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评中对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2014-09-23 19:11任亚文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7期

任亚文

摘要:规划环评主要是指将环境因素放到国家重大宏观经济决策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可以承受的能力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对各种重大开发和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安排,从而实现在国家各项开发与建设工程活动进行时对环境问题进行预防的目的。而在规划环评中对于规划的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是规划环评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许多的规划环评工作进行时没有对规划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完全没有实现规划环评的基本要求。文章通过对规划环评工作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根据以往环评规划经验,对环评规划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规划环评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规划环评;规划方案;优化调整;环境目标

中图分类号:X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75-01

进行规划环评的意义主要在于使环境的规划更加的科学,科学的规划环评可以从根源上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的出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规划环评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对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规划,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现,从而使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可以在最弱的环境损坏和影响下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的建议是在规划环评工作进行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对规划环评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浅,这主要是因为规划环评是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所以现今我国规划环评实际工作开展时经常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制约了我国规划环评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1规划环评的思路

通常情况下,规划环评的步骤都是按照一条固定的流程实现的,根据相关经验可得出这条流程主要是指“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承载力分析→规划环评结论”。首先,对规划方案包含的规划区域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具体的调查和研究,然后再对这些调查和研究的结果进行具体和全面的分析,得出该区域环境因规划所形成的环境影响,再将社会发展与环境承受力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具体的对该区域规划环评工作进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将分析出来的结果与环境影响及区域评价的指标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之后,提出相应的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的建议;最后,在综合考虑规划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该区域的规划规模、结构、布局等三方面因素对规划方案提出相应的调整意见。因此,在规划环评中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必须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结合相关案例,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和周围环境的承载力上对整个规划环评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2结合案例来分析规划环评的协调性

2.1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来进行分析

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有助于规划师更快的了解当地规划环评所处的环境背景,避免在进行规划工作时对不同部门与层次进行规划时出现冲突或者断链情况的出现,所以对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不仅是规划环评中不能缺少的过程,还是对规划环评中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我们可以将规划环评中的规划协调性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之内,不同规划内容一致和互相促进的程度”,主要包含了规划的相容性和互动性等两个方面,其中规划的相容性主要反映的不同规划之间存在的静态关系,而规划的互动性则体现了在通过一定的协调手段之后,根据需要将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各个规划之间能够互相适应,并达到相容形成一种和谐的动态关系。对规划环评中的规划协调性进行分析的过程分别包含了对规划所处的政策背景信息进行整合与筛选、对规划协调性进行评价以及对规划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协调等三方面。在规划环评调查所得的生态环境报告中,需要将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规划环评方案的影响重点考虑进来,故而在设计规划环评的方案并对规划环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对规划与当地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上位规划之间的符合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还需要规划和同为有关规划的协调性,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域的整体规划、周边环境保护的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周围城市或城镇的整体规划、土地的利用规划以及能源和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等各方面规划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整理和归纳之后从规划的协调性来进行整体的分析,关键是要突出不同的规划之间产生的各项矛盾与冲突,然后再对规划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

2.2案例分析

以我国某工业园区作为案例对象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对该工业园区所在地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规划方案的影响以及规划的协调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工业园区规划中的有一部分使用的土地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出现了较大的矛盾与冲突。在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区域是属于不能用于建设的,更不用说用于修建工业园区等极易破坏生态环境的工程,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用地。而因为该工业园区与生态环境功能区域规划产生冲突的区域主要属于围垦区,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围垦的滩涂作为建设用地应该要划入重点准入区。因此,可以看出通过规划环评的规划方案提出了调整该地生态环境区域的建议,有效的协调了双方的矛盾与冲突。

3环境承载力分析

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之内,在其它条件不变且周围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规划环评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规划环评对环境的承载力进行分析,是建立在对规划环评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调查的基础上的,然后在对规划环评工作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经讨论和研究之后,对环境质量是否达标、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扰动情况等方面因素进行明确的评价,并在测算出周围环境纳污能力的基础上,对规划开发会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的符合性进行相应的明确。然后,对制约规划环评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调整建议。

4结语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规划环评所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范围上明显更加的宽广且包含的内容也更多,所以就需要综合周围环境各方面因素信息,整体的对规划环评的方案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进行规划环评的目标并不只是为了能够提出一些减少环境危害的建议,而且还需要对规划环评的具体方案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建议,这也是一项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自己对规划环评的理解,结合某工业园区的实例,从规划环评的规划协调性来对规划环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供相关的规划环评工作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 曹晓红,吕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环评工作实践[J].环境保护,2009,(2).

[2] 黄川友.规划环评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9,(18).

[3] 佘春娇,陈伟亚.工业开发区规划环评水环境总量控制指标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12).

[4] 池金萍,周利萍,马树海,等.规划环评中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的要点和案例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

[5] 李慧明,王磊,刘倩,等.环境经济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4).

[6] 麦方代,周鹏.规划环评助力绿色矿区发展——山西阳泉矿区总体规划环评实践[J].环境保护,2009,(2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