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杉
【摘要】 结合相关的法规政策,构建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矿产企业安全生产评估模型,从矿产企业的资产收益倍数、预计事故发生风险及预计风险损失额,评估企业应计提的专项储备金情况,并根据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对专项安全储备金的计提很大程度取决于资产收益倍数、管理层对事故发生风险及风险损失的预期,并根据相关研究证实煤炭采掘企业的安全信息披露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提高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安全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企业完善安全信息披露,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的监督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确定性等值; 资产收益倍数; 专项储备金; 会计信息
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1-0047-05
一、引言
煤炭采掘业属高危行业,水文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较深、瓦斯危害大、煤尘爆炸危险严重、冲击地压威胁大和煤层自燃发火多等开采特点对煤炭等矿产开采提出了诸多挑战,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不断彰显安全会计的重要性和构建安全会计的必要性。建立安全会计可以帮助经营者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助于政府的监督,同时有利于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安全状况。但当前对安全会计的研究甚少,因此研究安全会计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高资产额(本文定义的资产额为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合计额)反映了矿产企业矿产储量良好。相对于收益水平,高的资产收益倍数反映了矿产企业盈利持续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其确定性等值也就较高。因此,为保障可持续性好的生产情况,矿产企业倾向于计提较高的专项储备金。
同时,企业管理层对事故风险与事故损失的预期也影响着专项储备金的计提情况:如果管理层对事故发生的风险预计较高,会计便提较高的专项储备金;对事故损失的预计越高,计提的专项储备金也会越高。
如果企业计提了较高的专项储备金,在其他条件不变且资产收益倍数一定的情况下,反映了管理层预计的事故风险及风险损失提高,高的专项储备金较好地满足了安全采掘的需要,减少了事故风险及风险损失,反映了矿产企业内部治理情况良好,企业预期收益水平提高,其确定性等值亦高。反映到资本市场上,可以通过资产收益倍数,并结合计提的专项储备金情况,反映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进而判断矿产企业的内部治理情况。
矿产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和会计信息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相关的研究主要关注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资金的核算问题,以及核算方法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例如:专项储备金是否可以税前扣除、该准备金适应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等等。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第一,改进了对专项储备金的认识,其核算及财务结果并不是计提专项储备金的目的,能否有效地保障矿产企业安全生产才是其目的所在;第二,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够反映管理层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评价模型,有助于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与监督;第三,为在资本市场上对矿产企业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
二、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制度背景
为维护矿产工人的利益和社会稳定,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安全设施和安全保障。根据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的要求,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费用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各项费用,应当在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项下以“专项储备”项目单独反映。“专项储备”是一个权益类会计科目和报表科目,适用于执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用于核算高危行业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以及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等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
(二)模型假设
H1:管理层行为是影响矿产企业是否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管理层对风险及风险损失的预期直接影响专项储备金的计提。
H2:管理层在衡量风险收益时,为纯粹的风险规避者,无风险偏好及风险中性的情况。
H3:管理层对风险的预期概率(ae)与事故实际发生概率水平(a)存在差异,即ae>a或a>ae。同样,对风险损失(h)的预期与实际损失也存在差异。
H4: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越高,企业内部治理越好,其市场价值越高。
三、模型设计
(一)风险收益模型
矿产企业期望收益函为:
E(w)=(1-a)×r×(w+e)+a×r×(w-h) (1)
其中,a(0 因企业管理层为风险规避者,设其效用函数为 u(w)=LN(w),效用为: u(w)=(1-a)LN[r×(w+e)]+aLN[r×(w-h)]=LN[r(w+e)1-a×(w-h)a] (2) 即,确定性等值(CE): CE=r(w+e)1-a×(w-h)a (3) 结论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确定性的收入与资产额w、持股比例r、资产收益水平e(反映矿产资源产出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与事故发生损失h呈负相关关系。 证明:dCE/de=(1-a)×r×[(w-h)/(w+e)]a>0 (4) d2CE/dedh=-r(1-a)a×[(w-h)/(w+e)]a-1<0 (5) 推论1:高的资产收益,其确定性收入也高;该效应在预计事故损失较低时更强。即高收益、低风险损失的矿业资产确定性等值较高。 (二)收益保障模型 企业为实现确定的收入水平,须从资产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安全保证金,以实现确定的价值水平CE,即专项储备金(T),提取比例为资产收益e的t倍(0≤t≤1),则有: CE=r×w+r×e(1-t)(6) 即:r(w+e)1-a×(w-h)a=r×w+r×e(1-t) (7) 即:t=(w/e+1)×[1-(w-h)a/(w+e)a] (8) 结论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专项储备金提取比例与资产收益倍数(w/e)正相关,这说明相对于收益水平,资产额越高,矿产资源储量越充足,专项储备金提取越多。 结论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事故发生概率a、风险损失h都与专项储备金提取比率t呈正相关关系,都会加强矿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防止责任事故发生。 证明:dt/da =-[(w/e)+1]*[(w-h)a / (w+e)a]ln[(w-h)/(w+e)]>0 dt/dh=[1/(w+e)]*a(w-h)a-1>0 推论2:专项储备T与资产收益水平e的相关性,取决于e与资产额w和管理层预计事故损失h:当w与h相对于e较高时,管理层会提取较高的专项储备金;当w与h相对于e较低时,管理层会相对少地提取专项储备金。 推论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在高资产收益倍数(w/e)、高风险损失h、高收益水平e时,却有较低的专项储备金T,则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事故风险预期水平(ae)较低。如果过低,即低至ae 推论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预期风险水平ae较高,使得ae>a,即使在资产收益倍数(w/e)、风险损失h、收益水平e不变亦或较低时,管理者都会提取较高的专项储备金T,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进一步使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下降,使(ae-a)增大,将更大幅度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推论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专项储备金提取T的增加,在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或下降)、事故损失h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收益倍数(w/e)和收益水平e上升,反映企业内部治理改善,以前专项储备金低的矿产企业会产生一个相对更大幅度的股价上涨。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
实证研究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CSMAR),采掘行业共50家企业,其中,B01煤炭采选业29家、B0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家、B0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9家。选取50家企业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财务数据。
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专项储备金数据受数据可获得性的制约,因为专项储备金属于权益性资金,列示于盈余公积金下,因此,以盈余公积金与实收资本的比值(扣除企业规模的影响)作为专项储备金的代理变量。
资产额为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的合计数,较好地反映了企业矿产资源总量情况。
资产收益倍数为上述资产额与营业利润的比值,营业利润不包括营业外收支,即不包括资产处置收益,相对总利润较好地反映矿产资源的生产收益情况;相对于销售收入,包含了一部分与生产相关的费用,更真实地体现收益情况。
安全生产收益为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直接反映企业矿产资源开采销售情况,符合安全生产所取得的收益,即矿产资源的开采量。
(二)变量描述(见表1)
(三)专项储备金相关性分析(见表2)
首先通过实证分析,证实资产收益倍数与专项储备金的相关性,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茁1>0,且较为显著,说明资产收益倍数与专项储备金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资产收益倍数越高,矿产企业会提取较高的专项储备金。与销售收入的相关性?茁2不能证实,一方面是由于数据的原因;另一方面,收益水平不能完全确定与专项储备金的关系,而取决于收益水平与资产额和管理层对风险损失及发生概率预计的相对水平。
专项储备金=?茁0+?茁1[(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营业利润]+?茁2销售收入+?滋1
T=?茁0+?茁1(w/e1)+?茁2e2+?滋1
(四)安全信息披露分析(见表3)
矿产企业对专项储备金的提取度是否能够反映到资本市场市场上。一般情况下,专项储备金提取越多,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资产收益倍数或管理层对风险的管理较为谨慎,企业内部治理较好,投资这样的矿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可获得超额收益率。即高资产收益倍数和高专项储备金提取的矿产企业,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越好。实证分析结果证实?茁1>0、?茁2>0。即专项储备金、资产收益倍数与股票的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详见图1—图3。
股票收益率=?茁0+?茁1专项储备金+?茁2(固定资产/营业利润)+?茁3销售收入+?茁4大盘指数+?滋2
Vm=?茁0+?茁1T+?茁2(w/e1)+?茁3e2+?茁4Pm+?滋2
股票收益率=(日收盘价-日开盘价)/日开盘价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确定性的收入(CE)与资产额w、持股比例r、资产收益水平e(反映矿产资源产出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与事故发生损失h呈负相关关系。高的资产收益,其确定性收入也高;该效应在预计事故损失较低时更强。即高收益、低风险损失的矿业资产确定性等值较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专项储备金提取比例与资产收益倍数(w/e)正相关,这说明相对于收益水平,资产额越高,矿产资源储量越充足,专项储备金提取就越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者预计的事故发生概率ae、风险损失h都与专项储备金提取比率t呈正相关关系,都会加强矿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防止责任事故发生。
专项储备与资产收益水平e的相关性取决于e与资产额w和管理层预计事故损失h:当w与h对于e较高时,管理层会提取较高的专项储备金;当w与h对于e较低时,管理层会相对少地提取专项储备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在高资产收益倍数(w/e)、高风险损失h、高收益水平e时,却有较低的专项储备金T,则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事故风险预期水平(ae)较低。如果过低,即低至aea,即使在资产收益倍数(w/e)、收益水平e不变亦或较低时,管理者都会按较高的比率t提取专项储备金,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进一步使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下降,使(ae-a)增大,将更大幅度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在其他条件不变、专项储备金提取比率t增加、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或下降)、事故损失h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收益倍数(w/e)和收益水平e上升,反映企业内部治理改善,在资本市场上,高资产收益倍数的矿产企业,以前专项储备金低的会产生一个相对更大幅度的股价上涨。
(二)完善专项储备核算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的会计处理,真实反映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针对专项储备存在的这些潜在问题,结合有关规定,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为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和管理提供参考。
1.针对专项储备的列示问题。为了如实反映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数据和专项储备的本质,在进行资产负债表列示时,笔者建议采用专项储备列示于所有者权益中,与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平行列示的方法。2.针对煤矿企业潜在的盈余管理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和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生产能力的煤矿企业制定不同的确定标准。3.针对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问题。通过“专项储备”科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或相应安全设备、设施,应该算作企业的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资本公积),在结转固定资产成本的同时,确认一笔资本公积的增加,同时冲减专项储备。即:
借:专项储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通过这样的会计处理,类似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净值就得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如实反映,且在以后的核算管理中与正常购入的固定资产有统一的管理口径,有助于资产的管理,较好地反映了提取的安全储备使用情况,也有利于安全审计工作的开展。这些资产是由已计提的专项储备金来购建的,以此来维持高危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保证安全资金有充足的来源,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 MihirA.Desai,Alexander Dyck,Luigi Zingalse:Theft and tax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4(2007)591-623.
[2] Accident PreventionManual for Industrial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Programs[S].1981.
[3] AndersonJ C,FrankleA W.Voluntary Social Reporting: An Iso-beta Portfolio Analysi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0.
[4]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S].财建〔2004〕119 号,2004-05-21.
[5]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S].财会〔2009〕8 号,2009-06-11.
[6] 高燕燕,黄国良.关于煤炭企业计提专项储备会计问题的思考 [J].中国煤炭,2011(12).
[7] 刘琮洁,刘朝霞.安全会计研究与安全信息研究[J].商业会计,2010(16).
[8] 李恩柱,朱学义,朱琼.浅析安全会计理论体系的属性特征[J].会计之友,2010(3中).
[9] 李恩柱,朱琼.高危行业上市公司安全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会计之友,2010(2上).
[10] 杨世勇,朱学义.煤炭企业生产安全费用披露分析[J]. 中国农业会计,2009(1).
[11] 朱雅琴,姚海鑫.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2).
[12] 张丽.采掘业上市公司安全信息披露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13] 黄国良,罗旭东.我国煤炭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2009(10).
[14] 唐继虹.引入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
[15] 张志成,朱学义.煤矿维简费核算改革设想[J].会计之友,2010(2上).
*本课题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不同类型国土资源用途转换的边际效应分析》资助。
推论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专项储备金提取T的增加,在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或下降)、事故损失h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收益倍数(w/e)和收益水平e上升,反映企业内部治理改善,以前专项储备金低的矿产企业会产生一个相对更大幅度的股价上涨。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
实证研究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CSMAR),采掘行业共50家企业,其中,B01煤炭采选业29家、B0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家、B0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9家。选取50家企业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财务数据。
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专项储备金数据受数据可获得性的制约,因为专项储备金属于权益性资金,列示于盈余公积金下,因此,以盈余公积金与实收资本的比值(扣除企业规模的影响)作为专项储备金的代理变量。
资产额为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的合计数,较好地反映了企业矿产资源总量情况。
资产收益倍数为上述资产额与营业利润的比值,营业利润不包括营业外收支,即不包括资产处置收益,相对总利润较好地反映矿产资源的生产收益情况;相对于销售收入,包含了一部分与生产相关的费用,更真实地体现收益情况。
安全生产收益为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直接反映企业矿产资源开采销售情况,符合安全生产所取得的收益,即矿产资源的开采量。
(二)变量描述(见表1)
(三)专项储备金相关性分析(见表2)
首先通过实证分析,证实资产收益倍数与专项储备金的相关性,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茁1>0,且较为显著,说明资产收益倍数与专项储备金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资产收益倍数越高,矿产企业会提取较高的专项储备金。与销售收入的相关性?茁2不能证实,一方面是由于数据的原因;另一方面,收益水平不能完全确定与专项储备金的关系,而取决于收益水平与资产额和管理层对风险损失及发生概率预计的相对水平。
专项储备金=?茁0+?茁1[(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营业利润]+?茁2销售收入+?滋1
T=?茁0+?茁1(w/e1)+?茁2e2+?滋1
(四)安全信息披露分析(见表3)
矿产企业对专项储备金的提取度是否能够反映到资本市场市场上。一般情况下,专项储备金提取越多,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资产收益倍数或管理层对风险的管理较为谨慎,企业内部治理较好,投资这样的矿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可获得超额收益率。即高资产收益倍数和高专项储备金提取的矿产企业,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越好。实证分析结果证实?茁1>0、?茁2>0。即专项储备金、资产收益倍数与股票的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详见图1—图3。
股票收益率=?茁0+?茁1专项储备金+?茁2(固定资产/营业利润)+?茁3销售收入+?茁4大盘指数+?滋2
Vm=?茁0+?茁1T+?茁2(w/e1)+?茁3e2+?茁4Pm+?滋2
股票收益率=(日收盘价-日开盘价)/日开盘价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确定性的收入(CE)与资产额w、持股比例r、资产收益水平e(反映矿产资源产出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与事故发生损失h呈负相关关系。高的资产收益,其确定性收入也高;该效应在预计事故损失较低时更强。即高收益、低风险损失的矿业资产确定性等值较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专项储备金提取比例与资产收益倍数(w/e)正相关,这说明相对于收益水平,资产额越高,矿产资源储量越充足,专项储备金提取就越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者预计的事故发生概率ae、风险损失h都与专项储备金提取比率t呈正相关关系,都会加强矿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防止责任事故发生。
专项储备与资产收益水平e的相关性取决于e与资产额w和管理层预计事故损失h:当w与h对于e较高时,管理层会提取较高的专项储备金;当w与h对于e较低时,管理层会相对少地提取专项储备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在高资产收益倍数(w/e)、高风险损失h、高收益水平e时,却有较低的专项储备金T,则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事故风险预期水平(ae)较低。如果过低,即低至aea,即使在资产收益倍数(w/e)、收益水平e不变亦或较低时,管理者都会按较高的比率t提取专项储备金,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进一步使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下降,使(ae-a)增大,将更大幅度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在其他条件不变、专项储备金提取比率t增加、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或下降)、事故损失h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收益倍数(w/e)和收益水平e上升,反映企业内部治理改善,在资本市场上,高资产收益倍数的矿产企业,以前专项储备金低的会产生一个相对更大幅度的股价上涨。
(二)完善专项储备核算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的会计处理,真实反映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针对专项储备存在的这些潜在问题,结合有关规定,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为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和管理提供参考。
1.针对专项储备的列示问题。为了如实反映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数据和专项储备的本质,在进行资产负债表列示时,笔者建议采用专项储备列示于所有者权益中,与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平行列示的方法。2.针对煤矿企业潜在的盈余管理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和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生产能力的煤矿企业制定不同的确定标准。3.针对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问题。通过“专项储备”科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或相应安全设备、设施,应该算作企业的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资本公积),在结转固定资产成本的同时,确认一笔资本公积的增加,同时冲减专项储备。即:
借:专项储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通过这样的会计处理,类似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净值就得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如实反映,且在以后的核算管理中与正常购入的固定资产有统一的管理口径,有助于资产的管理,较好地反映了提取的安全储备使用情况,也有利于安全审计工作的开展。这些资产是由已计提的专项储备金来购建的,以此来维持高危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保证安全资金有充足的来源,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 MihirA.Desai,Alexander Dyck,Luigi Zingalse:Theft and tax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4(2007)591-623.
[2] Accident PreventionManual for Industrial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Programs[S].1981.
[3] AndersonJ C,FrankleA W.Voluntary Social Reporting: An Iso-beta Portfolio Analysi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0.
[4]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S].财建〔2004〕119 号,2004-05-21.
[5]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S].财会〔2009〕8 号,2009-06-11.
[6] 高燕燕,黄国良.关于煤炭企业计提专项储备会计问题的思考 [J].中国煤炭,2011(12).
[7] 刘琮洁,刘朝霞.安全会计研究与安全信息研究[J].商业会计,2010(16).
[8] 李恩柱,朱学义,朱琼.浅析安全会计理论体系的属性特征[J].会计之友,2010(3中).
[9] 李恩柱,朱琼.高危行业上市公司安全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会计之友,2010(2上).
[10] 杨世勇,朱学义.煤炭企业生产安全费用披露分析[J]. 中国农业会计,2009(1).
[11] 朱雅琴,姚海鑫.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2).
[12] 张丽.采掘业上市公司安全信息披露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13] 黄国良,罗旭东.我国煤炭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2009(10).
[14] 唐继虹.引入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
[15] 张志成,朱学义.煤矿维简费核算改革设想[J].会计之友,2010(2上).
*本课题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不同类型国土资源用途转换的边际效应分析》资助。
推论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专项储备金提取T的增加,在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或下降)、事故损失h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收益倍数(w/e)和收益水平e上升,反映企业内部治理改善,以前专项储备金低的矿产企业会产生一个相对更大幅度的股价上涨。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
实证研究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CSMAR),采掘行业共50家企业,其中,B01煤炭采选业29家、B0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家、B0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9家。选取50家企业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财务数据。
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专项储备金数据受数据可获得性的制约,因为专项储备金属于权益性资金,列示于盈余公积金下,因此,以盈余公积金与实收资本的比值(扣除企业规模的影响)作为专项储备金的代理变量。
资产额为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的合计数,较好地反映了企业矿产资源总量情况。
资产收益倍数为上述资产额与营业利润的比值,营业利润不包括营业外收支,即不包括资产处置收益,相对总利润较好地反映矿产资源的生产收益情况;相对于销售收入,包含了一部分与生产相关的费用,更真实地体现收益情况。
安全生产收益为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直接反映企业矿产资源开采销售情况,符合安全生产所取得的收益,即矿产资源的开采量。
(二)变量描述(见表1)
(三)专项储备金相关性分析(见表2)
首先通过实证分析,证实资产收益倍数与专项储备金的相关性,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茁1>0,且较为显著,说明资产收益倍数与专项储备金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资产收益倍数越高,矿产企业会提取较高的专项储备金。与销售收入的相关性?茁2不能证实,一方面是由于数据的原因;另一方面,收益水平不能完全确定与专项储备金的关系,而取决于收益水平与资产额和管理层对风险损失及发生概率预计的相对水平。
专项储备金=?茁0+?茁1[(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营业利润]+?茁2销售收入+?滋1
T=?茁0+?茁1(w/e1)+?茁2e2+?滋1
(四)安全信息披露分析(见表3)
矿产企业对专项储备金的提取度是否能够反映到资本市场市场上。一般情况下,专项储备金提取越多,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资产收益倍数或管理层对风险的管理较为谨慎,企业内部治理较好,投资这样的矿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可获得超额收益率。即高资产收益倍数和高专项储备金提取的矿产企业,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越好。实证分析结果证实?茁1>0、?茁2>0。即专项储备金、资产收益倍数与股票的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详见图1—图3。
股票收益率=?茁0+?茁1专项储备金+?茁2(固定资产/营业利润)+?茁3销售收入+?茁4大盘指数+?滋2
Vm=?茁0+?茁1T+?茁2(w/e1)+?茁3e2+?茁4Pm+?滋2
股票收益率=(日收盘价-日开盘价)/日开盘价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确定性的收入(CE)与资产额w、持股比例r、资产收益水平e(反映矿产资源产出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与事故发生损失h呈负相关关系。高的资产收益,其确定性收入也高;该效应在预计事故损失较低时更强。即高收益、低风险损失的矿业资产确定性等值较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专项储备金提取比例与资产收益倍数(w/e)正相关,这说明相对于收益水平,资产额越高,矿产资源储量越充足,专项储备金提取就越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者预计的事故发生概率ae、风险损失h都与专项储备金提取比率t呈正相关关系,都会加强矿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防止责任事故发生。
专项储备与资产收益水平e的相关性取决于e与资产额w和管理层预计事故损失h:当w与h对于e较高时,管理层会提取较高的专项储备金;当w与h对于e较低时,管理层会相对少地提取专项储备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在高资产收益倍数(w/e)、高风险损失h、高收益水平e时,却有较低的专项储备金T,则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事故风险预期水平(ae)较低。如果过低,即低至aea,即使在资产收益倍数(w/e)、收益水平e不变亦或较低时,管理者都会按较高的比率t提取专项储备金,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进一步使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下降,使(ae-a)增大,将更大幅度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在其他条件不变、专项储备金提取比率t增加、实际事故发生概率a(或下降)、事故损失h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收益倍数(w/e)和收益水平e上升,反映企业内部治理改善,在资本市场上,高资产收益倍数的矿产企业,以前专项储备金低的会产生一个相对更大幅度的股价上涨。
(二)完善专项储备核算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的会计处理,真实反映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针对专项储备存在的这些潜在问题,结合有关规定,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为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和管理提供参考。
1.针对专项储备的列示问题。为了如实反映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数据和专项储备的本质,在进行资产负债表列示时,笔者建议采用专项储备列示于所有者权益中,与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平行列示的方法。2.针对煤矿企业潜在的盈余管理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和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生产能力的煤矿企业制定不同的确定标准。3.针对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问题。通过“专项储备”科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或相应安全设备、设施,应该算作企业的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资本公积),在结转固定资产成本的同时,确认一笔资本公积的增加,同时冲减专项储备。即:
借:专项储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通过这样的会计处理,类似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净值就得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如实反映,且在以后的核算管理中与正常购入的固定资产有统一的管理口径,有助于资产的管理,较好地反映了提取的安全储备使用情况,也有利于安全审计工作的开展。这些资产是由已计提的专项储备金来购建的,以此来维持高危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保证安全资金有充足的来源,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 MihirA.Desai,Alexander Dyck,Luigi Zingalse:Theft and tax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84(2007)591-623.
[2] Accident PreventionManual for Industrial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Programs[S].1981.
[3] AndersonJ C,FrankleA W.Voluntary Social Reporting: An Iso-beta Portfolio Analysi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0.
[4]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S].财建〔2004〕119 号,2004-05-21.
[5]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S].财会〔2009〕8 号,2009-06-11.
[6] 高燕燕,黄国良.关于煤炭企业计提专项储备会计问题的思考 [J].中国煤炭,2011(12).
[7] 刘琮洁,刘朝霞.安全会计研究与安全信息研究[J].商业会计,2010(16).
[8] 李恩柱,朱学义,朱琼.浅析安全会计理论体系的属性特征[J].会计之友,2010(3中).
[9] 李恩柱,朱琼.高危行业上市公司安全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会计之友,2010(2上).
[10] 杨世勇,朱学义.煤炭企业生产安全费用披露分析[J]. 中国农业会计,2009(1).
[11] 朱雅琴,姚海鑫.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2).
[12] 张丽.采掘业上市公司安全信息披露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13] 黄国良,罗旭东.我国煤炭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2009(10).
[14] 唐继虹.引入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
[15] 张志成,朱学义.煤矿维简费核算改革设想[J].会计之友,2010(2上).
*本课题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不同类型国土资源用途转换的边际效应分析》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