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有, 蒲春玲
(新疆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
基于驱动力作用下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以新疆伊宁市为例
刘志有, 蒲春玲
(新疆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
基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角度,科学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伊宁市为研究区,结合区域内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影响机制,从土地结构、社会经济和技术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结果表明,伊宁市11个乡镇场土地利用状况在空间上存在明显不一致。按照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作用综合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将研究区分为城中心城镇商贸发展区、城镇工业发展接替区、观光旅游特色农业区、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区等四个功能区,并结合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向,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土地利用; 驱动力; 功能分区; 伊宁市
土地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具有经济、社会、资源三大属性,表现在土地利用方面是具有区域性、阶段性的。人类利用土地受到自然、经济、技术、社会条件的综合作用与制约,其利用合理与否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使在规模不大的市(县)域范围内,由于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和区位优势、政策、人口、经济实力等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都将对原有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便是在由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作用下产生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土地驱动力的变化将会对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带来新的依据和条件。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在分析行政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位、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发展和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将本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片。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控指标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政策,实行差别化管理[1]。目前,我国对土地功能分区研究的方法很多,大部分是以定性研究为主。
在当代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根据土地驱动力变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功能的调整来引导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因此,本文以伊宁市为例,结合各行政区域各自的土地驱动力作用,探讨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方法。
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边境伊犁河谷中部,东距乌鲁木齐约700 km,西距霍尔果斯口岸约90 km,南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隔河相望,北倚天山西部的科古琴山。地理坐标为北纬43°50′—44°09′,东经88°04′—84°29′。市境南北长52.08 km,东西宽35.5 km。伊宁市总面积675.5 km2,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60 693.33 hm2,其中耕地面积52 666.67 hm2,土地资源丰富。平原区土壤多是灰钙土,其分布带热条件好,无霜期较长,易于种植多种作物;黑钙土分部地区属温凉地带,易于发展油料作物;半荒漠、草原灰钙土、亚高山草甸土分别构成了畜牧业的春夏秋草场[2]。气候条件优越,水源丰富,热量充足,日照充裕,植被草地较好。
伊宁市是我国通往中亚、欧洲重要国际通道的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桥头堡和“丝绸之路”北道重要的物资商品集散商埠[2]。依托广阔的国际市场、交通和资源优势,伊宁市充分发挥口岸的交流作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促使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综合土地资源对提高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极大。因此在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综合影响下,结合全市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科学、客观地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区, 为以后土地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4]。
2.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1) 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原则。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鲜明地域差异对土地利用的方式、特点、方向都不同程度地产生着影响。为了进行合理的区域开发,必须首先从这种具有差异的相对一致性出发,以此作为分区的基础[5]。
(2) 区内功能主导性原则。土地利用功能区内具有利用一致性,但区内土地利用用途类型可以是多样的,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时重在体现区内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6]。
(3) 保护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应本着保护特色产业和协调城乡经济联动互补的原则,充分利用各自区域优势实现经济专门化分区发展的模式。
(4) 区域地域差异性原则。不同区域土地资源禀赋与利用情况的差异性是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基础。
(5) 保持基层行政单位地域完整性原则。综合分区,将打破区县级行政区划界线,但不对乡镇级行政区范围做进一步拆分。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主要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GIS软件技术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是依据诸多指标,具体地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指标间相似度的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指标进行归类;把相似的指标归为一类,把不相似的归为其他类,直到把所有的指标聚合完毕。
GIS软件技术分析方法,主要是依据指标在空间分布进行布置;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根据土地规划规程要求,借助软件将对研究区进行土地用途、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的划分。
2.3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依据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依据伊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及其土地资源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研究,并参考《伊宁市统计年鉴(2001—2005)》[3]、《伊宁市新农村规划》[6]、《伊宁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2]、《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伊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4],及伊宁市城镇、旅游、水利等专项规划研究成果进行划分。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影响机制确定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由各种自然、社会、经济、人文驱动力因子共同作用下引起的[7],其中自然驱动力包括气候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和地形地貌等驱动因子,社会经济驱动力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技术提高、产业结构等驱动因子;人文政策驱动力包括了土地利用政策、经济产业政策、各种法规等驱动力因子。对于伊宁市这个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的西部最大沿边开放地区,本文仅选取社会经济驱动力对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影响而进行的相关分析[8]。
3.1.2 构建主导驱动力因子 社会经济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发挥着作用,且各指标并不是独立的,指标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联性的。因此,本文在分析其对土地功能区划产生影响时,应用了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可量化、易取得性的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进行分析。结合伊宁市实际情况,土地指标选取建设用地比例、耕地比例、园地比例、牧草地比例和其他土地比例;社会经济指标选取总人口数、城镇化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技术因素选取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农业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产业园区数量。伊宁市土地利用功能区划驱动力主导因子见表1。
表1 伊宁市土地利用功能区划驱动力主导因子
3.2 聚类分析过程
3.2.1 准化处理 对原始所选指标Xi进行如下标准化[9-10]:
Z=(∑1/2)-1(X-μ)
(1)
(2)
定义用n个变量描述研究对象,分别为X1,X2,…,Xn表示,这n个变量构成的n维随机向量。标准化结果如表2所示。
3.2.2 近似矩阵 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借助SPSS分析软件,对伊宁市各个乡镇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对变量之间关系用相似系数和距离表示。本文主要采用平方欧氏距离测算,得出指标变量关系近似矩阵。通过近似矩阵可以分析各个乡镇之间存在相似性,由于受社会经济和区位等影响,乡镇之间的相似度是不同的,如表3所示。
表2 伊宁市土地利用功能区划驱动力主导因子标准化
表3 近似矩阵结果
3.2.3 结果分析 本文主要是采用组间平均链接法和组内平均链接法的聚类分析方法。组间平均链接法是将两个小类之间的距离为两个小类内所有样本间的平均距离;组内平均链接法与组间平均链接法类似,平均距离是对所有样本对的距离平均值,包括小类之间的样本对、小类内的样本对。依据所选指标,借助SPSS软件进行组间平均链接法和组内平均链接法聚类分析,得到组间平均链接法和组内平均链接法图(如图1,2所示)。
图1 组间连接聚类
图2 组内连接聚类
由图1所示,伊宁市各乡镇之间距离在8处分四区:伊宁市市区和巴彦岱镇分布各分区;盘津乡和达达木图乡相似距离比较近归为一个分区;其他7个乡镇彼此相似距离大致一致,统一归并为一个分区内;由图2所示,伊宁市各乡镇之间距离在13处分四区,分别是伊宁市市区和巴彦岱镇分布各分区;盘津乡和达达木图乡相似距离比较近归为一个分区;其他7个乡镇并为一个分区。故通过组间和组内平均链接聚类法将伊宁市7乡镇划分为四区:一区为伊宁市市区,二区为巴彦岱镇;三区为盘津乡和达达木图乡;四区为托格拉克乡、英也尔乡、汉宾乡、塔什库勒克乡、喀尔墩乡、克伯克于孜乡和园艺场。
3.3 GIS及技术因子分析
3.3.1 社会经济分区 土地承载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情况和居民生活收入影响着土地利用。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两项指标进行分区研究,来科学引导土地利用功能分析,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将各乡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作为新的样本数据,利用ARCGIS软件中Arcview分析法进行各个乡镇空间聚类分区。
伊宁市11个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状况各不相同。乡镇国民生产总值分区图将伊宁市市区和巴彦岱镇分布各分区,盘津乡和汉宾乡经济发展程度比较近归为一个经济分区;其他7个乡镇归并为一个经济分区内;依据各个乡镇发展情况,可将11个乡镇划分为4个社会经济发展区:伊宁市市区、巴彦岱镇、汉宾乡和盘津乡、其他7乡镇。
3.3.2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新一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控制,落实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这是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要求,也是一项制度创新[11]。伊宁市按照上级下达建设用地指标,进行逐级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并划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将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用地划定为允许建设区;将生态保护用地和风景名胜用地划定为禁止建设用地区;为实现伊宁市新一轮土地规划实现弹性规划,科学合理利用规划建设指标,新疆规定各个县市将城乡建设范围以外划定有条件建设区;其他土地均划为限制建设区。伊宁市允许建设区占全区面积的31.02%,有条件建设区占7.19%,限制建设区占58.52%,禁止建设区占3.27%。建设用地的控制都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供应政策,要保证土地空间管制制度顺利实施,需要国土、农业、水利、交通、建设、财政等诸多部门的协作配合,要把规划区内的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考虑,统筹安排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土地使用者的要求[12-15]。
土地空间管制比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更为复杂,也更具有系统性。如表4所示,依据各乡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规模,将伊宁市11乡镇划分为四个区:伊宁市市区和塔什科瑞克乡为一区,汉滨乡和喀尔墩乡为二区,英也尔乡和达达木图乡划为三区,其他几个乡镇为四区。
表4 伊宁市各乡镇建设空间管制区占乡镇总面积比值%
3.3.3 乡镇工业园区分布 伊宁市工业园区基本情况,依据《伊宁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2]中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表5)。
由表5所示,伊宁市乡镇工业发展比较集中,各个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都有自己的特点。区域工业园区发展特色不仅反映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同样也能看出土地利用功能的区域化状况。
表5 伊宁市区域工业园区基本情况汇总表
按照上述原则、依据和对社会经济主导驱动力因子的分析,以及结合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将伊宁市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为:中心城镇商贸发展区、城镇工业发展接替区、观光旅游特色农业区、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区。
(1) 中心城镇商贸发展区。包括伊宁市市区、汉滨乡、喀尔墩乡和塔什科瑞克乡域。小城镇及居民点集聚度高,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该区面积为各区比例最高。该区非农用地需求大,集镇发展较快。区内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是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增强城镇综合产业发展水平,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产业发展和城镇生态用地的合理用地需求。通过建立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与综合产出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水平,创建西部最佳人居环境,打造伊犁河谷经济第一增长极。
(2) 城镇工业发展接替区。该区主要是巴彦岱镇。全面提升国道218线沿线商贸物流集散园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健全完善巴彦岱镇各类专业市场及商贸中心。通过国道218线沿线物流商贸长廊的发展建设,带动伊宁市及开发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扩大区域分工,加强各功能区间的产业交流,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性一体化的商贸发展组团,构建伊犁河谷第一经济增长轴和商贸物流中心[2]。
(3) 观光旅游特色农业区。该区包括潘津乡和达达木图乡地区。土壤质地良好,水域充沛,农牧业生产条件优越,耕地传统经营水平较高,集约经营潜力大。充分利用伊犁河段综合区位优势,结合地域和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确立区域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为粮食副食生产加工业、观光牧场生产旅游业、观光特色林果生产业、设施农业生产加工业和城郊观光农业。各区依托现有基础和整体发展格局,有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向特色、设施、精准、观光和生态农业转移,实现优势资源转换,全面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全面为城市的发展服务。
(4) 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区。该区包括英也尔乡、克伯克于孜乡、托格拉克乡和市园艺场地区,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是促进本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重点保障本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随着旅游度假村、农家乐的发展, 该区需要扩大一定数量建设用地。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功能分区的划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土地利用功能区划是在其他区划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伊宁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有利于指导区域各乡镇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通过对伊宁市土地利用分析研究,对于我国西部县域土地利用功能区划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进行初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另外,通过建立土地结构、社会经济和技术三方面,依据代表性和准确性等原则,构建14项指标体系对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能够比较准确的反应土地利用信息,但由于数据所选年度有限,对土地利用逐年利用变化考虑不够全面;定量分析主要通过聚类分析, 结合GIS技术因子定性划分研究,综合将研究区划分为四个功能区,针对各个区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方向和政策,为区域土地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由于模型分析局限性对各功能区的科学划定也带有不足之处等;本文只对研究区2009年度土地利用综合水平进行分析、区划,缺乏对各因子在空间分异情况的详细分析,这些问题还需在今后研究中继续探索。
[1]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蒲春玲,马惠兰.伊宁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3] 伊宁市统计局.伊宁市统计年鉴[R].伊宁市,2009.
[4] 伊宁市人们政府.伊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R].伊宁市,2009.
[5] 伊宁市人民政府.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伊宁市,2010.
[6] 伊宁市人们政府.伊宁市新农村建设规划[R].伊宁市,2008.
[7] 刘志有,蒲春玲,余慧容,等.土地利用结构变迁及调整对策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6):202-207.
[8] 王志强,陈玉平.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C]∥新疆农业大学.土地科学论坛论文集.乌鲁木齐市:中国土地科学杂志社,2009:155-161.
[9] 刘志有,蒲春玲,万婷,等.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区划研究:以新疆伊犁州直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3):283-288.
[10] 张臣,吴克宁,陈涛,等.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0,12(4):14-17.
[11] 吴克宁,赵珂,赵举水,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安阳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2):23-28.
[12] 余慧容,蒲春玲,刘志有,等.基于TM_ETM_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以新疆奎屯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6):147-151.
[13] 谢余初,巩杰.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2):165-170.
[14] 吴明发,鸥名豪.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179-183.
[15] 张洁瑕,陈佑启.基于土地利用功能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3):29.
ResearchonLandUseRegionalizationBasedonDrivingForce—ACaseStudyofYiningCityinXinjiang
LIU Zhi-you, PU Chun-ling
(CollegeofManagement,Xin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Urumqi830052,China)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leads to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elimitatio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and use zoning,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ational use of land resources. Taking Yining city as the study area, the regional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driving force mechanism, from the aspects of land structure, soci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 build the function of land use zoning index system,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land use function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ature of 11 XiangZhenChang land utilization condition obvious inconsistency on the space. According to land use change driving force function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city urban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rea, urb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uccessio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sightseeing tourism,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area, such as the four functional area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olicies,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direction of regional land us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realiz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driving force; land use regionalization; Yining City
2013-10-28
:2013-11-27
新疆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矿—农复合区移民搬迁意愿调查及调控机制研究”(12BGL130)
刘志有(1986—),男,河南浚县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土地资源利用管理。E-mail:987zy789@163.com
蒲春玲(1961—),女,新疆阿克苏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等。E-mail:puchunling@163.com
F301.2
:A
:1005-3409(2014)04-02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