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北极之莫斯科

2014-09-25 17:52:39刘稚亚
经济 2014年9期
关键词:红场莫斯科

刘稚亚

两年前一个盛夏的中午,我望着窗外不知道连续第几天的雾霾,楼下塞得满满的停车位,身边堆积如山的外卖盒,百无聊赖之中打开了BBC的一档纪录片:《人类星球》。当我看到断裂的冰块宛如巨大的平台浮在海面上,成群的燕鸥由南到北滑翔迁徙,我当即暗下决定,不论如何,以后一定要去这片冰雪的世界感受极地的寒冷。

两年后,当我站在北纬90°的极地上,背靠着氤氲水色下的红色破冰船,感受着阳光透过云层包裹着自己,看着远处散发出幽幽魅蓝色的冰山,两年前的回忆再次如翻江倒海般涌来。此时此刻,亲眼看见梦寐以求的场景,海鸥飞过,冰晶消散,这是我这一生最感动的时刻。

寻求改变

第一次的独自旅行就选择北极无疑是对自己的一大挑战。且不说两年前扎根于心中的梦想,既然选择了远行,就意味着选择对当下的生活进行改变。相比改变,去选择改变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它意味着抛弃过去的完美,去迎接新的挑战。未来或许是毁灭,或许是孕育出新世界,这些我都无法预测。可是我能预测的是,不改变则永远无法前进。

就如同冰河时代结束以后的亚非草原:在经历了深刻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后变得干旱起来。在干旱的挑战面前,没有改变住处与生活方式的原始人因无法应战而付出了种族灭绝的代价;不离开家园而改变生活方式,从猎手变为牧者的原始人成为了亚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至于那些宁愿告别故土而不愿改变生活方式的聚落,他们却在无意中遭遇了一种新的挑战——北方季节性的严寒或是南下热带单一气候产生的令人昏睡影响的控制。最后,在干旱挑战面前同时改变了居住地和生活方式的行为,使得埃及与苏美尔文明在行将灭亡的亚非草原上的诸多原始部族里脱颖而出,形成了最早的文明。

至于那些生活在尼罗河下游谷底从未遭遇过环境变化挑战的部落,6000年前,他们选择了一条最容易的道路,即南下前往一个自然条件对他们而言非常熟悉,不需改变生活方式也能继续活下去的地方安居下来。结果是直到现在,这些人的生活依然如故:他们同古埃及人在外表、身材、脑容量、语言和服饰上都十分相似,他们的统治者是祈雨巫师,他们以图腾氏族为单位组织起来……他们无忧无虑地延续着同样的生活,就这么过了6000年。

中国人讲究“阴”和“阳”——“阴”的符号像是一团遮盖了太阳的乌云,它表示静;“阳”则像是没有云彩遮拦的,光芒四射的太阳,它表示动。这种动与静、运动与休止与再运动的轮换韵律,才是人类乃至宇宙得以继续存在的某种基本性质。所有文明的起源,无论是否有亲缘关系,都可以用司马兹将军的话来加以描述:“人类再次动了起来。”

所以说,动起来吧。朝着梦想前进,我不想再继续当一名无忧无虑的原始人了。

初来乍到

此次北极之行的路线是从北京飞到莫斯科,再从莫斯科飞往极北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接着从摩尔曼斯克登上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五十年胜利号”驶向北纬90°,到达极点后返程。

第一站为莫斯科。

北纬50多度的莫斯科,地处东欧平原中部。下飞机时已是当地时间的下午7点,然而依旧阳光明媚,丝毫不曾感受到天色有暗却的迹象。一路驱车从机场驶进市区,潮水般的车流竟堵塞在通往郊外的道路上。询问同伴后才得知,大多住在市区的莫斯科人,都在郊区有自己的小别墅。所谓小别墅,其实就是一幢占地不大的小木屋。他们称之为“dacha”,类似别墅却又与其他国家的别墅有所区别。这种别墅最开始出现在17世纪,当时沙皇把小块乡间地产赏赐给大臣或贵族,让他们作为闲暇时在郊外休闲的场所,所以“dacha”的原意就是“沙皇赐予的一块土地”。现在,一到周末,莫斯科人就跑到那儿“度假”,度假的内容包括钓鱼打猎,还有“折腾”他们的小别墅:装地板、铺地毯、修壁炉……这已然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到市区,迫不及待地直奔餐馆。4个小时的时差现已是北京时间凌晨,然而明亮的莫斯科让我毫无倦意。同行的是《经济》的驻莫斯科站记者廖伟径,幽默风趣,在莫斯科记者站已驻守5年,对“双头鹰”们的历史了如指掌,也摸索遍各条大街小巷。他推荐我去阿尔巴特大街上的一家名为“记者之家”的餐店。这算是同行之间的惺惺相惜吗?

餐店门口立着一座雕塑,一位前苏联时期打扮的年轻记者,一手握着笔,一手拿着本子,头颅稍稍昂起,眼神眺向远方:似乎是在抢寻现场的第一手消息,又似乎是在思考该如何整理手边的素材。

莫斯科有许多露天的餐厅。然而不像北京的“串儿”场,这些露天餐厅都搭有精致的白色木板,排列整齐的桌椅旁往往还有时令的鲜花,千姿百态;坐着的客人大都悄声细语,品味佳肴。“记者之家”也毫不例外。然而初来乍到的我怀着猎奇的心理,决定还是去地下一探究竟。

地下浪漫的风格与地面上的淡雅大相径庭。慢摇的莫斯科音乐回荡在餐厅中,昏暗的灯光让半个吧台都陷入了阴影之中,透露出几分神秘。继续往里走,穿过石墙,路过摆钟,绕过装满烈酒的酒架,我们选择了一张角落的桌子坐下。旁边的一扇门,推开,里面竟摆放着两张台球桌。我不禁笑出声来,外表严肃认真的“记者之家”内在却精致地像个小酒吧,这算是俄罗斯一贯的“双头鹰”风格吗?

打着蝴蝶领结的侍者礼貌地过来请我们点餐,毫无疑问先点上心心念念许久了的红菜汤、蘑菇与克瓦斯。浓浓的牛肉汤,加入奶油搅拌,再配上番茄、洋白菜以及马铃薯等,喝上一大口又酸又甜的汤底之后,让人顿时食欲大增。传统的俄罗斯软饮克瓦斯虽不含酒精,但经过面包、小麦发酵后的味道竟让人有些微醺。

特里基亚科夫美术馆

第二天,起了大早并饱餐一顿,目的是能够有足够的体力和时间去参观特里基亚科夫美术馆。当远远地看到只有在童话中才能目睹的带着斜顶的俄式建筑时,我不禁有些忐忑,不知身为艺术门外汉的我是否能够把握到哪怕是千分之一的大师们的精髓。

经过两侧墙面画着涂鸦的巷道,穿过一个用画框装饰喷水池的小公园,走过两排木质长椅,路过特里基亚科夫雕像——严肃的表情似是在告诉游人艺术的庄严性,推开装饰着旧莫斯科城徽的大门,我就像个无知而又好奇的孩童轻手轻脚地钻进了向往已久的世界。

刚踏入这个纯净而又陌生的世界,墙上的画便从四面八方向我提出邀请:我恨不得长出八只眼睛,贪婪地已顾不上矜持:伊万诺夫、普基寥夫、希施金、谢洛夫……这些早已在书册中、挂历上、明信片中遇见过无数次的印刷品竟然就这么赤裸裸地猛然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伊万诺夫的《基督显现》聚集了圣水河边的人群,画面中央和右边是无数为基督的预言所震惊的人群,远处,基督正慢慢走来。在大幅画的左右两侧是几百张小幅草图,虽是草图,每一张却又精益求精犹如新的画作。对人物特征、衣着甚至表情的反复修改都可以让我想象出作者创作时的谨慎与细致。最后,在廖伟径的提醒下,我发现了画作中的一处“彩蛋”:画面最左边围着白裙、倚着拐杖的老人,他的衣服在水中的倒影竟是红色!

路过大片大片的宗教题材的油画,时代愈是近了,我的心里也愈发紧张。特里基亚科夫美术馆画作是按创作年代的先后为序,我知道,自己越来越接近18世纪的“巡回画派”时代,而令我悸动的几幅画就藏在眼前的那扇门中。

绕过回廊,来到苏里柯夫的画廊。《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女贵族莫洛卓娃》。这三幅画被称为苏里柯夫的彼得大帝“三部曲”。

1698年正当彼得大帝出国访问时,俄国发生了近卫军兵变。彼得大帝得知后仓促回国,立即残酷地镇压了这次兵变。这就是《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所要表述的故事。去过红场的人都能一眼认出,画面的背景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墙外和圣瓦西里大教堂的天球顶。身穿海蓝色军装的彼得大帝骑在高头大马上,傲视一切,表情严峻。他的背后是整齐森严的行刑队和一排绞刑架,他的右边是一群外国使节和他的宠臣。然而占据画面大部分前景的是动乱的人群,一些农民装束的近卫军家属围绕在6个即将临刑的近卫军身旁,他们悲痛地哭泣着。画面中那个红褐色头发的中年人,他坐在车上,手持蜡烛,戴红帽,竟正与彼得大帝怒目对视,他们的视线遥相对峙。俄罗斯人!你们的坚强与刚毅居然仅用一幅画就能体现地淋漓尽致!

回顾特里基亚科夫画廊的历史,与俄国著名的“巡回画派”密不可分。18世纪的俄国画坛充斥着陈腐、保守的欧洲学院派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取材于《圣经》和神话故事,极尽迎合权贵们审美情趣之能事,而反映现实生活的绘画作品则被斥责为“糟粕”。随后,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不满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这批学生中就有彼罗夫、克拉姆斯柯依、米索耶道夫、希什金、盖依等人。他们坚持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的艺术思想,以反映本国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苦难为己任。

我想象中的俄国男子一定是温柔而又炽烈的,沉吟着低哝的俄语,饱含着满腔的热情,在寒冷的冬夜似乎可以融化最坚硬的冰石。不然怎么可能画出《月夜》这样银灰色的色调:恬静的夏夜,没有风,参天的菩提树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蔷薇花散发出清香。一个穿白色衣裙的美丽少女,独坐池塘边的长椅上,她面前的池塘中漂浮着睡莲和菖蒲。是夜太冰凉,飘渺了她的方向,还是往昔的伤,牵绊了她的过往?我不得而知,只是我从她忧伤低垂的眼神中,读出了作者的心疼,体会到了画家的不舍与柔情。

“明月,明月。曾照个人离别。玉壶红泪相偎,还似当年夜来。来夜,来夜。肯把清辉重借。”——清·纳兰性德

坐下而又站立,伫立而又徘徊。我时而能感受到画家酣畅淋漓的潇洒,时而又能为他们精雕细琢的烦恼所紧张。“画家、画家、一流的画家!”走过一圈下来,我的脑海中只能想起福楼拜的这句赞叹!这就是被红场、白桦树、森林包围着的俄国人!他们仅用几只画笔,就将我们带入了深不可测的梦幻之中。

红场

红场。下午两点。在无数的莫斯科影像中,我已多次见过红场、克里姆林宫、阅兵广场以及有着奶油蛋糕般圆顶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本以为会无动于衷,然而亲眼见到心中还是激动万分:四四方方的红场就像是个小型的天安门广场,西北角立着小拱门供游人进出,拱门外聚集着一堆人群,钻进去才得知人们站在莫斯科的正中心处向上抛掷硬币,硬币落在哪个方向就代表那里是你的“幸运向”。东南方向是铺着石头地板的广场,一眼望不到边,莫斯科河则等待在路的尽头。红墙包围的列宁墓与建于19世纪的古姆大商场遥相呼应,竟有一种时代感与现代感的猛烈冲击——向左看放佛置身于巴黎的豪华时尚购物区,向右看则走进了20世纪80年代的前苏联电影之中。列宁墓的背后,是私家花园般的亚历山大公园,绿草茵茵,姹紫嫣红。游客们或坐或躺,享受着盛夏午后的悠闲。红场的一角点燃着永不熄灭的圣火,纪念二战时期几近毁灭的8座城市。从那里设置的宫门可以达到最古老的几座东正教教堂,教堂尖尖的高顶将天空划分为好几块,承接着厚重的莫斯科河,讲述着这块欧亚大陆悠久的历史。忽然,钟声大作,群鸽飞舞。

旅游是异国想象的种种落实或颠覆。在北京,每次走在长安街上,路两边厚重的建筑总是让我不自主地放慢脚步,产生一种敬畏之情。而在我的印象中,莫斯科也是这样一个不苟言笑的存在。可是当我背靠红墙,顺着草坪席地而坐之时,我竟有种恍惚:红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圣瓦西里大教堂宛如旋转木马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身边有蹒跚学步的孩童,骄傲的父母举着DV拍摄下他人生的第一步;广场中时不时可以见到穿着日本武道士服装的黑人派送餐厅传单,或者是一对年轻情侣在平衡独轮车上表演街头艺术;远处,正赶上了法拉利莫斯科F1街头路演,引擎的轰鸣声伴随着直线加速、原地漂移等炫技,似乎是十月份索契冬奥会一级方程式比赛的预告片。这时,我才深刻理解到“红场”这个词的本意,俄文中的“红色”可以指“美丽”,而享誉盛名的红场并不是以其红色的建筑和砖墙得名,而是以其童话般美丽的大教堂得名——教堂实在太美丽,以至于“爱屋及乌”,人们把教堂前的广场也称之为“美丽的广场”。

岂止是广场美丽,放眼望去,人群中时不时就会出现惹眼的斯拉夫人:女生多是紧身裤加吊带的装扮,露出曼妙的身材和完美的比例。而男生几乎人人都有结实的臂膀和胸肌,加上异域风情的图腾纹身,似乎随便拉一个都可以去好莱坞大片担任男主角。按理说,美丽的标准因人而异,可是俄国人的美丽,并非仅指生理的优越,而是,那脸是震慑人心的,那气质是由内而外的。与欧洲人的金发碧眼不同:俄国人的金发,不似日耳曼人的灰白,而是阳光的金黄,带有色泽,透着生气勃勃;俄国人的碧眼,从正蓝到幽蓝再到浅蓝,蓝到发白,与你对视时,眼神深邃到不见眼珠;俄国人的肤白,并非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白里泛红并伴随着毛孔粗大,他们的肌肤则如同象牙般莹莹发白,皮肤细腻哪怕贴面而立也看不到一丝杂质。在阳光下,一个个享有凝脂美玉般肤色的俄国人,或是游客,或是警察,或是工作人员,顶着金白的头发与睫毛,微睁着泛着幽蓝的眼睛,昂着洋娃娃般精致的瓷面孔,全脸周身有如过度曝光的照片。

往亚历山大花园方向走,经过建有喷水池和花坛的马涅什广场,在“四马奔腾”的雕塑前拍照留影。走过这个长方形的小高台,高台下是几家餐馆和地下商场,其中就有知名的“奶牛”自助餐厅My-My。靠近红场的这边是一条小河,与亚历山大花园隔河相望,河道里的雕像栩栩如生。伫立于河道旁,遥望对面的国家历史博物馆,仿佛能听见时光流逝的声音:一次次的社会巨变,一场场的腥风血雨,一个个美轮美奂的传说都在这里向世人娓娓道来,轻轻地吟唱着往昔的那首歌。

列宁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从尼古拉塔楼向北走,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列宁墓的后面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都埋葬在此。他们给俄罗斯带来了什么,又掠走了多少?现在我们所见的莫斯科是由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几代人建造而成——“早晨的光明是仙境般的,有河流、花园与教堂的莫斯科,在波克隆尼山前广阔地展开着,并且似乎在过它的寻常的生活,城里圆形屋顶在阳光里闪烁着像星一样。”托尔斯泰笔下的莫斯科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7座尖顶高楼,作为全市的标志,分散耸立在天际线:外交大厦、莫斯科大学、乌克兰饭店……壮观有如俄国人一贯的强壮,却也深深地隐藏了他们的温柔与细腻。“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蹇滞的人们,祈求过怜悯和同情。”有着普希金般温婉的俄国人,该如何通过宫殿般辉煌的地铁站和花枝招展的摩天大楼来感受?

阿尔巴特大街

晚上8点,来到由石板铺就而成的阿尔巴特大街。阳光依旧灿烂如同正午。盛夏来临,俄罗斯天色向晚延伸至夜里10点多钟,时间在这里变得何等慷慨。“艺术家的天堂”果然名不虚传。光是街头画家就各立门派:有画写实式的人物肖像,也有画成漫画式的嬉笑怒嗔,更有画大片的风景油画以及唯美的炭笔画,抑或是用各种我想象不到的道具来做画:油漆刷、橡皮皆可成为画笔。这条大街上的另一道风景是各类艺术家的现场表演:头顶着地转圈、把玩着像水一般一触即化的玻璃球、与蛇同舞……街舞,街舞,即是当街之舞。他们常年累月、不避寒暑地以阿尔巴特街为阵地,为别人画着肖像,展示着各色风景,结果,他们自己也成了这条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同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里一样,都是阿尔巴特大街的儿女。

走到大街尽头,又来到了莫斯科河畔。钟声响起。几个年轻人驾驶着夸张的巨型摩托车从桥上一晃而过,轰鸣声惊扰了正在觅食的一群白鸽。读莫斯科,竟久久不能释怀。她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异域女子,美丽迷人,带着一种欲拒还迎的似曾相识,朱唇轻启勾引着你的魂魄,眼神中却弥漫着深深的忧伤,让你不知是进是退。就像马雅可夫斯基所说:“我真愿意,终生住在和死在巴黎。……假如世界上没有那个名字:莫斯科。”

《航向北极》是系列文章,第一部分是记者停留在莫斯科的3天,第二部分是极北的俄罗斯“不冻港”摩尔曼斯克见闻,第三部分则是前往北极的12天往返。三部分将会陆续刊登在《经济》杂志文化栏目2014年9月刊、10月刊和11月刊。希望我的旅程能伴随读者一路走下去,能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猜你喜欢
红场莫斯科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环球时报(2022-05-18)2022-05-18 15:21:05
大雪袭击莫斯科
红场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车“游”
环球时报(2019-04-22)2019-04-22 06:16:58
俄罗斯红场阅兵
军工文化(2016年5期)2017-02-16 18:28:30
俄罗斯红场阅兵
军工文化(2016年5期)2017-02-16 18:28:11
“苏联红军”来了
环球时报(2016-11-08)2016-11-08 06:38:31
第三只眼看莫斯科
在红场享受滑冰之乐
中亚信息(2016年11期)2016-03-23 06: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