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主体作用〓创新现代音乐教学观

2014-09-25 02:04蔡慕丹
师道·教研 2014年6期
关键词:圆舞曲主体音乐

蔡慕丹

〓〓纵观我国的传统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智力开发的倾向。传统的教学习惯于以教师为本,书本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它的长处就是能够比较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知识,但学生对知识掌握只依赖于老师的传授,很少主动获取,很难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谈不上灵活运用,更谈不上在此基础有所创新。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要建立现代教学观,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内在需求与教学活动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新课标的终极目标与核心理念。那么,在音乐课堂中,如何创新现代音乐教学观,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育观中,人们只承认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把学生只看作教育对象(客体)。而新课程的教学标准,则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即是打破课堂的宁静,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与学生共同发展、探索、感受、体验。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见解、感受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从新课标角度上改变教师在教学时“知识传授者”的作用。而在音乐课教学中,更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在“四三拍”教学时,由于学生一般很容易得出“四三拍”的拍法和强弱规律,但就在学生运用旧知识对新知识的简单机械推测的结果呼之欲出时,笔者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小步舞,接着让学生学一学小步舞。学生很快发现是“三步三步走”,并惊喜地发现“第一步大,第二、三步小”,在教师的引领下,体验了“四三拍子”实例,并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了“四三拍子”的特点规律。教学难点也就在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这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之中。

〓〓可见,音乐教学如能以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音乐教学也就会焕发出它所特有的魅力。

〓〓二、质疑求真,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

〓〓质疑是开发潜能的航标灯,提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起点,是创新的前提。有学生提问的课堂才是生机蓬勃、兴趣盎然的课堂,才是让老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地方。

〓〓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改革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问“为什么”,由疑而思,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在音乐课中,我们更要培养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的习惯。我经常对学生说,音乐问题无对错,任何人都可以提问,不论是在欣赏时还是在演唱后,都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是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提出来。

〓〓在讲授《溜冰圆舞曲》欣赏课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这种舞曲要用“圆”来命名,那它的特点是不是“老转圈”?又有学生提出圆舞曲的三拍子又会有什么特点?还有学生提出这种舞是一种集体舞还是单人舞?……等等。围绕着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先用课件视频让学生聆听《溜冰圆舞曲》,然后介绍圆舞曲的特点,出示“圆舞曲”的名词解释让学生真正理解。在聆听环节中,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作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再一次聆听就会加深印象。这样,让学生再聆听三首音乐片段并要求他们分辨哪一首是圆舞曲。学生很快就能听出圆舞曲了。在师生互动环节中,让学生各自找伙伴跳舞再一次激发了孩子喜爱音乐的兴趣。可见,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充分感受了音乐的美感,并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总之,质疑求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在唱唱动动中既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又能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主体潜能。

〓〓三、营造氛围,增强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

〓〓新课标下和谐教学观的建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强主体创新意识。音乐课程其实是一门人文课程,它要求教师自己要有独创精神,乐于从事创造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针对个性差异,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创新氛围。

〓〓1. 创设良好氛围,构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情感的艺术,受情绪的影响明显。所以,我们教师要把发自内心的的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和蔼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用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解教学内容;用富有表现力的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减少精神压力,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而且有利于创新点子的涌现。反之,教师语言咄咄逼人,表情严肃,学生回答不满意时,就冷眼相待,批评一通,那么,即便老师敬业精神可嘉,最终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

〓〓2. 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新的音乐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参与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音乐世界、感受音乐情感。如在讲授马思聪的《思乡曲》时,由于它是一曲表现游子思乡,思念亲人的乐曲。旋律亲切,感人肺腑。在师生共同听完乐曲之后,笔者让学生谈谈对乐曲的感受,初步体验“思念”的情感,并让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思乡的诗作,用《思乡曲》音乐作为背景,进行朗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这种思乡情怀。又如在进行古琴曲《流水》的欣赏时,笔者先收集一些音像资料,让不同的画面配合不同情绪的音乐旋律,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水石相撞,漩涡急转,山泉细流汇成江河,一泻千里的动人场面。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形象、更真切地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又领略到音乐的内涵,从而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可见,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理解,才能让他们真正领会音乐特有的魅力,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才能充分体现“由情入手,注重思维,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的音乐教学主流理念。

〓〓3. 拓宽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是创新的源泉,创新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教材。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对即使尚未成熟的创新设想也要给予及时鼓励。例如,在节奏练习时,笔者根据平时的步行、快走等日常生活的动作创作出词曲的首句节奏,再让学生用接龙的方式继续创编第二、三、四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又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用“拍篮球”、“切菜”、“火车启动”、“奔马”等创作了各种节奏,然后结合这些节奏自己创编不同情绪的旋律。通过这种与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训练,使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倡导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愿

〓〓合作学习作为新一轮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和希望。它有效地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氛围,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音乐课堂上,笔者常常采用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比如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男女合作,师生合作等等,创设了一个“人人参与,人人有事做”的合作氛围。如在《声音的创造与表现》一课中,先男女PK,从《西江月》这首词中寻找出音源,看谁找的多。接着再以小组为单位,表现模拟不同的音源,并且各小组以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词的意境。最后全班合作奏响一曲田园交响曲。实践中,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并发挥各自特长,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体验的快乐。

〓〓总之,在全面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创新现代音乐教学观。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技巧,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创新,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样,我们的“以生为本”的音乐课堂就能真正地成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舞台。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圆舞曲主体音乐
大海边的浪漫圆舞曲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节日圆舞曲
快乐圆舞曲
音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