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2014-09-25 08:59李荣富李铁范张秋华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维度创新能力因子

李荣富,李铁范*,张秋华,陈 浩

(1.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2.淮北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主体既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又要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重要的引擎作用。这对在隶属关系上划分的地方高校也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力资本、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储备,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实现市民化提供重要的培训平台;另一方面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中解决研发资金的投入瓶颈,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助推地方企业的转型升级,从而获得学科交叉渗透、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的多赢发展空间。但是,依据我国对WTO服务贸易的承诺,以及目前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机制完善阶段,地方高校面临着国际和国内包括办校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更加激烈的竞争,这迫使地方高校急需克服内生缺陷,如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重成果轻转化、低水平徘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科研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以生存与发展作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还不是强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受人口及资源与环境的强约束,比如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目前还不到4%,而地方高校又占全国高校的95%,这必然要求对有限资源的分配应优先考虑效率同时兼顾公平的原则,因而需要以综合评价作为辅助监管的必要手段。

1 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

1.1 界定概念

由于学者[1-8]的专业视角和研究深度的不同,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解释主要涉及内容和目的、能力的构成、投入产出过程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理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应明确四点:一是高校是创新主体,它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中的重要一极,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一员;二是立足点为科技创新,包括知识的更新、原创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组织重构等方面;三是目的在于科技成果的有效市场化;四是地方性,亦即科技创新主要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所谓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地方高校作为创新主体在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根据各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实现科技成果形成现实生产力的综合能力。

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内容丰富而且构成因素复杂,要将其显性地表示出来即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仅凭单一指标难以胜任,因为单个指标反映的信息有限,突破这一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采用多维度的指标,同时也要突出地方性,也就是需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科研管理、成本效益等角度设计可靠的评价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我们从基础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学科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四个维度选择和提炼指标(表1)。其中,测度地方高校基础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研究与开发课题数、科研团队的规模、科研装备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科研机构数、专利申请数等;根据学科的含义[9],我们以省部级重点学科数、国家级重点学科数、硕士点数、博士点数、中青年学术骨干、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等指标度量地方高校学科创新能力;以熊彼特[10](1912)、李廉水[11](1994)的权威解释为依据,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选择研究与开发经费总额、专利批准数、应用研究课题、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应用研究经费、专利、成果鉴定的综合体现。测度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可以选择为:发明专利批准数、技术转让合同数、拥有教学与科研人员数、拥有博士学位人员数等指标;以国际三大检索的科技论文数、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数、发表学术论文数、在国内非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等作为表现地方高校知识能力的指标。

根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指标的可操作、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原则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性,我们从基础创新能力、学科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等四个维度,设计和选择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学校)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分层指标体系共51个具体指标(表2),以更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区域或空间上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比较。51个具体指标以变量z1,z2,…,z51表示。

表1 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分层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Comprehensive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capacity of Chinese local universities

表2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及抽取因子信息Table 2 Sphericity test and factor extraction information of KMO and bartlett

3 综合评价

3.1 数据来源

用于综合评价的权威性基础数据选自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辑的《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12],因研究需要,分析中的相对指标数据是通过直接获取的有关绝对指标数据经过计算得到的,并不影响数据的客观性。数据分析的时间维度为2010年度。全国地方高等院校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设有理、工、农、医类教学专业的高等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的高等学校,不含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学校。

3.2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问题,需要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众多综合评价方法(如数据包络方法DEA、模糊综合评判FCE、层次分析法AHP、因子分析法FA等)中,因子分析法在综合评价实践中应用广泛,因子综合得分权重具有客观性,评价结果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采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对2010年度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作出具体分析。

3.2.1 识别数据是否满足因子分析 利用原始变量数据的相关矩阵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抽取因子和Kaiser正态化的方差最大化(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坐标轴旋转方法,得到因子分析有关前期结果(表2)。

从表2可知,基础创新能力、学科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四个维度的KMO值即KMO样本充足性测度(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ency)值均在0.5~1.0之间,在1%显著性水平下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拒绝原假设(P值=0.00),表明原始变量数据适宜在各维度作因子分析。

从各维度抽取的因子数k来看,对应的变量共同度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满足统计经验值[13-14],说明k个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信息损失少。

3.2.2 因子综合得分值及评价 在检验数据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下,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第三层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取得对应的第二层各级指标(基础创新能力、学科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合理因子,然后对第二层各级指标的因子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分别得到各该层的因子综合得分值:F1、F2、F3和F4,最后以第二层的综合因子为基础进一步抽取因子即为第一层(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最终因子和因子综合得分值F:

具体各维度创新能力因子得分综合评价值F1、F2、F3、F4和科技创新能力因子综合评价值F及其排名见表3和图1。

由顶层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因子综合得分值F模型可判断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受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影响系数同为0.272,其次是受基础创新能力的影响,其影响系数为0.269,而受学科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小,影响系数仅为0.249。

从各维度创新能力因子综合得分值来看,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地方院校基础创新能力得分前5位的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辽宁省、浙江省和山东省。地方院校学科创新能力得分前5位的省份分别为辽宁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和湖南省,表明这些省份在学科创新中人才投入力度大,从事学科创新的人才积累能力较强。而地方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得分前5位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辽宁省、广东省、河南省和上海市。这些省市在技术创新的产出和效益方面较为靠前。地方院校知识创新能力得分前5位的省份依次分别为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辽宁省和浙江省,显示出这些院校在知识传播与扩散方面较为突出。

综合4个维度的创新能力而得到的地方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得分,排在前4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省、辽宁省、广东省和山东省,说明这些省份在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上居于全国地方高校的前列。

表3 2010年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各维度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值及排名Table 3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he rank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all dimension innovation capacity in all the Chinese local university in 2010

图1 各维度创新能力因子得分综合评价值和科技创新能力因子综合评价值Fig.1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value of score of all dimension innovation capacity factors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capacity factors

从某一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来分析,以安徽省为例,由表3可知,2010年度安徽地方高校的总体科技创新能力得分位列第12,但位于江苏(第1)和浙江(第7)之后;在中部六省中位于河南、湖南、湖北之后,高于江西、山西,处在第4位。安徽地方高校基础创新能力得分在中部六省排第1,在全国列第9位,仍落后于江苏和浙江省;学科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得分在中部均位列第4,在全国的位次分别为第20、15和14,也均低于江苏和浙江省。

进一步对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因子综合得分值进行分层聚类分析(Ward最小方差法和Q型聚类),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成如下三类(图2):

图2 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因子综合得分值聚类谱系图Fig.2 Cluster hierarchical diagram of comprehensive score value of factors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capacity in Chinese local university

第一类:江苏省、辽宁省、广东省和山东省等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类地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与其良好的文化积淀、教育资源配置及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第二类:河南省、湖南省、浙江省、四川省、河北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上海市、江西省、北京市、吉林省、云南省、天津市、福建省和山西省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类地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属于中等水平,与这些地区中高校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用于科技创新的资源分配比例有很大关系;

第三类: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等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此类地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属于第三层次,与其资源投入较少、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等因素存在紧密联系。

聚类分析也表明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突出,与现实情况较为吻合。

4 结论

在综合评价的因子中,2010年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受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因子的影响,这正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重要推力,也是知识市场化重要环节;而影响在其次的是基础创新能力因子,它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知识和人才资源储备,但学科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由此可以认为我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各维度创新创新能力的知识转化能力明显,因子影响程度较为合理。从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2010年全国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各个维度上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梯度特征,创新能力较为稳定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是文化教育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雄厚基础的区域,如江苏省、辽宁省和广东省等。因此,我们建议在未来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推进方面,宏观上应保持并继续鼓励技术创新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质的优化同时,加大对学科创新能力和基础创新能力的支持力度,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效率提高,整体上推动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中迈上新台阶,助推教育强国的“中国梦”早日实现。由于区域差异和一定程度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建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资源条件,强化地方院校的科研管理和职能监督,积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适时引入国际和民间资本,优化院校布局和学科结构,注重对科技创新能力绩效的科学考核或综合评价,使地方院校更有效率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尽可能缩小与发达省份的差距。

:

[1]王章豹,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2]陈运平,陈林心.我国中部六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38-45.

[3]刘杰,吕占峰,赵礼曼.湖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理论与实践,2006(8):79-81.

[4]章熙春,马卫华,蒋兴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79-83.

[5]梁燕,耿燕,李相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的现状分析及研究方向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6):249-250,260.

[6]殷海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作用与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3.

[7]程丽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9(5):20-23.

[8]于化龙,薛文飞.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6):182-185.

[9]王蕙.师范院校课程改革的思路[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1):35-36.

[10]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416.

[11]李廉水.技术创新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3-36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司.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3]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52-377.

[14]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2版)[M].北京:电子出版社,2002:311-337.

猜你喜欢
维度创新能力因子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