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康+刘慧+王圣元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馆;应用
摘 要:文章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客观地分析了其对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6-0132-03
收稿日期:2014-04-12
1 研究对象相关背景
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新馆于2012年6月1日正式开馆,馆内新增的自助化设备也同时启用。在半年多的使用过程中,新的自助设备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经过半年的试运行,图书的借还工作基本上由自助设备来承担,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由原先的借还图书改为专职的读者咨询。无线网络的全馆覆盖方便了读者的上网需求,但是多媒体阅览室上网的读者人数随之减少。读报机的使用减少了报纸等的订阅量,节约了馆内经费,从而改变了馆内资源结构。门禁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对读者入馆进行实名认证管理,还可以准确协助工作人员对读者人次进行统计。自助打印复印一体机的使用,方便了读者在馆内对非可借馆藏资源的获取。上述的自助化设备,不仅仅反映了一个馆的信息化程度,而且在实际的工作提高了馆内的工作效率。
2 对流通工作的影响
2.1 自助借还系统概述
目前,从国内采用的自助借还系统看,自助借还书系统对文献资料的自动识别必须通过条码识别模式或无线射频模式来完成,最具代表性的是Barcode( 条码) 识别模式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模式。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采用了Barcode( 条码) 识别模式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借还设备,其包括:江苏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ZT2000型自助借还书机1套、ZT5000型24小时自助还书机1套、3M中国有限公司的7210型读者自助借还系统1套。基于Barcode 模式的自助借还系统实质上是将条码阅读器( 条码扫描仪)、充消磁仪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借还书终端整合为一体,读者根据终端显示器的提示进行自助借还书操作。自助借还设备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2 借还工作的影响分析
在流通工作中,新馆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借还的方式,读者可以自由选择人工和自助两种服务方式,既减少了排队时间,也分流了工作人员的部分工作量。另外,有了自助借书机,不管是否在借书高峰期,或工作人员在否,读者都可自助借还书,等于多了一种借还书的途径,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通过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汇文系统统计模块功能进行借还量的数据统计,从2012年6月1日起开始至2012年12月31日止,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012年度新馆试运行阶段相关借还量统计分析表
2012年6月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0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BHD]自助设备借还书数量(册) 20,631 228 55 27,058 21,633 26,178 25,006
总借还书数量(册) 37,807 1,192 591 33,501 22,386 26,962 25,842
[BHDG4]自助设备借还书数量占总借还书数量百分比(%) 55 19 10 81 97 99 97
从表1可以看出,自助借还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使用率在逐步提高,最终取代了人工借还,占据了馆内图书借还量的主导地位。通过这样的转变,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就可以从原来的图书借还工作向读者咨询服务的方向转变。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自助还书机做到了24小时无人值守,解决了读者还书受开馆时间制约的问题。
3 对读者服务的影响
3.1 信息获取渠道的改变
[JP2]读报机以及无线网络的全馆覆盖,在基础设施上方面了读者。在当今,个人移动无线设备的广泛使用,例如: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扩展了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符合现今图书馆的发展需要。
无线局域网的覆盖,仅满足馆内的接入,当读者需要用手机等无线设备快速查询馆内相关咨询时,还需要有相应的移动图书馆应用。晓庄学院图书馆规划的移动图书馆,正处于调研阶段。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的广泛使用,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而且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手机图书馆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手机图书馆拥有广泛的用户平台,馆员的主要工作就必须放到图书馆的门户网站的建设中来,以方便读者使用手机图书馆,强化个性化服务,挖掘特色服务,加强版权保护并保障技术安全,这是提供手机图书馆服务的图书馆技术人员将来需要面对的严峻的问题。总之,做好手机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必将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人性化、科技化,使之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部分,既方便了读者,又避免了图书馆的边缘化。手机图书馆将作为传统图书馆的一个补充,进入到广大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去。
3.2 读者服务功能的转变
自助打印复印一体机系统,采用完全的自助服务功能,可以无人值守。但是,在现实中,还有学生不会操作,因而影响了使用效率。
多媒体阅览室采用自助上网系统,可以无人值守。但是,由于部分读者对于计算机使用的不规范,经常造成计算机的死机现象,需要工作人员现场处理。经过半年的磨合,现在这种现象在逐步减少。自助上网系统在服务器端,可以将在一定时间内无人操作的计算机设置成自动关机,这样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而且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
总之,自助系统的使用,既体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又让读者从心理上感觉自己就是图书馆的主人,可以自主地使用图书馆内的一切设施。
4 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为了方便图书馆管理决策层对馆内读者效率进行评价,需要对一些原始数据,如进馆人次、读者借阅量等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现在大多数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全方位开架服务模式,准确而有效地获取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如每天的进馆人数、进馆高峰期、进馆人员的身份等,对提高图书馆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完善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校园管理的开放性,读者在图书馆丢失物品等事件时有发生,为了给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校外闲散人员随便进入图书馆而发生丢失物品等治安问题,引入门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图书馆门禁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否对图书馆的日常管理至关重要,而对门禁系统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门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采用的门禁系统是3M公司的一套四通道图书馆专用油压门闸系统和一套双通道图书馆专用油压门。通过对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2012年6 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入馆人数进行统计,得出数据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17点~18点进馆的读者最多,达到总进馆人数的13%,这段时间是读者下午第三节课结束进馆学习的时间段,18点~19点的进馆人数与中午12点~13点的进馆人数相同,都达到了总进馆人数的11%,这时候是读者下课后进入图书馆自习的时间段。通过掌握读者进馆人数的规律,阅览室、自习室的维修、维护以及相关总服务台等窗口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避开高峰期。
门禁系统还可以配合一些部门进行相关安全调查的工作,如可以对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进行身份识别等,当然,这个需要保卫处的监控摄像头的同步拍摄。根据对读者在馆人数的信息的统计,图书馆的管理者可以合理地调配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读者的满意度。
5 存在的问题
对于晓庄学院图书馆的自助借还设备,读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太熟悉,需要工作人员具体指导,这样难免就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门禁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读者的进馆习惯,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化图书馆的一种规范性。但是在最初使用的过程中,一部分读者的不理解,造成了一些言语冲突,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以及读者的逐步理解中,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读者都能自觉遵守这项制度。当然,门禁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门禁的油压系统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不灵活,甚至卡住。无线局域网的使用,方便了读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查阅。根据半年的数据统计,多媒体阅览室的读者使用人次,正在逐步降低。
6 结语
晓庄学院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图书馆相关服务效率的提高。不同种类的自助设备的使用,在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满足了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图书馆技术人员对相应功能的学习、使用甚至开发,必定能推进图书馆信息化的不断前进,从而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以及现代化。
参考文献:
[1]E lizabeth D. Liddy.iSch ool and the iS chool at Syracuse u niversity[J].图书情报知识,2008(9):17-20.
[2] 肖焕忠.两种借还管理系统的应用比较[J].图书馆杂志,2007(4):39-41.
[3] 师晓青.文献缺损智能识别技术在图书馆自助服务中的应用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56-58.
[4] 陆 康,刘 慧,王圣元.基于3G 无线网络时代手机图书馆的前景与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7):177-179.
[5] 姜元鹏等.高校图书馆门禁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44-47.
(编校:严 真)
endprint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馆;应用
摘 要:文章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客观地分析了其对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6-0132-03
收稿日期:2014-04-12
1 研究对象相关背景
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新馆于2012年6月1日正式开馆,馆内新增的自助化设备也同时启用。在半年多的使用过程中,新的自助设备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经过半年的试运行,图书的借还工作基本上由自助设备来承担,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由原先的借还图书改为专职的读者咨询。无线网络的全馆覆盖方便了读者的上网需求,但是多媒体阅览室上网的读者人数随之减少。读报机的使用减少了报纸等的订阅量,节约了馆内经费,从而改变了馆内资源结构。门禁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对读者入馆进行实名认证管理,还可以准确协助工作人员对读者人次进行统计。自助打印复印一体机的使用,方便了读者在馆内对非可借馆藏资源的获取。上述的自助化设备,不仅仅反映了一个馆的信息化程度,而且在实际的工作提高了馆内的工作效率。
2 对流通工作的影响
2.1 自助借还系统概述
目前,从国内采用的自助借还系统看,自助借还书系统对文献资料的自动识别必须通过条码识别模式或无线射频模式来完成,最具代表性的是Barcode( 条码) 识别模式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模式。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采用了Barcode( 条码) 识别模式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借还设备,其包括:江苏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ZT2000型自助借还书机1套、ZT5000型24小时自助还书机1套、3M中国有限公司的7210型读者自助借还系统1套。基于Barcode 模式的自助借还系统实质上是将条码阅读器( 条码扫描仪)、充消磁仪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借还书终端整合为一体,读者根据终端显示器的提示进行自助借还书操作。自助借还设备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2 借还工作的影响分析
在流通工作中,新馆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借还的方式,读者可以自由选择人工和自助两种服务方式,既减少了排队时间,也分流了工作人员的部分工作量。另外,有了自助借书机,不管是否在借书高峰期,或工作人员在否,读者都可自助借还书,等于多了一种借还书的途径,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通过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汇文系统统计模块功能进行借还量的数据统计,从2012年6月1日起开始至2012年12月31日止,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012年度新馆试运行阶段相关借还量统计分析表
2012年6月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0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BHD]自助设备借还书数量(册) 20,631 228 55 27,058 21,633 26,178 25,006
总借还书数量(册) 37,807 1,192 591 33,501 22,386 26,962 25,842
[BHDG4]自助设备借还书数量占总借还书数量百分比(%) 55 19 10 81 97 99 97
从表1可以看出,自助借还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使用率在逐步提高,最终取代了人工借还,占据了馆内图书借还量的主导地位。通过这样的转变,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就可以从原来的图书借还工作向读者咨询服务的方向转变。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自助还书机做到了24小时无人值守,解决了读者还书受开馆时间制约的问题。
3 对读者服务的影响
3.1 信息获取渠道的改变
[JP2]读报机以及无线网络的全馆覆盖,在基础设施上方面了读者。在当今,个人移动无线设备的广泛使用,例如: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扩展了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符合现今图书馆的发展需要。
无线局域网的覆盖,仅满足馆内的接入,当读者需要用手机等无线设备快速查询馆内相关咨询时,还需要有相应的移动图书馆应用。晓庄学院图书馆规划的移动图书馆,正处于调研阶段。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的广泛使用,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而且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手机图书馆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手机图书馆拥有广泛的用户平台,馆员的主要工作就必须放到图书馆的门户网站的建设中来,以方便读者使用手机图书馆,强化个性化服务,挖掘特色服务,加强版权保护并保障技术安全,这是提供手机图书馆服务的图书馆技术人员将来需要面对的严峻的问题。总之,做好手机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必将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人性化、科技化,使之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部分,既方便了读者,又避免了图书馆的边缘化。手机图书馆将作为传统图书馆的一个补充,进入到广大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去。
3.2 读者服务功能的转变
自助打印复印一体机系统,采用完全的自助服务功能,可以无人值守。但是,在现实中,还有学生不会操作,因而影响了使用效率。
多媒体阅览室采用自助上网系统,可以无人值守。但是,由于部分读者对于计算机使用的不规范,经常造成计算机的死机现象,需要工作人员现场处理。经过半年的磨合,现在这种现象在逐步减少。自助上网系统在服务器端,可以将在一定时间内无人操作的计算机设置成自动关机,这样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而且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
总之,自助系统的使用,既体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又让读者从心理上感觉自己就是图书馆的主人,可以自主地使用图书馆内的一切设施。
4 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为了方便图书馆管理决策层对馆内读者效率进行评价,需要对一些原始数据,如进馆人次、读者借阅量等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现在大多数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全方位开架服务模式,准确而有效地获取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如每天的进馆人数、进馆高峰期、进馆人员的身份等,对提高图书馆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完善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校园管理的开放性,读者在图书馆丢失物品等事件时有发生,为了给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校外闲散人员随便进入图书馆而发生丢失物品等治安问题,引入门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图书馆门禁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否对图书馆的日常管理至关重要,而对门禁系统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门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采用的门禁系统是3M公司的一套四通道图书馆专用油压门闸系统和一套双通道图书馆专用油压门。通过对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2012年6 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入馆人数进行统计,得出数据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17点~18点进馆的读者最多,达到总进馆人数的13%,这段时间是读者下午第三节课结束进馆学习的时间段,18点~19点的进馆人数与中午12点~13点的进馆人数相同,都达到了总进馆人数的11%,这时候是读者下课后进入图书馆自习的时间段。通过掌握读者进馆人数的规律,阅览室、自习室的维修、维护以及相关总服务台等窗口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避开高峰期。
门禁系统还可以配合一些部门进行相关安全调查的工作,如可以对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进行身份识别等,当然,这个需要保卫处的监控摄像头的同步拍摄。根据对读者在馆人数的信息的统计,图书馆的管理者可以合理地调配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读者的满意度。
5 存在的问题
对于晓庄学院图书馆的自助借还设备,读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太熟悉,需要工作人员具体指导,这样难免就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门禁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读者的进馆习惯,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化图书馆的一种规范性。但是在最初使用的过程中,一部分读者的不理解,造成了一些言语冲突,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以及读者的逐步理解中,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读者都能自觉遵守这项制度。当然,门禁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门禁的油压系统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不灵活,甚至卡住。无线局域网的使用,方便了读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查阅。根据半年的数据统计,多媒体阅览室的读者使用人次,正在逐步降低。
6 结语
晓庄学院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图书馆相关服务效率的提高。不同种类的自助设备的使用,在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满足了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图书馆技术人员对相应功能的学习、使用甚至开发,必定能推进图书馆信息化的不断前进,从而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以及现代化。
参考文献:
[1]E lizabeth D. Liddy.iSch ool and the iS chool at Syracuse u niversity[J].图书情报知识,2008(9):17-20.
[2] 肖焕忠.两种借还管理系统的应用比较[J].图书馆杂志,2007(4):39-41.
[3] 师晓青.文献缺损智能识别技术在图书馆自助服务中的应用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56-58.
[4] 陆 康,刘 慧,王圣元.基于3G 无线网络时代手机图书馆的前景与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7):177-179.
[5] 姜元鹏等.高校图书馆门禁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44-47.
(编校:严 真)
endprint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馆;应用
摘 要:文章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客观地分析了其对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6-0132-03
收稿日期:2014-04-12
1 研究对象相关背景
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新馆于2012年6月1日正式开馆,馆内新增的自助化设备也同时启用。在半年多的使用过程中,新的自助设备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经过半年的试运行,图书的借还工作基本上由自助设备来承担,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由原先的借还图书改为专职的读者咨询。无线网络的全馆覆盖方便了读者的上网需求,但是多媒体阅览室上网的读者人数随之减少。读报机的使用减少了报纸等的订阅量,节约了馆内经费,从而改变了馆内资源结构。门禁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对读者入馆进行实名认证管理,还可以准确协助工作人员对读者人次进行统计。自助打印复印一体机的使用,方便了读者在馆内对非可借馆藏资源的获取。上述的自助化设备,不仅仅反映了一个馆的信息化程度,而且在实际的工作提高了馆内的工作效率。
2 对流通工作的影响
2.1 自助借还系统概述
目前,从国内采用的自助借还系统看,自助借还书系统对文献资料的自动识别必须通过条码识别模式或无线射频模式来完成,最具代表性的是Barcode( 条码) 识别模式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模式。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采用了Barcode( 条码) 识别模式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借还设备,其包括:江苏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ZT2000型自助借还书机1套、ZT5000型24小时自助还书机1套、3M中国有限公司的7210型读者自助借还系统1套。基于Barcode 模式的自助借还系统实质上是将条码阅读器( 条码扫描仪)、充消磁仪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借还书终端整合为一体,读者根据终端显示器的提示进行自助借还书操作。自助借还设备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2 借还工作的影响分析
在流通工作中,新馆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借还的方式,读者可以自由选择人工和自助两种服务方式,既减少了排队时间,也分流了工作人员的部分工作量。另外,有了自助借书机,不管是否在借书高峰期,或工作人员在否,读者都可自助借还书,等于多了一种借还书的途径,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通过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汇文系统统计模块功能进行借还量的数据统计,从2012年6月1日起开始至2012年12月31日止,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012年度新馆试运行阶段相关借还量统计分析表
2012年6月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0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BHD]自助设备借还书数量(册) 20,631 228 55 27,058 21,633 26,178 25,006
总借还书数量(册) 37,807 1,192 591 33,501 22,386 26,962 25,842
[BHDG4]自助设备借还书数量占总借还书数量百分比(%) 55 19 10 81 97 99 97
从表1可以看出,自助借还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使用率在逐步提高,最终取代了人工借还,占据了馆内图书借还量的主导地位。通过这样的转变,总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就可以从原来的图书借还工作向读者咨询服务的方向转变。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自助还书机做到了24小时无人值守,解决了读者还书受开馆时间制约的问题。
3 对读者服务的影响
3.1 信息获取渠道的改变
[JP2]读报机以及无线网络的全馆覆盖,在基础设施上方面了读者。在当今,个人移动无线设备的广泛使用,例如: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扩展了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符合现今图书馆的发展需要。
无线局域网的覆盖,仅满足馆内的接入,当读者需要用手机等无线设备快速查询馆内相关咨询时,还需要有相应的移动图书馆应用。晓庄学院图书馆规划的移动图书馆,正处于调研阶段。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的广泛使用,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而且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手机图书馆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手机图书馆拥有广泛的用户平台,馆员的主要工作就必须放到图书馆的门户网站的建设中来,以方便读者使用手机图书馆,强化个性化服务,挖掘特色服务,加强版权保护并保障技术安全,这是提供手机图书馆服务的图书馆技术人员将来需要面对的严峻的问题。总之,做好手机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必将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人性化、科技化,使之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部分,既方便了读者,又避免了图书馆的边缘化。手机图书馆将作为传统图书馆的一个补充,进入到广大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去。
3.2 读者服务功能的转变
自助打印复印一体机系统,采用完全的自助服务功能,可以无人值守。但是,在现实中,还有学生不会操作,因而影响了使用效率。
多媒体阅览室采用自助上网系统,可以无人值守。但是,由于部分读者对于计算机使用的不规范,经常造成计算机的死机现象,需要工作人员现场处理。经过半年的磨合,现在这种现象在逐步减少。自助上网系统在服务器端,可以将在一定时间内无人操作的计算机设置成自动关机,这样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而且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
总之,自助系统的使用,既体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又让读者从心理上感觉自己就是图书馆的主人,可以自主地使用图书馆内的一切设施。
4 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为了方便图书馆管理决策层对馆内读者效率进行评价,需要对一些原始数据,如进馆人次、读者借阅量等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现在大多数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全方位开架服务模式,准确而有效地获取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如每天的进馆人数、进馆高峰期、进馆人员的身份等,对提高图书馆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完善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校园管理的开放性,读者在图书馆丢失物品等事件时有发生,为了给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校外闲散人员随便进入图书馆而发生丢失物品等治安问题,引入门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图书馆门禁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否对图书馆的日常管理至关重要,而对门禁系统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门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采用的门禁系统是3M公司的一套四通道图书馆专用油压门闸系统和一套双通道图书馆专用油压门。通过对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2012年6 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入馆人数进行统计,得出数据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17点~18点进馆的读者最多,达到总进馆人数的13%,这段时间是读者下午第三节课结束进馆学习的时间段,18点~19点的进馆人数与中午12点~13点的进馆人数相同,都达到了总进馆人数的11%,这时候是读者下课后进入图书馆自习的时间段。通过掌握读者进馆人数的规律,阅览室、自习室的维修、维护以及相关总服务台等窗口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避开高峰期。
门禁系统还可以配合一些部门进行相关安全调查的工作,如可以对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进行身份识别等,当然,这个需要保卫处的监控摄像头的同步拍摄。根据对读者在馆人数的信息的统计,图书馆的管理者可以合理地调配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读者的满意度。
5 存在的问题
对于晓庄学院图书馆的自助借还设备,读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太熟悉,需要工作人员具体指导,这样难免就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门禁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读者的进馆习惯,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化图书馆的一种规范性。但是在最初使用的过程中,一部分读者的不理解,造成了一些言语冲突,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以及读者的逐步理解中,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读者都能自觉遵守这项制度。当然,门禁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门禁的油压系统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不灵活,甚至卡住。无线局域网的使用,方便了读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查阅。根据半年的数据统计,多媒体阅览室的读者使用人次,正在逐步降低。
6 结语
晓庄学院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图书馆相关服务效率的提高。不同种类的自助设备的使用,在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满足了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图书馆技术人员对相应功能的学习、使用甚至开发,必定能推进图书馆信息化的不断前进,从而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以及现代化。
参考文献:
[1]E lizabeth D. Liddy.iSch ool and the iS chool at Syracuse u niversity[J].图书情报知识,2008(9):17-20.
[2] 肖焕忠.两种借还管理系统的应用比较[J].图书馆杂志,2007(4):39-41.
[3] 师晓青.文献缺损智能识别技术在图书馆自助服务中的应用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56-58.
[4] 陆 康,刘 慧,王圣元.基于3G 无线网络时代手机图书馆的前景与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7):177-179.
[5] 姜元鹏等.高校图书馆门禁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44-47.
(编校:严 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