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措施

2014-09-23 02:58曹清波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措施

曹清波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林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近几年来不断增加,但是在营造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营造林的重要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营造林质量给出关键措施,为今后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措施;造林质量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59-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逐渐提高,对林业资源的利用需求也不断增大,但是目前整个营林由于苗木来源质量问题管理养护不到位,再加上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面积对树木进行采伐,使现有林业资源在减少,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以营造林为切入点,阐述提高营造林质量有哪些关键措施,希望能够为从事林业生产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 营造林的重要意义

1.1 防治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可以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给水质也带来很大危害,在一些植被比较少的地方,如果有大雨,就会使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河里,从而毁坏田地,影响生态平衡,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解决水土流失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强营造林工作,选择一些庞大根系的树木,这样能固定土壤,保持土壤水分流失。

1.2 防治风沙

风沙的袭来,不但可以毁坏很多田园,也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危害。抵御风沙,应该建造防护林,一方面可以降低风沙袭击的程度,另一方面可以使风中的含沙量降低。

1.3 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树木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综合价值,有些树木可作为高档家具材料,有些树木可以作为名贵药材在中医学中进行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林产品有茶叶、水果、药材、橡胶等。

1.4 防止噪音和减少空气污染

通过植树造林,能有效阻断噪音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能减轻空气中污染物及灰尘的含量,有些树木如松柏林杀菌效果非常高,杀菌范围也很广。

2 营造林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树种选择问题

树种的选择决定营造林是否成功,要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树种进行种植,这样才能保证种植后的树种茁壮地生长,达到营造林的目的。

2.2 种苗的选择

优良的种苗是造林质量的重要基础,造林前需要选择一些生长健壮高质量的种苗,以确保树木的成活率及生长过程中对外部条件的抵抗能力。劣质的种苗会影响造林的成功率,因此,在选择种苗时一定要认真的观察有无伤口,病害等问题。

2.3 整地问题

在造林之前,一定要先进行整地,通过整地翻动土壤,改善土壤条件,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透水性、通气性,提高土壤保墒能力,这有利于苗木根系健康生长,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2.4 抚育管理

造林之后,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影响造林的质量,栽种后的树苗应该保持足够的水分和肥料,同时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及时清除林地里的杂草,避免杂草和树苗竞争生长的养分和水分。另外造林的苗木数量要合理密植,不要太密,影响通风透光,不要太疏,影响造林质量。

3 提高营造林质量关键措施

3.1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及时间

现代林业营林中造林方法很多,如植树造林、分殖造林、播种造林等。植苗造林是目前林区造林采用的普遍方法,将林木苗种放在苗圃中培养,然后将树种移栽到种植土地中,优点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要求比较低,适合在水土流失和干旱地方应用。

分殖造林是利用林木的枝、干、根等可再生部位进行种植,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方便、技术简单,成本比较低且成活率较高,同时它继承母本稳定的优良性状,生长稳定。但在实际生产中,很难进行操作,因为这种方法对母树的数量有要求,而且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较高。

播种造林是一种特别简单的方法,即直接将种子播种在营林地上,这种方法不需要进行育苗等程序,简单省力,适合于大面积进行种植,但是此方法对造林地及幼林抚育管理水平的要求很高。在实际造林过程中应该考虑当地的环境、土壤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选用造林方法,这样才能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

造林时间通常选择晴朗的早晨或者傍晚,避免阳光暴晒对树苗的损害。栽种时还要避开雨季尤其是下雨后的连阴天,因为这样的天气会降低树木的成活率。

3.2 培育营林优适良种,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现代化农业之所以优质高产,关键在于选用了良种,林业生产也是同样道理。我国种子园基地建设的设施和规模不完善,经营方式也比较落后,再加上树木品种单一、品质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营林育种基地的建设。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营林苗种基地的建设,培育出优质的良种,另一方面造林用苗可以使用现有的天然苗,如水曲柳、大青杨、椴树、黄菠萝等天然苗经过大自然的筛选,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

3.3 改变营林方式

传统的造林方式带来许多问题,如种植方式落后、管理方式粗放,种子品质下降,这些问题造成了现有林木质量差,生产速度慢,跟市场结合不到一起,所以,积极改变营林方式和营林理念势在必行。通过发展混交林,改变树种单一的局面,让树种配置更加合理化。同时坚持适树适地、适地适种,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等原则,对未来营林方式进行革新。

3.4 搞好营林制度体制建设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章制度,营林造林工作也是如此,针对我国目前营林造林的现状,林业部门要建立可行有效的规章制度,营林工作者要严格执行这些规章条例。第一建立奖惩制度,对那些对营林不重视或者违反规定的要给予严厉惩罚,要在思想上加以纠正和引导,加强制度培训。对一些营林造林好的工人和单位要给予最大限度奖励,对于一些营林效果好的地方要给予物质奖励并且要广泛推广宣传。第二,针对每个营林地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责任要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对于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营林地,要给予相应的惩罚。第三,营林制度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且要及时进行更新,对于一些不合适的制度要坚决淘汰。另外,要加强对“私有林”的推广,这样能提高造林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造林质量。

3.5 加强集约经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要想获取最大的林木生长量,需要长期对营造林进行集约化管理,做到定期施肥、修剪等工作,这有利于苗木快速生长,达到丰产目的。而对一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第一,选择一些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林木,尽量减少种植对病虫害敏感性强的林木。第二,要及时剪去已经受到病虫危害的枝条,减少病原体的传播。第三,加强日常管理工作,提高林木的抵抗能力。第四,注重数目林分质量,健康的林分具有较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但林分密度都不宜过大。第五,如果收到病虫危害,应该采取化学防治的手段,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4 结语

营造林工作是国家百年基业,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但营造林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探索和完善营林造林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林业事业的发展进入正确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黄仁炎.浅析营林造林技术[J].广东科技,2013,(20):104-105.

[2] 张兴春.浅谈营造林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J].农林科技,2012,(10):260-261.

[3] 樊志荣.浅析在可持续发展下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及完善[J].现代园艺,2011,(17):15-16.

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造林技术措施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探寻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及管理研究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