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成法
摘要阐述了油菜浙大619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从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免耕直播机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菜;浙大619;免耕直播机收;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4.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44-01
开化县地处浙、皖、赣3个省交界的浙江省西部山区,是传统的油菜种植区,油菜—杂交水稻两熟制耕作制度是该区主要栽培模式[1-2]。但传统的油菜育苗移栽等精耕细作模式,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植油菜效益较低,导致出现较大面积冬闲田。近年来,随着省工省力、轻型节本的油菜免耕直播机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以及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油菜机收面积不断扩大,2008年开始开展机收试验,2013年机收面积增加到2 530 hm2(该区山地、山垅田、梯田油菜比例高),占油菜种植面积的34.2%,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油菜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5 667 hm2提高到2013年的7 400 hm2,油菜总产量也由2008年的9 180.5 t,提高到2013年的13 875 t,增长幅度为51.1%。
浙大619由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通过(双低品系319/高油605)F5//鉴6杂交育种(经小孢子培养)及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油2009002)。开化县于2010年引进试种,并逐年加大示范和推广力度,目前已经成为该地区油菜主栽品种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浙大619的推广,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应用和品种效益最大化,现将3年以来开化县当地浙大619免耕直播机收栽培高产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浙大619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熟期适中,植株较高,籽粒较大,丰产性好;品质优,含油量较高。有效分枝位54.8 cm,一次分枝数10.2个,二次分枝数8.0个,主花序有效长60.6 cm,单株有效角果数515.7个,角实粒数23.6粒,千粒重4.05 g。品质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含油量45.2%,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18.4 mol/g。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鉴定:菌核病株发病率17.4%,病指13.3;病毒病株发病率35.0%,病指16.2,菌核病、病毒病抗性较强。
2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2006—2007年度浙江省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 692.1 kg/hm2,比对照浙双72增产10.0%,达显著水平;2007—2008年度平均产量2 206.5 kg/hm2,比对照增产9.9%,未达显著水平;2年平均2 449.3 kg/hm2,比对照增产9.9%;2年平均产油量1 108.5 kg/hm2,比对照增14.2%。2008—2009年度参加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2 530.5 kg/hm2,比对照增产3.2%。2010年引入该区试种,田间表现丰产性好,抗菌核病和耐寒能力强等优点,平均产量达到2 347.5 kg/hm2。2013年中村乡池塘底村高产示范方平均产量达到2 910 kg/hm2,比当地其他品种平均产量增长55.2%,最高产量达到3 150 kg/hm2。
3免耕直播机收高产栽培技术
3.1播前准备
在前茬单季稻收获前5~7 d灌1次跑马水,以湿润土壤,有利于油菜种籽播后出苗[3]。在前茬单季稻收获后,及时将打碎秸秆搬到田边,用10%草甘膦水剂7 500 mL/hm2+碳铵7.5 kg/hm2,对水450 kg/hm2细喷雾,防治田间成草,隔4~5 d即可播种。在前茬单季稻机收时,将稻草打碎堆在田边,油菜播种后,再将打碎的稻草均匀地摊在上面。实践结果证明:秸秆还田田块比没有实施秸秆还田的产量要高出10%以上。
3.2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播期对免耕直播油菜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产量影响较大,早播有利于提高油菜的产量。为促进直播油菜秋发,直播宜抢早播种,力争在10月底前播种,宁早勿迟,早播稀,迟播密。以充分利用冬前光热资源,形成一定的丰产苗架。播种量为3 kg/hm2,迟播可适当增加至4.5 kg/hm2(播前用10%食盐水选种,以除去不饱满的种子和杂质,清洗晾干后待播),播种时用尿素30~45 kg/hm2(现拌现播)与待播的油菜种子充分地混合后进行播种,播种时分纵、横2个方向,均匀撒播。
3.3加强田间管理
播种后及时进行机械开沟覆土,覆土厚度掌握在1.0~1.5 cm,每隔1.5 m左右(包括沟在内)用开沟机开1条宽20 cm、深15 cm的畦沟(田边勿需开畦沟),进水口与出水口两端应开好横沟,以确保沟沟相通,以利排除田间积水。开沟后应对畦面覆土较厚或露籽的地方用四齿锄整平,并清理沟中浮土,然后将打碎的稻草均匀地摊在畦面上。当油菜第1~2片真叶长出时进行间苗,用除去叶片的毛竹枝桠2~3枝捆成一小束,轻拍油菜幼苗较密处,使其一部分幼苗幼茎折断,以达到间苗之目的,既省工省力,间苗效果又好。
3.4肥水管理
基肥:播种前用地产三元复合肥(12-8-5)750 kg/hm2、商品有机肥3 000 kg/hm2、硼砂15 kg/hm2作基肥。苗肥:当油菜长到3~5张真叶时,用尿素60~75 kg/hm2追施苗肥。薹肥:2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当油菜主茎抽薹10 cm左右时视苗情(植株缺肥程度)施尿素60~75 kg/hm2,同时,用硼砂1 500 g/hm2,对水750 kg/hm2细喷雾,进行根外追肥。由于油菜怕渍水,在整个生育期间,要及时进行清沟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提高根系活力。
3.5病虫草害防治
苗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225 g/hm2,对水450 kg/hm2细喷雾,防治蚜虫。薹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675 kg/hm2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每隔5~7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覆土后1~2 d内,在畦面保持湿润状态时,用50%乙草胺乳油750~1 125 mL/hm2,对水450~675 kg/hm2细喷雾,喷雾时要求做到匀喷,不重喷、不漏喷。在油菜6~8叶时,用17.5%精喹·草除灵乳油1 500~2 250 mL/hm2,对水450~675 kg/hm2进行均匀喷雾,能达到较好的杂草综合防效。
3.6适时收获
当油菜角果85%以上呈现枇杷黄时,即可进行收获,当油菜籽粒充分后熟后,利用晴好天气,及时脱粒。当油菜角果95%呈现枇杷黄时,用油菜收割机进行收割[4]。
4参考文献
[1] 管耀祖,赵捷,陈少宝,等.优质高产高抗油菜浙大619直播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4):26-27.
[2] 陈慧芳,胡潮水.油菜直播机收技术推广价值探讨[J].农业机械,2009(19):74-75.
[3] 李跃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2):60.
[4] 王亮章,王文俊,谢红梅,等.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