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声乐教学法在高校声乐课中的运用

2014-09-21 09:37李仁莉
艺术评鉴 2014年16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

李仁莉

摘要:传统的高校声乐小组课都是以多个学生一组的形式来教学,忽略了声乐训练有别于其他科目学习的不同或者说具有学科的特殊性,这种声乐训练模式无法培养出21世纪高素质与复合型人才。因此“研讨式”声乐教学法,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提出与改进,这种教学方式更符合高校学生声乐学习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声乐教学 改革 “研讨式”声乐教学法

高校音乐教育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便是声乐课,总体可把声乐课分为两大类:一是声乐小课,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一对一单独授课模式。二是声乐小组课,是一对二或者一对多,一对多的声乐小组课是近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育方式。探索声乐课教学改革的举措,有利于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符合学生的根本利益。我们都知道,声乐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以技能经验传授为主要和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这也是为什么一对一的声乐小课更适合对学生发声训练。声乐不同于其他技能学科,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生牢牢掌握声乐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与这门学科相关联的一些能力,比如在观察、理解、应用等方面。

一、高校声乐小组课教学的基本现状

高校声乐小组课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近年来艺术类专业招生的扩大,逐步产生了替代一对一教学的声乐小组课教学模式,而这两种教学方式在实际运用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与不足。

(一)多人组声乐课存在的弊端

1.课程枯燥乏味。学生除了唱之外没有别的互动形式,没有给学生和老师单独研讨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呆板与逆来顺受,不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形成一种教与学的互动局面。

2.内容无创新性。在多人组声乐小组课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几个同学演唱的曲目是一样的。声乐训练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因地制宜的过程,即每个同学身上具备的问题是不同的,同一首曲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无法改正。这样的小组课违法了声乐训练的规律,更多寻找的是发展学生声音的共性,妄图寻找一种模式改变所用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

3.上课质量不佳。长期以来,这样的上课形式会经过时间的推移,磨灭了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老师在多个学生一起发声的同时也会产生审美疲劳,教师无需花时间与精力备课,学生更无需过多的准备些什么,因为大家一起练声与演唱,老师根本听不出某个学生发声技术掌握的情况。老师在下面听,认真负责的老师会稍加几句评论就算结束。学生演唱不可能每次都尽善尽美,重复的曲目,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

(二)一对一声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如果高校声乐课全部采用一对一单独授课模式去教学,虽然效率高,但是老师与学生的比列严重失调,也就是说如果这样排下去学生有可能两个月才能上一节课。

2.教师的精力有限。一个教师负责很多学生的声乐训练,那么他的体力将严重透支。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本文中提到一种声乐教学法,在不改变原有的声乐小组课的模式前提下,提高小组课质量采用的“研讨式”声乐教学法。

二、“研讨式”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研讨式”教学

在声乐小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围绕着某一知识点或某一个学生存在的声乐问题进行展开研讨,其次是老师运用自己的手段去改善学生的发声问题。在研讨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进行发言同时会听到其他同学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或者对同一问题给出的解决策略而说出自己的见解。

每一个同学在研讨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快速的组织语言去说出自己的想法,还要不停的思考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尽力准确表达在这个问题中自己的看法。不断进行类似的研讨学习会促使学生们养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培养学生乐于交流、善于观察、善于提问与讲解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一定的即兴演讲能力与感染力,复习了自己所学的知识。而这些素质也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不仅是靠教师教出来,它也是一点一滴的培养、积累与磨练出来的。在进行研讨式声乐教学过程中歌曲布置讲求个性与共性,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基本音乐素养、音色、演唱技巧等都不一样,所以声乐教师在琴房上课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特征,从而为学生布置适合的歌曲,这就是个性的选择。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共性,也就是说可以找一些适合的歌曲供程度相似的学生一块儿训练,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更能使学生在集体演唱中树立歌唱的信心。

(二)“研讨式”教学解决的问题

在声乐技巧训练与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安排一些声乐教学理论研讨的课时,因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前提条件与基础。把技巧训练和声乐理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声乐理论学习更好的为歌唱服务。“研讨式”教学法能够为声乐理论的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大大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小组课上与指导教师的研讨中能更理性的认识问题,声乐的知识理论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这一点也是学生在以后自己从事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积累手段。

三、“研讨式”教学法的优势

(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校学生处在人生的一个特殊转折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趋于日渐成熟的状态,独立的生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需要大大的提高。同时新的社会时期对有才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声乐学生就更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日常学习。声乐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样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比其他学科更抽象、更难找到训练的逻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经常的面对许多在声乐方面的不同感受与理解,同时不同的技巧难点与疑问尤其会激发他们学习与研讨的欲望。从而表达自己对某一声乐技术难点独有的看法与解决问题之道。这样的学习过程,会促使学生不断的获取声乐理论知识,从而能提高学生全方面的素质与修养,并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endprint

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已经很多年了,高校声乐教学还是存在重技巧轻理论的错误观点。笔者认为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声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要转变。高校声乐教学要重视声乐技巧的传授与声乐理论的学习的并行,理论与技巧并行的教学模式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

声乐技巧高超是我们需要的,这是衡量跨世纪的音乐教育人才的标准,学生具备了较高的声乐演唱水平,声乐表演能力,这两者是作为一个音乐教师的职业需求。但是只具备这两者而缺少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声乐理论,教师的综合素质就会得到限制。

四、“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创新是教改发展的动力,高校声乐教学不仅需要培养表演性人才还要培养具有现代音乐教育理论和广泛的音乐知识结构的综合性的音乐教学者。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声乐教学就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朴实的教学语言以及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同时进行有的放矢的技能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音乐教师。同时,声乐教学需要有其他有关的学科知识相辅,这样我们师生是需要在课堂是更加广泛进行研讨。素质高的教师能培养出素质高的学生,这是不言而喻的。高校声乐教师要在强调思想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要提高和加强专业素质,不断提高音乐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研讨式教学能够很好的改变传统的以声乐教师讲授技巧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声乐教师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运用的时候,教师的积极参与与学生一块儿研讨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实时的参与包括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的讨论适当的点评、指导及引导学生声乐研讨的话题。

五、结语

当面对复杂的、客观的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声乐小组课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方式它会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形式单一、视野比较窄、专业理论不强的尴尬局面。“研讨式”声乐教学模式的运用,促使学生们在学习声乐知识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综合素质的积累、培养和锻炼。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并不是万能的,我国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如何把深奥的声乐技术理论化简化为具体的操作方法,把复杂的声乐技能和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这是声乐教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可以说,“研讨式”声乐教学模式在探索声乐教学方式上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创造力、能跟上时代的教学模式,希望这一教学模式对于高校声乐教学工作者来说能有很好的帮助与促进教学的作用。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4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相关成果, 项目编号:2014JGQN43。

参考文献:

[1]郭汉民.探讨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02).

[2]薛其林.高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突破[J].现代教育研究,1999,(04).

[3]李年终.研讨式教学研究综述[J].南华大学学报,2001,(01).

[4]赵冬艳.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师专学报,2001,(02).

[5]周建良.高师声乐小组课与讨论式教学[J].高等教育音乐,2004,(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