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杭
绿色循环再生产业是指在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大的前提下,通过技术革新,将因为经济与发展而产生的污染以及废弃材料进行再生产和再利用。在全球能源危机日渐凸显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能源战略,中国也不例外;与高度的物质文明并存的,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空气污染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资源消耗同浪费不断加重,从而也催生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兴盛。
一直以来,我们杂志上也有不少做绿色环保产品的项目,比如说山东轩龙洁品最新推出的空调PM2.5过滤膜就是他们最新推出的室内空气清洁产品,以及多年一直在我们杂志上宣传的河南商丘的仿真花项目在有着美丽外表的同时也有着特殊的空气净化的功效。很多读者所关注的安徽灵璧清大液化气、复合柴油也有十多年的市场经验经验了,可谓个个都是节能环保方面的好项目。记得台湾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经说过,在中国,做生意的秘诀就是“听党话,跟党走”,把握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迎合国家重点推介的项目和产业。做为中小创业者,即使做不成第一波“吃螃蟹的人”,但同样也要紧紧跟住时代形势,把产业和生意做到点子上!最近几年,国家对于绿色环保产业大力扶持,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多种手段使得大批的绿色环保产业兴起,人们对于环保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在进行日常消费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也已经将环保、低碳的因素做为自己选购商品的重要条件之一。做为消费者一端对于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那么相应的做为生产和制造商就应该加大这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因而,各个行业已经兴起了绿色环保改造的热潮……
地沟油上演变形计
资源回收产品变废为宝
餐饮行业一直是与普通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近几年,餐饮行业的问题频出,也让老百姓头疼万分,国家也开始重视起了餐饮行业的规范与安全问题。“地沟油哪去了?”这是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了解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时提出的一个问题。该问题一经提出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毕竟,“地沟油”的去向关系着千家万户,与广大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段时间,人们对于地沟油可谓是谈“油”色变。
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餐厨垃圾资源化的处理厂,凭借领先的理化生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城市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领域独树一帜,填补了国际、国内生物质能领域的技术空白,首次在国内设计出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工艺方案,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他们把收来的餐厨垃圾统一运送到公司的集中处理车间,通过餐厨垃圾资源再生利用,建立了发电、生产生物柴油和有机肥产业链。这些球形储罐是用于储存利用餐厨垃圾分解出的油脂和产生的沼气。
同时,他们公司还可以用餐厨垃圾制成有易于农业生产的有机肥料。用这种有机肥养出的农作物相较施普通化肥的农作物个头普遍偏大、产量也会有所提高,最为主要的是这种用餐厨垃圾生产出来的肥料属于有机肥料,没有任何化学成分残留,真正的能够做到绿色健康,符合当前人们对于食物的基本标准和需求,因而市场前景十分的广阔。
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建厂之初,百姓不理解,餐饮业配合度不高,餐厨垃圾回收一度遭遇“瓶颈”。不仅如此,花费3000万元和德国合作购买的设备由于不符合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现在也只能拆除当废铁卖了。失败与教训后,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逐步摸索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的创新之路却是被“逼”出来的。他们厂最初是和德国人一起设计研发,运行一年多以后,原来主处理车间的设备逐渐开始出现问题。因为德国的饮食习惯和做饭方式与中国不同,饮食清淡,剩饭较少。而中国人饮食比较油腻,餐厨剩余物腐蚀性较强,对设备损耗很大。对于出现的问题,德国人多次来华也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于是他们开始自己想办法研发新设备。经过努力,研发出的新设备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效果非常好,自此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在装备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如今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更是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重点围绕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和关键设备开展研发,已获得国家专利证书39项,获得2项科技成果。新申报待批准的专利26项,已初步形成覆盖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领域的专利群。
据悉,全国每年产生餐厨垃圾的总量是6600万吨,回收利用量是55万—73万吨,处理率仅为2.5%。而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从2011年3月份启动运行以来,每天处理兰州市6000多家餐厅,共200吨剩余物,年处理量达73000吨。每日派出餐厨垃圾收运大车35台,废弃油脂回收小车15台,收运路线白天50条,晚上32条。回收来的餐厨垃圾通过废弃油脂精加工产生的生物柴油可作为车用燃料。另一部分分解出的生物燃气,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可用来发电,在满足工厂自用的前提下,可向周围企业输送。
同时,生物燃气还可作为清洁燃料。沼气发酵后剩下的沼渣作为有机肥“助力”有机农业。真正做到对餐厨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生产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废料均可作为下一环节的原料,循环利用,是符合循环经济模式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
如今,他们几经将公司开到了全国各地,之前很多人认为他们的技术只能靠政府吃饭,让政府来买单,实际则不然,以兰州餐厨垃圾处理采用的好氧堆肥+厌氧消化技术作效益分析,每吨餐厨垃圾将产生350元至570元的经济效益。其中仅工业油脂一项就颇为可观,按每吨餐厨垃圾一天可产工业油脂60公斤计算,每吨餐厨垃圾可产生360元的经济效益。如果按此推算,兰州每日200吨的餐厨垃圾,日均可获利6.8万元,年获利将超2000万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目光投向了餐厨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上。
能喝的洗涤剂
竹之语蕴含大商机
而说到日常生活中的环保产品,浙江台州的竹之语生态日用品有限公司一直走在了行业的前面,他们以天然竹子为原料制作各种清洁剂和洗涤剂,以绿色健康环保的理念做为企业的发展宗旨,对年来他们的产品已经逐步被市场所接受和认可。竹之语产品荣获全球最高品质的欧盟有机认证,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有机洗涤领域超过日本、韩国,成为亚洲唯一。2009年开始出口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欧洲国家,2012年回到中国,服务中国民众。做环保产业,就没有容易的,王明荣(15967682598)是台州竹之语生态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办企业以来,王明荣做过的产品,从最初的竹席到有机洗涤用品,再到现在的果蔬保鲜剂。
竹之语的洗涤用品,主材料之一是竹子。在浙江当地,竹子是随处可取的原料,当地风俗是婴儿在生下来后,第一桶洗澡水就是竹子浸泡后的汤水。王明荣小时候学写毛笔字,不小心把墨汁弄到衣服上,他的奶奶就教他把衣服放在水里,用乌贼的骨头搓,墨渍就洗掉了。现在,竹之语的有机洗涤用品,以竹子和乌贼骨头为主要原料,也是对传统洗涤文化的传承。
回过身看,王明荣的创业之路其实一直都离不开竹子。2006年创办企业时,他做的是竹席、香枕等床上用品,利润率达到40%。但由于产品没什么技术含量,时常被模仿。王明荣意识到:这样下去终会拖垮企业,不如练一身别人无法模仿的“独门绝技”。于是,他走出国门,相继考察了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地市场。在日本,他看到了两本关于介绍经皮毒的书,其中的内容让他大受震动。在欧洲,他得到启发:欧洲的纯天然洗涤用品主要以圣诞树汁和甲壳素为原料,台州的竹汤水和乌贼骨不也可以吗?
回到台州,王明荣带领企业开始转型,他立志一定要做世界标准的产品。为此,他先后两年投入1000万元研发费用,经过150多次试验,成功研发出洗洁精、洗衣液、家具清洁剂、厨房清洁剂。此后,竹之语的产品,别人再也模仿不了了。王明荣不仅要做产品,更要做品牌。
2009年的时候,竹之语的洗涤用品全部销往欧洲,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8个国家。第一个集装箱卖了3个月,之后平稳地维持每月一个集装箱的销量。国外市场销量看好,但王明荣有了新想法。做国外市场虽然赚钱,但竹之语追求的却不只是商业利益,他立志要让中国人用上环保健康安全的洗涤用品,实现竹之语的品牌价值。
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的当月,王明荣就转战国内市场,成功推出母婴有机洗涤用品。前两年,他成功研发出有机果蔬保鲜剂,去年开始在黄岩区个别杨梅种植合作社试用。他表示:“台州有42万亩杨梅,让种植户用上有机保鲜剂,是件有意义的事。”竹之语研发的果蔬保鲜剂,能使小白菜、杨梅等保鲜期延长36-48小时,技术成熟。
就这样,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竹之语逐步调整了产品营销战略,不再专注于参加各类展会,而是更加注重科普营销,让消费者深入了解洗涤用品的成分、品质,进而选择竹之语的产品。好的口碑才成为了他们在国内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如今台州竹之语公司已经研发出九大系列几十个产品,全都纯天然、纯生态洗涤洗护产品,是一款可以放心“喝”的洗涤洗护产品,可以让消费者远离经口毒、经皮毒,确保安全健康。同时产品的自然降解还原率可达到99.6%以上,比使用传统化学原料的洗涤洗护用品明显降低了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程度。同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易于冲洗、漂洗的特点也能够明显减少洗涤用水量,有利于节约用水,是目前市场上仅有的一款环保节约友好型全天然、纯生态洗涤洗护产品。他们也在逐步的往全国各地的市场推广,招收全国经销商。
废物利用可再生
循环利用产业开拓新财富路
炎热的夏天到来,人们外出或者日常生活中都会买一些饮料或者矿泉水来喝,喝完之后将瓶子仍在垃圾箱或者一些家庭主妇会积攒起来卖钱,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塑料瓶经过系统回收、自动筛选、深度净化和加工……可能你想象不到,它最终变成了你身上所穿衣服的一部分。
所谓的利用再生聚酯加工成化纤,就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见到的饮料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制成瓶片,再将瓶片加工成化纤产品。正是技术手段的创新,提高了原料再生资源利用率,再生长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利用公司加工处理的再生瓶片原料,无需添加其他任何原材料,一吨再生瓶片生产一吨的再生长丝,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100%。
这只是一个标准循环产业园的缩影,如今,国家投入大笔的资金到资源循环再生的各个项目产业中,各地各类循环产业园逐步兴起。各种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成为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向,有很多人将这些城市产生的垃圾称为“城市矿产”。 “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这些矿产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等各种废料中,都可提炼出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城市矿产”循环利用,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以一块小小的手机废旧电池为例,如果被随意抛弃,可污染的水资源达到6万升,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而一只普通的聚酯可乐瓶通过自然降解,耗时则长达50到100年,但只要回收利用一吨这种塑料瓶就可减少3.2吨碳排放量。目前,各个产业基地年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总能力达55万吨。其中,报废汽车4.5万辆,废旧家电140余万台,废塑料7.8万吨,废钢材30万吨,初步形成了废塑料资源化利用、废旧家电与电子产品拆解加工等“回收→分拣(拆解)→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通过开展“城市矿产”资源的多元化回收、集中化处理、规模化利用,优化完善废旧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扩大废旧家电拆解加工规模,发展报废汽车拆解加工利用,科学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规模化、产业链条合理化。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绿色产业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理念渐入人心,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013年底,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达10多万家,80%以上为中小企业。据初步统计,2013年废钢铁、废塑料、废有色金属、废纸、废轮胎、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7大品种回收量接近1.6亿吨,比2000年增长3倍多;回收总值接近6000亿元,比2000年增长12倍;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率达到70%以上。2013年的再生资源回收量,替代相应的原生资源,相当于节约能源1.7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亿吨。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真正把循环经济做好,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空间,获得最大的生存空间。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把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成为了最大最好的产业。美国在2010年就把循环产业做成了美国第一大产业,美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二十一世纪最朝阳的产业是循环经济产业。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有两种资源,一种是国内回收资源,另一种是国外进口。有两种市场,一种是生产的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另一种是销往国外。两种市场会永远存在,但两种资源会慢慢地开始有一个趋势变化。现在废料进口占70%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一定是从进口多于国内走向国内高于出口。正是因为这种趋势,丰城的模式更具有生命力。
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中国的人口规模、中国的生态环境特征等,都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运用循环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如果说21世纪发展最快的国家是哪个,那么答案无疑是中国,但是要问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是什么行业,那么无疑答案就是绿色环保节能再生行业!
杂志社交流咨询电话
0431-85889013 85889014
咨询QQ:1845036114 155010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