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哈尔滨市双胞胎兄弟赵一飞和赵一鸣,分别以676分和666分的成绩,进入黑龙江省高分段,让人羡慕不已。那么,小兄弟俩又是怎样学习、生活的呢?
出生相差2分钟 弟弟总是受照顾的那一个
“高考我们的分数差了10分,我还是没追上我哥啊。”赵一鸣笑着说。当年中考的时候,哥哥就比自己多了8分,最后哥哥去了哈三中,赵一鸣则考到了哈六中。赵一鸣说,哥哥比自己早2分钟出生,但就是这2分钟让自己总比哥哥差了那么一点点,“我哥高中三年一直住校,一切事情都自己完成,而我与父母同住,受爸妈的照顾比较多。”赵一鸣觉得自己总是被照顾的那一个。
初三时,兄弟俩从外地转学到哈市,被分到同一个班级。弟弟赵一鸣性格比较内向,同学们每次跟他开玩笑时,哥哥赵一飞总是出来帮他“解围”。如果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他会第一时间求助哥哥。“我哥在我身边,我感觉特别踏实,什么事情都不用我操心。”
每晚打电话讲题 互做试卷补充知识
双胞胎兄弟学习成绩这么好,难道真有心灵感应吗?“这个还真没有,反正我是没感觉。”赵一鸣说,他俩小学、初中都在一个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之后,兄弟俩考到了不同的学校,由于哥哥的学校可以住校,所以父母就把家搬到了哈六中附近,方便照顾赵一鸣。这样兄弟俩每逢周末才能见面,平时沟通就靠电话,内容除了一天中的见闻,最多的就是探讨学习上的问题。
赵一鸣说,哥哥给自己讲题的时候比较多,白天弄不懂的问题,晚上一个电话基本搞定。“我哥的解题思路有时候比我清晰,经过他的讲解,我的疑问马上就能解决。”虽然是讲题,但兄弟俩也有因意见不统一而“争吵”的时候,而最后的赢家就是方法正确的那个人。兄弟俩不会特意去给对方赔礼道歉,“夸张点说,上一秒我们还吵架,下一秒就又变成好兄弟了。”
说起学习秘诀,赵一鸣告诉记者,他俩的学习方法很普通,可能唯一比其他人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他们可以互相做各自学校的试卷,有什么遗漏的知识也可以随时补充。每到周末,兄弟俩顾不上休息和聊天,在家中开始做试卷,遇到问题,晚饭过后再一起研究。
“哥,没事,你是最棒的!”
今年,赵一飞和赵一鸣两人都参加了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哥哥赵一飞报考的是浙江大学,弟弟赵一鸣则报考了哈工大。遗憾的是,哥哥没有进入面试,赵一鸣说,成绩公布的那天晚上两人通话时,哥哥情绪很低落。“哥,没事,你是最棒的,凭你的能力一定能考上浙大的。”赵一鸣说这不是安慰哥哥的话,而是发自他内心地相信哥哥,“最后我哥的高考成绩确实印证了我对他的信心。”
有了弟弟的鼓励,哥哥逐渐走出阴影,高考时充分发挥了实力。
很快,兄弟俩就要步入不同的高校学习,这意味着两人将分开很长时间,“我从没想象过身边没有我哥会是什么样子。”赵一鸣坦言,他很享受与哥哥在一起的时光,“我想我一开始会有些不适应,希望今后会逐渐习惯,独立地生活,就像我哥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