。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强化公共交通对用地开发的引导作用,形成TOD发展模式,将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指标分四类区域进行控制。四是构建复合生态网络,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优先保证城市功能板块、组团之间的生态廊道建设和保育。五是优化道路交通系统,构建宜居宜业的现代交通服务体系。完善中心城区“三环十六射”骨架路网,加快1.5环建设,促使城市交通流由“向心集聚”向“环网分担”转变,推进老城疏解和新城发展。六是按照“双向匹配”原则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各功能板块和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公共设施对用地布局的导向性作用,促进多核心的组团式结构的形成。采用搬迁或设立分校、分院等形式,引导核心区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城辐射,引导老城人口自觉、自愿迁往新城居住生活。七是构筑山水林城相融、生态文化突出的城市风貌。八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安全可靠、功能齐全、高效节能的供水、供电、通信、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体系,提升新城的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改善老城区服务能力。
三是创新规划管理机制,确保高水平的规划管理服务,为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目标作保障。一是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和规划决策咨询系统,鼓励公众参与,将规划展览馆作为对外公示基地,丰富公示方法,将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科学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建立规划评估信息系统。规划评估的目的是更好地反映原有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即时修订,有利于规划管理工作的完成,建立一整套规划调整修改审批制度,杜绝随意调整规划现象。三是建立规划实施管理动态监测系统。实施规划网格化管理,划分责任人与责任分区,对建筑从基础到竣工验收,杜绝违章建筑的发生。真正实现每幢建筑物、每个建筑行为均有实施监督管理,促进规划的落实。
生态文明是一种理念,一个过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长期的努力,总之通过高标准的规划作依据,高效率的管理作服务,健全的法规作保障,确保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工作有序有力地开展,真正实现生态贵阳、文明贵阳、和谐贵阳和美丽贵阳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作者系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胡亮)
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他四项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面临的最大社会实践就是建设新型的城镇化。因此,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2007年初贵阳市委市政府率先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为贵阳市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总纲领。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建好建美城市的前提和保障,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就是规划编制和管理关系的精确阐述。本文就如何发挥城市规划龙头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如何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高标准编制规划和高水平的实施规划管理进行探讨,真正确保“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城景相融、人居和谐”的生态文明贵阳城市形象得以实现,加快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目标。
为确保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必须强化规划的科学性,高质量的规划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定因素,高水平的规划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保障。为此需要对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工作的战略重点进行选择。
一是紧紧围绕“疏老城、建新城”总体要求,以规划为引领,完善“规划树”的编制层级体系,切实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打造“宜居之城”。 把“疏老城、建新城”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贯穿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规划工作的每个环节。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加强基础性和战略性规划研究,更好的发挥规划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民生的统筹作用。
首先,要科学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贵阳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着重抓好六个关键环节的工作:一是确定城市发展理念和定位。理念决定规划水平,定位决定城市命运。以历史的、现状的、区域和未来的视角,科学分析城市发展条件,产业竞争力优劣势,科学定位贵阳城市性质。二是合理确定城市规模。通过分析土地资源、水资源各项基础设施承载力,统筹全省城镇化发展。依据城市环境容量和门槛分析,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确保人与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三是选择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结合贵阳自然条件、产业发展、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水平,合理选择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结合其独特资源条件,组团式布局是理想的城市发展空间模式。四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交通供需高标准平衡战略,积极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交通策略以及人性化交通战略,以贵阳环线道路作为内循环和外循环的重要通道,合理组织对内对外交通,形成便捷高效快速的路网系统。五是科学功能分区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工作。依据资源分布,产业发展科学划定核心区、都市功能发展区、城市发展拓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六是合理发展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贵阳经济“升级版”。
其次,要在生态文明城市总规划指导下尽快编制生态文明城市控规和相关专项规划,出台相关法规文件,确保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得以落实。一是编制生态文明城市控规管理图则,强化控规的法律地位。加快出台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控规管理图则,就可强化其作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以“一张图”实施高效、严格的规划管理,确保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实施。二是出台贵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划定生态控制线就如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线一样,是规划管理的高压线,不能随意侵占、破坏。管理规定同时明确生态保护界线的范围,用坐标点控制,方便管理,并要求除重大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并对其局部调整作出需要调整的程序规定。
二是紧紧围绕合理安排三大空间即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按照“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贵阳。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此次会议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会议提出“美丽城镇、一张蓝图干到底、把城市放在自然中、记得住乡愁和少征地少拆房”五大亮点。会议指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结合贵阳的实际,科学定位把贵阳建成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科技创新城”,规划要充分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一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引导城市由老城区为核心的单极发展转向多极发展,强化城市组团式布局的均衡性。最终形成以“老城区、观山湖为核心,‘两核、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按照“一城、两带、六核”的产业布局结构,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相互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合理控制组团人口与开发容量,改善人居环境。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强化公共交通对用地开发的引导作用,形成TOD发展模式,将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指标分四类区域进行控制。四是构建复合生态网络,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优先保证城市功能板块、组团之间的生态廊道建设和保育。五是优化道路交通系统,构建宜居宜业的现代交通服务体系。完善中心城区“三环十六射”骨架路网,加快1.5环建设,促使城市交通流由“向心集聚”向“环网分担”转变,推进老城疏解和新城发展。六是按照“双向匹配”原则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各功能板块和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公共设施对用地布局的导向性作用,促进多核心的组团式结构的形成。采用搬迁或设立分校、分院等形式,引导核心区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城辐射,引导老城人口自觉、自愿迁往新城居住生活。七是构筑山水林城相融、生态文化突出的城市风貌。八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安全可靠、功能齐全、高效节能的供水、供电、通信、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体系,提升新城的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改善老城区服务能力。
三是创新规划管理机制,确保高水平的规划管理服务,为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目标作保障。一是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和规划决策咨询系统,鼓励公众参与,将规划展览馆作为对外公示基地,丰富公示方法,将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科学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建立规划评估信息系统。规划评估的目的是更好地反映原有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即时修订,有利于规划管理工作的完成,建立一整套规划调整修改审批制度,杜绝随意调整规划现象。三是建立规划实施管理动态监测系统。实施规划网格化管理,划分责任人与责任分区,对建筑从基础到竣工验收,杜绝违章建筑的发生。真正实现每幢建筑物、每个建筑行为均有实施监督管理,促进规划的落实。
生态文明是一种理念,一个过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长期的努力,总之通过高标准的规划作依据,高效率的管理作服务,健全的法规作保障,确保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工作有序有力地开展,真正实现生态贵阳、文明贵阳、和谐贵阳和美丽贵阳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作者系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