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娟子
〓〓要使学生作文内容充实,语言新鲜,感情真挚,具有思辨色彩,必须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一、鼓励多角度看问题,选准角度写我所思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题目,同一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提炼出鲜明、有见地、有价值的观点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发散思维,开阔思路。
〓〓近日,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引起社会舆论的大讨伐。因涉嫌轮奸,2月20日,警方将包括李某在内的5名涉案人员抓获。李某上一次引起关注是2011年9月无证驾车且打人、损毁他人机动车辆,因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一年,那时,他15岁,现在他17岁。此次,如果情况属实,面对李某的将是真正的刑事责任和铁窗生活。一则新闻材料,可写的点很多,怎样确立切入点,并且使文章能够抓住一点深入分析而不会让主题游离呢?我给学生提了两个建议:(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确定写作的角度与范式。(2)选取好角度之后,善于运用“原因分析”进行立意。接下来,我给学生进行了示范。
〓〓第一步是找出关键词:著名歌唱家、公众视野、社会舆论、轮奸、包括李某在内的5名涉案人员、无证驾驶、寻衅滋事罪、收容教养、17岁、铁窗生活等。
〓〓第二步是抓住这些关键词进行原因分析。为什么李天一是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他才引起社会的关注?为什么其他4位受关注的程度要低一些?根据这个“为什么”,可以确立的立意有:1.“星二代”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形象。2.“拼爹时代”的李天一。3.“子不教”是“父之过”吗?4.娇生惯养:独生子女政策的反思。5.家庭教育:今天我们如何做“星父母”?6.溺爱:孩子教育的失败。7.对社会的“阶层固化”的思考。8.标签化惩罚。
〓〓为什么李天一会受到“公共舆论”的冲击,会闯入“公众视野”?根据这个“为什么”,可以确立的立意有:1.公共舆论与法律的公正性。2.“舆论狂欢”导致司法误判。3.民众的社会正义诉求。4.民众的公民权益意识觉醒。5.莫让情感左右了法理。6.明星或特权阶层的社会公信力。7.民愤:法治时代何去何从?8.从沉默走向表达:社会的进步。9.公权徇私的焦虑。
〓〓为什么我们关注李天一的“17岁”?根据这个“为什么”,可以确立的立意有:1.未成年人的教育与社会担当。2.法理视野中的“未成年权益”。3.社会教育责任的缺失。4.17岁:数字与法律。5.社会该不该宽恕“李天一们”?6.为什么公众怀疑李天一年龄造假?
〓〓为什么李天一在“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一年”之后又“涉嫌轮奸”? 根据这个“为什么”,可以确立的立意有:1.生命意识的淡薄。2.人性之恶:无情与冷漠。3.谁才是受害者:弱势群体的生命权益。4.为什么李天一“屡教不改”?
〓〓二、纵深挖掘,层进设问,抓住事件本质
〓〓近日,一则“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的网帖日前在中国引发热议。四川达州警方22日晚宣布调查结果称,老太是自己摔倒受伤,其行为属于敲诈勒索。事件一出,马上引起一场社会公开的大讨论。有说好事做不得的,也有说即使做也要有证据证明,甚至有的直接说好事就不能做,做了都害怕?一个老太,可以说激起了整个社会爱心该不该接力的大讨论。值得期待,也值得关注,更让人值得思考。
〓〓作文课上,我抓住这个热点事件,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大讨论。引导学生采用追问法思考相关观点是否符合事件反映的本质特点。1.老人摔倒该不该扶?2.面对不断出现的这种爱心被涂抹,多少人还会积极踊跃冲上前去?3.面对着一个个老年人摔倒事件的讨论,法律和良知也真会如此无能为力?4.如何剔除这种负面感染,可不是一个老人摔倒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把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5.怎样树立良知,良心,善恶,信仰,树立信心?五次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事件根本原因,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要准确把握事件本质属性,必须抓事件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