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训、有效转移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4-09-26 16:31彭文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5期
关键词:市民化

彭文慧

摘 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主要是强调职业技术与技能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促进劳动力整体素质与就业能力的提升,以适应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需求。针对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呈现出流动性大、稳定性不高的特点,为了让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真正进城、实现市民化,就要加强对农村转移人口进行有效培训,达到有效转移的目标,推动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关键词:有效培训;有效转移;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051-02

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04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具体部署,国家“六部委”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自实施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愿意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上升,不少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受过培训的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及收入均高于没有接受过培训者,受过不同培训的人员工资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即农民工总数已经达到2.6亿人,这表明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合理、有序地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城镇化就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2012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2.6%,但以城镇户籍统计城市化水平仅为35%,这说明了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农化与市民化进程并不同步。更有研究表明,2012年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止步不前,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因此,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或者说对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进行有效培训,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接力,它将会有效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职业发展与转换能力,从而达到有效转移的目的,这是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非农化与市民化进程协调发展的关键。

一、农村转移人口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项目缺乏统筹规划,培训规模小

“阳光工程”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实践表明,它的实施提升了中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了受训者的职业技能及就业能力,但由于培训项目缺乏统筹规划、培训质量不高,不能适应技术岗位的需要,出现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2]。

(二)农村转移人口规模大,培训效果不理想

涂圣伟等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性转移是大势所趋,他通过模型预测2015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7 323万人,2020年前中国每年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640~1 100万人[3]。再者,由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对进城农民工人员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规划,对农民工培训管理和投入的职责不清,所以进城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比转移前培训工作更为困难和薄弱。

(三)重视技能素质培训,忽视文化素质提高

职业技能是指就业所需的技术与能力,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缓减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转移后的培训工作不管是农民工自身或是用人单位和企业都不够重视,那么,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其职业技能“升级换代”面临很大的压力,而且不易融入城市、留在城市。

(四)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愿望受制于多种因素

农村转移劳动力由于受思想保守、认识僵化、视野狭窄等落后意识的影响,缺乏对培训进行一定投资的意识;再者,培训后外出务工并不必然能够找到合适的用工单位,职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不高,所以主动参与技术培训的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因为经济条件差,难以支付培训较高的费用或因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限制而无力参加培训。

(五)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农民工就业行业以低技能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因为农民工流动频率高,员工的就业技能门槛不高,为减少用工成本,很多企业对一线员工经过简单的入职培训即可上岗,并不关心其就业能力能否适应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据调查显示,全国大概有92%的企业普遍缺少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有培训部门的企业仅占42%[4] 。

二、有效培训促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

(一)有效培训是有效转移的前提

有效培训(COACHING SUCCESSFULLY)由英国约翰·伊顿(John Eaton),罗伊·约翰逊(Roy Johnson)提出,他们的观点:培训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指雇主不仅对雇员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还特别重视培养雇员的工作态度,使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提高工作主动性,发挥他们工作的潜能和提高工作的绩效。

有效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及对新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培训立足于农民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非为了实现短期利益;着眼于农民工真正留在城市,实现市民化。那么有效培训既包括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使受训者理解培训的益处和潜在优势,帮助他们发挥潜能,提高工作个人绩效。还包括“农民工”向“现代市民”转变应该具备的素质的培训。

鉴于中国农民工文化素质整体表现不高,则进行有效培训的难点主要在于端正工作态度和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等非技能培训方面,因此作为培训主体农民工应该在工作与生活中不断汲取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正能量,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等美德,树立用自己的行动创造良好的条件、留在城市发展的信心。另外,对企业与用工单位来讲,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竞争,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企业拥有高质量的培训体系,会对员工进行长期、定期、有组织且规范化的职业培训活动。通过加大培训来充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障碍,使他们转移城市并能够逐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endprint

(二)有效转移实现稳定就业

农民工有效转移既包括空间上的转移,还包括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的“转移”,只有两个方面都实现的情况下,农民工才可实现在城镇稳定就业。

伴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乡镇企业聚集效应丧失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等原因导致就业容量的减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减少,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中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6 894万人,较上年增加2.4%,与2006年的农民工总数13 181万人相比,数量上翻了一番。因此,实现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任务非常艰巨,也给城市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稳定就业,提高收入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在经历“三转”后,即空间由“农村到城镇”转移,职业由“农业到非农产业”转换,身份由“农民到农民工”转换,成为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这是其向市民化迈出的一大步,如何由“农民工”转换为“市民”,获得城镇永久居住身份、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真正地进城并在城市落户,这一步与他们能否在城市稳定就业及能否满足城市生活的收入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水平与收入水平是制约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民工应当充分认识到有效培训将会使他们的职业发展更趋稳定,生活方式与个人文化修养也会在培训中不断地与城市文明相融合。

三、开展有效培训的对策

(一)调动有效培训接受者的主动性

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培训的主体应该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就业技能与文化素质。在职场上勤奋进取,认真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用工单位的发展理念,不断培养开拓创新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减少职业转换的次数与就业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在生活当中忠诚友善,讲文明,懂礼仪,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逐渐适应并融入到城市生活。总之,面对劳动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增加及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状况,接受严格培训的劳动者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激发有效培训实施者的积极性

1.企业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培训。企业给员工提供施展个人能力与才华的平台,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主要方法取决于如何“使用人”与“培养人”的问题上。以海尔集团为例,海尔之所以保持调整稳定发展,其重要原因在于海尔集团自创业以来,一直把培训工作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人人是人才”的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思路,激发了员工活力,使企业的人力资本得以快速积累。另一方面,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动态考核,并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上级关心培训、下级重视培训的良好氛围。

2.发挥政府与社会的作用,全方面地支持培训工作。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以农村劳动者为主要对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等,为农民工顺利进城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使农民工通过培训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有效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和增收本领,促使农民工由谋生就业向全面发展型就业转变,并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节奏。

参考文献:

[1] 农民工市民化报告:2012年止步不前,文化素质提高[EB/OL].http://news.china.com.cn/2014-03/11/content_31741772.htm,2014-

03-11.

[2] 赵乐东,李军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6).

[3] 涂圣伟,何安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及变动趋势预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

[4] 沈放,包洁琼.浅析企业员工培训现状与开展有效培训的方法[J].科技文汇,2012,(9).[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留农”现象反思
协同治理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