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军
摘要总结了皖南地区樱桃番茄春早熟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皖南地区樱桃番茄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樱桃番茄;春早熟栽培技术;皖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S641.2.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88-01
樱桃番茄(Lyeopersieurn eseulentum var.cerasiforme Alef.)又名葡萄番茄、迷你番茄、珍珠番茄,俗称圣女果、珍珠果、小番茄等,为茄科番茄属栽培番茄的一个变种,因其果实酷似樱桃而得名。樱桃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其产量高、适应性广、果形美观、色泽鲜艳、酸甜适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众多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为进一步丰富市场供应,宣州区菜篮子工程办公室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樱桃番茄品种,从育苗、施肥、浇水和温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总结出樱桃番茄早春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通过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品种选择
早春茬樱桃番茄栽培,应选择早熟、丰产、品质优良以及耐低温、耐弱光和抗病性强等特点的品种,如千禧、金珠、亚非1号、金陵美玉等。
2培育壮苗
2.1播种
早春栽培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通过在大棚内套塑料小拱棚外加多层覆盖,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规模化基地一般选用穴盘进行集约化育苗。育苗选用育苗专用基质土,穴盘采用50孔营养盘。1 m3基质土加入50%多菌灵30 g预防病害。将基质土装至距穴盘口1 cm处后浇透水。将催芽种子每钵播种1粒,再装满营养土,按一般苗床规格排放在大棚内,平铺1层薄膜后搭小拱棚并关闭大棚保温,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 ℃,夜间保持在18~20 ℃。
2.2苗期管理
穴盘中50%以上幼苗出土后揭去地膜并喷1次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防治病虫害。幼苗2~3片真叶时,降低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 ℃,夜间保持在12~15 ℃。冬季育苗,由于低温阴雨天气较多,为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幼苗期水分管理以保持基质湿润即可,原则是不干不浇、宁干勿湿。浇水时一般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使用喷壶快速喷淋穴盘,一次浇水不可过多。樱桃番茄的壮苗标准是茎粗壮直立,节间短,有7~9片大叶,叶色深绿,肥厚,叶背微紫,根系发达,株高20~25 cm,茎粗0.6 cm左右,整个植株呈伞形。定植前现小花蕾,无病虫害。
3整地定植
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3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地建大棚,南北走向,高度3.3 m,肩高1.8 m,长40~60 m。定植前要清茬,除净田间地头的杂草。定植前30 d进行翻耕,并结合施基肥施鸡粪30 t/hm2、豆饼1 500 kg/hm2、三元复合肥750 kg/hm2、钙镁磷肥375 kg/hm2,定植前20 d扣棚,做1次移苗前的全面消毒,定植前7~10 d整畦,畦宽100~120 cm,垄高15~20 cm,在垄中间铺设内径大于28 mm孔径为0.8 mm微喷带,后铺盖1层黑色地膜。用黑色除草膜进行覆盖,有利于后期保温及防草害。一般在2月中下旬,10 cm处地温稳定10 ℃以上,棚内最低气温0 ℃以上时,选壮苗定植,每畦栽2行,株行距40 cm×80 cm,栽3.75万株/hm2左右,速浇缓苗水,栽后畦上搭小拱棚[1]。
4定植后管理
4.1温度管理
定植后以防寒保温为主,前4 d密闭大棚尽量不通风,夜间小拱棚覆盖草帘(无纺布),白天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夜间10~15 ℃。缓苗之后再进行适量通风,9:00后解除草帘和小拱棚,16:00前盖好小棚膜和草帘,定植后3~4 d内尽量保持棚内温度,只在中午适当通风1 h左右,以利加速缓苗活棵。当棚内最低温度稳定在15 ℃以上时,加强通风,增加光照,有利于减少病害,促进开花坐果[2]。
4.2水肥管理
樱桃番茄对水分供应要求严格,过干过湿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早春季节,阴雨天气较多、气温低,注意降低棚内湿度,利用微喷带进行水分控制,土壤含水量维持在65%~75%为宜。在第1穗果膨大前、开花前2~3 d和第1穗果膨大前各浇1次开花水和催果水。结果期土壤含水量维持在70%~80%为宜。第1次追肥结合催果水施复合肥120~150 kg/hm2,以后每采收1次穗果后施复合肥225~300 kg/hm2。
4.3植株调整
用细竹竿在植株旁插“人”字架,用尼龙编丝绳绑蔓固定。当植株长到30 cm时进入第1次开花期应绑蔓,做到每一穗果绑1次蔓。连续摘心,侧枝以5 cm长时摘除为宜,不要过早或过迟。摘心宜选择在晴天通风天气进行。及时摘除不见光的叶片和变黄的叶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4.4花果管理
在低温季节可使用番茄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以提高坐果率。根据气温高低决定药剂的使用浓度,温度高则浓度低。温度低则浓度高。在植株花期,一般选用浓度为20~40 mg/kg的防落素喷花。用药时最好用手掌遮住花序附近叶片,以防止药液喷到植株生长点或幼叶上,避免出现药害,避免重复用药。在用番茄灵喷花时,可适当加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防止灰霉病在花期和坐果期的侵染。随着气温上升,在不使用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樱桃番茄挂果率不断提高,为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要及时疏花疏果,每株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5~6个,每穗保留生长均匀、无病虫、创伤的果实[3]。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用栽培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低温天气药剂防治采用烟熏法或粉尘法防治。樱桃番茄苗期猝倒病可用64%杀毒矾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600倍液、70%杜邦克露800倍液进行防治。早疫病发病初期使用45%百菌清烟雾剂进行熏蒸,每7 d熏蒸1次,连熏2~3次。也可喷施50%扑海因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晚疫病防治可以使用64%杀毒矾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600倍液、72%杜邦克露800倍液。灰霉病可使用50%菌核净1 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隔7~10 d喷1次,连喷3~4次。番茄病毒病早期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蚜虫为主,发病初期用20%病毒A 8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400~500倍液喷雾,每7 d喷1次,连喷2~3次。白粉虱使用10%吡虫啉1 000~1 5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4-6]。
6采收
樱桃番茄成熟后要及时分批采收,提早上市,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轻植株负担,有利于后茬果实膨大。在采收过程中要注意分级,生理成熟果色泽鲜亮、口感好可就近销售,6成熟果实耐储运可以远距离销售。在最后一次采收后及时清园,减少下茬作物病虫害。
7参考文献
[1] 王国友,郭长菊,苏良田,等.麦茬樱桃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7(23):11.
[2] 李寒梅.樱桃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7.
[3] 孙桂萍.圣女果樱桃番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44.
[4] 郑积荣,李祥云,党敏亮.樱桃番茄杭樱1·2号的特征特性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49.
[5] 管安琴,卢昱宇.春茬实用型大棚樱桃番茄安全优质生产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2(10):131.
[6] 刘淑芹.保护地番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J].中国果菜,2010(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