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娅琪+廖婧怡
摘 要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部门推行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政策,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和路径。然而近年来,绿色金融产品推广受阻。由此,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国际整体宏观环境及国内行业环境的不稳定,治理体系和政策框架的不完善,市场前景的不确定等。
关键词 绿色金融产品;推广受阻;深层原因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51-02
绿色金融是通过金融手段来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多样化,解决污染防治及生态平衡方面的问题,其中,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部门推行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政策,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和路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具体分析绿色金融产品推广受阻的深层次原因,以引导金融机构的资金投资于绿色产业,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1 国际宏观环境
欧债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注意力向能源危机转移,因此欧美国家也加大光伏补贴,使得光伏产业大幅度发展。但2011年以来,全球经济深受债务危机影响,为缓解债务危机,很多国家减少光伏补贴,其中,德国能源部宣布,将加快削减太阳能补贴的步伐,并计划于2017年停止对该行业的支持。基于彭博社报道,国外的政府支持减少,使得产品价格走低,其中多晶硅从2011年初的60万~70万元/t下降到12年上半年的18万~23万元/t[1]。国内的光伏产业供大于求,大多为出口企业。由于过于依赖出口,欧债危机对我国出口型企业影响很大。
双反影响。2012年10月19日,美国几家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提交申请,要求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国光伏业之所以会遭遇到美国的“双反”,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快速降低,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板的质量也越来越好,这在无形中削弱了其他一些国家的竞争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有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偏好,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屡屡受到所谓“反倾销”伤害[2]。双反背后实则是欧美正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各国政府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 国内行业环境
整体来讲,国内绿色低碳行业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仍面临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现状,需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成熟。例如,2005-2010年,风电和光伏行业度过了令人艳羡的黄金5年。以风电整机制造业为例,最盛时期该行业有80家企业存在,潜在产能严重超出了实际市场需求。但由于风电输送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大量安装的风机无法及时并网,不但给发电开发商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也严重阻碍了风电整机制造商的出货速度。
3 治理体系和政策框架不完善
绿色金融产品的发行是国家支持绿色经济的重要金融手段之一,但是绿色金融产品范围广,涉及的金融机构多,在我国乃至世界仍属于新兴事物,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很多产品都缺乏配套法规与细则。总体来说,一是缺乏国家在战略上给予的宏观指导。节能环保部门尚且是一个独立的运行部门,缺乏清晰的界定和统筹的考虑。二是缺少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的产业规划。尽管国家现在加大对于节能环保规划的推行力度,但由于没有整体的战略规划指导。各部门、各地方施行各自计划,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大削弱了国家规划所应带来的效果。三是体制机制建设的滞后性制约了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节能环保产业的体制机制重视不足、投入不够,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4 不确定的市场前景
全国节能环保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从国内市场看,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含可再生能源)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GDP4.7%,带动就业2500万人。根据《经济日报》报道,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t标煤,可带动上万亿元的节能投资。从国际市场看,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达1.3万亿美元/年,12年后将翻一番。
在国际环境方面,刚刚闭幕的联合国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及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大会(COP18/CMP8)上,发达国家淡化其历史责任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倾向进一步明显,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的政治意愿不足。因此,减排力度和减排机制的不确定,发达国家承诺资金能否兑现等问题,都将成为下一届华沙大会谈判的焦点,也使得2012年以后国际气候融资市场发展情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此外,节能减排动力不足,缺乏第三方的量化审核,也导致国际上自愿减排市场发展不乐观。
5 不明确的政策信号,缺少有效的激励
由于金融行业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各部门业务首选有盈利空间的产品,当整个绿色经济体系没有形成的时候,金融机构并不能感受到明确的政府政策信号,很多时候会因为政策方向与实际不符,而使得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所中断。另外,对于发展绿色环保经济,从大多数金融机构角度来说,是有损于自身利益的事情,如果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原本的一些业务会受到限制,会影响它们的收益。因此,激励措施是必要的,但目前来看,市场上尚缺少有力的激励措施,来辅助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进而阻碍了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6 中国金融体系固有的脆弱性,绿色金融体系有断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年公布的对中国金融部门进行的首次正式评估中指出,中国的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脆弱性在逐渐增加。尽管中国在金融部门商业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监管也得到了强化,但金融体系复杂程度的提高以及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带来了风险。中国需要进一步推动改革,以支持金融稳定,并促进强劲和平衡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本照,刘吉鹏,陈剑锐.绿色管理与我国金融业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03(5):87-90.
[2] 章金萍.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保险[J].浙江金融,2006(3):90-95.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