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松
没有气势磅礴的旅游景点,没有先进一流的基础设施,没有高档豪华的接待条件,有的只是秀丽的田园、古老的村庄、蜿蜒的河流、悠长的歌谣和沿袭千年的古法造纸。
走进贵州,便走进一个多彩世界。
走进丹寨,便走进一片神奇土地。
走进石桥,便走进了一段千古意境。
石桥,一个古老的村庄,千百年来一直静卧在苗岭深处。
石桥,一个神奇的秘境,传统造纸技艺在这里默默传承。
石桥,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国际视野的关注中华丽转身。
“非遗”出国门
谁是第一个走进石桥的外国人?村民们已经无从记起,这也不是他们想要谈论的话题。
在他们的记忆中,“老外”们就像南飞的大雁,总是一拨一拨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他们对石桥古法造纸的兴趣特别浓厚,看了觉得不过瘾,都要去亲自体验一下。”石桥王氏古法造纸第十八代“掌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兴武说,石桥能够吸引众多外国人前来参观体验,主要得益于古法造纸的文化魅力。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石桥古法造纸作坊生产的白皮纸,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其生产工艺流程,与汉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生产白皮纸所用的原料是构皮、麻和杉根,与《后汉书·蔡伦传》中“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的表述又极其相似。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黔东南凯里的舟溪、丹寨的南皋尝卡、剑河的施洞口、凯里凯棠一带的苗族村落里流传着《造纸歌》、《找书找纸歌》,生动地再现了少数民族历史上的碱法造竹纸,甚至更为久远的苔藓造纸、剡藤造纸等,成了造纸历史和造纸技艺的客观反映。
2005年,石桥古法造纸技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造纸“活化石”。
200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石桥村命名为“古法造纸艺术文化之乡”。
近年来,在“多彩贵州”旅游品牌的带动下,到石桥景区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各地客户也纷至沓来,千百年来“养在深闺”的一张纸,终于能够漂洋过海,倍受青睐。“目前海外的订单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等,海外需求相当可观。”王兴武介绍说。
一个宽四五米、高七八米的穿洞是王兴武的生产基地,洞内七八台造纸设备一字排开,洞外凯羊高速飞架两岸,让人瞬间感觉到洞内与洞外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我竟然在贵州体验了一次造纸,回去就可以告诉我们国家造纸的人,手工纸是怎么做的了!” 2013年11月11日,“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在石桥村开展,摩洛哥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索拉娅在亲身体验了古法造纸之后兴奋地说。
琳琅满目的旅游产品,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古法造纸,让来自蒙古、坦桑尼亚、美国、塞浦路斯、瑞士、哥伦比亚等国驻华使节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在王兴武的家门口,一块“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的牌子尤为显眼。王兴武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要进一步把古法造纸的技艺发扬光大。截至2014年2月,在传习所接受过培训的村民已达80多人。
景区成示范
依山傍水的大簸箕苗寨,错落有致的苗家吊脚楼,俊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和古法造纸一起,形成了石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2013年,石桥景区入选全省100个旅游示范景区,并成为首批21个重点打造的景区之一。
“我们会紧紧抓住石桥入选全省100个旅游景区的机遇,努力把石桥打造成周边县市、‘两广地区以及东南亚避暑休闲、文化旅游首选地。”丹寨县旅游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韦世勇说。
事实上,从2008年起,石桥景区就在省旅游局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规划编制。2010年,省旅游局协调聘请台湾著名规划师、民俗专家黄英峰先生亲自为石桥景区编制详细规划。2013年6月,《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通过省政府组织的评审,石桥景区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在游客接待中心,记者看到,充满苗族风情的长廊连接着四个“非遗”展馆,与之隔河相望的接待新村已初具规模,防洪设施、河道治理、道路改造等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走在纸街铺满鹅卵石的古道上,一栋栋木楼,一条条小巷,一幅幅对联,一盏盏灯火,一缕缕炊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祥和的“世外桃源”。
据统计,2013年,石桥景区在旅游设施上完成步道建设6550米,建设景区公厕2个,标识标牌85块,建成800平方米停车场1个,安装景观灯850只等。景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品味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4年,穿境而过的凯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从省会贵阳到石桥景区只需两小时。
“在凯羊高速公路通车前,我们将努力把石桥建成设施基本完备、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韦世勇介绍说,到2015年,石桥景区将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并配备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全国知名旅游景区,实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以上。
“在100个景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开发形式或者建设方法,有些项目我们需要大量资金,需要高额的投资;有些则要想方设法去保持原生态的风貌和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比如石桥这样的景区,我们希望能尽全力保存原生态的面貌,以这个为原则,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历史和传统技艺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为游客能更好地游览和欣赏,为村民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服务。”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说。
旅游惠民生
“如果光靠种地,一年种来还不够吃三个月,造纸基本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王兴武看来,传承千年的古法造纸,不过是先辈们解决温饱的一个手段。
“没想到会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发扬光大。”古法造纸从最初的谋生手段到现在的致富产业,是王兴武过去不曾想也不敢想的。
石桥古法造纸真正成为一个产业,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一个在东莞打工的村民无意间向一个香港老板谈起古法造纸,便引起了对方的极大兴趣。通过书信联络,在满足客户对纸张的厚度、韧性等条件下,第一笔28万元的订单就这样产生了。”谈起1998年攫取的“第一桶金”,王兴武记忆犹新。
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石桥造纸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有10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纸质产品。其中石桥古籍修复纸被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指定为文物古籍修复专用纸。
2008年,在王兴武的带领下,石桥村61家古法造纸户按照“自愿参与、民营民管”的原则成立了石桥黔山造纸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规模化经营之路。目前入社农户已达28家,社员68人。
“当古法造纸成为一种上规模的产业,大量砍伐构皮树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兴武解释说,构皮树在南皋乡到处都是,而且这种树是越砍越发。“合作社以每吨7000元的价格收购,不仅能够解决全村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带动周边乡镇的村民参与进来。”
景区建设在不断完善,造纸产业在不断升级,而与之不相适应的,却是王兴武始终作为产业基地的穿洞。
“要做长产业链,实现石桥纸业的深加工,扩大规模势在必行!”王兴武的想法在丹寨县旅游办的规划实施中逐渐变成现实。
2013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石桥景区引进了艺术纸技术专家韩文彦和旅游手工纸专家余建荣,与丹寨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非遗”传承人王兴武一起,组建贵州石桥古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石桥古纸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
“为提升石桥景区作为国际化景区的文化品味,我们还策划了石桥‘外语角,充分利用旅游办及驻石桥专家学者的外语资源,提高石桥村民、旅游从业者的外语对话能力,为境外游客营造‘宾至如归的温馨环境。”韦世勇说,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能使境外游客进一步了解石桥的文化内涵。
石桥,蕴藏的是一个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展示的是一个景区的魅力与风采。(责任编辑/朱广彥)
没有气势磅礴的旅游景点,没有先进一流的基础设施,没有高档豪华的接待条件,有的只是秀丽的田园、古老的村庄、蜿蜒的河流、悠长的歌谣和沿袭千年的古法造纸。
走进贵州,便走进一个多彩世界。
走进丹寨,便走进一片神奇土地。
走进石桥,便走进了一段千古意境。
石桥,一个古老的村庄,千百年来一直静卧在苗岭深处。
石桥,一个神奇的秘境,传统造纸技艺在这里默默传承。
石桥,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国际视野的关注中华丽转身。
“非遗”出国门
谁是第一个走进石桥的外国人?村民们已经无从记起,这也不是他们想要谈论的话题。
在他们的记忆中,“老外”们就像南飞的大雁,总是一拨一拨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他们对石桥古法造纸的兴趣特别浓厚,看了觉得不过瘾,都要去亲自体验一下。”石桥王氏古法造纸第十八代“掌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兴武说,石桥能够吸引众多外国人前来参观体验,主要得益于古法造纸的文化魅力。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石桥古法造纸作坊生产的白皮纸,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其生产工艺流程,与汉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生产白皮纸所用的原料是构皮、麻和杉根,与《后汉书·蔡伦传》中“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的表述又极其相似。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黔东南凯里的舟溪、丹寨的南皋尝卡、剑河的施洞口、凯里凯棠一带的苗族村落里流传着《造纸歌》、《找书找纸歌》,生动地再现了少数民族历史上的碱法造竹纸,甚至更为久远的苔藓造纸、剡藤造纸等,成了造纸历史和造纸技艺的客观反映。
2005年,石桥古法造纸技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造纸“活化石”。
200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石桥村命名为“古法造纸艺术文化之乡”。
近年来,在“多彩贵州”旅游品牌的带动下,到石桥景区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各地客户也纷至沓来,千百年来“养在深闺”的一张纸,终于能够漂洋过海,倍受青睐。“目前海外的订单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等,海外需求相当可观。”王兴武介绍说。
一个宽四五米、高七八米的穿洞是王兴武的生产基地,洞内七八台造纸设备一字排开,洞外凯羊高速飞架两岸,让人瞬间感觉到洞内与洞外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我竟然在贵州体验了一次造纸,回去就可以告诉我们国家造纸的人,手工纸是怎么做的了!” 2013年11月11日,“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在石桥村开展,摩洛哥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索拉娅在亲身体验了古法造纸之后兴奋地说。
琳琅满目的旅游产品,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古法造纸,让来自蒙古、坦桑尼亚、美国、塞浦路斯、瑞士、哥伦比亚等国驻华使节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在王兴武的家门口,一块“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的牌子尤为显眼。王兴武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要进一步把古法造纸的技艺发扬光大。截至2014年2月,在传习所接受过培训的村民已达80多人。
景区成示范
依山傍水的大簸箕苗寨,错落有致的苗家吊脚楼,俊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和古法造纸一起,形成了石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2013年,石桥景区入选全省100个旅游示范景区,并成为首批21个重点打造的景区之一。
“我们会紧紧抓住石桥入选全省100个旅游景区的机遇,努力把石桥打造成周边县市、‘两广地区以及东南亚避暑休闲、文化旅游首选地。”丹寨县旅游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韦世勇说。
事实上,从2008年起,石桥景区就在省旅游局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规划编制。2010年,省旅游局协调聘请台湾著名规划师、民俗专家黄英峰先生亲自为石桥景区编制详细规划。2013年6月,《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通过省政府组织的评审,石桥景区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在游客接待中心,记者看到,充满苗族风情的长廊连接着四个“非遗”展馆,与之隔河相望的接待新村已初具规模,防洪设施、河道治理、道路改造等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走在纸街铺满鹅卵石的古道上,一栋栋木楼,一条条小巷,一幅幅对联,一盏盏灯火,一缕缕炊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祥和的“世外桃源”。
据统计,2013年,石桥景区在旅游设施上完成步道建设6550米,建设景区公厕2个,标识标牌85块,建成800平方米停车场1个,安装景观灯850只等。景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品味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4年,穿境而过的凯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从省会贵阳到石桥景区只需两小时。
“在凯羊高速公路通车前,我们将努力把石桥建成设施基本完备、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韦世勇介绍说,到2015年,石桥景区将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并配备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全国知名旅游景区,实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以上。
“在100个景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开发形式或者建设方法,有些项目我们需要大量资金,需要高额的投资;有些则要想方设法去保持原生态的风貌和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比如石桥这样的景区,我们希望能尽全力保存原生态的面貌,以这个为原则,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历史和传统技艺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为游客能更好地游览和欣赏,为村民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服务。”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说。
旅游惠民生
“如果光靠种地,一年种来还不够吃三个月,造纸基本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王兴武看来,传承千年的古法造纸,不过是先辈们解决温饱的一个手段。
“没想到会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发扬光大。”古法造纸从最初的谋生手段到现在的致富产业,是王兴武过去不曾想也不敢想的。
石桥古法造纸真正成为一个产业,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一个在东莞打工的村民无意间向一个香港老板谈起古法造纸,便引起了对方的极大兴趣。通过书信联络,在满足客户对纸张的厚度、韧性等条件下,第一笔28万元的订单就这样产生了。”谈起1998年攫取的“第一桶金”,王兴武记忆犹新。
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石桥造纸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有10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纸质产品。其中石桥古籍修复纸被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指定为文物古籍修复专用纸。
2008年,在王兴武的带领下,石桥村61家古法造纸户按照“自愿参与、民营民管”的原则成立了石桥黔山造纸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规模化经营之路。目前入社农户已达28家,社员68人。
“当古法造纸成为一种上规模的产业,大量砍伐构皮树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兴武解释说,构皮树在南皋乡到处都是,而且这种树是越砍越发。“合作社以每吨7000元的价格收购,不仅能够解决全村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带动周边乡镇的村民参与进来。”
景区建设在不断完善,造纸产业在不断升级,而与之不相适应的,却是王兴武始终作为产业基地的穿洞。
“要做长产业链,实现石桥纸业的深加工,扩大规模势在必行!”王兴武的想法在丹寨县旅游办的规划实施中逐渐变成现实。
2013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石桥景区引进了艺术纸技术专家韩文彦和旅游手工纸专家余建荣,与丹寨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非遗”传承人王兴武一起,组建贵州石桥古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石桥古纸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
“为提升石桥景区作为国际化景区的文化品味,我们还策划了石桥‘外语角,充分利用旅游办及驻石桥专家学者的外语资源,提高石桥村民、旅游从业者的外语对话能力,为境外游客营造‘宾至如归的温馨环境。”韦世勇说,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能使境外游客进一步了解石桥的文化内涵。
石桥,蕴藏的是一个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展示的是一个景区的魅力与风采。(责任编辑/朱广彥)
没有气势磅礴的旅游景点,没有先进一流的基础设施,没有高档豪华的接待条件,有的只是秀丽的田园、古老的村庄、蜿蜒的河流、悠长的歌谣和沿袭千年的古法造纸。
走进贵州,便走进一个多彩世界。
走进丹寨,便走进一片神奇土地。
走进石桥,便走进了一段千古意境。
石桥,一个古老的村庄,千百年来一直静卧在苗岭深处。
石桥,一个神奇的秘境,传统造纸技艺在这里默默传承。
石桥,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国际视野的关注中华丽转身。
“非遗”出国门
谁是第一个走进石桥的外国人?村民们已经无从记起,这也不是他们想要谈论的话题。
在他们的记忆中,“老外”们就像南飞的大雁,总是一拨一拨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他们对石桥古法造纸的兴趣特别浓厚,看了觉得不过瘾,都要去亲自体验一下。”石桥王氏古法造纸第十八代“掌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兴武说,石桥能够吸引众多外国人前来参观体验,主要得益于古法造纸的文化魅力。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石桥古法造纸作坊生产的白皮纸,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其生产工艺流程,与汉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生产白皮纸所用的原料是构皮、麻和杉根,与《后汉书·蔡伦传》中“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的表述又极其相似。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黔东南凯里的舟溪、丹寨的南皋尝卡、剑河的施洞口、凯里凯棠一带的苗族村落里流传着《造纸歌》、《找书找纸歌》,生动地再现了少数民族历史上的碱法造竹纸,甚至更为久远的苔藓造纸、剡藤造纸等,成了造纸历史和造纸技艺的客观反映。
2005年,石桥古法造纸技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造纸“活化石”。
200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石桥村命名为“古法造纸艺术文化之乡”。
近年来,在“多彩贵州”旅游品牌的带动下,到石桥景区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各地客户也纷至沓来,千百年来“养在深闺”的一张纸,终于能够漂洋过海,倍受青睐。“目前海外的订单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等,海外需求相当可观。”王兴武介绍说。
一个宽四五米、高七八米的穿洞是王兴武的生产基地,洞内七八台造纸设备一字排开,洞外凯羊高速飞架两岸,让人瞬间感觉到洞内与洞外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我竟然在贵州体验了一次造纸,回去就可以告诉我们国家造纸的人,手工纸是怎么做的了!” 2013年11月11日,“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在石桥村开展,摩洛哥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索拉娅在亲身体验了古法造纸之后兴奋地说。
琳琅满目的旅游产品,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古法造纸,让来自蒙古、坦桑尼亚、美国、塞浦路斯、瑞士、哥伦比亚等国驻华使节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在王兴武的家门口,一块“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的牌子尤为显眼。王兴武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要进一步把古法造纸的技艺发扬光大。截至2014年2月,在传习所接受过培训的村民已达80多人。
景区成示范
依山傍水的大簸箕苗寨,错落有致的苗家吊脚楼,俊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和古法造纸一起,形成了石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2013年,石桥景区入选全省100个旅游示范景区,并成为首批21个重点打造的景区之一。
“我们会紧紧抓住石桥入选全省100个旅游景区的机遇,努力把石桥打造成周边县市、‘两广地区以及东南亚避暑休闲、文化旅游首选地。”丹寨县旅游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韦世勇说。
事实上,从2008年起,石桥景区就在省旅游局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规划编制。2010年,省旅游局协调聘请台湾著名规划师、民俗专家黄英峰先生亲自为石桥景区编制详细规划。2013年6月,《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规划》通过省政府组织的评审,石桥景区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在游客接待中心,记者看到,充满苗族风情的长廊连接着四个“非遗”展馆,与之隔河相望的接待新村已初具规模,防洪设施、河道治理、道路改造等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走在纸街铺满鹅卵石的古道上,一栋栋木楼,一条条小巷,一幅幅对联,一盏盏灯火,一缕缕炊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祥和的“世外桃源”。
据统计,2013年,石桥景区在旅游设施上完成步道建设6550米,建设景区公厕2个,标识标牌85块,建成800平方米停车场1个,安装景观灯850只等。景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品味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4年,穿境而过的凯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从省会贵阳到石桥景区只需两小时。
“在凯羊高速公路通车前,我们将努力把石桥建成设施基本完备、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韦世勇介绍说,到2015年,石桥景区将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并配备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全国知名旅游景区,实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以上。
“在100个景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开发形式或者建设方法,有些项目我们需要大量资金,需要高额的投资;有些则要想方设法去保持原生态的风貌和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比如石桥这样的景区,我们希望能尽全力保存原生态的面貌,以这个为原则,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历史和传统技艺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为游客能更好地游览和欣赏,为村民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服务。”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说。
旅游惠民生
“如果光靠种地,一年种来还不够吃三个月,造纸基本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王兴武看来,传承千年的古法造纸,不过是先辈们解决温饱的一个手段。
“没想到会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发扬光大。”古法造纸从最初的谋生手段到现在的致富产业,是王兴武过去不曾想也不敢想的。
石桥古法造纸真正成为一个产业,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一个在东莞打工的村民无意间向一个香港老板谈起古法造纸,便引起了对方的极大兴趣。通过书信联络,在满足客户对纸张的厚度、韧性等条件下,第一笔28万元的订单就这样产生了。”谈起1998年攫取的“第一桶金”,王兴武记忆犹新。
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石桥造纸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有10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纸质产品。其中石桥古籍修复纸被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指定为文物古籍修复专用纸。
2008年,在王兴武的带领下,石桥村61家古法造纸户按照“自愿参与、民营民管”的原则成立了石桥黔山造纸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规模化经营之路。目前入社农户已达28家,社员68人。
“当古法造纸成为一种上规模的产业,大量砍伐构皮树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兴武解释说,构皮树在南皋乡到处都是,而且这种树是越砍越发。“合作社以每吨7000元的价格收购,不仅能够解决全村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带动周边乡镇的村民参与进来。”
景区建设在不断完善,造纸产业在不断升级,而与之不相适应的,却是王兴武始终作为产业基地的穿洞。
“要做长产业链,实现石桥纸业的深加工,扩大规模势在必行!”王兴武的想法在丹寨县旅游办的规划实施中逐渐变成现实。
2013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石桥景区引进了艺术纸技术专家韩文彦和旅游手工纸专家余建荣,与丹寨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非遗”传承人王兴武一起,组建贵州石桥古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石桥古纸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
“为提升石桥景区作为国际化景区的文化品味,我们还策划了石桥‘外语角,充分利用旅游办及驻石桥专家学者的外语资源,提高石桥村民、旅游从业者的外语对话能力,为境外游客营造‘宾至如归的温馨环境。”韦世勇说,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能使境外游客进一步了解石桥的文化内涵。
石桥,蕴藏的是一个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展示的是一个景区的魅力与风采。(责任编辑/朱广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