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梓瑕
摘 要: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不仅体现了中国艺术现代化,它更间接折射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生活习惯、社会观念、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也日益发生改变,现代化的脚步已不容阻挡。本文将阐述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其原因及现代化的表现,并探讨这一进程中将会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方法
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的历史演变
舞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它根植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民族民间舞蹈就更是各民族文化的缩影,是各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表现出时代特征的民族文化精华。而现代化是动态的,它自身创新更替,不断演进。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必然受到了社会时代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时代特色,这也就是所谓的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我们大概将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民族民间舞蹈的萌芽及初步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开始显现,经过各个舞蹈学家的不断创新,开发独特风格,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有了较大的飞跃,民族民间舞蹈得以萌生并逐步发展。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更为突出,专业化、学院派的民间舞蹈得到发展;舞台化民间舞开始萌芽;更加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进一步发展;民族民间舞蹈创作更加通俗化。这一阶段,民族民间舞蹈从原生态化向多元化发展。
(2)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的恢复。20世纪60年代,我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在这期间民间舞蹈创作处于停滞状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文艺界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欣欣向荣之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这种情况下得以重新延续。压抑多年的文化激情又被重新燃起,社会各界开始接受新元素,并逐步纳入到舞蹈创作中,开创了许多作品。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开展,又一股新鲜思潮袭来,人们更加理性的进行舞蹈创作,开始尝试在原来民族舞蹈基础之上加入新鲜元素,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打门被打开。
(3)西方现代舞传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外来文化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思想。西方现代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闯进中国人的视野,为中国人的舞蹈创作注入了新鲜元素。与此同时,西方舞蹈的新奇使得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民族特性,这引得无数舞蹈家开始深思。[1]
(4)民族民间舞蹈的再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大量民族民间舞蹈开始回归本质进行创作。也有许多大型舞台剧在时代的引领下获得了较高的成就,立足于本民族的发展特性融入新时代的元素,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导。
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的表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引导,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也随之变化,不断注入创新元素与时俱进。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表现:
(1)采风选材更具民族性,动作形式更具民族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文化元素被我国采纳。在保持民族特性的基础之上加入新鲜元素成为许多舞蹈学家创作的新视角。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舞蹈工作者们的思维开始多元化,审美水平也更加面向世界,这种变化逐步渗透到舞蹈创作中。在创作中以独特的方式将民族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提取动作元素方面,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对视觉享受要求的强化,使得舞蹈画面更为生动,民族风情更加突出。对于舞蹈动作的要求也进行了高度凝练,将基础元素发展成为该民族的代表性动作,动作特征更具民族性,从侧面展现该民族的风格特征。[2]
(2)民族民间舞蹈功能的转换。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实用性和目的性,它主要向人们传达某种信息以进行情感、思想交流,是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它也是传授古代生产知识的一种形式,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娱乐自身,还有多方面的意义。进入现代化进程中,部分功能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被替代,同时有些部分也得到了深化发展。现代社会人们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追求更是精神境界的享受,同时加入了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尊重。现代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更注重迎合广大群众的口味体现其市场性和宣传效果。
(3)民族民间舞蹈理念现代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更重视自由创作理念,动作编创灵活多变,将对人性的思考与价值的考量融合到舞蹈之中,塑造个性化的形象。将大众的审美情趣加入到创作的思量之中,民族民间舞蹈更加世俗化,吸引了更多观众。舞蹈动作加入流行元素,更具时代特征,采用现代素材,通过多种手法反映现实生活。舞台效果绚丽多彩,采用新型技术打造新型舞台,通过科技实现观赏效果。
3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过程中存在过分强调民族性而抵触现代化的现象,也存在夸大现代科技手段与西方元素而失去民族本质的现象。总之,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兼顾两者,在突出民族特性的基础上融入新鲜元素,采用高科技在广大观众面前呈现出新的视野,打造与时俱进的民族民间舞蹈。
(1)过分强调民族性。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重视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些人却误解了原生态文化的含义。原生态是指自然的状态,未经修饰和商业化的最初形态。有些人过分强调保持原生态而忽视了现代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在民族舞蹈创作过程中过分寻根而抵制现代性地融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想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推向世界,扩大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必须打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国际化。现代化要求的是与时俱进而不是故步自封,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需要的是原生态与现代性的结合,才能够创造出符合当今时代特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变化,我们需要的是求同存异,不断创新。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既需要把握原生态舞蹈的特点又要结合时代特征,通过现代技术的加工与创作,将原生态舞蹈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3]
(2)过分强调时代性。全球化的热潮将中国卷入世界当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收到了不同文化的冲击。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过分现代化的现象,对于民族舞蹈的创作由于西方舞蹈的冲击而呈现迷茫状态。在大量新鲜元素,新鲜技术的发展下,对于民族舞蹈的创作失去原本的特色而是一味地加入现代化元素,让广大群众一时无法接受也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
4 结语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进程是漫长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任何文化形态都是随着时代演进而不断变迁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跟上时代的脚步。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就是,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迷失方向,迷失自己的特色。在突出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锦上添花才是最终目的。以批判的角度来审视民族民间舞蹈,为其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 叶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化[J].当代文坛,2012,1(12):12-14.
[2] 陈碧娇.19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风格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4(10):16-19.
[3]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02):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