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成
依安县新发乡新发农机合作社组建于2010年,现有社员55人,整合土地8100亩,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4台套,固定资产总额达1200万元,是由村党组织书记徐利春牵头组建的。最初合作社一班人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国家政策争取下来,但项目落位后,“场库棚建设在哪?规模经营的地怎么整合?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怎么办?农机合作社怎么管理?贷款怎么还?”,这都成了摆在合作社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合作社一班人积极探索,千方百计解决难题,逐步走上了加快发展的轨道。2012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每亩纯效益达到100多元。2013年每亩纯效益已达 320元。
一、着力解决“场库棚建在哪”的问题
2010年9月末,省里农机合作社项目到位,县农机部门对场库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现在回忆起来,合作社理事长徐利春特别感慨,“由于准备不足,那真是冷手抓热馒头”。想建标准化的场库棚,首先要找地点,大家伙合计,最好选在交通方便一些的地方。费了一番周折,最终选择了户数不多、邻近道路的一块地。当时有5家,都是土房,市场价在几千元左右,合作社在做这些农户工作时,下了不少功夫,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合作社终于正式落位。目前,该合作社占地面积达到2万m2,建筑面积1600 m2,场库棚建设质量和标准,得到了省农机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着力解决“技术人员从哪来”的问题
农机合作社组建之初,由于仓促上阵,根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驾驶员都是临时找的。农机合作社为周边农户代耕了20多天,收玉米掉棒子、整地起垄宽窄深浅不一,出了不少问题。对此,农机合作社一方面赴先进地区学经验,一方面强化业务培训。农机合作社高薪聘请了一名机务长,负责机车手培训、农机作业管理等事宜。选了12名青年,先后送到齐齐哈尔、哈尔滨市学习培训。县农机局也多次给予业务指导。通过培训和实践,农机合作社在12人中选出了业务过硬、爱岗敬业的8人,签订了长期聘任合同。
三、着力解决“土地怎么集中”的问题
新发农机合作社的社员们反映,以前县里提出土地规模经营,他们理解并不是很深,但组建农机合作社后真正有体会了。原有的“花花田”,合作社的大机械作业时,跑道多、作业少、费油,算不上账。怎样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成为摆在合作社面前现实的课题。他们从实际出发,想了不少办法。(1)用价格吸引。2010年秋季,新发村周边一般耕地每亩在240元左右,合作社直接给到300元。(2)做外出务工户工作。合作社积极通过各个村长做工作,找到外出务工户联系方式,与其直接沟通。抓住每年春节很多外出户回家的有利时机,不断给他们算效益账。2011年有10多户的耕地在合作社承租的地群里,不愿意转让。通过反复做工作,终于赢得了大家的支持。(3)串地。为了归方连片,合作社拿出质量高的地,换农户质量相对较低的地;拿出整地到位的地,换对方还没整的地。(4)改造林带网格增地。合作社积极探索,将本村一处南北相邻两方进行整合,对中间沟、道路平整复耕(林带已采伐),形成了一个1500亩的大方。据测算,增加耕地20亩。(5)与企业合作。新发勇强农机制造厂常年打工有20多户,这些户既在企业务工又种地,农忙时请假耽误工作,企业很为难,合作社及时和企业沟通,与这些务工户协商,将他们的耕地全部吸纳进来。企业每年给他们提供一吨煤,解决冬季取暖问题(原来这些农户都用秸秆取暖)。(6)加强宣传。农机合作社积极宣传政策、宣传效益,特别是这两年高标准整地、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实际效果让农民对农机合作社有了新的认识,土地入股户数逐渐增多。同时,合作社积极做换位思考,对于一些需要烧柴的土地转出户,免费供应秸秆。
四、着力解决“种植标准怎么提高”的问题
农机合作社涉及面大,如果按老办法种植,很难有账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发农机合作社和克山农科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极研究玉米、水稻高产攻关技术,特别是积极推广了110 cm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模式。和原来的65 cm垄比,10亩地就能多“种出”1亩地,很有账算。在这一基础上,从选种、耕种到施肥都仔细研究,制订了专门的生产流程图,严格技术标准。种子选用德美亚等品种,并经过精选,淘汰残次种子,提高出芽率;秋天整地、镇压到位,春种时再压一遍;施底肥,杜绝追肥。
五、着力解决“管理水平怎么提升”的问题
大型农机合作社如果管理上不去,跑、冒、滴、漏都不是小问题。合作社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立了财务核算、规模经营、机械管理等项制度,聘请了专业农技人员、专业财务人员,实施专业化管理。按照作业量,分成6个作业组,包地块、包车,每个生产期一包到底,实行年薪+奖金相结合,奖金额度与农机作业量、管理水平挂钩。特别是强化精细化管理,例如,农机作业、配件都有专人负责,备足常用件,一旦发生故障,地里直接更换,提高工作效率。购买了高压水枪,定期检查清洗,防止机车因粘带易燃物或灰尘过多而起火,有效提高了农机具管护水平。(0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