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涵
近年来,考生申论成绩不理想,通过调查,发现考生不重视阅读材料环节是导致申论成绩偏低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如何把握申论材料特点,提高阅读材料能力,吃透材料本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一、申论材料的特点
申论材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章,它是围绕某一主题把与主题有关的材料进行组合,就选取材料性质和范围而言,既有理论材料,也有事实材料;既有正面材料,也有反面材料;既有国内现状,也有国际经验;既有古代做法,也有对未来的设想,不一而足。出题人在组合材料时貌似不考虑子材料的前后次序、顺承过渡、没有逻辑顺序,有点“杂乱无章”。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不论出题者如何组合材料,所有子材料都与主题有关。如2011年、2012年、2013年国考申论试题分别以“黄河精神和中华文化、社会道德危机和道德重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为主题,各个子材料分别引用数据、事件、俗语等形式阐述主题。可以说材料包罗万象,涵盖古今中外,而主题像一根红线贯穿材料始终,材料通过直、间接;正、反面;疏、密等不同方式反映主题。面对“杂乱无章”的材料,有的考生一口气就把材料读完,其结果是不知材料所云,还未作答,自己先糊涂了,就申论材料文面上的“杂乱无章”和“庞杂”的特点而言,用传统阅读方法显然不行。这就要求考生跳出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阅读方法。
二、阅读申论材料的方法
总体而言,当考生面对申论材料时,答题要求写得很明确,阅读材料时间不得少于40分钟,提示考生要花功夫阅读,只有吃透、吃准、全面理解材料,明确材料主题才是正确作答的关键。
(一)带着问题读
考生面对申论材料时,不要急于阅读,首先看答题要求,把问题搞清楚,做到带着问题阅读,针对要求阅读,有目的阅读,因为所有子材料对于答题的作用而言不可“等量齐观”,有些材料很重要,可以直接用,有些材料只要了解就行。带着问题阅读,可节省时间,省去重复阅读的过程。如××省2013年省考申论试卷作答要求设计了三问:
1.请根据给定资料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的基础和困难各有哪些?要求:内容全面,层次清楚,不超过500字。(25分)
2.根据给定资料,你认为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要求:内容全面,既有宏观思维,又实际可行;有条理;不超过500字。(25分)
3.以“收入倍增”为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议论文。(50分)要求:参考给定资料,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针对问题“收入倍增的基础和困难”而言,基础指:从提供的材料来看,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找出哪些是提高居民收入已经具备和有利的条件,既有政策方面的规划,也有现实方面的基础和做法及成果。困难指:现实中不利于和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做法和条件,既有政策制定、落实不到位的地方,也有通货膨胀蚕食居民收入增长的地方,还有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不同步的地方。这些内容分布于各个子材料。把这些内容加以归纳整理即为收入倍增的基础和困难。“顶层设计”意指:国家从政策层面、宏观角度就目前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进行设计。内容既包括调整现有不合理的政策,也包括对已出台的政策从目标、如何贯彻落实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以体现“实际可行”,还包括出台新政策。论证要在总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把居民“收入倍增”问题进一步放大,就该题而言,材料只是引子,是基础,论证时一定要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和小康社会建设,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考虑。因为居民“收入倍增”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二)抓住“关键句”
“关键句”指对材料起概括、引起下文的句子,在材料中有明显的强调标志,值得引起考生思考。抓住“关键句”就抓住了材料的实质,考生可以围绕关键句继续深入思考作答,关键句是考生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一个基石。
如给定材料:
1.“宝山区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去年一下走掉20名教师,校长一下子懵掉了,但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材料略)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
2.除了观念上的制约,经费投入也成为掣肘。周纪平说,上海2009年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是1500元,2010年增加到2000元,但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教师对工资待遇的心理期许,(材料略)最为重要的是,从心理辅导、社会融合、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推动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的文化融入。
给定材料1的段末: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给定材料2的段首:除了观念上的制约,经费投入也成为掣肘。给定材料2的段末:最为重要的是,从心理辅导、社会融合、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推动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的文化融入。其中“最重要的是”等句子强调作用明显。这些“关键句”对开拓考生思维,丰富考生对主题的认识,帮助考生理解、把握、抓住材料实质作答,升华论证主题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注意领导讲话、专家观点以及会议精神
领导人讲话、专家的观点、会议精神都表明一定的态度,这些态度正是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持赞成、反对或为如何解决问题提供思路、方法。有助于考生正确理解、分析、解决申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也为策论提供借鉴。确保考生对问题的看法和主流观点一致,避免看问题过于偏激。
如给定材料:
1.专家指出,药品不良反应一般要滞后很长时间才被发现。例如听力残疾的致聋原因绝大多数和用药有关,但发现这些患者的致聋是由于某药品的不良反应,已经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事了。国家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减少药害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2.2003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做好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材料略)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其防治工作具有相当的艰巨性、复杂性。当前,要继续毫不松懈的加强防治工作,巩固取得的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
给定材料1中,面对治疗感冒效果颇佳的新药“康泰克”含有PPA是否对人体有害,各方说法不一,但各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消费者对待“康泰克”究竟是以后拒绝服用,还是感冒时继续服用,材料只是对各种现象进行罗列,论证时究竟应该持何种观点,材料本身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专家的观点是:为了“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减少药害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从维护民众的知情权、健康权出发,感冒患者在以后面对“康泰克”时就应该坚决说不,以防多年以后才出现危害结果,悔之晚矣。专家的观点有理有据,态度科学,在视听混杂的情况下值得尊重和采纳,专家的观点也为考生提供了倾向性明显的借鉴。
给定材料2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可解析为: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意义、应该采取的措施、已经取得的成效、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今后工作的思路和要求等。既为战胜“非典”树信心,凝聚力量,同时也要看到困难和挑战。会议精神是指导全国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指南,也表明高层的态度。使今后工作思路更清晰,方法更具体。会议精神包含了从各方面应对非典型肺炎的举措,在考生理解材料主题,提出可行对策,摆明论证观点等方面的作用非同小可。
(四)关注法律、法规、政策、做法
这类材料基本是为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供法律、政策依据,规范人们的不良行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方法对解决材料所反应的问题切实可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在对策题回答时,考生根据材料中的法律、法规、政策、做法,或者结合新形势、新情况相应地进行调整,可直接变成考生的答案,做到了有理有据。
如给定材料:
1.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针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确立了“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解决了长期以来流入地与流出地谁负责的问题。到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再次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在流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但提及的“儿童就近入学”依然指的是户籍所在地的就近入学。
2.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材料略)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两亿多,主要为农民,农民的下一代也随之进入城市,给城市现有教育资源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如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考验城市综合发展、和谐发展的指标之一。政策已经明确,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流入地政府为责任主体。但城市现有教育资源是为满足原有城市人口设计和布局的,且随着城市的进一步扩张,有的地方把在被开发土地上的学校拆除后再未重建,教育资源实际上进一步萎缩,流动人口子女求学与城市能提供的教育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把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拒之于城市学校门外。因此改革现有户籍制度,政府勇于担当,把教育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现代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社会和谐稳定等联系起来通盘考虑,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给定材料2中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令人欣慰,有目共睹,但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带来的问题也令人痛心,值得反思。我们走过了一条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粗放的发展道路。面对目前现状,调结构、转方式,完善、落实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政策,以制度规范发展,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良性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把发展思路真正统一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发展上来。这样才是全面的发展,符合发展规律,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答题,就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做到思路清晰,把理说透。
(五)概括归纳材料
有的材料不具备上述特点,阅读时要求把每一段子材料的含义概括出来,归纳时会发现有些子材料的含义是相同的,对整个子材料含义的归纳类似于合并同类项,归纳后可以看到材料反映问题的层次和角度,也有利于对整个材料的把握。材料反映问题大多从具体现象、典型事例入手,但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论证问题绝不能浮于材料表面、就事论事,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本质问题进行分析。不论是传统作答要求针对所有材料的“三步走”(问题、对策、论证),还是近年来注重对某一子材料分析、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是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必要环节。
给定材料:
1.2000年,国考申论试卷材料围绕“一桩复杂的噪音扰民诉讼案”,材料涉及居民H、印刷厂、区、市两级环保局和法院。(材料略)
2.2012年甘肃省申论试卷作答要求:(一)认真阅读、梳理给定材料,分析指出扬州、南京两个城市的做法对搞好城市规划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子材料列举了南京在开发建设时对中山南路的梧桐树大肆砍伐,遭致市民强烈反对。《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将南京城市性质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材料略)。
给定材料1中从材料表面看,由于印刷厂与居民区只有一墙之隔,印刷厂产生的噪音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居民H为了维护正当权益和印刷厂多次交涉,印刷厂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噪音影响依然存在。解决噪音扰民问题只是表面现象,进一步分析可知噪音也是污染,解决污染问题与环保有关,印刷厂作为生产企业,追求效益,维护自身利益显然与经济有关。这样居民与印刷厂之间的矛盾就上升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因此该试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给定材料2中启示并非对感性材料的认识,而是对材料反映的南京、扬州城市规划建设的做法进行梳理。“源于材料、高于材料,”总结出符合所有城市规划的规律性的认识,才符合启示的要求。对上述材料分析就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城市规划。要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特别要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满足居民合理诉求。(2)城市规划应集思广益,对城市的性质和职能定位要准,规划要体现城市特点。(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4)规划应具有长远性、科学性,重点是加强落实。(5)城市规划要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的保护。这些启示就是对具体材料进行概括归纳、升华认识的结果。
上述方法,虽非万能法宝,灵丹妙药,但考生若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在平时学习和备考时注意掌握材料的特点,讲究阅读材料的方法。
(摘自《应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