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4-09-26 01:15田大勇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影响应用型

田大勇,郑 勇,阎 冬

(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法律制度,主要目的是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随着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以及200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即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制度)[2-3],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加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这对应用型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高,面向行业,立足地方,培养和造就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发展后劲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5-7]。对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来说,部分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走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岗位,或参加“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因此,如何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需求,构建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纵向知识的学术性、系统性,难以适应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8-9]。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突破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构建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10]。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程中涉及的基本理论体系,而且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特点,从学生后续职业发展角度考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探索。本文剖析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成效,提出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1 存在问题

为了更好理解环境工程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就业方向、所学专业知识适用性,更好地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我们对河南安阳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近两年毕业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比例逐年上升(表1)。在针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和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的问卷中,对于“哪些课程对你将来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影响最大”这一问题的回复中,回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影响最大的学生人次也由2012年12人次上升到15人次(表2)。这些数据可反映出两方面信息,一方面是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职业的重视,地方高校的学生择业时选择环评类公司择业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不到位”,即:落实理论不到位,实践教学不到位,考核验证不到位。

表1 就业去向调查表

表2 哪些课程对你将来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影响最大

1.1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在针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毕业后进入环境影响评价公司的学生反映在学校学习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与实际工作有联系(约占80%),但不会做工程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学生比例占到60%,表明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这就提示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契合学生择业走向,注重能力培养,切实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新教学模式。

1.2 学生缺少内在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两个特点[11]。所谓综合性,指该课程内容包含范围广泛,理论体系涉及水、大气、土壤、噪声、固废、生态、规划等领域。所谓实践性指该课程源于实践,又落脚于实践。以上两个特点决定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与其他环境专业课程不同之处。目前,多数高校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授课还是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讲授任务,教师要把所有章节的重点、难点在讲课上一一展开,工作量大,授课十分辛苦。但是学生由于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认识不到位,缺少学习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听课效果并不好,这就导致教与学处于脱离状态,也反映出我们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置意义和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方法不科学、培养模式不合理等问题。

1.3 缺少实践授课内容

在现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体系下,多数时刻在强调课程体系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学术性[12-13]。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一门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将来职业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如果仅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而不让学生与实际案例进行接触,很可能导致学生空学一堆理论而不会做环评的尴尬局面。因此,引入实践授课方式,比如案例教学方式,针对性把理论知识点贯穿到授课过程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达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果[10]。

此外,从现实意义来讲,近5年是我国环境类法律法规,尤其是环评类法规文件升级或出台最多的时期[14-16],比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然而,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环评制度而言,多数教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些新的条例、标准、技术导则未能及时在教材中得以体现,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到的是一些在环评岗位上已经过期的知识,与实际脱节,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4 缺少实践考核内容

在以往环境影响评价考核中,多采用闭卷考核方式,包括常见的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和计算等题型。侧重于对书本知识和大纲要点的考核,缺少对实践知识的检查,缺少对综合知识的考核,缺少案例考核相关内容。很多学生临近考试前将相关的原理、术语、计算模型和方法等背诵下来,考前突击,强化记忆,无法达到以考试促进学习、促进理解、促进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因此,需要引入实践考核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1 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内容结合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17]。为了解决学生学过环评不会做工程分析和案例分析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对理论授课体系进行改革,在保证大纲规定的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单纯重视理论体系教学模式,尝试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体系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做到“两个引进”,一是及时更新教材,引入新的十二五规划教材,保证课程体系的时效性。二是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和导则不断更新,旧教材难以适应新形势的情况,引入新的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比如,针对2012年新颁发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课堂上重点介绍相关内容,避免学生学到的知识陈旧。

2.2 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教学为主,环境影响评价许多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如果只讲授理论不联系实际案例,会使课程授课显得枯燥,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作为一种经典的实践教学方法[18],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从实践工作中或环保部网站上选取一些典型环评报告案例,结合课程理论内容进行分析,从原来知识点的讲授方式转变为结合整个案例进行知识体系的系统讲授模式,学生从听众变成了参与者,通过讨论争辩、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形成师生间双向互动。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可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环评意识。

2.3 考试与环评工程师相结合

2004年,我国正式推广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要求所有主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2]。近年来,该项制度的确立和推广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为环境学子提供了一个新的择业方向,因此,相应对于高校教学体系的设立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多数直接走上环境工作岗位,如果能在校期间学到更多与实际工作有关联的知识,会极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和考试过程中统筹兼顾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内容和注册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当兼顾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和考试的内容,强化学生对于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其今后择业和职业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以2013年安阳工学院环境影响评价考试试卷为例,我们一方面提高了实践题目所占比例,比如,增加案例分析题目,案例分析题目所包含的给定信息以及涉及的知识点较全面,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给定信息的洞察和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尽可能选用注册环评师真题,考试选择题目20个,有18个采用环评师题目,考虑到难度及学生实际情况,降低了难度。但主干部分保持不变,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原版的环评师试题,另一方面又适度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题目过难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表3 考试题目所占注册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的比例

3 教学改革成果

3.1 学生上课积极性增加,课堂效果较好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后,书本上呆板的说教知识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环评项目分析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启发性、实践性、实用性增强,与未来就业关联性较强,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好转。这一点可以从学生上课出勤率及课堂作业完成情况来定量反映出来,改革以后,学生上课出勤率提高到95%以上,课堂后业能够100%完成,作业正确率95%以上。

3.2 考试成绩量化结果表明学习效果大幅提升

课程授课结果最终反映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上,最直接的量化工具就是该课程考试成绩,我们对2013年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结果表明,80分以上36人,良好率达到54%。较之以前成绩有明显上升。

3.3 毕业生择业取向表明选择环评方向的学生持续增多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就业理念发生微妙变化,原先以考研和环境工程择业为主的择业观念有了新突破。从2013和2014毕业生择业取向来看,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方向作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们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有意向选择环境影响评价类单位就业的学生已经达到12人,连续三年呈现上升趋势(统计时间截止到2014年1月31日)。

4 问题及展望

4.1 存在问题

4.1.1 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2013年考试试卷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选取于注册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原题改编成我们的期末考试试题后,尽管在出卷时考虑到学生水平与真正环评师水平有差距,题目难度已经有所降低,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回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案例分析题目,做不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二是部分选择题,实质内容和书本知识点一样,只是改变了题目表述方法,学生就难以回答。以上现象表明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同时,也提醒我们教师,如何进一步改进授课方式和课程体系,使其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

4.1.2 考察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健全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学生成绩优秀率、择业取向作为考察教学改革效果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时间周期短(只考察了近三年),这些指标尚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如何建立一个考察教学改革效果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今后教学改革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4.2 展望

4.2.1 进一步改进授课方式和课程体系

在今后教学改革中,要进一步建立基于问题式教学为主的新授课模式,引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中的教师为主的讲授模式,适当采取分组授课模式,每组5~6人,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机制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到更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够活学活用,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为将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课程体系上,进一步凝练知识点,加强课程体系的实践性,紧密结合当前环境影响评价新标准、导则,对知识体系进行及时更新。同时,尽量选取与我们现实相接近的典型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作为课堂授课案例,提高课程的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2 深化考核方式和考核体系改革

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测评,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学校所有环境影响评价考试仍采用闭卷方式对课程的重要理论知识进行测试。考虑到环评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考试可突破传统的模式,改为开卷形式,考试期间学生可以携带教材、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以减轻了学生机械强化记忆的负担,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核内容设置方面,要做到“两个深化”,一是继续深化客观题的科学性、实用性、职业性,加大采用注册环评师考试真题的力度,为学生将来入职后参加环评师考试做好铺垫,适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二是继续深化案例分析题目的考核力度,提高案例分析题目所占比例。通过案例分析来全面考核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各知识点掌握的系统性、全面性。

5 结束语

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一些初步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改善,缩短了学生进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增强了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仍是一个新课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我国尚属于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开放式、交互式改革过程,如何保证该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建立科学系统评价实践教学效果的指标体系,使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Tao,Tang,Tan,Zhu,He,Xu.Integrating environment into land-use planning through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China:towards legal framework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7(3):243-265.

[2]匡颖,张焕祯.职业资格制度与环境工程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7):107-109.

[3]焦盛荣,郭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评价”与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6):102-108.

[4]Tang,Shui-Yan,Tang,Ching-Ping,Lo,Carlos Wing-Hung.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5(1):1-32.

[5]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11.

[6]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5):147-149.

[7]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7):11-12.

[8]尹国勋,张东.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教学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135-136.

[9]徐颂.以科研促教学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94-96.

[10]章丽萍,贾建丽,于妍.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62-63.

[11]赵丽,张东,尹国勋.《环境影响评价》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104-105.

[12]张旭红,孟媛,王丽明,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19):11-15.

[13]师东阳.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100-101.

[14]周旭红.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实施的认识思考[J].能源环境保护,2009(5):46-48.

[15]梁学功,赵海珍.强化生态影响评价提高环境评价质量——《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解读[J].环境保护,2011(1):8-11.

[16]陈帆,赵仁兴.新声导则主要变化与要点释疑[J].环境保护,2010(5):48-50.

[17]孙伟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2):42-43.

[18]武亚军,孙轶.中国情境下的哈佛案例教学法:多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1):12-25.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环境影响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