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武
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乌拉特中旗坚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核心,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从模式上构建满足群众需求、便民利民的网络,创新服务品牌。服务群众需要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完善的平台,而创新是基层党组织构建平台,发挥好作用的不竭动力,建立手段多样、功能多元的服务网络和覆盖广泛、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而打造便民利民的服务品牌,实现以组织覆盖推进服务覆盖。乌拉特中旗在地广人稀、服务半径大的牧区建立草原党群联络户,按照“居住相邻、关系融洽、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立“党群联络户”,为周边10至20户牧民提供服务,成为政策科技的传达站、社情民意的征集站、矛盾调处的先遣站、党员群众的服务站。在城镇社区采取“1+N”模式(1即社区党总支,N即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等党组织)建立非建制联合党委。按照居民群众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服务什么的要求,分别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共建活动。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主动为共建单位担当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和群众组织员,协助共建单位落实好在社区延伸的民生工作,真正实现互惠互赢目标。
从主体上培育贴近群众、灵活高效的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提升服务能力是建立服务型党组织的关键之举。首先,严把党员入口关。按照新时期发展党员标准和干部选拔任用新条例“择优发展”,对不具备发展和任用条件的,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群众观念不强的人坚决不予发展和使用。在发展党员和任用干部过程中注重征求群众的意见,真正把那些愿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发展为党员干部。其次,实施领头雁工程。注重选拔企业家、产业带头人、大学生村官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后进嘎查村担任“第一书记”,充实基层力量。并加强基层领头雁在发展现代农牧业、创新社会治理、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培训,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领头人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问题。
从制度上健全群众参与、科学合理的体系,完善服务机制。建章立制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根本保障,是实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途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乌拉特中旗反复调研论证,形成一套科学长效、保障有力的“三五四”工作机制,即三定走基层:定点包联、定期走访、定责帮扶。五办强服务:窗口承办、组团协办、流动巡办、专项直办、便民代办。四制保落实:民情收集制度、分析办理制度、专项督查制度、评议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各层级联系人的服务对象、职责和要求;明确服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和规范;明确群众反映问题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明确监督检查措施,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定了系统工程。旗委把落实“三五四”工作机制的情况作为评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年度实绩的重要内容,群众满意率低于80%的单位和个人,年度实绩考核不得评为实绩优秀和个人优秀,低于50%的由旗委主要负责人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作者系乌拉特中旗委常委、
组织部部长)
(本栏编辑/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