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2014-09-23 08:34姜海霞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大豆技术

姜海霞

摘要:现阶段大豆的生产,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粮食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豆是豆制品的加工原材料,也是饲料作物、油料作物、蛋白质作物,所以大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豆类。农产品的种植三分种、七分管,所以在农作物的种植及生长过程中,必须要运用正确、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从种子的选择、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管理等方方面面来进行保质保量的大豆种植。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对大豆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不仅对大豆作物的种植面积的要求提高,也对单位面积的产量提出了更大的要求。这就需要种植大豆作物的种植者掌握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大豆;田间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21-1

大豆原产中国,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东北最著名,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根据中国大豆气候区划,除了热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和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外,一般均有大豆种植。中国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1 田间管理技术

1.1 间苗、定苗、移苗补缺

要保障大豆作物的保质保量,间苗是非常重要的,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间苗、定苗、移苗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1.1间苗、定苗在间苗、定苗的时候,会把一些已经有病害、打蔫的作物除去,以便确保健康的大豆作物的生长。通常情况下,间苗是在2 片单叶时间苗,把那些杂株、疙瘩苗、疾株、弱株拨除,间苗、定苗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做,根据地区气候的差异,观察单叶平展的时间,第一时间做间苗工作。

1.1.2移苗补缺 移苗补缺就是给缺苗的土地移苗补栽,在移栽的时候为保证成活率,必须注意土壤湿度,埋土的严密度,若土壤湿度小,就要再浇适量的水,这样移栽后的成活机率比较大。移苗成活后,若使幼苗能快速的成长,就要对幼苗施肥,保证幼苗健康生长。

1.2 中耕培土

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大豆中耕的作用不仅能消灭杂草,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协调,因此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加强田间管理是获得大豆高产的保证。大豆田间管理的任务是,疏松土壤、消灭杂草、间苗培根、追肥灌水等,以促进大豆生长。当有徒长和倒伏倾向时,需要采用各种抑制生长措施,按照大豆高产的形态和生理指标促控生长进程,以达到计划产量的目标。

1.3 大豆施肥

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混施磷、钾肥。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与堆肥堆沤约半月,播种时加入草木灰100~150公斤,充分拌匀,开沟条施或穴施。

种肥。种肥在未施基肥或基肥数量较少条件下施用。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10~15公斤和硝酸铵3~5公斤,或磷酸铵5公斤左右。施肥深度8~10厘米,距离种子6~8厘米为好。

追肥大豆是否追施氮肥,取决于前期的施肥情况。如果基肥种肥均未施而土壤肥力水平又较低时,可在初花期施少量氮肥,一般每亩施尿素4~5公斤或硝铵5~10公斤,追肥时应与大豆植株保持距离10厘米左右。土壤缺磷时在追肥中还应补施磷肥,磷铵是大豆理想的氮磷追肥。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不要追施氮肥。根外追肥可在盛花期或终花期。多用尿素和钼酸铵。尿素亩施1~2公斤,磷酸二氢钾75~100克,加水40~50公斤。

补锌播种时每亩配施0.5~1公斤硫酸锌或用0.2%~0.3%硫酸锌溶液在苗期、初花期叶面喷施。土壤有效硼含量在低于0.5毫克/升,施硼效果显著。可用0.1%浓度的硼酸或硼砂作根外喷施。

1.4 鼓粒成熟期管理

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促进养分向子粒中转移,促粒饱增粒重,适期早熟则是这个时期管理的中心。这个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遇旱无雨,应及时浇水,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大豆黄熟末期为适收期。当种子含水量达到13%时可以入库。

1.5 防治病虫害

大豆的病虫害很严重,所以防护工作一定要做好,大豆作物病虫害多达30多种,大豆作物最容易患的病害有:花叶病、炭疽病、紫斑病、锈病、霜霉病、灰斑病等,最常见的大豆作物虫害有:小地老虎、潜根蝇、食心虫、大豆蚜虫、孢囊线虫等等。具体病虫害防治的方法要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最好去询问专业技术人员,不可自己盲目行事。

所以,大豆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一定要做到位,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其中最主要的防护措施就是要依靠喷洒农药,也可以与非寄生作物或者禾谷类作物相互轮植,时间最好是3~5 年,可以很好地防护虫害。

2 结语

总之,大豆的田间管理要点就是,大豆的间苗、定苗、移苗补缺,中耕培土,大豆施肥,鼓粒成熟期管理和大豆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金双义.玉米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2).

[2] 刘锦红,全玉粉.大豆分层施肥技术[J].应用科技,1998,(04).

[3] 那运伟,李国胜,刘伯方.黑龙江省春小麦大豆多年平均需水量变化规律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02).

[4] 金双义.玉米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2).

[5] 杨立方.大豆播种技术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7).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大豆技术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无花果田间管理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