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莹
摘要:亦舒是香港言情派小说的领军人物,在海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她的作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被誉为“香港文坛的三大奇迹之一”。本文着重从亦舒的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来刍议其所蕴含的有关家庭建设方面的主张和观点。
关键词:亦舒;言情小说;家庭观
一 引言
言情小说关注的是人类最本质的情感,不仅仅局限在男女之间,从广义上来说,它还应该囊括人类所有的情感。在香港文坛,以亦舒、琼瑶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掀起了一股重视爱情,重视家庭,重视女性社会地位的思潮。这种思潮时到今日还有很大的影响和社会意义。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的健康与否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这个有机体的和谐与稳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挖掘这些在香港文坛乃至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们关于构建家庭的主张和观点,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亦舒就是这其中的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关注社会大众的情感生活与心理诉求,特别是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所以,本文尝试从她的几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出发,来分析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家庭观,希望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构建与家庭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 亦舒的个人简介
亦舒是一个笔名,她的原名是倪亦舒。从我们所了解的倪氏家族来看,亦舒出生在一个书香浓郁的家庭。从小在家庭环境的熏陶和父母的影响下,亦舒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痴迷于文学创作。由于天资聪颖加之勤奋好学,很快亦舒就在文学创作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当年仅15岁时,亦舒就已经成为了当时香港各主要媒体争相约稿的特约撰稿人。在完成学业后,亦舒跟随自己的志向與兴趣,先后在香港各大报社媒体做过记者,专门负责人物采访,电影剧本的改编等版块。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尤其是在不断接触的各类采访对象中所积累的大量素材,激发着亦舒的创作欲望与灵感。在这些鲜活原型的感召下,亦舒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文学佳作,其中很多作品还被改编成影视剧,搬上了电视荧屏。她笔下的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主人公,给当时的读者和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后人曾这样评价亦舒:她的作品如同一只自由自在的幸福小鸟,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中唱着我们曾经熟悉而又渐渐遗忘的歌,这首歌的主题叫作爱情。在文学创作蒸蒸日上时,亦舒开始做出新的尝试,远赴英伦去深造高级酒店管理。学成回港,先后做过香港著名酒店的公关经理,也到香港政府做过类似于现在的新闻发言人的职务,最后亦舒定居加拿大。但创作的热情一直未减,在短短的二十年间有进300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相继问世。亦舒的独立而且具有敏锐的触觉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所以,她的作品自成一个浪漫别致的天地。在港台众多的女性言情小说作家里面,她是一个敢于挑战爱的真谛的作家,她的小说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主要专注于描写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她豪爽,“有着追求理想的翅膀”,因之她的小说充满幻想色彩--虚无飘渺,却又执着而不肯放弃。她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才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而又快又多,可以说是一个多产的作家。
三 刍议亦舒作品中的家庭观
从上文亦舒的简历我们可以看出,亦舒是一个创作性的作家。她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所以,我们尝试从她的几篇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中来领略她关于家庭构建的相关主张和观点。从亦舒的创作体材,我们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创作领域是关乎于人类的永恒主题—爱情。关于以爱情为体材的文学作品,在文坛可以说作品如汗牛充栋,但是亦舒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在香港文坛独树一帜。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亦舒的言情小说与倪匡的科幻小说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已经并列被称为香港文坛的三大奇迹。由此可见,亦舒的文学作品在香港文坛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亦舒的小说,特别是言情小说,无论是从人物的选取,角色的设计,情节的安排包括文字本身的语言魅力,都给读者带来很大的触动和影响。虽然时过境迁,从作品问世到现在,时间如白驹过隙,数十载光阴以飞逝,至今读来仍然不免被其笔下的主人公的命运所感动,文字之间依然有一种向上的正能量在鼓舞着我们继续向前。可以说,亦舒的言情小说在当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爱情观和家庭观。
从第一篇发表在《西点》杂志上的《暑假过去了》,我们还能从中找到当年我们的懵懂与青春,到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的《玫瑰的故事》,《朝花夕拾》等等,我们扑面而来的是一个个粉红色的回忆。这种回忆具体来讲,就如同百灵鸟从枝头跃起,飞过让人流连忘返的咖啡屋来到飘着细雨的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渴望遇到丁香一般的姑娘,带着爱情的愉悦,步入神圣的爱的殿堂。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亦舒对爱情的拥抱,对家庭的热爱与重视。
首先,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一样,亦舒的家庭观中首先强调的是爱的存在。在她的《喜宝》、《玫瑰的故事》、《我的前半生》、《她比烟花寂寞》、《香雪海》、《开到荼靡》、《心扉的信》等文学作品中,无论女主人公如何遭受现实的磨难与试探,她的人生轨迹都在亦舒的笔下,践行着圣经中关于爱的语言。那就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也许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在亦舒的笔下,我们的女主人公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形象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特别是在标榜: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笑的“配婚”一族中,依然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毕竟,家是爱情的港湾。也许,有人把它形容成一个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更有甚者,有人把其描述为爱情的坟墓。可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爱没有归宿,或者我们的家里没有了爱,那我们的爱情则将会死无葬身之地。甚至有一天,当我们老去,我们就象亦舒笔下曾经描述的女人一样可悲。没有爱,世界将会是一片冰天雪地。没有爱,我们的家只是一个躯壳,在那里,我们感受不到爱的愉悦。就如同叔本华笔下的两只过冬的豪猪。所以,只有如亦舒笔下的女主人公一样充满爱。因为只有爱,才会让我们在爱情的保卫战中,在爱的名义下,不再一次次挑战彼此的忍受极限,一次次让曾经温暖如春的爱情在寒冷的冬天一次次滑入痛苦的深渊。
在亦舒的另一篇小说《胭脂》中,有一段独白不仅说出了广大女性朋友的心声,也为家庭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爱的真谛。“不过女人到底是女人,日子久了就任由感情泛滥萌芽,至今日造成伤心的局面。女人都痴心妄想,总会坐大,无论开头是一夜之欢,或是同居,或是逢场作兴,到最后老是希望进一步成为白头偕老。”所以,无论家庭的创建之初,是基于一场游戏还是一个庄重宣言,抑或是一把交易,在亦舒的作品中,所有的女性都在内心有过一个五彩斑斓梦。那就是和心爱的人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种梦想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当前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家庭构建的重要内容。如果,每一个家庭在组建以前,都以爱为基石,那我们的和谐家庭将会真正的向我们走来。
其次,在亦舒的文学作品中,家庭观还体现在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在亦舒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描写和体现,这也构成了亦舒作品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亦舒本身的女性性别角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上个实际末期,女权运动开始在各个国家轰轰烈烈的发展起来,香港也不例外。亦舒非常合宜地响应了时代的召唤。和其他女性作品相比,亦舒笔下的独立意识比较强。和她同时代的言情派作家琼瑶也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女角色。但是,无论是《青青河边草》还是《梅花三弄》,她笔下的女性,无论是公主还是格格一般都是向自己的命運,尤其是自己爱情命运相妥协。在小说中所描述的男权至上的社会,女性找不到自己爱情的春天。所以,她们一般趋于忍让、妥协、或者与自己的命运拼死一搏,演绎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响。
但是亦舒的文学作品中,亦舒的大部分作品采用女性视点的故事内在叙述角度,改变了传统叙述作品中讲故事的角色基本是男性的,听故事或读故事的角色是女性的情况,而是侧重表现过去被淹没、被歪曲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经验。女性话语从过去文本中的边缘地位一跃成为主流。女主人公也会在现实的面前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甚至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可是她们不抛弃,不放弃,紧紧抓住属于自己的那根救命的稻草,在命运的河流中,奋勇向前,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赢得自己的主动权。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舒婷诗中的《致橡树》中的女性更多了一些豪迈与潇洒。有评论专家指出,亦舒的作品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见证者,无论是从弱到强,还是从傻的无知到真的善良都在用自己的行为去捍卫着自己的女性尊严。这点体现在亦舒的家庭观就是,在一个家庭中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在爱的天平上没有高低贵贱,只要付出自己彼此的努力与坦诚,家庭的构建一定会更见坦荡。这种在亦舒的小说《喜宝》中有了一个很生动的描写: 做一个女人要做得像一副画,不要做一件衣裳,被男人试完了又试,却没人买,试残了旧了,五折抛售还有困难。
最后,在亦舒的家庭观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对与感情的理性与冷静。在小说中,她写道:我喜欢你,也愿意放弃你!生命充满了失望。年轻,是最残酷的武器。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人是不能比较的,上帝并不公平,生命是一种幻觉。有人说,情感如同一匹野马,如果脱离了理性的缰绳,将会肆无忌惮,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正如亦舒在《城市故事》中讲道:人为感情烦恼永远是不值得原谅的,感情是奢侈品,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恋爱过。恋爱与瓶花一样,不能保持永久生命。所以,亦舒认为在感情的世界,如果只是以情感作为维系甚至托付自己的命运是非常危险的。在感情的背后需要责任的依托,只有责任才能够在家庭的组建中,走过风雨却依然同舟共济。也许,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我们无法做到情感的从一而终,但是我们可以把责任作为家庭的生命线。正如欧洲著名诗人叶芝在诗中所描述的一样:当你老了,头发灰白,在炉边昏睡。可我依然爱你如当初。这个时候的家庭,已经不需要爱情之初的山盟海誓,更多了一份爱的责任与担当。这种担当将会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收获更多的福祉。
结语
在亦舒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她的细腻的笔触背后是对社会的关注与生活的热爱。因为只有对生活拥有一份爱的激情与担当,才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大潮中保持自己生命的底色。亦舒的作品对于今天的我们,在家庭组建与社会和谐建设等方面依然有着非常重要影响 和意义。通过重读亦舒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重视爱在整个家庭构建中的作用,也会渐渐培养自身的独立意识,特别是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最后要学会通过理智来合理地解决家庭组建中所产生的问题,至于寓责任于家庭组建中才能实现家庭的恒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奕华. 论亦舒的生命体验对其创作的影响[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6(01)
[2] 黄敏. 比较鲁迅《伤逝》与亦舒《我的前半生》女性观之异同[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03)
[3] 姚皓华. 略论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4(04)
[4] 詹秀华. 亦舒小说语言特色探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