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苏州大学 科学技术与产业部,江苏 苏州 215006; 2.浙江工业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4)
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困境与路径
刘海燕1,许士荣2
(1.苏州大学 科学技术与产业部,江苏 苏州 215006; 2.浙江工业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4)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崛起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新趋向,对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格局带来很强的冲击。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高等教育强省目标引领下,加快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论文从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兴起的缘由入手,深入分析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与举措。目的在于全面认识当前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形势及未来发展态势,为加快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提出积极建议。
地方高水平大学;现状;困境;路径
近年来,以省属重点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崛起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动向。作为处在快速成长中的新兴力量,地方高水平大学成立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联盟,定期召开“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峰会”,努力构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第三极”( 第一极为“985”工程高校,第二极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群体产生,一方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大学自身不断追求卓越的主观努力的结果。当前,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很多时候机遇和挑战交织在一起。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现状,厘清存在问题,更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路径。
(一)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兴起契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重大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整个世界格局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将高等教育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纷纷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如德国正在建设10所精英大学,俄罗斯建设17所高水平创新型大学,韩国实施“韩脑”计划,日本推出“卓越中心”计划,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211工程”和“985工程”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两大基础工程,是集中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积极尝试。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2011计划”政策思路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定位是吻合的,“四个面向”之一就是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不仅是高水平大学自身的内在动力,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水平大学建设,不单纯是高等教育自身和学术意义上的,更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1]。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分类发展、整体推进”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列入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从类型上看,高水平大学应有层次和梯度之分,以发挥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的综合效益,既有规模很大的综合性大学,也有规模较小的精英型大学;既有瞄准国际战略发展前沿的国家级的世界一流大学、知名大学,也有立足区域发展实际,以满足区域发展需求为主要动力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建设高教强国中举足轻重,把这批大学进一步办好办强已时不我待”[2]。
(二)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兴起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优化重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原国务院许多部委所属高校纷纷下放至各省(市)管理,强化了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布局。省一级高等教育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成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世纪之交地方高校大规模合并调整促进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高等教育加速发展,助推了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崛起。地方大学合并调整通常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将同一区域内的规模和层次不一的几所大学进行合并,组建新的大学,如1992年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扬州大学;2001年8月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二是以一所发展水平和层次较高的大学为主体,合并若干所规模和层次较低的大学,如1995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2000年苏州医学院先后并入苏州大学;1994年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9年杭州船舶工业学校、2001年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先后并入浙江工业大学(见表1)。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方高水平大学合并调整情况
资料来源:各学校网站、现有文献和电话调研等。
(三)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兴起适应区域经济显著提升的发展需求
从地方需求来看,近年来随着建设创新型省份、经济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等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的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传统的高度依赖资源消耗和低成本劳动力扩张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日益走到发展尽头,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区域创新性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中心,理应在推动区域新旧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替代以及整个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上作出更大贡献。 “只有将高水平大学建设同步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才能够发挥出高水平大学高层次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创新的作用,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3]。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崛起,上海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广西大学等地方高校纷纷打出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大旗。如上海大学提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苏州大学提出“建设成为具有学科、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郑州大学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高水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提出“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山西大学提出“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广西大学利用毗邻东盟的地理优势,提出“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目前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集中分布在省会城市(如郑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等)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如苏州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宁波大学、青岛大学、深圳大学等)。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内涵
地方高水平大学兼具地方性和高水平性两大特点。有学者认为,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指全国“21l工程”建设中的地方大学或省部共建大学,都是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区域影响突出且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4]。也有学者认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可由两类高校组成:一类是列入211工程建设但未进入985工程建设的高校,即除去985工程高校后的所有211工程高校。第二类则是未列入211工程建设名单,但综合水平与211工程高校相当或相近的高校”[5]。我们认为,地方大学是相对于中央政府主管的部属大学而言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它是绝对指标和相对评价的结合。按照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规划,可以从纵向层面将高水平大学界定为三类:一类是以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导向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另一类是以国内一流大学为目标导向的国家高水平大学;第三类是以地方一流大学为目标导向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当然不同类别的高水平大学划分只是相对的,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有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可能超越地方一流大学,达到国内一流大学。从目前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指省属重点大学中办学水平达到或接近“211工程”高校办学水平的大学。从某种意义上来看,“211工程”高校办学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和评价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一个标尺。如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6月8日出台《促进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着力建设高水平大学,争取到2015年有5所左右高校达到“211工程”建设水平。初步统计,这一类高校全国大约有50所左右,随着地方大学的快速发展,这个数字未来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二)全国各地掀起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热潮
国家层面,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引领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被纳入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的重中之重项目。《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指出:“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100所左右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加快发展;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每个省份建设1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区域层面,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市)目标的推动下,很多省(市)纷纷出台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高水平大学攀登计划:重点实施“985工程”、“211工程”、“985”创新平台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等国家建设项目,推进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有国际影响高水平特色院校建设。《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提出:深入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建设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广西高水平地方特色大学建设方案》提出,未来5年广西投资10亿元,重点建设7所高水平地方特色大学。《山东省实施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意见》提出,集中力量建设3-5所高水平大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提出:实施“1115”工程,重点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重点推进10所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建成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大学。陕西省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选择10所特色鲜明、学科专业优势明显的高等学校予以重点建设。湖南“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提出,重点支持5-6所省属高校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优势学科。《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提出,到2020年,安徽省将通过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等建成6至8所地方高水平大学。
(三)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一个群体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在政府强力推动下,依托区域经济的崛起,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初步展现了自己的水平和实力。2013年,国家公布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占据4席:苏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随着地方高水平大学各自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搭建平台、相互之间寻求协作成为一种共同诉求。由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和南昌大学共同发起,2012年在北京工业大学成立“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联盟”,定期举办地方高水平大学峰会,建立地方高水平大学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对话制度以及地方高水平大学间的协同机制。2013年,在苏州大学召开第二届“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峰会”,通过《2013年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联盟苏州会议宣言》。除了全国层面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组织,区域层面的协作也进一步加强。2013年4月,长三角教育协作会议高教论坛将主题确定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地方高水平高校建设”,本次论坛共促成7项校际协议的签订:长三角高水平地方高校合作协议等。长三角高水平地方高校合作协议主要面向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8所高校。在地方高水平大学蓬勃发展的同时,以地方高水平大学为主题的研究机构也相继产生。2012年6月,北京工业大学成立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一)办学定位模糊,学科特色凝练不够
对于大学而言,“定位”就是确定学校发展的“方位”,即要回答“过去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要去哪里”的办学指向性问题,办学定位对一所大学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对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办学定位的梳理,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类型和层次盲目攀比、办学模式趋同、“贪”大“求”全等现象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综合性”、“研究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国际化”等词语扎堆出现在各个学校的发展目标,缺少个性化、具有校本特色的内容表达(表2)。地方大学由于其学术资源相对有限,因而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凝练学科特色和加强产学研结合,是其拓展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目前不少地方高水平大学对特色学科选择和培育却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不仅缺乏利用区域优势资源、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特色学科的选择与培育,而且已有特色学科的汇聚程度也较低,学科群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部分学科陈旧,缺乏创新和前瞻性,优势在逐步失去[6]。
(二)高端平台不足,领军人才缺乏
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博士学位点数量及招生规模、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数量明显处于劣势;领军人才缺乏;与高端平台缺乏相互影响、互为制约;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拥有数量不足,缺少在国内外学术界较有影响的领军人才。
(三)服务社会和区域的能力不强,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服务和贡献中不断开辟自身发展空间,但在进一步服务社会和区域中,面临如何提高“契合度”和“贡献度”的瓶径。当前地方高水平大学在支撑、引领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上,还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回应。地方高水平大学服务社会和区域的能
表2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一览表
资料来源:各学校网站、现有文献和电话调研等。
力的不足,综合反映在地方高水平大学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还不强,与地方重大产业的对接度不够紧密,对区域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支撑度不够,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还不够。
(四)办学投入不足,办学资源短缺
部属高校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接受中央与地方的双重投资,而地方高水平大学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拨款,地方政府是单一的投资主体。当前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困扰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很多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形成不是经济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水到渠成”,而是受到政治、政策等非经济因素影响,由政府强力推动的,因而赖以支撑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经济基础还不够扎实,表现在政府和居民对高等教育投入或消费的有限性;办学条件和办学资源滞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投入不足、投入无序与重复投入并存;建设新校区使一些地方高水平大学负债过重,急需新的资源投入,以注入活力等。
(一)立足区域,准确把握自身发展定位
对地方高水平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办学定位是水平定位与特色定位的有机统一。水平定位是基础,体现大学地位、方位;特色定位是灵魂,体现大学独一无二的品位;特色定位是在水平定位基础上的深化,特色只有在高水平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成为核心竞争力。作为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职能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地域性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在找寻自身办学目标定位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对象。区域性是地方高水平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签,也是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着力点和生命力所在,想与部属高校比肩,同步进行各项质点的建设,拼资源,拼投入,无疑是将自己逼进“死胡同”。“错位竞争”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较弱一方比较理性的选择。
(二)坚持特色发展,强化学科核心竞争力
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往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和呈现特色是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有特色、高水平、示范性”是教育部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总要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地方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就会显现出来。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出成果、成特色、上质量的关键。地方高水平大学要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发展优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进行集中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群由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等构成,是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关键举措。学科建设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
(三)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精英人才培养
无论大学职能如何拓展、地位如何发生变化,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与生俱来的首要职能。大学的层次和类型越高,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高。衡量地方高水平大学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作为后起的“发展中”的高水平大学,实际上处于连接国家部属大学和普通地方大学的承上启下的“中间地带”。要巩固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精英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四)注重协同创新,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特别是重大科学研究的能力是衡量一所地方大学是否为“高水平”的重要标尺。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瞄准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打造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协同创新,建立重大项目的培育和组织协同机制,有效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着力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动以学院、学科、课题组为主的科研组织模式向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地区协同的转变,形成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充分整合、集聚,切实解决传统科研模式“小而散”、“科研孤岛”的顽症,避免产生不应有的内耗和阵痛,避免力量分散和活力窒息,以凝练“大方向”和形成 “大科学”,强化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五)强化需求对接,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今天,高水平大学建设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如果说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有什么‘捷径’的话,只有一条,就是把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更加紧密地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更好的服务,以争取全社会更大的支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争取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在实践中逐渐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7]。作为区域高等教育体系的龙头,地方高水平大学承载着主导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应为地方高校做出表率。坚持“顶天立地”,一要立足区域,紧密对接区域战略需求,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解决区域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做大做强;二要瞄准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方向,找准契合点,深度介入,做精做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注重与区域发展互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由“响应式”适应向主动适应、支撑及引领转变。
(六)坚持开放办学,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认为:“国际化”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把我们的眼界打开的过程,是反思自己的过程。眼界决定境界,没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就没有高水平之说”[8]。由于客观原因,在国内与部属大学相比,地方高水平大学在资源获取、平台建设等方面具有天然的无法回避的劣势。国际舞台弥补了差异化不足,实现了不同大学之间的同台公平竞争。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向更高发展层次迈进的必由之路。尽管国际化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向前发展的必然战略,但国际化具体路径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在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一定要围绕着大学的基本任务展开,只有把国际化融入到自身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中,国际化才有生命和根基。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立足本校实际,探索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1] 冯建明.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两难抉择及其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14-16.
[2] 王卓君.建设高水平地方大学的“瓶颈”及破解[J].中国高等教育,2008,(8):18-19.
[3] 郭贵春.把省部共建高校建成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水平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2,(9):11-13.
[4] 王超,等.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14,(1):65-67.
[5] 周瑞超,等.地方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略——以广西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103-106.
[6] 郭广生.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改进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4-7.
[7] 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发展[R].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5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8] 新学年:高校合作办学或起“鲶鱼效应”[N].文汇报,2012-09-12(5).
(责任编辑:金一超)
ThePresentSituation,PlightandPathofBuildingLocalHigh-levelUniversitiesinChina
LIU Hai-yan1, XU Shi-rong2
(1.Depart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2.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The rise of local high-level universities is a new trend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t brings a strong shock to the pattern of China’s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building a powerful nation and a strong province of higher educati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high-level universities is the main the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of local high-level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alyzes deeply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building local high-level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pointedly ideas and initiatives to solve problems. It aims a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uture of local high-level universities in China, puts forward positive suggestions for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high-level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decision-making.
local high-level university; present situation; plight; path
2014-05-30
刘海燕(1975-),女,江苏苏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高等教育学、教育史研究;许士荣(1973-),男,江苏阜宁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
G640
A
1006-4303(2014)09-02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