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施肥对莱芜生姜产量的影响

2014-09-24 10:22李桂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姜产量影响

李桂芹

摘要优化施肥对莱芜生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姜优化施肥处理的性状、产量明显优于配方施肥及习惯施肥处理,优化施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增产9 600 kg/hm2,增幅达16.16%,产投比为11.86。因此,此类地块优化施肥加锌、硼肥区对生姜产量影响显著,可在同等地区推广施用。

关键词生姜;优化施肥;产量;影响;山东莱芜

中图分类号S6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84-01

莱芜生姜有2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曾是封建社会朝庭的贡品,它以其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而著称,富含多种维生素,其营养成分在同类产品中居全国首位。它既是调味佳品,又是除湿、祛寒、消痰、健胃、发汗的保健良药,《本草纲目》中说:“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也。”民间有“冬夏吃生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是全国商品生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是莱芜市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生姜施用氮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不平衡,缺素现象尤其中微量元素时有发生,姜瘟、癞皮病等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地影响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生姜是喜钾作物,同时也需要较多的氮磷及中微量元素,因此,根据生姜的需肥特性和当地的土壤状况,于2013年安排了生姜优化施肥田间试验,目标产量为45 t/hm2。通过该试验,探讨生姜的最佳优化施肥模式,为生姜科学施肥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莱芜市辛庄镇下陈村进行,试验地平坦、整齐、肥力均匀,避开了道路、土传病害、堆肥等场所,土壤为壤质褐土,含有机质1.49%、碱解氮118 mg/kg、速效磷86.1 mg/kg、速效钾169 mg/kg,pH值7.0。供试生姜品种为面姜。供试肥料: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生姜配方肥(16-4-20)、硫酸锌、硼砂。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农户习惯施肥,施磷酸二铵1 350 kg/hm2、尿素1 125 kg/hm2、硫酸钾525 kg/hm2(CK);配方施肥:施生姜配方肥(16-4-20)3 000 kg/hm2,追肥方案如下:苗肥施配方肥750 kg/hm2,分枝肥施配方肥1 350 kg/hm2,膨大肥施配方肥900 kg/hm2;优化施肥、补充施用微肥:在处理B基础上,增施硫酸锌30 kg/hm2、硼砂15 kg/hm2。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10行区,行距0.66 m,长10 m,每小区面积66 m2,保护行1 m。小区单灌单排,采用塑料膜隔开,隔离50 cm深度,避免肥水间串灌串排相互渗透[1-2]。

1.3试验方法

于整地时施土杂肥52.5 m3/hm2作基肥一次撒施,2013年4月24日播种,10月29日收获。施肥按方案进行,其他管理同大田[3-5]。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生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中生姜生物学性状最好的是优化施肥处理,其株高达84 cm,单株分枝数为12个,单株块重达0.73 kg,发病率仅为1%。

2.2不同处理对生姜产量结果的影响

从表2、表3可以看出,配方施肥、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常规施肥均有增加,分别增产1.01%和16.16%,表明优化施肥比较合理。

从表4可以看出,F0.05=6.94,F0.01=18.0说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而处理间F值大于F0.01,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施硫酸锌30 kg/hm2、硼砂15 kg/hm2较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均有显著差异。

当dfe=4时,t0.05=2.78,t0.01=4.60,PLSD0.05=172.08,PLSD0.01=284.74。优化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CK)、配方施肥分别增产9 600、9 000 kg/hm2,配方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CK)增产600 kg/hm2,说明生姜优化施肥比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对照区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生姜产量对照区不显著,生姜优化施肥对产量提高达极显著水平(表5)。

2.3不同处理对生姜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优化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9 600 kg/hm2,增幅达16.16%,产投比为11.86。配方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600 kg/hm2,增幅达1.01%,产投比为10.70。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生姜优化施肥处理的性状、产量明显优于配方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其中,生姜优化施肥的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块重、姜瘟病发病率分别为84 cm、12个、0.73 kg、1%,比配方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2、5 cm,3、4个,0.05、0.07 kg,减轻6、8个百分点;生姜产量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最低,配方施肥处理的产量第2位,生姜优化施肥处理较对照常规施肥处理增产9 600 kg/hm2,增产16.16%,投入产投比为11.86,增产、增值效果显著。因此,此类地块优化施肥加锌、硼肥区对生姜产量影响显著,可在同等地区推广施用[6]。

4参考文献

[1] 李录久,胡永年.生姜氮磷钾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863-864.

[2] 牛峰.锌硼镁肥在生姜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1998,26(1):76.

[3] 徐坤,徐峰.氮肥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1999(6):12-14.

[4] 艾希珍,赵德婉.施肥水平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1997(1):18-21.

[5] 艾希珍,崔志峰,曲静然,等.施肥水平对生姜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8(2):51-56.

[6] 李录久,郭熙盛,丁楠,等.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3(5):12-16.

摘要优化施肥对莱芜生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姜优化施肥处理的性状、产量明显优于配方施肥及习惯施肥处理,优化施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增产9 600 kg/hm2,增幅达16.16%,产投比为11.86。因此,此类地块优化施肥加锌、硼肥区对生姜产量影响显著,可在同等地区推广施用。

关键词生姜;优化施肥;产量;影响;山东莱芜

中图分类号S6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84-01

莱芜生姜有2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曾是封建社会朝庭的贡品,它以其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而著称,富含多种维生素,其营养成分在同类产品中居全国首位。它既是调味佳品,又是除湿、祛寒、消痰、健胃、发汗的保健良药,《本草纲目》中说:“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也。”民间有“冬夏吃生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是全国商品生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是莱芜市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生姜施用氮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不平衡,缺素现象尤其中微量元素时有发生,姜瘟、癞皮病等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地影响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生姜是喜钾作物,同时也需要较多的氮磷及中微量元素,因此,根据生姜的需肥特性和当地的土壤状况,于2013年安排了生姜优化施肥田间试验,目标产量为45 t/hm2。通过该试验,探讨生姜的最佳优化施肥模式,为生姜科学施肥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莱芜市辛庄镇下陈村进行,试验地平坦、整齐、肥力均匀,避开了道路、土传病害、堆肥等场所,土壤为壤质褐土,含有机质1.49%、碱解氮118 mg/kg、速效磷86.1 mg/kg、速效钾169 mg/kg,pH值7.0。供试生姜品种为面姜。供试肥料: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生姜配方肥(16-4-20)、硫酸锌、硼砂。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农户习惯施肥,施磷酸二铵1 350 kg/hm2、尿素1 125 kg/hm2、硫酸钾525 kg/hm2(CK);配方施肥:施生姜配方肥(16-4-20)3 000 kg/hm2,追肥方案如下:苗肥施配方肥750 kg/hm2,分枝肥施配方肥1 350 kg/hm2,膨大肥施配方肥900 kg/hm2;优化施肥、补充施用微肥:在处理B基础上,增施硫酸锌30 kg/hm2、硼砂15 kg/hm2。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10行区,行距0.66 m,长10 m,每小区面积66 m2,保护行1 m。小区单灌单排,采用塑料膜隔开,隔离50 cm深度,避免肥水间串灌串排相互渗透[1-2]。

1.3试验方法

于整地时施土杂肥52.5 m3/hm2作基肥一次撒施,2013年4月24日播种,10月29日收获。施肥按方案进行,其他管理同大田[3-5]。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生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中生姜生物学性状最好的是优化施肥处理,其株高达84 cm,单株分枝数为12个,单株块重达0.73 kg,发病率仅为1%。

2.2不同处理对生姜产量结果的影响

从表2、表3可以看出,配方施肥、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常规施肥均有增加,分别增产1.01%和16.16%,表明优化施肥比较合理。

从表4可以看出,F0.05=6.94,F0.01=18.0说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而处理间F值大于F0.01,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施硫酸锌30 kg/hm2、硼砂15 kg/hm2较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均有显著差异。

当dfe=4时,t0.05=2.78,t0.01=4.60,PLSD0.05=172.08,PLSD0.01=284.74。优化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CK)、配方施肥分别增产9 600、9 000 kg/hm2,配方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CK)增产600 kg/hm2,说明生姜优化施肥比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对照区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生姜产量对照区不显著,生姜优化施肥对产量提高达极显著水平(表5)。

2.3不同处理对生姜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优化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9 600 kg/hm2,增幅达16.16%,产投比为11.86。配方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600 kg/hm2,增幅达1.01%,产投比为10.70。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生姜优化施肥处理的性状、产量明显优于配方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其中,生姜优化施肥的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块重、姜瘟病发病率分别为84 cm、12个、0.73 kg、1%,比配方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2、5 cm,3、4个,0.05、0.07 kg,减轻6、8个百分点;生姜产量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最低,配方施肥处理的产量第2位,生姜优化施肥处理较对照常规施肥处理增产9 600 kg/hm2,增产16.16%,投入产投比为11.86,增产、增值效果显著。因此,此类地块优化施肥加锌、硼肥区对生姜产量影响显著,可在同等地区推广施用[6]。

4参考文献

[1] 李录久,胡永年.生姜氮磷钾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863-864.

[2] 牛峰.锌硼镁肥在生姜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1998,26(1):76.

[3] 徐坤,徐峰.氮肥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1999(6):12-14.

[4] 艾希珍,赵德婉.施肥水平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1997(1):18-21.

[5] 艾希珍,崔志峰,曲静然,等.施肥水平对生姜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8(2):51-56.

[6] 李录久,郭熙盛,丁楠,等.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3(5):12-16.

摘要优化施肥对莱芜生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姜优化施肥处理的性状、产量明显优于配方施肥及习惯施肥处理,优化施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增产9 600 kg/hm2,增幅达16.16%,产投比为11.86。因此,此类地块优化施肥加锌、硼肥区对生姜产量影响显著,可在同等地区推广施用。

关键词生姜;优化施肥;产量;影响;山东莱芜

中图分类号S6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84-01

莱芜生姜有2 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曾是封建社会朝庭的贡品,它以其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而著称,富含多种维生素,其营养成分在同类产品中居全国首位。它既是调味佳品,又是除湿、祛寒、消痰、健胃、发汗的保健良药,《本草纲目》中说:“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也。”民间有“冬夏吃生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是全国商品生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是莱芜市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生姜施用氮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不平衡,缺素现象尤其中微量元素时有发生,姜瘟、癞皮病等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地影响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生姜是喜钾作物,同时也需要较多的氮磷及中微量元素,因此,根据生姜的需肥特性和当地的土壤状况,于2013年安排了生姜优化施肥田间试验,目标产量为45 t/hm2。通过该试验,探讨生姜的最佳优化施肥模式,为生姜科学施肥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莱芜市辛庄镇下陈村进行,试验地平坦、整齐、肥力均匀,避开了道路、土传病害、堆肥等场所,土壤为壤质褐土,含有机质1.49%、碱解氮118 mg/kg、速效磷86.1 mg/kg、速效钾169 mg/kg,pH值7.0。供试生姜品种为面姜。供试肥料: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生姜配方肥(16-4-20)、硫酸锌、硼砂。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农户习惯施肥,施磷酸二铵1 350 kg/hm2、尿素1 125 kg/hm2、硫酸钾525 kg/hm2(CK);配方施肥:施生姜配方肥(16-4-20)3 000 kg/hm2,追肥方案如下:苗肥施配方肥750 kg/hm2,分枝肥施配方肥1 350 kg/hm2,膨大肥施配方肥900 kg/hm2;优化施肥、补充施用微肥:在处理B基础上,增施硫酸锌30 kg/hm2、硼砂15 kg/hm2。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10行区,行距0.66 m,长10 m,每小区面积66 m2,保护行1 m。小区单灌单排,采用塑料膜隔开,隔离50 cm深度,避免肥水间串灌串排相互渗透[1-2]。

1.3试验方法

于整地时施土杂肥52.5 m3/hm2作基肥一次撒施,2013年4月24日播种,10月29日收获。施肥按方案进行,其他管理同大田[3-5]。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生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中生姜生物学性状最好的是优化施肥处理,其株高达84 cm,单株分枝数为12个,单株块重达0.73 kg,发病率仅为1%。

2.2不同处理对生姜产量结果的影响

从表2、表3可以看出,配方施肥、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常规施肥均有增加,分别增产1.01%和16.16%,表明优化施肥比较合理。

从表4可以看出,F0.05=6.94,F0.01=18.0说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而处理间F值大于F0.01,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施硫酸锌30 kg/hm2、硼砂15 kg/hm2较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均有显著差异。

当dfe=4时,t0.05=2.78,t0.01=4.60,PLSD0.05=172.08,PLSD0.01=284.74。优化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CK)、配方施肥分别增产9 600、9 000 kg/hm2,配方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CK)增产600 kg/hm2,说明生姜优化施肥比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对照区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生姜产量对照区不显著,生姜优化施肥对产量提高达极显著水平(表5)。

2.3不同处理对生姜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优化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9 600 kg/hm2,增幅达16.16%,产投比为11.86。配方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600 kg/hm2,增幅达1.01%,产投比为10.70。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生姜优化施肥处理的性状、产量明显优于配方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其中,生姜优化施肥的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块重、姜瘟病发病率分别为84 cm、12个、0.73 kg、1%,比配方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2、5 cm,3、4个,0.05、0.07 kg,减轻6、8个百分点;生姜产量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最低,配方施肥处理的产量第2位,生姜优化施肥处理较对照常规施肥处理增产9 600 kg/hm2,增产16.16%,投入产投比为11.86,增产、增值效果显著。因此,此类地块优化施肥加锌、硼肥区对生姜产量影响显著,可在同等地区推广施用[6]。

4参考文献

[1] 李录久,胡永年.生姜氮磷钾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863-864.

[2] 牛峰.锌硼镁肥在生姜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1998,26(1):76.

[3] 徐坤,徐峰.氮肥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1999(6):12-14.

[4] 艾希珍,赵德婉.施肥水平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1997(1):18-21.

[5] 艾希珍,崔志峰,曲静然,等.施肥水平对生姜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8(2):51-56.

[6] 李录久,郭熙盛,丁楠,等.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3(5):12-16.

猜你喜欢
生姜产量影响
嚼生姜对付小感冒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巧用生姜防治猪流感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