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综合院校音乐类专业传承发展本民族音乐文化方式的思考

2014-09-21 09:12黄蕴兰
艺术评鉴 2014年16期

黄蕴兰

摘要:地方综合性院校音乐类专业在保护、传承和创新本民族音乐文化方面如何更有实效是本文问题的出发点。笔者提出构建普及型系统嵌入式与研究型小组项目式双层次课程学习的方式以使这项工作获得实质性的效果。

关键词:双层次 系统嵌入式 小组项目研究

在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的语境中,我国对传统音乐及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空前重视,学校音乐教育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阵地,这在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尤其突出。

这其中,专业音乐院校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积淀,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积累和人才培养方式上比较成熟,已然走上有规律发展的道路。但后起的地方综合院校音乐类专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这类院校和专业则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方面他们承载着保护、传承本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从专业开办的经验积累、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好这项工作,因此,存在着形式化、浅表化问题。

如何在特定的时空范围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针对地方综合院校音乐类专业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问题,提出构建普及型系统嵌入式与研究型小组项目式双层次课程学习的方式,以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形式化、浅表化是地方综合院校音乐类专业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国内外高校对本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基本的途径和方法一是田野采风,二是将民歌传承人或歌师请进课堂,三是用民歌元素进行音乐创作,四是将民族音乐引进课堂或学生的课外活动。在国内,如广西师范学院把广西民族音乐引入视唱教学中,广西河池学院设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昆明师专音教系每年进行采风活动,内蒙师范大学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授课,同时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等等。而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日本就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对本国民间艺术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在美国许多大学开设多种民族艺术课程,教学生欣赏国内外传统和现代艺术,并教学生收集民间文化资料和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另外,在我国专业音乐院校,还通过建立民族音乐系、开办民歌手培训班、建立民族音乐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制度和方式来保障这项工作。如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内蒙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都有非常成功的实例,取得了丰硕成果。

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综合性院校具有接触本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先天条件,但地方院校音乐类专业是近些年随着文化产业兴起而办起来的,无论师资和科研力量及教学设施都明显不足,且开办的多是音乐教育、音乐学等口径较宽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更多的民族音乐课时,这些因素制约着他们不能像专业音乐院校那样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如果不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可行之路,就很难在保护、传承和创新本民族音乐文化方面有所作为。

笔者所在的正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地处广西桂中地区。这个地区除汉族外,主要居住着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该校音乐学专业于2009年开办,恰逢柳城政府大力推动柳城壮欢的保护、传承工作,非常希望高校力量介入其中,于是,该专业通过在柳城建立艺术实践基地和申报课题方式进入这项工作。

壮欢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种类丰富,流行广泛,在壮族人民世代传唱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在壮语中“欢”为山歌的意思,因此,壮欢即为壮族山歌。柳城壮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唱“欢”传统,以柳城太平乡为代表的壮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也同大多数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保护、传承、创新柳城壮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介入这项工作后,也采取了与其它学校相同的做法: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壮欢选修课,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带领学生进行田野采风、将壮欢歌师请进课堂教唱壮欢、将壮欢引入视唱练耳课、把采集的壮欢曲调固化为乐谱形式保存,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混声合唱《壮欢唱响一片天》(此作品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优秀创作奖)、《桔林新歌》,同时,老师们也结合课题内容进行不同方向的研究。一系列工作做下来,应当说有所收获,主要体现在:第一,师生们在感受、了解壮欢的同时增进了对民族音乐的情感;第二,增进了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第三,对柳城壮欢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认真思考,笔者以为地方综合院校音乐类专业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体现在:

第一,采风走马观花,难以下马采花——深入不下去。地方综合类院校开办的多为音乐教育或音乐学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民族音乐学,因此,所谓田野采风都是大班人马下乡对本地区民族音乐进行初步感受,难以深入了解它。

第二,学生是被风采——由于学生对民歌的需求和保护意识并不强烈,在流行音乐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乏民族民间音乐细胞,多数学生并不喜欢原生态民歌,只是因为被课程安排,或被老师安排而去的,回来后便不了了之。

第三,将未经雕凿的璞玉展现给学生,一般学生难以发现其真正的价值,从而弱化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柳城壮欢的音调比较朴实简单,不同乡镇的壮欢虽有差别,但音调基本为上下两句,歌词可以变换无穷。当请壮欢歌师到课堂来教唱时,学生刚开始感到很新鲜,但随着语言(他们用壮语或用壮族普通话演唱)障碍的出现和原生态曲调的周而复始,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减弱。因为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发现其中精髓的专业眼光。

由此看到,我们在将壮欢引入专业教学中采用了基本与大家相同路子,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地方综合院校的音乐类专业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那么地方高校保护、传承和创新本民族音乐的工作就会继续在浅表化的道路上滑行。我们往往考虑的是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却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对此有兴趣?如何引导他们真正参与?只有双方都动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改进的关键。

二、构建普及型系统嵌入式与研究型小组项目式双层次课程学习的方式endprint

学校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地,其传承的渠道当然离不开课程。课程的功能在于“在一定社会、一定学校及其他环境相互作用中对培养教育人才、提高教育质量所起的作用”①。它的具体功能“一方面表现为协调学校内部各种力量和各种活动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调节学校与社会双方的关系。”因此,应当根据课程理论和地方综合院校音乐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经过思考,笔者提出构建普及型系统嵌入式与研究型小组项目式双层次课程学习的方式,具体为:在普及型层次中,把本地区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嵌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让全体音乐专业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有一个基本的、概貌式的了解,并初步掌握传承与创新它的基本技能。在研究型层次中,组合有兴趣、有能力的师生以项目形式对本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力求产生有价值的成果。

(一) 普及型系统嵌入式课程构建与意义

合理的课程结构应当最大化地发挥它的整体功能,并由此获得高效率。在设计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课程结构“各要素、各层次、各序列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②,抓住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互为基础,“并从整体功能的角度去发挥各要素的功能。”,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得到好的效果。

普及型层次的系统嵌入式课程正基于此。非民族音乐学专业没有专设的地方民族音乐课程,因此,学生能在这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据此,可以把经过选择的地方民族音乐内容按教学规律编成一个狭长的系列,它既是独立的,又可以嵌入、融合到相关课程中,并将它们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如: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加入地方民歌的唱、听、记,与课程培养学生的视听能力目标一致;在音乐史中加入本民族音乐文化史的介绍与感受,与课程培养学生对中外音乐文化史有纵深修养的目标一致;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加入本地民歌知识的学习和曲调学唱,并在与其它民族音乐的比较中加深对其风格特点的把握;在音乐美学课程中加入对地方原生态民歌的美学特征认知和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它们的音乐美;在曲式分析、作曲课程中加入对本民族民歌的技术分析,还可以它们为素材或元素学习歌曲创作;在艺术实践课程上,可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对于田野采风,笔者建议应在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实际上,利用当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音视频、录音录像资料等方式学生也可以浏览大量资料,非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的采风只是让他们感受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和学习采风的方法。

以上的课程建构方式实际上是顺应着专业课的序列让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也经历一个序列学习,即:感性学习、激发兴趣(视唱、练耳课程、听看音视频资料)——理性学习(民族音乐与音乐史、音乐美学)——再感性学习(田野采风)——创造性学习(作曲、编曲等)——艺术实践(展示作品),它顺其自然地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嵌入其中,没有另外增加课时,也没有增加学生负担,又达到了解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既定目标。尤其是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这种方式可以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地方音乐素材储备,为将来教学或创作打下基础。

这种做法的关键点:一是教师要对本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二是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三是要有整体的课程结构观念,各门课程之间要建立联系,四是必须持之以恒完成一个完整的序列,否则难有成效。

(二)研究型小组项目式课程构建及意义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的音乐类专业,仅在普及层次上对本民族音乐文化有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有所创新,才能谈得上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有所贡献,因此,在普及层次的基础上应构建一个研究型层次,使二者成为相互连接的整体。

研究型层次的构建是将经过普及型层次学习的、对本地区民族音乐有兴趣、有能力的师生组合成研究小组、并以项目形式进行深入探究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学习具备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和参与意识。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动力”。研究小组的成员是基于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或有社会责任感的师生的组合,这就为他们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如:江西某地方大学从本科二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方向性引导,老师设置课题,学生根据兴趣报名参与。从三年级开始,导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这种制度实施后,学生在发表论文、出国深造、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创业竞赛等方面成绩都有飞跃性提高。可见,在地方综合性院校开展保护非遗的工作中,把感兴趣、有能力的师生组合起来,无疑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发展自己兴趣和研究专长的平台,把“老师要我学”被动学习变成“我要学”的主动学习,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2.有利于通过讨论激活思想火花,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研究小组学习方式是一种团队共同探讨的方式,在信息时代,这正是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方式。“现代教学强调过程、思维,强调学会学习、互动、交流”,江西农业大学一位到澳大利亚访学的老师说:“在国外,老师鼓励学生看大量的文献,看完后到课堂上来讲解,大家坐在一起研讨,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可以碰撞出很多思想火花。”后现代教育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青年人融为一体, 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 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③其实,我们的大学生不缺热情,不缺智力,缺的正是这种青年人在一起研究学问、激发思想火花的平台和习惯,而研究小组式的学习正弥补了这一缺陷。

3.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并出一定的成果。研究小组式的学习以问题为引导,以项目为落点,在深入研究某一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取得一定成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训练对于生活的探索, 研究则是智力的探险。成功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必须有某种创新, 这种创新体现在要么知识本身是新的, 要么原有知识在当前有某种创新的运用。”④实际上,大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是引导和激发并体现在有意义的事情上。1958年,上海音乐院在民族乐器交响化探索的背景下,由陈刚、何建豪等年轻的大学生组建了研究小组,他们发挥各自所长,经过不断的实验、探究,终于以越剧曲调创作出了被誉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活生生的样板说明了大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给他们平台,他们就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做出令人兴奋的成果。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系统嵌入性学习的基础之上,以自愿为原则,建立研究小组,用专项研究的方式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某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既可以使研究工作扎实开展,出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又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让他们在一个团队里共同学习、交流,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丰富、面临非遗保护重任地区的综合院校音乐类专业,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这项工作。但由于地方综合性院校音乐类专业目前各方面力量比较薄弱,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式。笔者在此提出构建普及型系统嵌入式与研究型小组项目式双层次课程学习的方式,力图通过这种方式的探讨,使地方综合性音乐类专业在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工作中获得实质性的效果。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改工程项目《与“壮欢”传承开发相结合的音乐学专业教学特色研究》系列研究论文之一,项目编号:2010JGB060。

注释:

①刘克兰主编:《现代教学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9页。

②同上。

③杨四海著:《怀特海的后现代教育哲学思想与大学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第1期。

④杨四海著:《怀特海的后现代教育哲学思想与大学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楚楚.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J].民族艺术,2010.(09).

[2]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专家笔谈[J].音乐研究,2011.(03).

[3]吕富莲.广西民族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引入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3.(06).

[4]林贵雄.民族民间艺术融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2.(05).

[5]谢青,胡银波.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J].民族音乐,2014.(02).

[6]郭德钢.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内蒙古高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1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