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林芳 杨洲
当前,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湖南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与文化领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把深化改革和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让文化软实力“硬”起来。
其一,“踩油门”,使制度红利激发活力。一是转变职能“顺关系”。湖南将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一方面,通过整合文化行政机构和职责,减少和规范文化行政审批,赋予文化企事业单位更大的灵活度。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与综合执法关系,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完善机制“优服务”。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既要保证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又要保证文化企业正确导向。湖南将切实贯彻这“两个保证”,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三是政策引导“添动力”。政府在文化管理中要变“管”为“给”,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是关键。湖南将在贯彻落实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结合湖南实际,启动系列改革配套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
其二,“注能量”,促文化企业茁壮成长。一是以“规模化”壮大国有骨干文化企业。鼓励省属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更多国有骨干文化企业集团。二是以“多元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等产业,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省属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的改制经营。三是以“专业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挥省文化旅游担保投资公司、湖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平台的积极作用,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以大湘西为重点,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以长株潭为重点,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其三,“增雨露”,推文化福利惠及万家。一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目前,制定湖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和指标体系已经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湖南还将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和评价权交给群众。二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湖南将建立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综合统筹市、县、街道(社区)和县、乡、村这两个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将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整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三是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科学化”。湖南从今年开始,将陆续启动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博物馆组建理事会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吸纳有关方面代表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社会化”。湖南在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的同时,将鼓励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资助项目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共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
其四,“辟通道”,让湖湘文化唱响世界。一是政府引导,搭好平台。湖南将充分利用文博会、沪洽周、走进东盟等展会活动平台,发挥“湘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前期成果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企业主体,打造品牌。打造一批“湖湘特色、中国风格、国际气派”的外向型文化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增强文化传播能力。三是市场运作,创新模式。将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营销意识,拓展文化出口的平台和渠道,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外主流社会和主流人群。四是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发挥社会力量在走出去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建设,通过政企互动、各方联合、上下联动,集聚走出去的合力。
(执笔:龚林芳 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