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义+薛蕊+张焕波
摘要全球价值链时代,增加值贸易核算更能反映国际贸易新形态。增加值贸易核算通过影响贸易权重和物价指数影响实际有效汇率的测算,进而影响对均衡汇率的评估。对人民币而言,2000年以来,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而测算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于传统测算方法的升值幅度。目前,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已经升值过度,超过了均衡汇率水平。相应的政策含义包括人民币汇率不宜再持续升值,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价值链升级提升我国出口的竞争力,通过扩大进口降低顺差规模。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增加值贸易核算;实际有效汇率;均衡汇率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9-0037-05
收稿日期:2014-06-16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253/j.cnki.ddjjgl.2014.09.008.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4-7-108:34:34
基金项目:商务部政策研究室课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关系》。
一、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由来
最终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投入劳动、资本和中间产品,因此,最终品的价值由劳动、资本和中间产品共同创造,即劳动、资本和中间产品都能为最终品带来增加值。在国际贸易早期,中间产品的生产往往由本国完成,最终品的价值都是由本国创造的。因此,一国的出口品都是由本国制造的,和外国无关;同样,本国进口的产品也都是由来源国制造完成的。此时,出口品的价值都是由出口国创造的。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之间开始在制造最终品时进行分工,并变得日益重要,这种分工模式可以被称为“产品内分工”[1],以对应以往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比如,1965年,美国与加拿大签订《汽车协定》(auto pact)就共同制造汽车达成协议。产品内分工的特点是一国生产最终产品时使用了从另一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如果我们把产品的生产看作垂直的链条,则产品内分工也可以被称为“垂直专业化分工”。这意味着,产品的生产链条分布于全球范围内不同的国家,产品的价值由不同生产链条上的国家共同创造。因此,这种分工模式被形象地称为“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时代,国际贸易呈现新形态,可以使用以下三个概念来描述全球价值链时代的国际贸易:为生产而进口、为出口而进口和增加值贸易[2]。为生产而进口是指进口中间产品用于国内生产,而不是原来的将进口品用作最终消费品。为出口而进口是指使用进口的中间产品生产产品后,将生产的产品用于出口。很显然,由于世界上存在众多国家,国与国之间的这种中间产品贸易交织在一起,很难理清国际贸易的实质。为此,我们可以将这种国际贸易形态看成是增加值贸易,即将出口品看成只是出口国生产该产品时创造的价值(增加值),商品之间的贸易转换成增加值贸易。此时,由于各国专注于产品的某个生产环节,商品贸易的实质是任务贸易(task trade)。
尽管增加值贸易从20世纪60年代就变得重要起来,却在介于1985年和1995年之间的时期才真正革命性地改变了世界。此时,发展中国家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产品内分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1985年之后,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进程明显加快(见图1):关税下降、实施外资优惠政策、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在随后的时期,全球价值链形式的贸易迅速崛起,尤其是对于亚洲国家而言(见图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加值贸易迅速崛起,但传统的贸易核算方法却不能反映这种贸易形式的变化,增加值贸易核算应运而起。传统的国际贸易核算方法记录出口值和进口值,不区分出口产品的价值来源于哪个国家。显然,这种贸易统计方式无法准确地记录现代国际贸易。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试图核算出口产品中蕴含的出口国的价值,更能反映全球价值链时代的国际贸易。2011年6月,时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拉米指出:“同传统国际贸易核算相比,增加值贸易核算能更好地测度和反映全球贸易的新特征,是衡量世界贸易运行的一种更好方法”。近年来,为了理清全球经济失衡的真实情况,Hummels et al.(2001)[3]和Koopman et al.(2008,2010)[4-5]等开始研究如何准确地核算垂直专业化分工和增加值贸易。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开始推行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并推出相应的数据库。
二、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及其与传统国际贸易核算的区别
增加值核算方法主要是为了核算一国出口中蕴含的国内增加值,包括增加值出口、增加值进口和增加值顺差等。为此,需要理清出口、进口中的价值来源,将一国出口和进口蕴含的价值分解到创造增加值的各个国家。
为达到以上目的,需要编制并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增加值贸易核算无法使用直接的统计方法分解出口价值的来源国,只能根据相应的方法进行间接测算。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是目前最合适的测算工具。传统投入产出表的中间投入项只列出了使用的总的中间产品,不区分中间产品的来源(国内生产的和进口的中间品)。为了测算国内增加值,需要将进口的中间产品剥离出来。因此,需要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区分国内中间产品和进口中间产品,这类投入产出表就是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为了测算一个国家出口中蕴含的国内增加值,只需要编制该特定国家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但为了测算进口中蕴含的别国的增加值,还需要编制其他国家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因此,为了测算各国的增加值贸易,需要编制全球(世界)投入产出表。由于无法直接从传统的投入产出表和贸易核算方法中得到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只能根据相应的假设进行估算研究,然后编制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这也是先有学术研究后有国际组织应用这些研究推出增加值贸易核算的原因。2013年1月16日,WTO和OECD联合推出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数据库主要依据是Koopman et al.(2010)等人的研究。
利用全球(世界)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传统的贸易数据可以计算得到各国的增加值贸易数据。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增加值贸易核算与传统贸易核算的区别。传统贸易核算直接由海关记录进出海关的出口值和进口值,不区分出口产品价值的来源,将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价值来源完全归为出口国和进口国。增加值贸易核算则核算出口和进口中蕴含的国内增加值,不核算出口中蕴含的别国的增加值。传统贸易核算可以直接通过海关记录得到,属于直接核算法;增加值贸易核算无法直接核算,只能通过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间接核算。
三、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均衡汇率评估的影响
1. 实际有效汇率和均衡汇率的概念
通常意义上的汇率是指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NER),而且主要是对双边国家而言。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RER)是指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考虑了双边国家的物价水平之后计算得到的汇率。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NEER)是指对该国与其他国家的名义汇率加权平均得到的汇率,是多边意义上的汇率。同理,一国的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REER)是指对该国与其他国家的实际汇率加权平均得到的汇率。由于有效汇率反映了一国货币对其他各国一篮子货币的情况,更加受到关注。而实际有效汇率相比名义有效汇率还考虑物价因素,因此是最受关注的汇率指标。
endprint
均衡汇率(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EER)是目前为止仍具有广泛争议、尚未达成一致的概念,最早被定义为与经济的内外均衡相适应的汇率水平。围绕着均衡汇率,争议主要集中在:①是否存在均衡汇率;②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均衡汇率,哪种方法是合适的。但是,无论争议的焦点如何,在讨论和计算均衡汇率时,一般采用实际有效汇率的概念。测算实际有效汇率是计算均衡汇率的前提,因此,我们主要讨论增加值贸易核算对测算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然后讨论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均衡汇率评估的影响。
2. 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
在计算实际有效汇率时,有两种加权平均法,分别是算数加权平均法和几何加权平均法。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NEER=■wi·ei·■ (1)
NEER=■(ei·■)■ (2)
其中,NEER表示本国的实际有效汇率, i表示相应的其他国家,wi表示国家i的权重,ei是本国对国家i的名义汇率(间接标价法),P和Pi分别表示本国和国家i的物价水平。NEER增加,意味着本币升值。
由于算数加权平均方法不能满足指数理论上的两个基本条件:时间的可逆性和权重偏好,已经较少被使用了。现在主要使用几何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实际有效汇率,即公式(2)。我们在讨论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时,以公式(2)为例。
在运用公式(2)计算实际有效汇率时,ei的来源和计算是没有争议的,争议的焦点集中在权重和物价水平的计算。权重的计算有四种不同的方法,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使用双边贸易加权法。i的权重等于i国同本国的进出口总额占本国总进出口额的比重。即:
wi=(Xi+Mi)/■(Xi+Mi) (3)
其中,Xi和Mi分别表示本国对国家i的出口和进口。
在选择物价水平时,现有国际机构或者研究文献绝大部分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至此,我们可以分析增加值贸易核算对测算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增加值贸易核算主要通过对权重(wi)和物价水平(P和Pi)的影响来影响实际有效汇率。
以往在计算权重(wi)时,公式(3)中的Xi和Mi分别表示本国对国家i的出口值和进口值。但是如果考虑到全球价值链,国与国之间通过贸易连接的经济影响力将发生变化。在计算权重时,理应使用贸易的增加值来计算。即Xi应使用本国对国家i出口中蕴含的本国的增加值数据,Mi应使用本国从国家i进口中蕴含的国家i的增加值数据。因此,如果考虑增加值贸易,权重的计算结果会发生变化。
由于在计算权重时,使用了增加值贸易的数据,物价水平的指数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来讲,CPI反映了该国所有消费品的物价水平,不只是包括本国生产的消费品,也包括了从外国进口的消费品。此外,CPI仅包括了消费品的物价水平。而和增加值贸易相对应的是本国生产的增加值的物价水平,由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增加值的概念,因此使用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是更好的反映物价水平的指数。
综上所述,如果考虑增加值贸易,由于计算权重和物价水平的数据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实际有效汇率的测算结果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Bems and Johnson(2012)[6]从理论上详细地推导出了使用增加值贸易数据计算权重、使用GDP折算指数计算物价的公式(2),然后运用42个国家1970~2009年的数据计算了考虑增加值贸易的实际有效汇率。结果显示,考虑增加值贸易的实际有效汇率和传统的实际有效汇率有很大的差异。该差异主要来源于使用了GDP平减指数,而非在计算权重时使用了增加值贸易数据。下面,我们以中国和美国为例讨论其计算结果。
从图3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考虑增加值贸易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VAREER)要高于传统方法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REER),而且VAREER每年的升值幅度要高于REER。2000~2009年,VAREER的升值幅度比REER的升值幅度高出20%,2005~2009年VAREER的升值幅度比REER高出大约10%。美国的实际情形则正好相反(图4)。2000以来,美国VAREER的贬值幅度要大于REER。
3. 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均衡汇率评估的影响
在详细探讨了增加值贸易核算对测算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后,来讨论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均衡汇率评估的影响。我们已经指出,均衡汇率的评估存在较大的争议,梳理现有的估计机构和文献的结果,发现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计认为2005年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在10%~50%之间。2005年人民币汇改至2010年,根据不同的物价指数选择方法,使用传统方法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在20%~50%之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05年汇改至2013年,传统方法计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40%。由于VAREER升值幅度要高于REER,因此,如果考虑增加值贸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可能已经升值达50%。由此,即使基于人民币2005年被低估幅度最高达到50%的数据,2013年,人民币也已达到均衡汇率水平。当然,如果基于2005年人民币被低估幅度小于50%的数据,现阶段,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超过均衡汇率水平。
此外,如果在计算人民币被低估幅度时考虑增加值贸易核算,那么,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可能要低于传统的测算方法。理由是:如果仅仅考虑贸易蕴含的国内增加值,中国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贸易顺差并没有表现得那么大[7],因此,人民币被低估幅度要低于传统的估算方法。当然,如果考虑到不同的估算方法,具体结果也会受较大影响。这也是我们主要讨论增加值贸易核算通过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而影响均衡汇率评估的原因。
四、政策含义
(1)人民币汇率不宜再持续升值。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总体上处于升值的态势,其结果是,人民币升值幅度过高甚至已经超过均衡汇率水平。为此,需要改变人民币只升不贬的状况。2014年上半年前几个月,人民币出现了持续性的贬值态势。但是,近期又呈现升值趋势。根据增加值贸易核算数据计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支撑人民币的贬值态势。为此,央行可以紧盯外汇市场,一旦近期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和持续性增强,可以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扭转这一趋势。
(2)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定出口、提升我国出口的竞争力。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数据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于传统实际有效汇率,而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较高,从事较多的增加值贸易。人民币汇率升值降低了我国出口的竞争力,不利于我国稳定出口,如果出口无法稳定,外贸结构转型和升级也就无从谈起。为此,应该从降低贸易成本着手维持我国出口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尽快签订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除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外,从战略性和地缘性上考虑在其他地方建立自由贸易园区。从长远来看,我国应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全球价值链上增加值较高的上游环节具有需求量大、波动传导速度慢等特点,有利于抵御人民币升值、防范外部需求下滑。
(3)通过扩大进口降低贸易顺差。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值很大幅度的情况下,尽管顺差占GDP的比重已经有所降低,但我国顺差的绝对规模依然在不断扩大,因此,通过人民币升值这一渠道降低顺差的效果有限。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足够大的情形下,降低顺差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目前,我国进口规模依然低于合理水平,因此,一方面继续呼吁美国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另一方面我国可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扩大进口。
endprint
[参考文献]
[1]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4).
[2] Baldwin and Lopez-Gonzalez.Supply-Chain Trade: A Portrait of Global Patterns and Several Testable Hypotheses[R].NBER Working paper,2013, No. 18957.
[3] Hummels, Ishii and Yi.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54 (1):75-96.
[4] Koopman, Wang and Wei.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 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R].NBER Working paper, 2008,No. 14109.
[5] Koopman, Powers, Wang and Wei.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NBER Working paper,2010, No. 16426.
[6] Bems and Johnson.Value-Added Exchange Rates[R]. NBER Working paper,2012, No. 18498.
[7] 马涛,刘仕国.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核算及其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3(4).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and Its Impact on the Evaluation
of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Su Qingyi 1, Xue Rui 2, Zhang Huanbo 1
(1.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Beijing 100017, China;
2.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global value chain,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can reflect the new for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affects the calculation of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ER)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trade value and price index, and thus has impact on the evaluation of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Since 2000, as for RMB, the appreciation magnitude of REER based on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is larger than the appreciation magnitude based on traditional method. Currently, RMB is more likely to be overestimate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eventing the sustained appreciation of RMB,improving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ccording to reduction of trade cost and upgrading of value chain, reducing the trade surplus according to expansion of import.
Key words: global value chain; accounting of value added trad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责任编辑:张积慧)
endprint
[参考文献]
[1]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4).
[2] Baldwin and Lopez-Gonzalez.Supply-Chain Trade: A Portrait of Global Patterns and Several Testable Hypotheses[R].NBER Working paper,2013, No. 18957.
[3] Hummels, Ishii and Yi.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54 (1):75-96.
[4] Koopman, Wang and Wei.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 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R].NBER Working paper, 2008,No. 14109.
[5] Koopman, Powers, Wang and Wei.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NBER Working paper,2010, No. 16426.
[6] Bems and Johnson.Value-Added Exchange Rates[R]. NBER Working paper,2012, No. 18498.
[7] 马涛,刘仕国.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核算及其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3(4).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and Its Impact on the Evaluation
of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Su Qingyi 1, Xue Rui 2, Zhang Huanbo 1
(1.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Beijing 100017, China;
2.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global value chain,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can reflect the new for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affects the calculation of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ER)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trade value and price index, and thus has impact on the evaluation of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Since 2000, as for RMB, the appreciation magnitude of REER based on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is larger than the appreciation magnitude based on traditional method. Currently, RMB is more likely to be overestimate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eventing the sustained appreciation of RMB,improving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ccording to reduction of trade cost and upgrading of value chain, reducing the trade surplus according to expansion of import.
Key words: global value chain; accounting of value added trad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责任编辑:张积慧)
endprint
[参考文献]
[1]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4).
[2] Baldwin and Lopez-Gonzalez.Supply-Chain Trade: A Portrait of Global Patterns and Several Testable Hypotheses[R].NBER Working paper,2013, No. 18957.
[3] Hummels, Ishii and Yi.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54 (1):75-96.
[4] Koopman, Wang and Wei.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 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R].NBER Working paper, 2008,No. 14109.
[5] Koopman, Powers, Wang and Wei.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NBER Working paper,2010, No. 16426.
[6] Bems and Johnson.Value-Added Exchange Rates[R]. NBER Working paper,2012, No. 18498.
[7] 马涛,刘仕国.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核算及其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3(4).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and Its Impact on the Evaluation
of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Su Qingyi 1, Xue Rui 2, Zhang Huanbo 1
(1.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Beijing 100017, China;
2.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global value chain,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can reflect the new for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affects the calculation of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ER)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trade value and price index, and thus has impact on the evaluation of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Since 2000, as for RMB, the appreciation magnitude of REER based on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is larger than the appreciation magnitude based on traditional method. Currently, RMB is more likely to be overestimate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eventing the sustained appreciation of RMB,improving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ccording to reduction of trade cost and upgrading of value chain, reducing the trade surplus according to expansion of import.
Key words: global value chain; accounting of value added trad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责任编辑:张积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