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鹏+鲍恒
摘要:《词海评林》(抄本)为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学者毛晋编纂的一种词谱。该书采用图谱释字省文、图谱式、合律正调三位一体的复合谱式,迥别于目前已知的所有词谱,既有独创性,又具科学性。而《词海评林》编纂中存在的疏漏和矛盾,不仅有助于还原毛晋制谱的徘徊和抉择,更有助于考察明清之际词谱演进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词海评林》;词谱演进;毛晋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161-008
《词海评林》(抄本)为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学者毛晋编纂的一种词谱。因未及刊印,流布不广,有清一代制谱者鲜有寓目(1)。后之学者如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1]1348-1349、江合友《明清词谱史》[2]31-32、陈湛绮和经莉《汲古阁毛晋辑著词学典籍二则》[3]对《词海评林》一书虽有提及,却均未及深究。唯杨曼在《汲古阁整理词曲文献考》[4]附录部分注意到《词海评林》与《诗馀图谱》有所区别,但亦未真正理解《词海评林》的特殊谱式和选词特点。可以说,无论是对《词海评林》文本的认知,还是对其词学价值与意义的发掘,特别是其与明清之际词谱演进的密切关系,均被学界所忽视,在此略加申述。
一、《词海评林》版本述略
毛晋《词海评林》仅存明末抄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至今未见其他版本行世,当为孤本。
国图抄本共八册,分为三卷。首卷从副本一至副本四,为小令;二卷从副本五至副本六,为中调;三卷从副本七至副本八,为长调。每册封面右侧注明副本数,左侧题签“词苑英华”,下注本册所属卷目(即属小令或中调或长调),以示区分。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每册封面右侧标明副本,应该是毛晋原拟将该书收入《词苑英华》时所作。
《词海评林》每卷卷首有目录,录所选词牌、字数、作者、选词数量,目录有圈点删改。小令所收词牌起于〔南歌子〕,止于〔接贤宾〕,共157调;中调所收词牌起于〔一剪梅〕,止于〔玉带花〕(2),共106调;长调所收词牌起于〔谢春池慢〕,止于〔莺啼序〕,共149调(3),全书共收词牌412调。
首卷目录之后有图谱释字省文、图谱式、合律正调三部分,为全书所用符号之图示。正文字体多样,字迹庞杂,非一人所抄写。天头处偶有批校,个别长批另附纸于所批之处,然批校之字体亦多有不同,亦非一人所批。批校时,少数词作被批者删去,旁注:“另立谱”,知其乃未定之本,且屡经修改、增删。
关于《词海评林》题跋,多有学者提及,但均有缺漏。今考书前有毛晋之子毛扆所作之题跋:
《诗馀图谱》填词之法备焉矣。先君此书之作,规模之而更充广焉。凡少一字者居前,多一字者居后。旁搜博览,汇缀成帙,厘为三卷。一生心力固不仅于是,而孜孜矻矻,已大费详慎。正欲付梓,而玉楼之召孔迫,惜哉。今其原本即云守而勿失,然不能成先人之志,以垂将来而传永久,是则扆之大罪也。将来或遇有力者,不惜多金以登梨枣,其幸为如何耶。庚寅秋大病之后翻阅是书草率,命儿代书于简端云。扆。(4)
跋下钤有“汲古阁”、“扆印”、“海虞毛子晋图书记”印章,又有“毛凤苞印”。该书曾经由四明卢氏抱经楼收藏,有抱经楼白文印。[1]1349
此跋作于庚寅秋,江合友认为“写于顺治七年(1650)庚寅秋”[2]31,误。跋中已明确交代为毛扆大病之后命其子代书。毛扆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卒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5],顺治七年(1650)毛扆仅十岁,无大病,更无子。且1650年毛晋还在世,不可能被称为“先君”,故定非作于是年。此庚寅当为康熙四十九年,即1710年。是年毛扆七十又一,据其离世仅三年,与跋中所述吻合。
二、《词海评林》谱式特色
毛晋《词海评林》谱式特色鲜明、独具一格,迥别于现在已知的所有词谱。其词谱形式并非单一谱式,而是由图谱释字省文、图谱式、合律正调三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三个部分相对独立,而在功能上互有补充,以达到共同标示词谱的目的。
图谱释字省文是整个《词海评林》谱式系统中特色最为鲜明的部分。所谓图谱释字省文是用来省略词谱谱式中的说明文字系统,具体而言,是用新创制的一个个抽象符号来表示一般词谱标明句数、字数、平仄等文字的符号系统。这个符号系统根据字数的多寡分为单字式、双字式、三字式、四字式和总字式五种类型。虽然符号繁多,看似复杂,但除单字式以外的其他所有符号都是以单字式为基础组合而成的,有规律可循。
单字式符号顾名思义是省略一个字的符号,又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数字类,共十个符号,其中■表示一(首),■表示二,■表示三,■表示四,■表示五,■表示六,■表示七,■表示八,■表示九,■表示十。这十个符号当中,■■■■■■■■等八个符号均是取所表示数字本字(首、二、三、五、六、七、八、十)中的部分或全部。而■和■则取四和九的谐音。这十个数字符号用来标示句数时为序数词,表示第几句;用来标示该句字数时则为基数词,表示一句中共有几字。
另一类是词学术语类,共七个符号,其中■表示韵,■表示句,■表示平(平韵),■表示仄(仄韵),■表示起(起句),■表示叶(叶韵),■表示换(换头)。这七个符号也均是取所表示的本字(韵、句、平、仄、起、叶、换)的部分。
双字式符号共有3个。其中■是■和■两个符号的组合,表示首句;■是■和■两个符号的组合,表示平叶,即用平韵叶韵;■是■和■两个符号的组合,表示仄叶,即用仄韵叶韵。
三字式符号共有5个,其中■表示四句五,即(第)四句(共)五字;■表示平韵起(句);■表示仄韵起(句);■表示平韵换(头);■表示仄韵换(头)。
四字式符号共3个,其中■表示十四句四,即(第)十四句(共)四字;■表示十三句五,即(第)十三句(共)五字;■表示十八句二,即(第)十八句(共)二字。endprint
总字式符号共有7个,其中■表示首句七,平韵起,即首句(共)七字,用平韵起句。■表示二句四,仄韵起,即(第)二句(共)四字,用仄韵起句。■表示三句六,平韵换,即(第)三句(共)六字,用平韵换头。■表示四句九,仄韵换,即(第)四句(共)九字,用仄韵换头。■表示二句六,平叶,即(第)二句(共)六字,用平韵叶韵。■表示三句七,仄叶,即(第)三句(共)七字,用仄韵叶韵。■表示十一句五,平叶,即(第)十一句(共)五字,用平韵叶韵。
图谱释字省文所列符号共有35个,但这些符号并不是《词海评林》中所用省文符号的全部,只是用来解释释字省文符号构成部件的意义及其构成规律的范例。图谱释字省文符号的构成遵循古人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书写习惯。因此,释读图谱释字省文应该先右后左,先上后下,按照符号右侧上部、右侧下部、左侧上部、左侧下部的顺序加以释读。图谱释字省文将具体的文字概括、抽象,看似复杂,却规律清晰,使用者在理解其构成规律后便能自如地释读书中其他的符号。
图谱式是毛晋《词海评林》当中表示平仄的符号。虽然图谱式中的符号不如图谱释字省文复杂,但与张綖《诗馀图谱》所使用的符号有区别。在《诗馀图谱》中,张綖用○表示平声,用●表示仄声,用■表示本平可仄,用■表示本仄可平。在《词海评林》的图谱式中,毛晋用○表示平声;用□表示仄声,取代《诗馀图谱》所用●;用○和□组合而成的■表示可平可仄,取代《诗馀图谱》所用的■和■。相对于《诗余图谱》所用的四个图谱符号,《词海评林》图谱式中所用的符号更为简单直观。
除了图谱释字省文和图谱式以外,毛晋将例词中的句法做出图示,称之为合律正调。合律正调所列出的句法图示起于三字句,止于七字句,共17种:
毛晋认为词的句法只有符合以上十七种情况才能算作是符合格律的正调,否则就视为不合律。
《词海评林》谱式系统由图谱释字省文、图谱式、合律正调三者组合而成,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符号化。《词海评林》谱式多用符号,以减省文字,是目前已知所有词谱谱式中最为特殊的一种。为了清晰展示《词海评林》的谱式特色,兹录〔一剪梅〕一调:
〔一剪梅〕
■□○○■□○■■□○○■■□○○■■○■□□○○■■□○○■■□○○■
前段六句,六韵,三十字,后段同前。
豆蔻梢头春色阑。风满前山,雨满前山。杜鹃啼血五更残。花不禁寒,人不禁寒。 离合悲欢事几般。离有悲欢,合有悲欢。别时容易见时难。怕唱阳关,莫唱阳关。此词见虞道园《娇红传》,与他词有异,或未可据,不知何以入图谱?
离别 李易安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幼安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江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中秋无月 前人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而同样是〔一剪梅〕,《诗馀图谱》、《词律》、《钦定词谱》等诸书谱式则有所不同,为便申述,并录于此:
《诗馀图谱》[6]:
前段六句六韵三十字
■●○○■●○首句七字平韵起■●○○二句四字平叶■●○○三句四字平叶■○■●●○○四句七字平叶■●○○五句四字平叶■●○○六句四字平叶
后段同前
词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律》[7]:
〔一剪梅〕五十九字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
可仄 可平 韵 句 可平 叶 可仄
来 雁字来时月满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
句 叶 可仄 叶 可平 句 可平
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叶 可平 句 可仄 句 可平 叶
月满楼或作月满西楼。不知此调与他词异。如裳、思、来、除等字,皆不用韵,原与四段排比者不同。“雁字”句七字,自是古调,何必强其入俗,而添一西字以凑八字乎。人若欲填排偶之句,自有别体在也。
〔又一体〕六十字 蒋捷
一片春愁带酒浇 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 秋娘容与泰娘
可平 可平 韵 可仄 叶 可仄 叶 可仄 可仄
娇 风又飘飘 雨又潇潇 何日云帆卸浦桥 银字筝调
叶 可仄 叶 可平 叶 可仄 可平 叶 可仄 叶
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可仄 叶 可仄 可仄 叶 可仄 叶 可平 叶
此则通篇用韵,四段四字八句,皆排偶者矣,其七字之第二字,俱用平,不可误也。后村于后起句误用酒酣耳热说文章,不可从。至凤洲四七字句,第二字俱用平,尤误。而天羽之谬,又不足言矣。
《钦定词谱》[8]:
〔一剪梅〕双调,六十字,前段后段各六字,三平韵。 周邦彦
一剪梅花万样娇 斜插疏枝 略点眉梢
■●○○■●○韵 ■■■■ 句 ■●○○韵 轻盈微笑舞低回 何事尊前 拍手相招
■○■●●○○句 ■●○○句 ■●○○韵
夜渐寒深酒渐消 袖里时闻 玉钏轻敲
■●■○■●○韵 ■■○■句 ■●○○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