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之声》的音乐艺术审美分析

2014-09-25 11:08何琪
艺术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艺术

何琪

摘 要:电影《音乐之声》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部经典电影,电影以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了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受修道院院长的委派到退役海军上校冯·崔普家中做家庭教师,她以爱心和童心赢得孩子及上校的尊重和爱恋,通过音乐和歌声让原本陷入沉寂的家庭充满了家的温馨和欢歌笑语。整部电影以乐抒情,以乐感人,充满了自然、阳光和爱的气息,将抽象的音符与自然的和谐美景完美融合,向人们传递着乐观向上,追求美好纯洁生活的艺术意境。

关键词:电影;《音乐之声》;音乐;艺术;审美分析

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电影《音乐之声》就是对这一定义最好的诠释。优美的音乐是电影的灵魂,音乐与剧情完美相融后,又让人们在优雅放松的心境下尽情欣赏音乐艺术之美。《音乐之声》的题材源自生活,通过音乐将之升华后,又发掘出人们最淳朴的亲情、爱情、友情和民族情节。电影《音乐之声》在艺术表现中通过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充分彰显了《音乐之声》电影所独具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其审美形式的重要特征。

1 电影《音乐之声》基本剧情

《音乐之声》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十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该剧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在百老汇上演,后于1965年改编为同名电影使其登上世界舞台,成为影响几代人的佳片。电影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音乐之都—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真实故事: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喜爱音乐,性格热情奔放的姑娘,受修道院院长的委派来到退役军官冯·崔普家当家庭教师。冯·崔普善良、正直,因妻子早逝,加之其用军人的方式管教孩子,使得家中一片沉寂,孩子们也生活得非常压抑。玛丽亚的到来最初并没有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反而通过种种古怪的方法捉弄她,但玛丽亚全然不介意,她以爱心和童心与孩子们接触,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还原天真的童趣,教她们唱歌、跳舞,将音乐重新带回了这个家庭,最终也赢得了孩子们和冯·崔普上校的喜爱和尊重,两人也幸福的结合了。《音乐之声》是现代音乐故事片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剧。

2 电影《音乐之声》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电影《音乐之声》,从剧情编排、表现形式、画面布局、器乐与声乐的组织、歌曲与舞蹈的融合以及精致朴实的对白等方面来看,都充分体现了该剧的大气磅礴和匠心独具,这为后续音乐剧或音乐故事片的发展探索了方向,同时也有效地奠定了音乐剧立意基础。基于此,为使观赏者对音乐剧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笔者结合此部电影对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

(1)电影表现形式的突破和实践。电影《音乐之声》在表现形式上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与一般电影常规表现形式中主要体现画面与语言对白的组合不同的是,此部电影将百老汇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有效的融入其中。音乐作为剧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在剧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和分量。电影将部分对白用歌曲演唱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用穿插其中的舞蹈来代替角色的人物动作,采用音乐来烘托人物的感情色彩,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活动,唤醒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观赏者心中的共鸣,并以此推动剧情发展。电影《音乐之声》中音乐的成功运用,极具欣赏与审美价值。在此剧中利用音乐的方式表现了剧情的整体艺术思想,将音乐艺术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将电影故事进行了完美表现,使得电影的音乐创作的立美意蕴得以最大的展现。

(2)音乐与剧情的高度统一。音乐是电影《音乐之声》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始终是剧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电影开篇画面,玛丽亚站在阿尔卑斯山绿色原野上放声高歌“The sound of music”到修道院嬷嬷们谈到玛丽亚时诙谐的音乐对白“Maria”;从孩子们在家里邀请父亲——冯·崔普上校用吉他弹唱“Edelweiss”,再到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第一次参加的家庭晚会中七个小孩和声演唱的“So lone,farewell”,以及在雷雨天为了帮助七个孩子克服对雷雨的恐惧而唱起了的歌曲“My Favorite Things”,无一不流露出音乐、歌曲对剧情的铺垫、衬托和牵引作用。由此可见,音乐在这部戏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电影所要重点描述的内容,也是电影重要的表现手段。

(3)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舞蹈作为一门融时间、空间为一体的视觉艺术,与音乐在远古时代就是同源同种的一对姐妹,都是人类古老的文化事象。法国舞蹈家诺维尔在强调音乐与舞蹈关系时说:“音乐之于舞蹈,就像歌词之于音乐一样”。音乐与舞蹈的珠联璧合既发挥了音乐情感的特征,又能获得造型性空间的再现,最终使得观赏者通过视听的交融,唤起对现实的联系,形成了多一种的审美体验。电影《音乐之声》有效地将此种结合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很多场景。例如,“玛利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民间舞蹈‘兰德勒时与冯·崔普上校共舞时的情感流露”、“孩子们在家庭演唱会时所唱的木偶舞蹈曲‘the lonely goatherd——孤独的牧羊人时的欢快表情”以及“表达玛利亚轻快跳跃的‘The Lonely Goatherd和欢快活跃的‘Do-Re-Mi”等,均充分展现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给观赏者带来的美感,让人情不自禁。

(4)唯美主义的大胆实践。电影《音乐之声》伴随以音乐为主的线条展开的同时,各种唯美的画面逐一展现在观赏者的眼前,音乐与画面的水乳交融,构建了一幅幅美丽的篇章,如果说画面是以点、线、面来表现感性的、可视的空间艺术,那么音乐则是以音响的物质材料诉诸人的听觉器官,以时间艺术来展现音乐无形的绘画之美,使得“音画相连”。《音乐之声》开篇缓慢流出的管弦乐与连绵起伏的群山、阿尔卑斯山林中不时传出的鸟鸣融为一体、辽阔秀丽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美丽的自然、人文风光以及剧中人物随着剧情的推进依次出现,此时与交响乐恢宏壮丽的效果相互融合,生动地向观赏者展示了祥和安静、自然相融的欧洲原野,唯美、大气、引人入胜。在此唯美的画面和动听的歌声中,音乐通过听觉的传递,涌入人的心扉,引发观赏者的共鸣,在观赏者脑海中各类“符号”转化为音响画面更加诠释了“音画相连”的审美意境,也是《音乐之声》在审美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大胆实践,美学内涵得以更广泛的外延,观赏者的审美愉悦感更加丰富。

3 综述

电影《音乐之声》在音乐剧发展史上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整部电影大胆尝试电影表现形式的突破和实践,通过音乐的完美表现,将剧情进行了升华,通过音乐语言素材与音乐技法手段。例如,和声、复调、曲式等的有效匹配,更加突出了通过审美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的功能,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同时又不给人一种脱离现实的感觉,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音乐所包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识,是各个民族音乐艺术的价值之所在,由此也形成了音乐美的不同范畴和类别,那就是优美、欢乐美、崇高美、自然美。

参考文献:

[1] 李杰.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2] 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阿尔森·波布尔.抽象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4] 林静.短篇小说(原创版)[J].2013(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艺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