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凌燕
当我爸用看似不经意的口吻问我,“女儿,你的QQ签名是什么意思”之后,我就知道,我大概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在那个小框里更新一些无厘头的内容了。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在开口问我之前,是如何把这句话复制到搜索引擎上,然后逐一排查的。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困扰着我一个人。
事实上,我身边的同龄小伙伴们都已经开始对社交网络上爸妈们的积极“入侵”做出了迅速的反应。他们或是放弃微博,或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直接把爸妈拉黑,或是利用微博上的“消息分组可见”功能,或是索性另外注册个“小号”专门用来和爸妈聊天。真可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今天的社交网络,俨然是一个全民“晒生活”的地方。不过,很多“小伙伴们”貌似并不希望把自己的父母拉入到观众名单中。对于他们来说,担心因此受到父母的远程“监控”和额外管束,是他们决心抵制父母“围观”的重要原因。比如,我对面寝室的姑娘在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兴高采烈地更新了一条状态:“又吃撑了。”隔天一早,她那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妈妈就打电话来批评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还吃这么多,会胖的。”而对于男生,可能上传一张台球房的照片就会让家里念叨上很久。
二十出头的我们,大多希望能在同龄人之中表现自己独立的生活,而家长的“入侵”显然打破了这样的幻想,其中的失落感不言自明。如果你没法理解,不妨想象一下:当你得意地向朋友们炫耀今天要在KTV里通宵喝酒的时候,你爸妈的远程指令却突然出现在了评论栏里:“回学校去!”这大概会让很多年轻人觉得很没面子。
不过,并不是我们之中所有的人都是出于这样的抗拒心理来抵制家长们的注视。小亚,跟我同岁,高中开始独自去澳洲留学。在这个女孩的社交网络上,可以看到“时差党”们略显孤单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学业压力、身体负担还有絮絮叨叨的关于家乡的故事。这里一样没有她的父母,她的父母被单独区分开来,加在她的一 个“小号”里。在这样做之前,有一回,小亚更新了一条表达自己近来身体不适、心情抑郁的状态,结果没想到,“我妈当时一看到就非常着急,也不知道我究竟怎么了;她说她都没心思工作了,还说要飞来澳洲看我。”不仅如此,小亚的妈妈还通过QQ联系到了她的朋友,旁敲侧击地打探女儿最近的生活。在这之后,她的父母就被“隔离”在一个小号里了。她很理解妈妈的担心,“她从来都没有来过澳洲,所以对这里的未知世界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这种恐惧被女儿在社交网络上的几句话激活并放大,造成了他们更大的不安。
对于年轻人而言,在社交网络上的抱怨,甚至发泄,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一种自我存在感。这在我们这一代人之间并不少见。因为我们被需要、被重视,所以我们很忙,所以才会有抱怨的资本。而这种在小伙伴之间默许的逻辑并不为新加入社交网络的父母辈所理解。他们往往会因为我们在网上随手更新的一句抱怨而“小题大作”,认为自己的孩子遭遇了困境,正在社交网络上公开求助。正是出于这种对社交网络的认识差异,让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选择逃避父母的追踪。在孩子们看来,这是一种在理解父母的关心之后,表达体谅的方式,“我不想让我的爸妈太担心,所以我宁愿什么都不让他们知道。”
除了这类默默旁观的爸妈,一些更加主动的爸妈们充分发挥了社交网络这一平台的优势,把教育孩子的事业进行到底。
“说出来你一定会笑死的。”朋友小澍无奈地说,“我妈专门给我分享一些什么《北大保安站着上北大》之类的文章看。”我的这位朋友试图用理智克制自己,觉得应该顺着家长的心意,表达“很受用”的意思。但是,小澍还是觉得自己做不到,生怕这么一天天地“惯”着妈妈,她大概会变本加厉。为此,她特地跟妈妈展开了一次平等对话。
而当这些爸妈得不到他们所期待的回应之后,他们会选择更加直接的办法——把文章的网址链接直接发过来。比如哲立,他跟妈妈的对话基本局限于“今天晚上吃什么”这样的日常话题;而在社交网络上,他的妈妈完全开启了另一个模式,有关政治、经济的话题一律单独抄送一份给读法律的儿子。事实上,哲立不好意思坦白说,这些内容他从来都不看。在孩子的眼里,爸妈们总是试图抓住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教育他们。
可是这种观点似乎也不全对。哲立妈妈的朋友圈里,高频时间段里每天能更新上好几回;内容除了哲立所说的专门抄送给他的内容,还有一些她自己的生活琐事记录和感悟。而小澍的妈妈所分享的不乏一些关于家居装潢、养生保健之类的信息。所以说,这一部分爸妈们并不是以通过社交网络教育孩子为唯一目的的。事实上,他们也在发掘和探索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只不过这种乐趣在我们眼里看来略有些“过时”,所以才会生出一些厌烦情绪。
所以下一回,如果我爸妈开口跟我说,“女儿,我来加你微博吧!”我想,我大概已经想好答案了。
专家解读——父母微博“监控”孩子,该不该?
近日,不少学生称“最后一道微博防线也有父母在潜伏”,原来是父母纷纷在暗暗关注着微博上他们的一举一动。随着微博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也开始加入到“织围脖”的行列。家长千方百计地试图通过不同渠道来获知孩子的微博,了解自己孩子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不少学生则表示,继家长加了他们QQ,他们不敢随便更新QQ签名后,转战的微博再次“沦陷”,他们中不少用户已经开始“更换马甲”,甚至删除记录选择撤离。
某高中读高二的陈星说,爸妈一直很关注自己的QQ和微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爸妈就会忍不住回家套自己的话。“听说你和同桌最近吵架了?”“听说你上课打瞌睡?”起初,陈星还能耐着性子回答爸爸妈妈的问题。可是时间久了,陈星还是感觉到一阵不自在。
为了逃脱爸妈的眼线,陈星注册了个小号。“大号是写给爸妈看的,小号是写给自己的。”陈星告诉记者,作为高中生,平时学习压力比较大,难免会发发牢骚,但是总被人盯着的感觉并不是很好。“但是觉得挺郁闷的,本来大号上有几百个粉丝的,现在新注册的小号就几个粉丝,粉丝带不过来。”针对陈星郁闷的粉丝问题,一位网友给他提出了建议,“可以注册一个新的微博,取和原微博相同的名字,然后把老爸的手机偷偷改一下关注对象。”
记者在走访家长时发现,虽然他们在逐步加入使用这种新潮的互动网络工具,但还是主要用于监督自己孩子的动态,探测他们心中不愿向家长袒露的“秘密”。一些学生对此倍感压力,开始逐渐将一贯的抱怨言辞收敛起来或是选择逃离。
先前,媒体公布Facebook的青少年用户在逐步逃离,分析报告称Facebook接纳的注册用户年龄段逐渐提升,导致青少年等主流用户发布的想法、言论、照片受到了家长监控,剥夺了他们的空间,最终导致青少年用户逐渐逃离。近日,微博功能升级,新开发了“定向发布”功能,此功能旨在让博主将某些微博发给特定分组,可以避开家人的监控。
家长应遵循三原则
对此,扬州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朱季康表示,他赞成家长浏览子女的微博,因为这是一个了解子女的很好的平台,通过微博,家长可以了解子女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乃至心理状态。“但是我并不建议家长过多地去干涉子女的生活,即使干涉了,也应该遵循理解、沟通与尊重三个原则。”朱季康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始终是和谐交际的核心。
父母加孩子微博,无非是想与孩子拉近距离,但应注意方法,不能一味监管批评,应积极引导良性互动;若子女反感,应放手还孩子独立空间。子女也应该理解父母苦心,敞开心扉和父母聊聊,一味逃避指责只能加深矛盾。
当我爸用看似不经意的口吻问我,“女儿,你的QQ签名是什么意思”之后,我就知道,我大概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在那个小框里更新一些无厘头的内容了。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在开口问我之前,是如何把这句话复制到搜索引擎上,然后逐一排查的。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困扰着我一个人。
事实上,我身边的同龄小伙伴们都已经开始对社交网络上爸妈们的积极“入侵”做出了迅速的反应。他们或是放弃微博,或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直接把爸妈拉黑,或是利用微博上的“消息分组可见”功能,或是索性另外注册个“小号”专门用来和爸妈聊天。真可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今天的社交网络,俨然是一个全民“晒生活”的地方。不过,很多“小伙伴们”貌似并不希望把自己的父母拉入到观众名单中。对于他们来说,担心因此受到父母的远程“监控”和额外管束,是他们决心抵制父母“围观”的重要原因。比如,我对面寝室的姑娘在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兴高采烈地更新了一条状态:“又吃撑了。”隔天一早,她那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妈妈就打电话来批评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还吃这么多,会胖的。”而对于男生,可能上传一张台球房的照片就会让家里念叨上很久。
二十出头的我们,大多希望能在同龄人之中表现自己独立的生活,而家长的“入侵”显然打破了这样的幻想,其中的失落感不言自明。如果你没法理解,不妨想象一下:当你得意地向朋友们炫耀今天要在KTV里通宵喝酒的时候,你爸妈的远程指令却突然出现在了评论栏里:“回学校去!”这大概会让很多年轻人觉得很没面子。
不过,并不是我们之中所有的人都是出于这样的抗拒心理来抵制家长们的注视。小亚,跟我同岁,高中开始独自去澳洲留学。在这个女孩的社交网络上,可以看到“时差党”们略显孤单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学业压力、身体负担还有絮絮叨叨的关于家乡的故事。这里一样没有她的父母,她的父母被单独区分开来,加在她的一 个“小号”里。在这样做之前,有一回,小亚更新了一条表达自己近来身体不适、心情抑郁的状态,结果没想到,“我妈当时一看到就非常着急,也不知道我究竟怎么了;她说她都没心思工作了,还说要飞来澳洲看我。”不仅如此,小亚的妈妈还通过QQ联系到了她的朋友,旁敲侧击地打探女儿最近的生活。在这之后,她的父母就被“隔离”在一个小号里了。她很理解妈妈的担心,“她从来都没有来过澳洲,所以对这里的未知世界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这种恐惧被女儿在社交网络上的几句话激活并放大,造成了他们更大的不安。
对于年轻人而言,在社交网络上的抱怨,甚至发泄,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一种自我存在感。这在我们这一代人之间并不少见。因为我们被需要、被重视,所以我们很忙,所以才会有抱怨的资本。而这种在小伙伴之间默许的逻辑并不为新加入社交网络的父母辈所理解。他们往往会因为我们在网上随手更新的一句抱怨而“小题大作”,认为自己的孩子遭遇了困境,正在社交网络上公开求助。正是出于这种对社交网络的认识差异,让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选择逃避父母的追踪。在孩子们看来,这是一种在理解父母的关心之后,表达体谅的方式,“我不想让我的爸妈太担心,所以我宁愿什么都不让他们知道。”
除了这类默默旁观的爸妈,一些更加主动的爸妈们充分发挥了社交网络这一平台的优势,把教育孩子的事业进行到底。
“说出来你一定会笑死的。”朋友小澍无奈地说,“我妈专门给我分享一些什么《北大保安站着上北大》之类的文章看。”我的这位朋友试图用理智克制自己,觉得应该顺着家长的心意,表达“很受用”的意思。但是,小澍还是觉得自己做不到,生怕这么一天天地“惯”着妈妈,她大概会变本加厉。为此,她特地跟妈妈展开了一次平等对话。
而当这些爸妈得不到他们所期待的回应之后,他们会选择更加直接的办法——把文章的网址链接直接发过来。比如哲立,他跟妈妈的对话基本局限于“今天晚上吃什么”这样的日常话题;而在社交网络上,他的妈妈完全开启了另一个模式,有关政治、经济的话题一律单独抄送一份给读法律的儿子。事实上,哲立不好意思坦白说,这些内容他从来都不看。在孩子的眼里,爸妈们总是试图抓住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教育他们。
可是这种观点似乎也不全对。哲立妈妈的朋友圈里,高频时间段里每天能更新上好几回;内容除了哲立所说的专门抄送给他的内容,还有一些她自己的生活琐事记录和感悟。而小澍的妈妈所分享的不乏一些关于家居装潢、养生保健之类的信息。所以说,这一部分爸妈们并不是以通过社交网络教育孩子为唯一目的的。事实上,他们也在发掘和探索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只不过这种乐趣在我们眼里看来略有些“过时”,所以才会生出一些厌烦情绪。
所以下一回,如果我爸妈开口跟我说,“女儿,我来加你微博吧!”我想,我大概已经想好答案了。
专家解读——父母微博“监控”孩子,该不该?
近日,不少学生称“最后一道微博防线也有父母在潜伏”,原来是父母纷纷在暗暗关注着微博上他们的一举一动。随着微博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也开始加入到“织围脖”的行列。家长千方百计地试图通过不同渠道来获知孩子的微博,了解自己孩子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不少学生则表示,继家长加了他们QQ,他们不敢随便更新QQ签名后,转战的微博再次“沦陷”,他们中不少用户已经开始“更换马甲”,甚至删除记录选择撤离。
某高中读高二的陈星说,爸妈一直很关注自己的QQ和微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爸妈就会忍不住回家套自己的话。“听说你和同桌最近吵架了?”“听说你上课打瞌睡?”起初,陈星还能耐着性子回答爸爸妈妈的问题。可是时间久了,陈星还是感觉到一阵不自在。
为了逃脱爸妈的眼线,陈星注册了个小号。“大号是写给爸妈看的,小号是写给自己的。”陈星告诉记者,作为高中生,平时学习压力比较大,难免会发发牢骚,但是总被人盯着的感觉并不是很好。“但是觉得挺郁闷的,本来大号上有几百个粉丝的,现在新注册的小号就几个粉丝,粉丝带不过来。”针对陈星郁闷的粉丝问题,一位网友给他提出了建议,“可以注册一个新的微博,取和原微博相同的名字,然后把老爸的手机偷偷改一下关注对象。”
记者在走访家长时发现,虽然他们在逐步加入使用这种新潮的互动网络工具,但还是主要用于监督自己孩子的动态,探测他们心中不愿向家长袒露的“秘密”。一些学生对此倍感压力,开始逐渐将一贯的抱怨言辞收敛起来或是选择逃离。
先前,媒体公布Facebook的青少年用户在逐步逃离,分析报告称Facebook接纳的注册用户年龄段逐渐提升,导致青少年等主流用户发布的想法、言论、照片受到了家长监控,剥夺了他们的空间,最终导致青少年用户逐渐逃离。近日,微博功能升级,新开发了“定向发布”功能,此功能旨在让博主将某些微博发给特定分组,可以避开家人的监控。
家长应遵循三原则
对此,扬州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朱季康表示,他赞成家长浏览子女的微博,因为这是一个了解子女的很好的平台,通过微博,家长可以了解子女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乃至心理状态。“但是我并不建议家长过多地去干涉子女的生活,即使干涉了,也应该遵循理解、沟通与尊重三个原则。”朱季康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始终是和谐交际的核心。
父母加孩子微博,无非是想与孩子拉近距离,但应注意方法,不能一味监管批评,应积极引导良性互动;若子女反感,应放手还孩子独立空间。子女也应该理解父母苦心,敞开心扉和父母聊聊,一味逃避指责只能加深矛盾。
当我爸用看似不经意的口吻问我,“女儿,你的QQ签名是什么意思”之后,我就知道,我大概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在那个小框里更新一些无厘头的内容了。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在开口问我之前,是如何把这句话复制到搜索引擎上,然后逐一排查的。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困扰着我一个人。
事实上,我身边的同龄小伙伴们都已经开始对社交网络上爸妈们的积极“入侵”做出了迅速的反应。他们或是放弃微博,或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直接把爸妈拉黑,或是利用微博上的“消息分组可见”功能,或是索性另外注册个“小号”专门用来和爸妈聊天。真可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今天的社交网络,俨然是一个全民“晒生活”的地方。不过,很多“小伙伴们”貌似并不希望把自己的父母拉入到观众名单中。对于他们来说,担心因此受到父母的远程“监控”和额外管束,是他们决心抵制父母“围观”的重要原因。比如,我对面寝室的姑娘在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兴高采烈地更新了一条状态:“又吃撑了。”隔天一早,她那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妈妈就打电话来批评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还吃这么多,会胖的。”而对于男生,可能上传一张台球房的照片就会让家里念叨上很久。
二十出头的我们,大多希望能在同龄人之中表现自己独立的生活,而家长的“入侵”显然打破了这样的幻想,其中的失落感不言自明。如果你没法理解,不妨想象一下:当你得意地向朋友们炫耀今天要在KTV里通宵喝酒的时候,你爸妈的远程指令却突然出现在了评论栏里:“回学校去!”这大概会让很多年轻人觉得很没面子。
不过,并不是我们之中所有的人都是出于这样的抗拒心理来抵制家长们的注视。小亚,跟我同岁,高中开始独自去澳洲留学。在这个女孩的社交网络上,可以看到“时差党”们略显孤单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学业压力、身体负担还有絮絮叨叨的关于家乡的故事。这里一样没有她的父母,她的父母被单独区分开来,加在她的一 个“小号”里。在这样做之前,有一回,小亚更新了一条表达自己近来身体不适、心情抑郁的状态,结果没想到,“我妈当时一看到就非常着急,也不知道我究竟怎么了;她说她都没心思工作了,还说要飞来澳洲看我。”不仅如此,小亚的妈妈还通过QQ联系到了她的朋友,旁敲侧击地打探女儿最近的生活。在这之后,她的父母就被“隔离”在一个小号里了。她很理解妈妈的担心,“她从来都没有来过澳洲,所以对这里的未知世界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这种恐惧被女儿在社交网络上的几句话激活并放大,造成了他们更大的不安。
对于年轻人而言,在社交网络上的抱怨,甚至发泄,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一种自我存在感。这在我们这一代人之间并不少见。因为我们被需要、被重视,所以我们很忙,所以才会有抱怨的资本。而这种在小伙伴之间默许的逻辑并不为新加入社交网络的父母辈所理解。他们往往会因为我们在网上随手更新的一句抱怨而“小题大作”,认为自己的孩子遭遇了困境,正在社交网络上公开求助。正是出于这种对社交网络的认识差异,让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选择逃避父母的追踪。在孩子们看来,这是一种在理解父母的关心之后,表达体谅的方式,“我不想让我的爸妈太担心,所以我宁愿什么都不让他们知道。”
除了这类默默旁观的爸妈,一些更加主动的爸妈们充分发挥了社交网络这一平台的优势,把教育孩子的事业进行到底。
“说出来你一定会笑死的。”朋友小澍无奈地说,“我妈专门给我分享一些什么《北大保安站着上北大》之类的文章看。”我的这位朋友试图用理智克制自己,觉得应该顺着家长的心意,表达“很受用”的意思。但是,小澍还是觉得自己做不到,生怕这么一天天地“惯”着妈妈,她大概会变本加厉。为此,她特地跟妈妈展开了一次平等对话。
而当这些爸妈得不到他们所期待的回应之后,他们会选择更加直接的办法——把文章的网址链接直接发过来。比如哲立,他跟妈妈的对话基本局限于“今天晚上吃什么”这样的日常话题;而在社交网络上,他的妈妈完全开启了另一个模式,有关政治、经济的话题一律单独抄送一份给读法律的儿子。事实上,哲立不好意思坦白说,这些内容他从来都不看。在孩子的眼里,爸妈们总是试图抓住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教育他们。
可是这种观点似乎也不全对。哲立妈妈的朋友圈里,高频时间段里每天能更新上好几回;内容除了哲立所说的专门抄送给他的内容,还有一些她自己的生活琐事记录和感悟。而小澍的妈妈所分享的不乏一些关于家居装潢、养生保健之类的信息。所以说,这一部分爸妈们并不是以通过社交网络教育孩子为唯一目的的。事实上,他们也在发掘和探索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只不过这种乐趣在我们眼里看来略有些“过时”,所以才会生出一些厌烦情绪。
所以下一回,如果我爸妈开口跟我说,“女儿,我来加你微博吧!”我想,我大概已经想好答案了。
专家解读——父母微博“监控”孩子,该不该?
近日,不少学生称“最后一道微博防线也有父母在潜伏”,原来是父母纷纷在暗暗关注着微博上他们的一举一动。随着微博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也开始加入到“织围脖”的行列。家长千方百计地试图通过不同渠道来获知孩子的微博,了解自己孩子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不少学生则表示,继家长加了他们QQ,他们不敢随便更新QQ签名后,转战的微博再次“沦陷”,他们中不少用户已经开始“更换马甲”,甚至删除记录选择撤离。
某高中读高二的陈星说,爸妈一直很关注自己的QQ和微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爸妈就会忍不住回家套自己的话。“听说你和同桌最近吵架了?”“听说你上课打瞌睡?”起初,陈星还能耐着性子回答爸爸妈妈的问题。可是时间久了,陈星还是感觉到一阵不自在。
为了逃脱爸妈的眼线,陈星注册了个小号。“大号是写给爸妈看的,小号是写给自己的。”陈星告诉记者,作为高中生,平时学习压力比较大,难免会发发牢骚,但是总被人盯着的感觉并不是很好。“但是觉得挺郁闷的,本来大号上有几百个粉丝的,现在新注册的小号就几个粉丝,粉丝带不过来。”针对陈星郁闷的粉丝问题,一位网友给他提出了建议,“可以注册一个新的微博,取和原微博相同的名字,然后把老爸的手机偷偷改一下关注对象。”
记者在走访家长时发现,虽然他们在逐步加入使用这种新潮的互动网络工具,但还是主要用于监督自己孩子的动态,探测他们心中不愿向家长袒露的“秘密”。一些学生对此倍感压力,开始逐渐将一贯的抱怨言辞收敛起来或是选择逃离。
先前,媒体公布Facebook的青少年用户在逐步逃离,分析报告称Facebook接纳的注册用户年龄段逐渐提升,导致青少年等主流用户发布的想法、言论、照片受到了家长监控,剥夺了他们的空间,最终导致青少年用户逐渐逃离。近日,微博功能升级,新开发了“定向发布”功能,此功能旨在让博主将某些微博发给特定分组,可以避开家人的监控。
家长应遵循三原则
对此,扬州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朱季康表示,他赞成家长浏览子女的微博,因为这是一个了解子女的很好的平台,通过微博,家长可以了解子女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乃至心理状态。“但是我并不建议家长过多地去干涉子女的生活,即使干涉了,也应该遵循理解、沟通与尊重三个原则。”朱季康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始终是和谐交际的核心。
父母加孩子微博,无非是想与孩子拉近距离,但应注意方法,不能一味监管批评,应积极引导良性互动;若子女反感,应放手还孩子独立空间。子女也应该理解父母苦心,敞开心扉和父母聊聊,一味逃避指责只能加深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