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岩 中南大学 湖南长沙 410083
近年来随着找矿力度的加大,地表可勘探资源日益减少,重点开始向深部找矿转移。随着勘查深度加深,找矿难度和风险加大,为了避免盲目找矿,地质工作者们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新理论,新技术寻求更多的矿产资源是当前的重要课题[3]。广域电磁法是由何继善院士提出的新方法,适合用于寻找隐伏矿床,具有探测深度大、精度高、抗干性强等特点[1]。本文以山东某隐伏金矿的应用研究为例,采用广域电磁法来探明在地表下1000m以下深度是否存在隐伏矿床,说明新的地球物理方法手段在深部找矿中的有效性,对日后的深部找矿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矿区位于胶东金矿集区的西北部,区内的露出地层较为简单,主要是胶东区变质岩,其次还有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变质岩。矿区位于大型断裂带的中段,断裂带是主要的控矿构造,部分矿体的产生由附近的次级断裂控制。该段断裂带的上盘主要为胶东群和荆山群变质岩,下盘主要为滦家河型和郭家岭型花岗岩。
区内岩浆岩活动较为频繁,分布广泛,以滦家河型花岗岩为主,在矿区的西北部大面积分布,是主要的控矿围岩。区内一般成群出现脉岩,主要有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辉绿玢岩等。中基性脉岩有出露,其密度大,韧性强对对矿液有屏蔽的作用。
通过对采集部分岩矿石标本进行电阻率参数的测量,可以发现该矿区的斜长角闪岩电阻率非常高,而与金矿有关的硫化物矿石、糜棱岩、黄铁绢英岩等平均电阻率相对较低。岩石间的电阻率差异较为明显,是广域电磁法工作开展的基础。矿区的金矿体总体呈现中高阻趋势,如何在高电阻率岩石下部寻找中高阻矿体,是目前本次地球物理勘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表1金矿部分岩(矿)石标本物性参数测定
基于前述对该矿区的有关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详细分析,在本区开展了广域电磁测深进行深部找矿的勘探。该法弥补了传统电磁法的不足,只需要观测电磁分量,计算电阻率时不略去高次项,利用迭代法精确计算视电阻率。该法探测深度不受收发距离的影响,可同时发射多个频率,因而该法有较高效率和精度。本次广域电磁测深测量使用美国Zonge公司生产的GDP32-Ⅱ多功能电法接收仪,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电法勘探仪器,适用于深部找矿工作。
根据本次工作安排,共在金矿区布设了13条广域电磁测深勘探线,点距为50米的均匀布设。在进行踏勘之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布置,采用电偶极子场源接地进行供电,供电点AB间距1.5km,场源收发距大于9km,电流I=7~22A。
数据采集时,设置50Hz、150Hz、250Hz陷波。为了可以岩层分界线的划分可以更为准确,需要保证数据密度,通过对实验结果和岩石电性的分析,工作频率为选为1Hz~ 8192Hz。
本次共在金矿区布设了13条广域电磁测深勘探线,将对有低阻异常的几条测线进行重点分析,圈出异常带,确定靶位。
在L210线上的1400~2000号测点间的-500~-800米标高范围内,存在一低阻异常,命名为1号低阻异常。低阻异常处下部电阻率等值线变平缓,有向下陷的趋势,推测低阻异常处断层产状变缓,属于成矿有利部位,该处命名为DX1号地球物理靶区。在2600~3200号测点间的-1000~-1200米标高范围内,存在一低阻异常,命名为2号低阻异常,低阻异常处下部电阻率等值线变平缓,有向下陷的趋势,推测低阻异常处断层产状变缓,属于成矿有利部位,该处命名为DX2号地球物理靶区。
在L370线上1700~2500号测点间的-1000~-1300米标高范围内,存在一相对低阻异常,命名为1号低阻异常。低阻异常处下部电阻率等值线变平缓,有向下凹的趋势,推测低阻异常处断层产状变缓,属于成矿有利部位,该处命名为JX1号地球物理靶区。在2900~3700号测点间的-1500~-1900米标高范围内,存在一相对低阻异常,命名为2号低阻异常。低阻异常处下部电阻率等值线变平缓,有向下凹的趋势,推测低阻异常处断层产状变缓,属于成矿有利部位,该处命名为JX2号地球物理靶区。
本次广域电磁法的探测在隐伏金矿勘探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在矿区共发现4个地球物理靶区,单由于金矿一般含量都很低,宜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对上述靶区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该异常的成矿性。
通过在矿区开展的广域电磁法勘探获取的成果看,该区的硅化程度较强,斜长角闪岩分布过广,而硅化和斜长角闪岩电阻率在该区均呈现高阻,花岗岩也呈现高阻,会影响对断裂带的变化趋势的判断,需要引起注意。
[1]何继善.广域电磁法和伪随机信号电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卢冰.山东半岛的地体构造及金矿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J].地质评论,1995,41(1):7~12.
[3]翟裕生,邓军,王建平等.深部找矿研究问题[J]. 矿床地质,2004,23( 2) : 142- 149.