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
中国人常说“女人生孩子如过鬼门关”,意思是妇女在生育过程中面临着对自身生命的威胁。其实在现代医学形成之前,不仅在中国,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很多因素导致了产妇的高死亡率。从18世纪后叶到19世纪中叶,欧洲医院产妇的平均死亡率在10%~30%,甚至有个别医院产妇在一年内全部死亡。19世纪中叶,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有一所医院,该医院有两个产科诊所,这两个产科诊所的产妇死亡率相差极大,一所为13%,另一所为2%,为什么同一所医院不同诊所的产妇死亡率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一个年轻的医生塞麦尔韦斯对此非常好奇,他细心地发现死亡率高的诊所里的主要是男性助产士,而死亡率低的诊所里主要是女性助产士。原来这所医院有很多医学院实习的学生,学校将学生按性别分开,分别安排在两个不同的诊所中实习。塞麦尔韦斯进一步发现,当时医学院的女学生大多读的是产科,而男生则读了许多不同的专业。有的男学生为了学习更多的解剖学知识,经常会到解剖室解剖尸体,这些男学生解剖尸体后,穿着带血迹和污渍的外衣,随意擦手后,便进入产房,为产妇检查、接生。塞麦尔韦斯敏锐地觉察到第一诊所产妇死亡率高的原因是感染,最简单的防治方法是洗手。
1847年,塞麦尔韦斯的一位医生同事割破手指,出现了与产褥热同样的病状,最终丧命。此事使塞麦尔韦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要求所有的医生和助产士在检查和接生前必须彻底地洗手,用含漂白粉的溶液清洗双手,而且要仔细地刷洗手指间的缝隙。这一简单的措施很快就使产妇因产褥热而导致死亡的比例下降至2%。
1861年,塞麦尔韦斯出版了《病源学:产褥热的发生及预防》,对医院流行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并对其他理论进行了批驳。当时人们对致病微生物一无所知,塞麦尔韦斯的观点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其中不乏一些大师级的人物,如著名的化学家李比希和细胞病理学之父魏尔肖。有的医院甚至改变已经建立起来的手术前要洗手等清洁消毒程序,导致产妇的死亡率迅速回升。1865年,塞麦尔韦斯被送进精神病院,仅仅两周后,便被折磨致死。
就在塞麦尔韦斯惨死的这一年,英国医生李斯特发明了石碳酸消毒法,要求手术前医护人员必须用石碳酸溶液洗手、所有与伤口接触的物品都需用石碳酸溶液消毒,甚至手术室也要用石碳酸溶液喷雾剂消毒。1886年,德国医生贝格曼发明了高压消毒技术。1890年,美国医生哈斯特发明了橡皮外科手套。这一系列无菌操作方法和技术的使用,使外科手术中的感染源头被遏制,人类不再对生孩子和外科手术感到害怕。一直到19世纪后叶,法国学者巴斯德和德国学者科赫证实产褥热以及所有的感染都是由细菌引起的,塞麦尔韦斯的观点才最终得到认可。
1906年,匈牙利政府在布达佩斯的一个广场上为塞麦尔韦斯竖立了一个雕像,以纪念这位拯救了无数产妇生命的现代医院流行病学之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