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琳+崔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几乎波及各行各业,对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规则产生了巨大影响。6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有何影响?我国的外贸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接下来又将如何应对?为此,《经济》杂志对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进行了专访。
世界经济双引擎形成
《经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您能否从外贸层面对这一危机爆发的时点做一个解读?
李健:中国现在是第一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进出口总额加起来超过美国,是世界第一。在2002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外贸一直有20%-30%的年增长,这有加入WTO的原因,再有就是美国大市场比较好,需求比较旺盛,而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这么好的大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
同时,这也积累起来了矛盾和失衡。美国是贸易逆差,中国是顺差,结构失衡。美国是高消费、低储蓄率,而中国则相反,这都是与经济结构和顺逆差有关系的。他们借钱消费所以有一个逆差,我们是低消费,外汇储备都存起来了,所以是顺差。美国能维持这样,是因为处于世界领头羊的地位,此外还有世界货币的地位。欧佩克(OPEC)也将出口外汇存起来买美国国债了。这就使得美国有持续的金融产品创新,有大量的次贷产品,金融杠杆率非常高,这就带动起了强大的需求支撑中国等国家进行生产,这其实是泡沫。2008年,正是这个泡沫被刺破了,就开始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至今的6年间,对美国、欧洲和中国的经济都产生了哪些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健:2008年,美国等经济体都开始衰退,20国集团开会要救市。2009年继续下降,全球经济在2010年时有个回升,中国有个4万亿的刺激政策。之后世界开始解决泡沫问题,解决自身结构问题。美国开始收紧QE,欧洲开始控制债务,这时欧债危机开始爆发,我们看到希腊危机,还有欧洲5国问题,其实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节约平衡收支,多收税减少福利,政府现在想要把钱收上来,但之前是放出去的,所以欧洲出现了负增长。美国没有这种情况,还在缓慢增长。
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有个高增长,2011年到2013年,世界经济开始低增长,美国要解决问题,欧洲也是,日本更是在危机中没出来。这时发展中国家起了作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拉动经济,但这都是不能持久的增长点,所以这几年世界经济又回到低增长。世界经济增长一放慢,世界资源价格也下降了,我国近年来进口也就放慢了。发达国家增长放慢,发展中国家增长也放慢了,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各个国家都在这段时间里解决自身的问题。发达国家占世界经济比重下降,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开始上升,全球经济引擎原来是美国,后来就转为新兴经济体,现在美国经济发展有所转好,就又成了全球经济引擎,和发展中国家一起成为了世界经济双引擎,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
未来世界贸易摩擦会更大
《经济》:世界的投资格局是否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在您看来,未来能带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力量是什么?
李健:投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发达国家相互投资及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现在是新兴经济国家相互投资以及向发达国家投资的比重在上升。发达国家此时正在掉头,之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有背离,现在正在改,例如美国想方法扩大出口,搞页岩气革命,逐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可以说这是在酝酿产业进步及结构调整。但是目前还没找到一个带动点。以前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但现在还没有发展起来。除此之外,新材料和互联网革命,这都是推动的力量。但都还没有像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IT产业革命一样能够带动世界经济有大发展。去年和前年有很多书讲新一轮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讲的就是这个现象,比如3D打印,比如远距离能源的传输,这都是预示未来5-10年可能会出现的新产业革命,朝阳产业会在一些国家发展起来,一些夕阳产业会向其他国家转移,但目前仅是处于酝酿阶段。这是生产力及生产方式的转变。
介于此,美国正在进行TPP的谈判,原来是五六个国家发起的,美国现在参与进来,想让TPP成为超越WTO的新规则。WTO仅为货物贸易方面的规则,TPP则是高科技和服务产业的规则,包括知识产权、环境标准、劳工标准、政府采购、国营贸易等都被纳入其中。上海自贸区正在做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等都是美国提出来的新标准,美国试图通过这些改造未来世界贸易格局,中国现在还没有能参加这个谈判,所以今后这可能会是一个新的问题。
《经济》:美国的这个新动态会否增加现在国际贸易中的不稳定因素?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健:中国现在“块头”大了,遇到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大。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有贸易摩擦,但以前是几亿、几十亿,现在数量级已经达百亿元了,这也是对中国的影响,以前只是货物贸易,在WTO的规则范围内,但现在变成了新的规则,管得更宽,管到国内的政策、体制问题了,今后在这方面的贸易摩擦也会更多。贸易摩擦也不一定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因为我国已经成为了第一贸易大国,是许多贸易伙伴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树大招风。金融危机后,各个国家都想用外贸出口来推动自身的发展,所以未来贸易摩擦一定会更大。
中国要培养可持续的消费
《经济》:刚才您说的都是经济格局和投资格局的变化,那么您怎么看这6年的外贸形势出现的变化?接下来我国面对的外贸形式是否依然严峻?
李健:6年来,我国外贸发展既有外部影响,也有内部影响。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是很粗放的,2001年我国的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现在已经达6000美元。我们之前还有低成本的优势,包括人口、资源等,现在都不行了,我们之前城镇化程度也较低,现在城镇化程度变高了,城镇人口比农业人口多了,人口红利也没有了,更多资源消耗产生了,因此我们每年大量进口。所以说这是外部变化的影响,也是我们内部变化的影响。endprint
以前外资企业来中国建厂是为了出口,现在则是为了中国的市场。我国正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而且在我国,新一代的农民工,也不像老一代的农民工。现在国际市场没有很大的需求增长率,所以三驾马车中,出口就无法再成支柱,国内前几年靠房地产、靠投资,但是后果很严重,我们正在淘汰落后产能,所以投资也下来了,现在就说要靠消费,目前有需求,但是尚不能成为支柱,而且我们不能保持8%-10%的GDP增速,买房买车等需求这几年也下来了,因为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可持续的消费。这都是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我们不能靠物质消耗,现在每年还要淘汰一些项目,所以结构调整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速放缓。接下来说产业转移,我们现在也不是什么产业都接,再有就是因为中国已经开始有和国外竞争的产业了,同国外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国外就开始不愿意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了。所以我们现在招商引资更多的就是服务行业,现在我们生产什么,国外也生产类似的,高端的发达国家在生产,低端的发展中国家也在生产,所以竞争很激烈,我们再做代工也不太现实了,毕竟成本优势已经不在。未来面对的外贸情况还是会比较严峻的。
《经济》: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此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是否也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创造了一些机遇?
李健: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也有很多机遇。首先,我们在服务业上有发展空间。现在外需不行了,还有很大的内需,我们有那么多农村人口转进城市,未来还有服务升级的空间。我们要出口汽车、飞机、船舶,就需要金融支持,这不像卖鞋,所以今后会有很多附加服务可以配套出口。目前我们银行业开到国外,但是服务跟不上。
我们现在人均收入6000美金,已经步入了中等收入阶段,但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去投资,所以在这方面,以及在教育、出游、通讯等方面都有发展空间。我们现在是货物第一出口大国,未来要做服务业第一出口大国。
第二就是大国的规模优势,比如未来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一个大的市场才能使技术成本被摊薄,我们中国就有这样的规模经济优势。
再者,中国话语权比以前更多了。美国在参与WTO谈判或其他也好,都知道中国的重要性,中国支持美国就能谈成,否则谈不成。但中国现在就是有点不适应,我们站在最前沿了,却不知道怎么表态、想要什么,不太清楚自己的核心利益应该是什么,我国现在就像是青年人,很壮、很高,但是还不是很成熟。
企业在向高利润的产品结构转型
《经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对外贸易环境,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那么,您认为,接下来,在政策层面我们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李健:我国今后更多地会让市场来调节,而非让政府再来调节。十八大时说,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之前经济不行,要发展什么我们看得很清楚。初级产品出口不行,我们就发展轻纺产品出口,再后来是机电产品出口,然后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但现在我们也说不清楚是飞机、汽车还是什么比较好,所以今后市场会起到调节作用。
《经济》:这几年间,我国的外贸企业在危机应对上也积累的一些经验,您认为,在新形势下,外贸型企业应该如何顺应危机而生?
李健:目前看,企业的倒闭率还是处于正常情况的。浙江、福建前一段时间因为连环担保出了问题,一个企业连带了一批企业倒闭,后来当地出台了一些政策,现在看情况有所好转。
那么我国企业目前是怎么适应危机的?企业是不一样的,有的企业被兼并或者倒闭了,有的企业则发展得很好,他们有的做了产业链中很好的一段,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有的做研发,比如青岛三联,一家专门出口门锁的公司,收购了世界很多制造锁的企业,用他们的品牌的渠道打开国际市场。
还有一些南方的做衣服加工的企业,现在因为知道渠道,去哪儿融资,去哪儿找加工,去哪儿销售,于是他们就开始做渠道了,加工转给了别处的企业,他们做的就是原来香港企业做的事情。
我们现在不仅是世界工厂,而且正在向利润高的产品结构转型。这都是企业自身的转变,比如有的企业自身能力提高了之后,专做贸易渠道,知道自己的优势,能替1000家生产企业做出口,这样他可以和银行、运输、保险谈最低的费率。现在沿海地区做的不错。而且在广东、浙江和福建,一些地方在做专业性的展会,他们做得也很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